第五章 修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以名……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哎~」
夏日茵茵,火傘當空。
崑崙山脈主峰九座,次山有二十餘座,每一座山峰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禁製法陣,或防山妖魔怪,或用以顛倒四象,是以山上只有春冬二季,春日卻占了大半,溫暖宜人,但畢竟時節至夏,天穹上烈陽揮之不去,高高掛起,紫霄院中門窗大開,上斜一看便能看盡,使得也莫名奇妙沒了讀書興致,趁著忘情真人不在,發起了呆。
蕭簡倒了杯水,那水綠幽幽的,如這盛夏生機勃勃,散發清香,喝上一口不免沁人心脾,口齒生香,貪戀之下直接飲盡。
只是喝完沒多久,便感覺舒適過頭了,看著眼前擺著的古典道經,不免有些不喜歡,於是掠到一邊,雙手交疊,腦袋靠了上去。
窗外鳥鳴清婉,日光溫潤,清風徐徐,夾雜著這個時節各類名花的清香,那座庭院中,最矚目的莫過於一株紫薇樹,片片翠綠樹葉簌簌作響,紫薇花盛開於枝頭,芬芳爛漫,美如紅霞。
漸漸的,風更大了,一朵朵動人鮮花與那葉繾綣痴纏,最終,無情的風無聲地帶走花瓣,一些落入泥土,一些被卷著飄向遠方。
眼看蕭簡就要睡去,被這如浪清風吹得精神一振,被那愈發濃郁的花香浸得容光煥發,幾片粉嫩花瓣飄了進來,落在窗台,落在書架,還有一片打著旋兒朝她飛。
蕭簡伸出手去接,沒想到一隻大手悄無聲息地壓在她的腦袋上,蕭簡手一顫,花瓣從她指縫間溜走,她「呀」的一聲,吃驚地抬頭。
忘情真人面無表情地看著她,蕭簡頓時萎靡了,她狡辯道:「我有在讀書的。」後又補了一句:「真的!」
忘情真人好整以暇,在她對面坐好,沒好氣道:「行了,你自己記住就行。」
蕭簡重重點頭,她笑呵呵道:「師父你剛才幹嘛去了?」
忘情真人搖搖頭,道:「沒事。」他細細打量了蕭簡一會兒,笑道:「你該修行了。」
蕭簡道:「我知道的,今晚就開始。」
忘情真人點了點頭,又讓蕭簡把昨日的功課溫習一下,練了些字,隨後師徒二人照常一起離開了紫霄院。
到了忘情真人這般境界,吃食一道不甚重要,偶爾十天半個月不進油水也無甚大事,是以他便直接回了玉清院,而蕭簡則去向天權居。
吃完飯以後,蕭簡回到院子裡小睡一會兒,醒來已是半個時辰後,懶懶地穿好衣服,眼看天色頗明,她便也懶得去前山了,就在這院子中練拳站樁。
但見她拳意掠起陣陣微風,隔著老遠便能見花枝亂顫,小小的身軀卻十分厚實,步法老練,賞心悅目。
只是腦子裡想的卻是如何修行,這樣一來,不免有些亂了思緒,根本沒有察覺有人在叫她,直到第三次喊聲起後,蕭簡才回過神來。
她見是陳金葵,於是上前道:「嬤嬤怎麼來了?」
陳金葵笑著將她拉到一旁的大石頭上坐著,說道:「如今你在山上已經習慣了,我來是想告訴你,我們該走了。」
蕭簡道:「回長城?」
「你這死老太婆,話都說不利索。」一道身影從天而降,落在蕭簡身邊,正是姜赫。
陳金葵狠狠瞪了他一眼。蕭簡笑道:「姜爺爺不是說這裡很好嗎?怎麼不多呆一會兒。」
陳金葵道:「其實,我們並非是要回去,只是下山。」
「下山?」蕭簡鬆了口氣,笑道:「那挺好,要是我也能下山就好了。」
陳金葵道:「小姐如今最要緊的是認真修行,放心吧,紅塵歷練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有益的,待你學有所成,掌門自然會答應。」
蕭簡點點頭:「嗯,那你們什麼時候走?一起的嗎?」
陳金葵樂道:「當然不是。」
「那你們都要去哪兒?」
姜赫笑呵呵道:「老夫上一次來,已是數十年前咯,在此結交一好友,還順帶邀請他去了長城參與戰事,自他回來後,只是時常寫信交流,再也沒見過面了,我去看看那傢伙死了沒有。」
蕭簡看向陳金葵,陳金葵道:「我就是隨便走走,若是見到好東西,無論怎樣也會給小姐帶來的。」
蕭簡道:「沒事的,你們開心就好,我在這裡什麼都不缺,東西多了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用。」
姜赫道:「這怎麼行哈哈哈,小姐好那才好啊!」
「那你們什麼時候走呀?」
「現在就走,來就是跟小姐說一聲!」姜赫斷然說道。
蕭簡點點頭,與二老一起走向前山那片靠近雲海的竹林,只見那二人也不需要祭出任何法器,身體飄然若燕,就那麼飛出山外,一個似往中,一個偏北。
蕭簡揮著手,直到他們的身影徹底消失,才轉了身,她倒不覺得剛說就走很突兀,這是長城的習慣,灑脫不羈,即便是主僕、師徒皆可如此,雖說以他們如今的修為,距離壽寢正終還早得很,可那二老一生都在為蕭黃兩家效命,如今驟然離開家鄉,怎麼說都應該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去見識更多。
蕭簡在路上與正要下地幹活的陸塵與謝辭打過招呼後回到院子中,眼看天色不早,遂也沒有繼續練武,腳尖一點,輕盈地落在房頂上,看著四周雲霧聚散,青翠樹林若隱若現,一時覺得天地之間寂靜無比,直接坐到飯點。
對於姜赫二人的離開,眾人顯然早就知道了,也沒有多問,照常吃飯,蕭簡咽下一口微辣魚絲,正要夾菜,一旁的大師兄笑道:「師妹,你該修煉了吧!」
「嗯,今晚。」
……
月色明朗,星辰幽幽。
此時蕭簡穿著霜白衣裙以道家坐忘方式坐在床上,屋子裡雖無燈火,但那不遠處放置在桌面上的金色夜明珠,卻將整個屋子照得亮如白晝,溫暖宜人。
蕭簡仔細地看著師父數月前給她的《大品天仙道》清微境法門,上面除卻相應法訣外,還記載著關於「氣」的描述,總之十分詳細,令她一點就透。
《大品天仙道》從容而難,清微境前三層十分粗淺,卻只感悟、引氣、練靈。所謂感悟,即是拋卻諸般煩惱,放開心念靜坐,感悟那冥冥中的一股能與本體相呼應的「氣」,首重悟性。若能悟出那股與先天之氣呼應的氣,便可引渡其入體,行大周天運轉,藉此更好的感悟天地造化。第三層便是真真正正的練靈,能夠操控靈氣在周天內運轉並將其轉化為有形之氣沉于丹田。
至於第四到五層,乃《大品天仙道》中的第一個分水嶺,若能達到第四層,便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控物」,俗稱隔空取物,到了五層巔峰,那便是許多人所嚮往的御劍飛行,御物殺敵了,且從御物起,崑崙派弟子便是主修元氣,與此同時,還要挑選幾種本命道術進行深修。
蕭簡乍一看,此法門的確是比她在長城內見過的所有功法都要強上許多,反反覆覆看了二三遍,方才理解其中奧義。
世上修行法門數不勝數,變化萬千,雖說大家一貫以三教二家代表著最強盛最深厚的勢力,但教非一脈之教,家非家族之家,實乃儒釋道兵武。
儒家教化天下,學問茫茫,書海無涯,這其中自不乏修行者,凡此類人又被稱作「儒士」,然而這般人物,無一不是攪動一朝風雲者,比之兵家上三境還要稀有。
武道追求的乃是肉身的完美,激發人族體魄的潛力,意在以動止念,這早已成為公認的事實,世人只知武道九境(銅皮、鐵骨、凝血、石雕、真元、金丹、山巔、羽化、歸真),卻不知原是十境,也不知從何時起,最後一境仿佛消失了般,無人觸摸,無人突破,遂也被叫做「失傳古境」,上限不高,七境乃為「山上人」的門檻,八九境完完全全可以成為傲視一方的高人,然而太少,難以見識。
兵家在古時的確大大有名,因某些原因,大多遷徙至長城,餘下的又四分五裂,淵源神秘,儘管如此,真真正正的兵家修士,在中土修真界中,仍然是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兵家主張上兵伐謀,以殺止殺,將血性融於兵刃,將抱負用於戰場,明面境界有十三(下五境對應武道前五境,中三境分別乃鑄爐、練兵、龍門、上五境乃有飛升、涅槃、金剛、自在心境、逍遙天境),但其中學問深邃,功法繁榮,長城以外,極少得見。
是以就真正的實力而言,佛、道、魔最為鼎盛,術法造詣既高且深,魔教自不必說,修煉的功法多陰狠毒辣,殘忍無道,傳說起源於北俱蘆洲蠻荒腹地,與中土相隔甚遠。佛門有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道家道法精深玄妙,源遠流長,與佛家各擅疆場,雖有門戶之見,倒也能雙虎並立。
在小西洲時,時常有長輩教導蕭簡,天下功法萬變不離其宗,雖然到了這裡她很早就知道了各家有門戶之見,但那些人說得其實有道理。
修行者,何為修行者?即是通過修行法門修煉身心,追求精神或是肉身的境界,而修行的環境也有很大講究,需在特定環境藉助於靈。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人認為,靈是萬物的本源,道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皆有靈」。從太陽的升起、雲層的翻滾、四季的更替、人獸的繁衍,都能看到靈的運動。
靈沒有意識、形態,但是有了靈,世間種族才能生存。沒有靈,則會被世間規則所禁止甚至排斥,因此,靈是修行的基礎,從萬物之長的人類,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靈是所有生物的前提。
當古人發現這一點時,也就是人類正式踏進修行之道的時刻,並且根據「靈」運行的法則,發現了「氣」。
古人云:「天地氣合,萬物自生。」此後世上便有了一種說法:萬般修行皆以氣始。
萬物一旦汲取靈,體內自生氣,將之引出,得到的效果各一,再輔以諸般術法秘訣,顯化於形,自成法術。
上古另有神書記載:「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散而為太虛。」氣分陰陽,亦是精與神的統一。
於人,分先天後天。人之新生,有純淨元陽真炁藏於腎,曉以呼吸和經絡頤養全身,但隨著年歲增長,這股氣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大品天仙道第三層起,就是練氣,為修行打基礎。
但是,僅僅靠這後天之氣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找到更加純淨的後天先天之氣,氣在何處?按照道家丹道的說法,主要在上下兩丹田,其中的「真陽鉛炁」與「木液汞精」,都是修煉的極好材料,凝神入氣穴,意念合一,坎離相交,蓋周天之變,滋身養體。
真正的先天之氣,藏於上下玄關,上玄關藏神光,下玄天藏真炁,修行至第四層,玄關一開,先天之氣衝出,與修士意神合一,這才算是修行真正的起點。
到了這時,身輕如燕,隔空攝物,壽命更是肉眼可見的增加,也就是從第五層起,先天氣盡,氣血合一,主修元氣。
人之元氣,乃神魂之肴饌,故曰子丹時肴饌正黃,是以神服元氣,形食五味,氣清即神爽,氣濁即神病,故常謂勻修鍊氣,常令氣清,所謂煉神、煉魂、卻鬼、制魄,使形神俱安,夫魂降於天,謂之神,魄本於地,謂之鬼。鬼即屬陰,神即屬陽,所以煉魂神,服元氣,千萬不死,身得升天。食五味、祝淫鬼,千萬皆死,形沒於地。夫魂飛於天,魄沉於泉,水火分解,各歸本元,生則同體,死則相縣,飛沉各異稟之自然。」(出自《古洗記雲》。)
再者夫元氣有一,用則有二;用陽氣則能飛行自在,朝太清而游五嶽;用陰氣即能住世知壽,適太陽而游洞穴。是謂元氣一性陰陽二體。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若不得元氣分陰陽之用,即萬物無由生化、成長,故神無元氣即不靈,道無元氣即不生,元氣無陰陽即不形,形須有氣,氣須有陰陽,陰陽須有精,精須有神,神須有道,道須有術,術須有法,法須有心,心須有一,一須有真,真須有至,至無、至虛、至清、至淨、至妙、至明,至至相續,親親相授,授須其人,非道勿與。(出自《導引術》)
這天夜晚,蕭簡初次嘗試修行道門功法,感悟靈氣,因此前有過相同經歷,練起來倒是不難,一旦按照書上所載的那樣的呼吸法,就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似察覺冥冥之中有某種東西,無形無質,看不見摸不著,但她實實在在認為是有的,可只片刻便消失,心神動盪,她又謹記教誨,靜下心枯坐僅片刻,那個東西終於再次出現且被蕭簡捕捉,慢慢顯化,正是一絲陰陽交匯的清氣,她伸出無形之手,慢慢感受、觸碰、輕鬆讓其與自己合一,最終也的確是做到了,當蕭簡再次睜眼時,竟然過了兩個時辰,天色不早,為了不耽誤次日功課,急急忙忙睡著。
夏日茵茵,火傘當空。
崑崙山脈主峰九座,次山有二十餘座,每一座山峰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禁製法陣,或防山妖魔怪,或用以顛倒四象,是以山上只有春冬二季,春日卻占了大半,溫暖宜人,但畢竟時節至夏,天穹上烈陽揮之不去,高高掛起,紫霄院中門窗大開,上斜一看便能看盡,使得也莫名奇妙沒了讀書興致,趁著忘情真人不在,發起了呆。
蕭簡倒了杯水,那水綠幽幽的,如這盛夏生機勃勃,散發清香,喝上一口不免沁人心脾,口齒生香,貪戀之下直接飲盡。
只是喝完沒多久,便感覺舒適過頭了,看著眼前擺著的古典道經,不免有些不喜歡,於是掠到一邊,雙手交疊,腦袋靠了上去。
窗外鳥鳴清婉,日光溫潤,清風徐徐,夾雜著這個時節各類名花的清香,那座庭院中,最矚目的莫過於一株紫薇樹,片片翠綠樹葉簌簌作響,紫薇花盛開於枝頭,芬芳爛漫,美如紅霞。
漸漸的,風更大了,一朵朵動人鮮花與那葉繾綣痴纏,最終,無情的風無聲地帶走花瓣,一些落入泥土,一些被卷著飄向遠方。
眼看蕭簡就要睡去,被這如浪清風吹得精神一振,被那愈發濃郁的花香浸得容光煥發,幾片粉嫩花瓣飄了進來,落在窗台,落在書架,還有一片打著旋兒朝她飛。
蕭簡伸出手去接,沒想到一隻大手悄無聲息地壓在她的腦袋上,蕭簡手一顫,花瓣從她指縫間溜走,她「呀」的一聲,吃驚地抬頭。
忘情真人面無表情地看著她,蕭簡頓時萎靡了,她狡辯道:「我有在讀書的。」後又補了一句:「真的!」
忘情真人好整以暇,在她對面坐好,沒好氣道:「行了,你自己記住就行。」
蕭簡重重點頭,她笑呵呵道:「師父你剛才幹嘛去了?」
忘情真人搖搖頭,道:「沒事。」他細細打量了蕭簡一會兒,笑道:「你該修行了。」
蕭簡道:「我知道的,今晚就開始。」
忘情真人點了點頭,又讓蕭簡把昨日的功課溫習一下,練了些字,隨後師徒二人照常一起離開了紫霄院。
到了忘情真人這般境界,吃食一道不甚重要,偶爾十天半個月不進油水也無甚大事,是以他便直接回了玉清院,而蕭簡則去向天權居。
吃完飯以後,蕭簡回到院子裡小睡一會兒,醒來已是半個時辰後,懶懶地穿好衣服,眼看天色頗明,她便也懶得去前山了,就在這院子中練拳站樁。
但見她拳意掠起陣陣微風,隔著老遠便能見花枝亂顫,小小的身軀卻十分厚實,步法老練,賞心悅目。
只是腦子裡想的卻是如何修行,這樣一來,不免有些亂了思緒,根本沒有察覺有人在叫她,直到第三次喊聲起後,蕭簡才回過神來。
她見是陳金葵,於是上前道:「嬤嬤怎麼來了?」
陳金葵笑著將她拉到一旁的大石頭上坐著,說道:「如今你在山上已經習慣了,我來是想告訴你,我們該走了。」
蕭簡道:「回長城?」
「你這死老太婆,話都說不利索。」一道身影從天而降,落在蕭簡身邊,正是姜赫。
陳金葵狠狠瞪了他一眼。蕭簡笑道:「姜爺爺不是說這裡很好嗎?怎麼不多呆一會兒。」
陳金葵道:「其實,我們並非是要回去,只是下山。」
「下山?」蕭簡鬆了口氣,笑道:「那挺好,要是我也能下山就好了。」
陳金葵道:「小姐如今最要緊的是認真修行,放心吧,紅塵歷練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有益的,待你學有所成,掌門自然會答應。」
蕭簡點點頭:「嗯,那你們什麼時候走?一起的嗎?」
陳金葵樂道:「當然不是。」
「那你們都要去哪兒?」
姜赫笑呵呵道:「老夫上一次來,已是數十年前咯,在此結交一好友,還順帶邀請他去了長城參與戰事,自他回來後,只是時常寫信交流,再也沒見過面了,我去看看那傢伙死了沒有。」
蕭簡看向陳金葵,陳金葵道:「我就是隨便走走,若是見到好東西,無論怎樣也會給小姐帶來的。」
蕭簡道:「沒事的,你們開心就好,我在這裡什麼都不缺,東西多了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用。」
姜赫道:「這怎麼行哈哈哈,小姐好那才好啊!」
「那你們什麼時候走呀?」
「現在就走,來就是跟小姐說一聲!」姜赫斷然說道。
蕭簡點點頭,與二老一起走向前山那片靠近雲海的竹林,只見那二人也不需要祭出任何法器,身體飄然若燕,就那麼飛出山外,一個似往中,一個偏北。
蕭簡揮著手,直到他們的身影徹底消失,才轉了身,她倒不覺得剛說就走很突兀,這是長城的習慣,灑脫不羈,即便是主僕、師徒皆可如此,雖說以他們如今的修為,距離壽寢正終還早得很,可那二老一生都在為蕭黃兩家效命,如今驟然離開家鄉,怎麼說都應該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去見識更多。
蕭簡在路上與正要下地幹活的陸塵與謝辭打過招呼後回到院子中,眼看天色不早,遂也沒有繼續練武,腳尖一點,輕盈地落在房頂上,看著四周雲霧聚散,青翠樹林若隱若現,一時覺得天地之間寂靜無比,直接坐到飯點。
對於姜赫二人的離開,眾人顯然早就知道了,也沒有多問,照常吃飯,蕭簡咽下一口微辣魚絲,正要夾菜,一旁的大師兄笑道:「師妹,你該修煉了吧!」
「嗯,今晚。」
……
月色明朗,星辰幽幽。
此時蕭簡穿著霜白衣裙以道家坐忘方式坐在床上,屋子裡雖無燈火,但那不遠處放置在桌面上的金色夜明珠,卻將整個屋子照得亮如白晝,溫暖宜人。
蕭簡仔細地看著師父數月前給她的《大品天仙道》清微境法門,上面除卻相應法訣外,還記載著關於「氣」的描述,總之十分詳細,令她一點就透。
《大品天仙道》從容而難,清微境前三層十分粗淺,卻只感悟、引氣、練靈。所謂感悟,即是拋卻諸般煩惱,放開心念靜坐,感悟那冥冥中的一股能與本體相呼應的「氣」,首重悟性。若能悟出那股與先天之氣呼應的氣,便可引渡其入體,行大周天運轉,藉此更好的感悟天地造化。第三層便是真真正正的練靈,能夠操控靈氣在周天內運轉並將其轉化為有形之氣沉于丹田。
至於第四到五層,乃《大品天仙道》中的第一個分水嶺,若能達到第四層,便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控物」,俗稱隔空取物,到了五層巔峰,那便是許多人所嚮往的御劍飛行,御物殺敵了,且從御物起,崑崙派弟子便是主修元氣,與此同時,還要挑選幾種本命道術進行深修。
蕭簡乍一看,此法門的確是比她在長城內見過的所有功法都要強上許多,反反覆覆看了二三遍,方才理解其中奧義。
世上修行法門數不勝數,變化萬千,雖說大家一貫以三教二家代表著最強盛最深厚的勢力,但教非一脈之教,家非家族之家,實乃儒釋道兵武。
儒家教化天下,學問茫茫,書海無涯,這其中自不乏修行者,凡此類人又被稱作「儒士」,然而這般人物,無一不是攪動一朝風雲者,比之兵家上三境還要稀有。
武道追求的乃是肉身的完美,激發人族體魄的潛力,意在以動止念,這早已成為公認的事實,世人只知武道九境(銅皮、鐵骨、凝血、石雕、真元、金丹、山巔、羽化、歸真),卻不知原是十境,也不知從何時起,最後一境仿佛消失了般,無人觸摸,無人突破,遂也被叫做「失傳古境」,上限不高,七境乃為「山上人」的門檻,八九境完完全全可以成為傲視一方的高人,然而太少,難以見識。
兵家在古時的確大大有名,因某些原因,大多遷徙至長城,餘下的又四分五裂,淵源神秘,儘管如此,真真正正的兵家修士,在中土修真界中,仍然是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兵家主張上兵伐謀,以殺止殺,將血性融於兵刃,將抱負用於戰場,明面境界有十三(下五境對應武道前五境,中三境分別乃鑄爐、練兵、龍門、上五境乃有飛升、涅槃、金剛、自在心境、逍遙天境),但其中學問深邃,功法繁榮,長城以外,極少得見。
是以就真正的實力而言,佛、道、魔最為鼎盛,術法造詣既高且深,魔教自不必說,修煉的功法多陰狠毒辣,殘忍無道,傳說起源於北俱蘆洲蠻荒腹地,與中土相隔甚遠。佛門有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道家道法精深玄妙,源遠流長,與佛家各擅疆場,雖有門戶之見,倒也能雙虎並立。
在小西洲時,時常有長輩教導蕭簡,天下功法萬變不離其宗,雖然到了這裡她很早就知道了各家有門戶之見,但那些人說得其實有道理。
修行者,何為修行者?即是通過修行法門修煉身心,追求精神或是肉身的境界,而修行的環境也有很大講究,需在特定環境藉助於靈。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人認為,靈是萬物的本源,道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皆有靈」。從太陽的升起、雲層的翻滾、四季的更替、人獸的繁衍,都能看到靈的運動。
靈沒有意識、形態,但是有了靈,世間種族才能生存。沒有靈,則會被世間規則所禁止甚至排斥,因此,靈是修行的基礎,從萬物之長的人類,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靈是所有生物的前提。
當古人發現這一點時,也就是人類正式踏進修行之道的時刻,並且根據「靈」運行的法則,發現了「氣」。
古人云:「天地氣合,萬物自生。」此後世上便有了一種說法:萬般修行皆以氣始。
萬物一旦汲取靈,體內自生氣,將之引出,得到的效果各一,再輔以諸般術法秘訣,顯化於形,自成法術。
上古另有神書記載:「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散而為太虛。」氣分陰陽,亦是精與神的統一。
於人,分先天後天。人之新生,有純淨元陽真炁藏於腎,曉以呼吸和經絡頤養全身,但隨著年歲增長,這股氣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大品天仙道第三層起,就是練氣,為修行打基礎。
但是,僅僅靠這後天之氣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找到更加純淨的後天先天之氣,氣在何處?按照道家丹道的說法,主要在上下兩丹田,其中的「真陽鉛炁」與「木液汞精」,都是修煉的極好材料,凝神入氣穴,意念合一,坎離相交,蓋周天之變,滋身養體。
真正的先天之氣,藏於上下玄關,上玄關藏神光,下玄天藏真炁,修行至第四層,玄關一開,先天之氣衝出,與修士意神合一,這才算是修行真正的起點。
到了這時,身輕如燕,隔空攝物,壽命更是肉眼可見的增加,也就是從第五層起,先天氣盡,氣血合一,主修元氣。
人之元氣,乃神魂之肴饌,故曰子丹時肴饌正黃,是以神服元氣,形食五味,氣清即神爽,氣濁即神病,故常謂勻修鍊氣,常令氣清,所謂煉神、煉魂、卻鬼、制魄,使形神俱安,夫魂降於天,謂之神,魄本於地,謂之鬼。鬼即屬陰,神即屬陽,所以煉魂神,服元氣,千萬不死,身得升天。食五味、祝淫鬼,千萬皆死,形沒於地。夫魂飛於天,魄沉於泉,水火分解,各歸本元,生則同體,死則相縣,飛沉各異稟之自然。」(出自《古洗記雲》。)
再者夫元氣有一,用則有二;用陽氣則能飛行自在,朝太清而游五嶽;用陰氣即能住世知壽,適太陽而游洞穴。是謂元氣一性陰陽二體。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若不得元氣分陰陽之用,即萬物無由生化、成長,故神無元氣即不靈,道無元氣即不生,元氣無陰陽即不形,形須有氣,氣須有陰陽,陰陽須有精,精須有神,神須有道,道須有術,術須有法,法須有心,心須有一,一須有真,真須有至,至無、至虛、至清、至淨、至妙、至明,至至相續,親親相授,授須其人,非道勿與。(出自《導引術》)
這天夜晚,蕭簡初次嘗試修行道門功法,感悟靈氣,因此前有過相同經歷,練起來倒是不難,一旦按照書上所載的那樣的呼吸法,就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似察覺冥冥之中有某種東西,無形無質,看不見摸不著,但她實實在在認為是有的,可只片刻便消失,心神動盪,她又謹記教誨,靜下心枯坐僅片刻,那個東西終於再次出現且被蕭簡捕捉,慢慢顯化,正是一絲陰陽交匯的清氣,她伸出無形之手,慢慢感受、觸碰、輕鬆讓其與自己合一,最終也的確是做到了,當蕭簡再次睜眼時,竟然過了兩個時辰,天色不早,為了不耽誤次日功課,急急忙忙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