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兵臨城下
這場突襲之戰,發生得相當突然,打了南魯國大軍一個措手不及,大營中的南魯國將士們亂作一團,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
尉遲良、李二郎兩人各自率領狼騎軍、玄甲軍在南魯國大營中反覆衝殺,兩人武藝超群,那些倉促應戰的南魯國將士,無人是兩人的一合之敵。
且說尉遲良率領狼騎軍在南魯國大營反覆衝殺了幾個來回之後,立即轉向殺向南魯國中軍大營,將聚攏在中軍大營前面的南魯國將士衝散。
他正要殺向南魯國中軍大帳,找尉遲沖算帳。卻見李存等幾十位南魯國將軍也在中軍大帳前面,急得如同那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轉。
見到尉遲良領兵殺來,李存等人大驚!
尉遲良打量了這些人一眼,立即冷笑道:
「人還真齊啊!當年參與過那件事的人都在,這也好,老子正好與你們一起算算帳!嘿嘿!」
「尉遲良,尉遲沖已經逃了,我願降,我降了!你不能殺我,我是皇…」
李存聞言,連忙說道。只是他話只說到一半,便被尉遲良一箭射殺。
尉遲良射出的利箭力道極大,射穿其咽喉之後,還扯著他的身體凌空往後騰飛了一丈多遠,將他連人帶箭釘在了地上。
「忘了告訴你了,你家老皇叔有令,當年參與過那件事的將領,一個也不能活!尤其是你李存,雖是皇室旁系子弟,卻是當年主謀之一。你家老皇叔更是嚴令,所有主謀皆不受降,直接斬殺之!」
尉遲良將手中強弓收起,看了一眼李存的屍身,悠悠的說道。
他話還未說完,已伸手向身後打了個手勢。
下一刻,狼騎軍已萬箭齊發,將那幾十位南魯國將領射成了刺蝟。
尉遲良讓人在中軍大營搜查了一遍,果然像李存所說的那樣,尉遲沖真的又逃走了。
尉遲良立即領兵離開中軍大營,對已亂作一團的那些南魯國將士大聲喝道:
「尉遲沖已棄你等而逃,李存等人已伏誅!尉遲良在此,降者不殺!」
他身後的狼騎兵將士聽了,立即大聲喊道:
「尉遲良大將軍在此,降者不殺!」
人的名,樹的影,風吹揚花遠揚名。
尉遲良在南魯國將士中威望極高,即使他銷聲匿跡了十年,但南魯國軍中大半中低層將領都是他以前的老部下。
得知傳言已病逝的尉遲良竟然還在世,而且尉遲沖已棄營而逃,李存等將領已死,聽到幾萬狼騎軍震耳欲聾的勸降聲,南魯國將士紛紛主動投降。
這一戰,南魯國五十萬大軍,除了尉遲沖見到尉遲良率領大軍突襲大營,立即知道大勢已去,趁亂帶著二千親兵逃走了之外,全軍覆沒!
此戰,共計斬殺了五萬多南魯國將士,余者四十五萬皆降。繳獲無數,僅那堆積如山的糧草便足夠五十萬大軍食用半年。
駐守魯花江沿岸各渡口的南魯國駐軍,得知南魯國大營全軍覆沒,尉遲沖已帶著親兵逃了,隨後也全部主動投降。
戰事剛一結束,尉遲良立即將原本自己南魯國大軍的老部下全部整合在一起,共計得二十萬大軍。
隨後,他立即下令,將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統領的十五萬大軍從降軍中䃼齊缺員之後,與這二十萬降軍合併在一起,將這三十五萬大軍取名為黑虎軍。
由他和丁清擔任這支黑虎軍的主將和副將,在狼騎軍領兵的房玄齡等人的父親也被抽調至這黑虎軍之中領兵。
狼騎軍則由尉遲恭、蘇武娘擔任主將、副將,從降軍中䃼齊此戰死傷的缺員,湊足五萬之數。
李二郎的玄甲軍戰力最強,傷亡也最少,無人戰死,傷者也寥寥無幾,而且基本上都是輕傷,無需䃼缺。
尉遲良只是簡單整合了一下,便立即下令,兵分三路殺向南魯國都城彭城。
他親率三十五萬黑虎軍以及其他降軍,從中路突擊,邊行軍打仗,邊將剩下的那些降軍整合進黑虎軍。尉遲恭、蘇武娘率領狼騎軍從左路突擊,李二郎率領玄甲軍負責右路。
兵貴神速,他打算先快速將南魯國除彭城之外的地盤全部拿下,最後三路大軍兵臨城下,合圍彭城。
至於三路大軍的後勤,則全部甩給了渡江突襲大戰之後的第二天,便已領著之前在連城一帶軍屯的十萬義軍趕到白馬渡口的蘇榮。
三路大軍開拔前,李二郎特意拉著尉遲恭一起去找尉遲良,在他的營帳里密談了半個時辰才離開。
沒人知道三人在營帳里談了些什麼。
但是,隨後三路大軍所到之處,所有州、縣備案存底的耕地的地契全都被銷毀。
東土世界各國耕地的地契屬於「官契」,是各國用官方的官契紙填寫,需要留一份「契底」給官府備案存底,並以此為憑交稅。
這些「契底」被銷毀,沒了「契底」,兼併了南魯國九成耕地,在彭城過著紙醉金迷日子的那些大地主們手中耕地的來源便說不清,合法性便存疑。
這便給李二郎以後將南魯國魯花江以西所有耕地全都變成無主之地,乃至全部收回朝廷,留下了極大的操作空間。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龍興山大軍兵分三路殺向南魯國都城彭城。
此時,南魯國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只主帥尉遲沖一人帶著二千親兵逃回都城的消息,已傳遍了南魯國,舉國皆驚。
尉遲良也趁勢打出了自己的旗號。三路大軍一路橫推,所向披靡,沿途各州縣無不望風而降。
五十萬大軍竟然全軍覆沒!
得知這個噩耗的南魯國皇上李祥又驚又怒。他對尉遲沖恨之入骨,想將逃回都城的尉遲沖給殺了,但如今南魯國已無人可以取代他來領兵抵禦尉遲良率領的幾十萬大軍,只好繼續以他為帥,並下旨徵調南魯國各州縣官兵前來都城勤王護駕。
只可惜,李祥勤王護駕的聖旨應者寥寥,南魯國百姓都不願替他賣命。只有那些平日裡魚肉百姓的地方官和吃空餉喝兵血的將領知道大勢不妙,帶著自己的親信、親兵和金銀細軟趕往彭城。
僅僅一個月,龍興山三路大軍便將除彭城之外的地盤全部拿下,兵臨城下,將彭城圍得水泄不通。
尉遲良也不急著攻城。
他對彭城一帶的地形相當熟悉。他聽取了李二郎的計策,第一時間便派兵先將流入彭城護城河和彭城城內的幾條小河上游的河水截流,使之改道,先斷了彭城的水源。
尉遲良、李二郎兩人各自率領狼騎軍、玄甲軍在南魯國大營中反覆衝殺,兩人武藝超群,那些倉促應戰的南魯國將士,無人是兩人的一合之敵。
且說尉遲良率領狼騎軍在南魯國大營反覆衝殺了幾個來回之後,立即轉向殺向南魯國中軍大營,將聚攏在中軍大營前面的南魯國將士衝散。
他正要殺向南魯國中軍大帳,找尉遲沖算帳。卻見李存等幾十位南魯國將軍也在中軍大帳前面,急得如同那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轉。
見到尉遲良領兵殺來,李存等人大驚!
尉遲良打量了這些人一眼,立即冷笑道:
「人還真齊啊!當年參與過那件事的人都在,這也好,老子正好與你們一起算算帳!嘿嘿!」
「尉遲良,尉遲沖已經逃了,我願降,我降了!你不能殺我,我是皇…」
李存聞言,連忙說道。只是他話只說到一半,便被尉遲良一箭射殺。
尉遲良射出的利箭力道極大,射穿其咽喉之後,還扯著他的身體凌空往後騰飛了一丈多遠,將他連人帶箭釘在了地上。
「忘了告訴你了,你家老皇叔有令,當年參與過那件事的將領,一個也不能活!尤其是你李存,雖是皇室旁系子弟,卻是當年主謀之一。你家老皇叔更是嚴令,所有主謀皆不受降,直接斬殺之!」
尉遲良將手中強弓收起,看了一眼李存的屍身,悠悠的說道。
他話還未說完,已伸手向身後打了個手勢。
下一刻,狼騎軍已萬箭齊發,將那幾十位南魯國將領射成了刺蝟。
尉遲良讓人在中軍大營搜查了一遍,果然像李存所說的那樣,尉遲沖真的又逃走了。
尉遲良立即領兵離開中軍大營,對已亂作一團的那些南魯國將士大聲喝道:
「尉遲沖已棄你等而逃,李存等人已伏誅!尉遲良在此,降者不殺!」
他身後的狼騎兵將士聽了,立即大聲喊道:
「尉遲良大將軍在此,降者不殺!」
人的名,樹的影,風吹揚花遠揚名。
尉遲良在南魯國將士中威望極高,即使他銷聲匿跡了十年,但南魯國軍中大半中低層將領都是他以前的老部下。
得知傳言已病逝的尉遲良竟然還在世,而且尉遲沖已棄營而逃,李存等將領已死,聽到幾萬狼騎軍震耳欲聾的勸降聲,南魯國將士紛紛主動投降。
這一戰,南魯國五十萬大軍,除了尉遲沖見到尉遲良率領大軍突襲大營,立即知道大勢已去,趁亂帶著二千親兵逃走了之外,全軍覆沒!
此戰,共計斬殺了五萬多南魯國將士,余者四十五萬皆降。繳獲無數,僅那堆積如山的糧草便足夠五十萬大軍食用半年。
駐守魯花江沿岸各渡口的南魯國駐軍,得知南魯國大營全軍覆沒,尉遲沖已帶著親兵逃了,隨後也全部主動投降。
戰事剛一結束,尉遲良立即將原本自己南魯國大軍的老部下全部整合在一起,共計得二十萬大軍。
隨後,他立即下令,將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統領的十五萬大軍從降軍中䃼齊缺員之後,與這二十萬降軍合併在一起,將這三十五萬大軍取名為黑虎軍。
由他和丁清擔任這支黑虎軍的主將和副將,在狼騎軍領兵的房玄齡等人的父親也被抽調至這黑虎軍之中領兵。
狼騎軍則由尉遲恭、蘇武娘擔任主將、副將,從降軍中䃼齊此戰死傷的缺員,湊足五萬之數。
李二郎的玄甲軍戰力最強,傷亡也最少,無人戰死,傷者也寥寥無幾,而且基本上都是輕傷,無需䃼缺。
尉遲良只是簡單整合了一下,便立即下令,兵分三路殺向南魯國都城彭城。
他親率三十五萬黑虎軍以及其他降軍,從中路突擊,邊行軍打仗,邊將剩下的那些降軍整合進黑虎軍。尉遲恭、蘇武娘率領狼騎軍從左路突擊,李二郎率領玄甲軍負責右路。
兵貴神速,他打算先快速將南魯國除彭城之外的地盤全部拿下,最後三路大軍兵臨城下,合圍彭城。
至於三路大軍的後勤,則全部甩給了渡江突襲大戰之後的第二天,便已領著之前在連城一帶軍屯的十萬義軍趕到白馬渡口的蘇榮。
三路大軍開拔前,李二郎特意拉著尉遲恭一起去找尉遲良,在他的營帳里密談了半個時辰才離開。
沒人知道三人在營帳里談了些什麼。
但是,隨後三路大軍所到之處,所有州、縣備案存底的耕地的地契全都被銷毀。
東土世界各國耕地的地契屬於「官契」,是各國用官方的官契紙填寫,需要留一份「契底」給官府備案存底,並以此為憑交稅。
這些「契底」被銷毀,沒了「契底」,兼併了南魯國九成耕地,在彭城過著紙醉金迷日子的那些大地主們手中耕地的來源便說不清,合法性便存疑。
這便給李二郎以後將南魯國魯花江以西所有耕地全都變成無主之地,乃至全部收回朝廷,留下了極大的操作空間。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龍興山大軍兵分三路殺向南魯國都城彭城。
此時,南魯國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只主帥尉遲沖一人帶著二千親兵逃回都城的消息,已傳遍了南魯國,舉國皆驚。
尉遲良也趁勢打出了自己的旗號。三路大軍一路橫推,所向披靡,沿途各州縣無不望風而降。
五十萬大軍竟然全軍覆沒!
得知這個噩耗的南魯國皇上李祥又驚又怒。他對尉遲沖恨之入骨,想將逃回都城的尉遲沖給殺了,但如今南魯國已無人可以取代他來領兵抵禦尉遲良率領的幾十萬大軍,只好繼續以他為帥,並下旨徵調南魯國各州縣官兵前來都城勤王護駕。
只可惜,李祥勤王護駕的聖旨應者寥寥,南魯國百姓都不願替他賣命。只有那些平日裡魚肉百姓的地方官和吃空餉喝兵血的將領知道大勢不妙,帶著自己的親信、親兵和金銀細軟趕往彭城。
僅僅一個月,龍興山三路大軍便將除彭城之外的地盤全部拿下,兵臨城下,將彭城圍得水泄不通。
尉遲良也不急著攻城。
他對彭城一帶的地形相當熟悉。他聽取了李二郎的計策,第一時間便派兵先將流入彭城護城河和彭城城內的幾條小河上游的河水截流,使之改道,先斷了彭城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