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橫掃北梁國
梁牧立即下令停止攻打彭城,撒兵回北梁國。
一清點人數,梁牧發現北梁國百萬大軍已只剩七十萬。僅僅一個多月,便折損了三十萬將士,讓他又驚又怒。
尉遲良見北梁國大軍已拔營撤退,立即讓人在城牆上燃放煙花。
東土世界的人,除了龍興山的人在當初李二郎製作煙花之時,看到過他燃放煙花測試效果,其他人哪裡見過煙花?
適逢今日陰天,雖然是白天,但是城牆上空出現的五顏六色的煙火絢麗多彩,所有人都看傻眼了。
梁牧和北梁國將士們聽到「嘭嘭嘭」幾聲巨響,全都被嚇了一跳,隨後當看到城牆上空突然出現了煙火之後,梁牧立即反應了過來:
「這是信號!快,快撤,快撤!」
李二郎當初將東土世界沒有的煙花製作出來,主要目的便是用來快速傳遞信息。
這時,在彭城西邊二十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尉遲良、蘇武娘站在山頂看到了東邊天空上的煙花,夫妻兩人對視了一眼,尉遲恭看著遠處天空上的煙花,對蘇武娘說道:
「這便是聖上所說的煙花。現在是白天,雖然天色陰沉,但是還是與晚上燃放煙花的效果差了不少。
走吧,父親傳遞信號了,北梁大軍撤退了。是時候讓他們見識見識聖上傳授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的厲害了!」
說完,他轉身便向山腳下走去。
當天下午,就在當初北梁國運送糧草的五萬大軍全軍覆沒的那個山谷——斜陽穀,七十萬北梁大軍遭受了唐國二十萬狼騎軍的伏擊。
是役,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率領狼騎軍,於斜陽穀伏擊北梁大軍,對其實施了幾輪箭雨覆蓋之後,在梁牧指揮大軍包抄之前,立即撤退。北梁大軍折損了一萬多人,狼騎軍毫髮無損。
當天傍晚,北梁大軍安營紮寨之時,狼騎軍突然呼嘯而至,往北梁大軍大營又是幾輪箭雨覆蓋之後,立即呼嘯而去。
半夜,狼騎軍再次來襲,也不沖營,只往北梁軍大營施射了幾輪火箭,掉轉馬頭就跑,北梁軍大營不少營帳被燒毀。
這一晚,北梁軍擔心狼騎軍再次前來偷營,所有將士都不敢卸甲而睡,更不敢熟睡。誰知,直到天光大亮,也不見狼騎軍再次出現。
第二天中午,北梁大軍正在埋鍋造飯,狼騎軍又再次呼嘯而至。幾輪箭雨過後,把北梁大軍弄得人仰馬翻,一片狼藉,又呼嘯而去。
當晚,北梁大軍安營紮寨之後,梁牧特意在大營里埋伏了十萬北梁國御林軍精騎,又作了種種安排,打算伏擊今晚來襲的狼騎軍。但是等了一晚,卻不見狼騎軍來偷營。
就在梁牧見馬上就要天亮了,以為狼騎軍今晚不會來偷襲,讓北梁軍將士們回營休息後不久,狼騎軍卻在拂曉之時殺來,弄得北梁軍大營雞飛狗跳。
隨後幾天,天天如此。
北梁軍只要埋鍋造飯或者安營紮寨,狼騎軍必然呼嘯而至,一擊即退,絕不與北梁大軍糾纏。每天晚上還不定時的前來偷營。
梁牧好幾次都布置好了伏兵,想要伏擊狼騎軍,但狼騎軍只要見勢不妙,立即全軍迅速撤退,絕不與北梁軍硬碰硬。
就在尉遲恭、蘇武娘率領狼騎軍,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發揮得淋漓盡致,死死纏住北梁軍之時,尉遲良在彭城整合了六十萬大軍之後,留下了十萬將士駐守彭城。
他自己則親率五十萬大軍,離開彭城之後,立即繞道趕往北梁國和唐國的邊界魯梁江。
當他發現原本長期在對岸駐防的北梁軍竟然不見蹤影之後,大喜!他立即率領大軍渡江,埋伏於北梁國境內的魯梁江西岸,派人通知李二郎和尉遲恭,靜待北梁大軍的到來。
話說李二郎,自打他和李元霸率領一萬二千玄甲軍離開彭城之後,便晝伏夜行,繞道趕往魯梁江東岸潛伏。
當尉遲恭派人來稟報,他已率兵滅了北梁國運送糧草的五萬大軍,奪取了北梁大軍的糧草,李二郎便知道渡江突襲北梁國的時機到了。
他立即和李元霸率領玄甲軍渡江,突襲北梁國!
李二郎率領玄甲軍突襲北梁國的時機選得非常好。正好是北梁國為了給梁牧率領的大軍運送糧草,從各州縣共計抽調走了五萬守軍,連駐防魯梁江的將士也全都調走了。
這一來,北梁國國內除了都城徐城之外,各州縣兵力卻更加空虛了。
李二郎見此,立即將玄甲軍一分為二,他和李元霸各率領六千人,又讓李元霸將玄甲軍的所有糧草全部帶走,兵分兩路,橫掃北梁國各州縣。
兩人領兵所過之處,北梁國各州縣留存的耕地「契底」自然被全部銷毀得乾乾淨淨。
不僅如此,兩人還開倉放糧,將北梁國各州縣糧倉里的糧食分發給當地的百姓,又派人向他們宣傳唐國的土地政令。
李二郎這招大殺器一使將出來,北梁國百姓對唐國和玄甲軍的敵意立即消失了大半。
他們雖然對於唐國實施對百姓這麼友善的土地政令半信半疑,但對於這些處於東土世界最底層的苦哈哈來說,誰不憧憬?
許多北梁國百姓心中已經開始計較了起來:
「萬一,萬一是真的呢?萬一南魯國亡了之後,取而代之的唐國真的頒布了這種政令呢?」
李二郎見北梁國百姓對玄甲軍的敵意大減,乾脆也讓人將玄甲軍已銷毀了北梁國州縣存底的耕地「契底」一事宣揚了出去。
這一來,說服力那是槓槓的。得知各州縣存底的耕地「契底」都被銷毀了,北梁國百姓的態度立即不同了,不僅對玄甲軍的敵意全消,反而對唐國能不能滅掉北梁國期待了起來。
至於北梁國由誰當皇帝,這些處於北梁國最底層的苦哈哈根本就不在意,他們只在意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下去。
而這,也正是李二郎所希望的。
他不僅要滅了北梁國,還要其併入唐國,那就必須先動搖北梁國朝廷的統治根基。只要這些百姓不對唐國,不對唐軍,不對自己心懷敵意,那以後將北梁國併入唐國的阻力便會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李二郎和李元霸兩人兵分兩路橫掃北梁國各州縣之後,立即虛裝聲勢的向北梁國都城徐城殺去,佯裝攻打徐城。
隨後,李二郎算了算時間,覺得時機已差不多了,立即率領玄甲軍,晝伏夜行潛回魯梁江西岸,與已改變原計劃,渡江埋伏於此的尉遲良率領的五十萬大軍匯合。
一清點人數,梁牧發現北梁國百萬大軍已只剩七十萬。僅僅一個多月,便折損了三十萬將士,讓他又驚又怒。
尉遲良見北梁國大軍已拔營撤退,立即讓人在城牆上燃放煙花。
東土世界的人,除了龍興山的人在當初李二郎製作煙花之時,看到過他燃放煙花測試效果,其他人哪裡見過煙花?
適逢今日陰天,雖然是白天,但是城牆上空出現的五顏六色的煙火絢麗多彩,所有人都看傻眼了。
梁牧和北梁國將士們聽到「嘭嘭嘭」幾聲巨響,全都被嚇了一跳,隨後當看到城牆上空突然出現了煙火之後,梁牧立即反應了過來:
「這是信號!快,快撤,快撤!」
李二郎當初將東土世界沒有的煙花製作出來,主要目的便是用來快速傳遞信息。
這時,在彭城西邊二十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尉遲良、蘇武娘站在山頂看到了東邊天空上的煙花,夫妻兩人對視了一眼,尉遲恭看著遠處天空上的煙花,對蘇武娘說道:
「這便是聖上所說的煙花。現在是白天,雖然天色陰沉,但是還是與晚上燃放煙花的效果差了不少。
走吧,父親傳遞信號了,北梁大軍撤退了。是時候讓他們見識見識聖上傳授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的厲害了!」
說完,他轉身便向山腳下走去。
當天下午,就在當初北梁國運送糧草的五萬大軍全軍覆沒的那個山谷——斜陽穀,七十萬北梁大軍遭受了唐國二十萬狼騎軍的伏擊。
是役,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率領狼騎軍,於斜陽穀伏擊北梁大軍,對其實施了幾輪箭雨覆蓋之後,在梁牧指揮大軍包抄之前,立即撤退。北梁大軍折損了一萬多人,狼騎軍毫髮無損。
當天傍晚,北梁大軍安營紮寨之時,狼騎軍突然呼嘯而至,往北梁大軍大營又是幾輪箭雨覆蓋之後,立即呼嘯而去。
半夜,狼騎軍再次來襲,也不沖營,只往北梁軍大營施射了幾輪火箭,掉轉馬頭就跑,北梁軍大營不少營帳被燒毀。
這一晚,北梁軍擔心狼騎軍再次前來偷營,所有將士都不敢卸甲而睡,更不敢熟睡。誰知,直到天光大亮,也不見狼騎軍再次出現。
第二天中午,北梁大軍正在埋鍋造飯,狼騎軍又再次呼嘯而至。幾輪箭雨過後,把北梁大軍弄得人仰馬翻,一片狼藉,又呼嘯而去。
當晚,北梁大軍安營紮寨之後,梁牧特意在大營里埋伏了十萬北梁國御林軍精騎,又作了種種安排,打算伏擊今晚來襲的狼騎軍。但是等了一晚,卻不見狼騎軍來偷營。
就在梁牧見馬上就要天亮了,以為狼騎軍今晚不會來偷襲,讓北梁軍將士們回營休息後不久,狼騎軍卻在拂曉之時殺來,弄得北梁軍大營雞飛狗跳。
隨後幾天,天天如此。
北梁軍只要埋鍋造飯或者安營紮寨,狼騎軍必然呼嘯而至,一擊即退,絕不與北梁大軍糾纏。每天晚上還不定時的前來偷營。
梁牧好幾次都布置好了伏兵,想要伏擊狼騎軍,但狼騎軍只要見勢不妙,立即全軍迅速撤退,絕不與北梁軍硬碰硬。
就在尉遲恭、蘇武娘率領狼騎軍,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發揮得淋漓盡致,死死纏住北梁軍之時,尉遲良在彭城整合了六十萬大軍之後,留下了十萬將士駐守彭城。
他自己則親率五十萬大軍,離開彭城之後,立即繞道趕往北梁國和唐國的邊界魯梁江。
當他發現原本長期在對岸駐防的北梁軍竟然不見蹤影之後,大喜!他立即率領大軍渡江,埋伏於北梁國境內的魯梁江西岸,派人通知李二郎和尉遲恭,靜待北梁大軍的到來。
話說李二郎,自打他和李元霸率領一萬二千玄甲軍離開彭城之後,便晝伏夜行,繞道趕往魯梁江東岸潛伏。
當尉遲恭派人來稟報,他已率兵滅了北梁國運送糧草的五萬大軍,奪取了北梁大軍的糧草,李二郎便知道渡江突襲北梁國的時機到了。
他立即和李元霸率領玄甲軍渡江,突襲北梁國!
李二郎率領玄甲軍突襲北梁國的時機選得非常好。正好是北梁國為了給梁牧率領的大軍運送糧草,從各州縣共計抽調走了五萬守軍,連駐防魯梁江的將士也全都調走了。
這一來,北梁國國內除了都城徐城之外,各州縣兵力卻更加空虛了。
李二郎見此,立即將玄甲軍一分為二,他和李元霸各率領六千人,又讓李元霸將玄甲軍的所有糧草全部帶走,兵分兩路,橫掃北梁國各州縣。
兩人領兵所過之處,北梁國各州縣留存的耕地「契底」自然被全部銷毀得乾乾淨淨。
不僅如此,兩人還開倉放糧,將北梁國各州縣糧倉里的糧食分發給當地的百姓,又派人向他們宣傳唐國的土地政令。
李二郎這招大殺器一使將出來,北梁國百姓對唐國和玄甲軍的敵意立即消失了大半。
他們雖然對於唐國實施對百姓這麼友善的土地政令半信半疑,但對於這些處於東土世界最底層的苦哈哈來說,誰不憧憬?
許多北梁國百姓心中已經開始計較了起來:
「萬一,萬一是真的呢?萬一南魯國亡了之後,取而代之的唐國真的頒布了這種政令呢?」
李二郎見北梁國百姓對玄甲軍的敵意大減,乾脆也讓人將玄甲軍已銷毀了北梁國州縣存底的耕地「契底」一事宣揚了出去。
這一來,說服力那是槓槓的。得知各州縣存底的耕地「契底」都被銷毀了,北梁國百姓的態度立即不同了,不僅對玄甲軍的敵意全消,反而對唐國能不能滅掉北梁國期待了起來。
至於北梁國由誰當皇帝,這些處於北梁國最底層的苦哈哈根本就不在意,他們只在意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下去。
而這,也正是李二郎所希望的。
他不僅要滅了北梁國,還要其併入唐國,那就必須先動搖北梁國朝廷的統治根基。只要這些百姓不對唐國,不對唐軍,不對自己心懷敵意,那以後將北梁國併入唐國的阻力便會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李二郎和李元霸兩人兵分兩路橫掃北梁國各州縣之後,立即虛裝聲勢的向北梁國都城徐城殺去,佯裝攻打徐城。
隨後,李二郎算了算時間,覺得時機已差不多了,立即率領玄甲軍,晝伏夜行潛回魯梁江西岸,與已改變原計劃,渡江埋伏於此的尉遲良率領的五十萬大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