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應天
次日一早,城門大開。
康茂才攜長江水兵,尋家兄妹麾下兩萬苗兵進抵城外。
城門口,孫愷穿著身儒袍領著幾十位甲冑鮮亮的大明軍將領,以及數千精騎列隊迎接。
康茂才和尋家兄妹內心極度震撼!
這是賊兵?
見鬼的賊兵……
「康兄弟、尋兄弟來投,孫某有失遠迎,勿怪,勿怪。」孫愷大笑上前,目光落在英姿颯爽的尋葉姣身上,驚異道:「這位是……」
尋朝佐抱拳道:「此乃舍妹尋葉姣,一直隨軍征戰。」
孫愷贊道:「原來是位女將,正所謂鴛鴦袖裡藏兵符,將軍何必是丈夫,失敬,失敬。」
鴛鴦袖裡藏兵符,將軍何必是丈夫?
尋葉姣恍神,這是讚美她嗎?
說真的,對哥哥要降占了集慶的反賊,尋葉姣並不認同,在她看來,他們有兩萬兇悍苗兵在手,何愁自己不能殺出一番天地,為何一定要屈居人下。
然而在看到孫愷麾下如此齊整,甲冑如此精良,甚至還有數千戰騎之後,尋葉姣隱隱覺得哥哥的決定應該是對的。
尋葉姣更沒想到的是孫愷竟然是如此年輕的少年,還會寫詩讚美她……
這一刻,尋葉姣芳心萌動,原本她對男子一向不屑,也不覺得有誰能配得上她,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該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是舉手投足間能盡顯王霸之氣的蓋世梟雄。
女人嘛都愛不切實際的幻想,於是心高氣傲導致最後孤獨終老的不在少數,尋葉姣也有終身不嫁的打算,而如今……
孫愷長的倒是不賴,不過和他身後那些如狼似虎一般威猛的戰將相比,似乎單薄、廋削了些。
當下,孫愷將康茂才和尋家兄妹迎進城。
三人是率部來投,和俘兵自然不同,那麼對待俘兵的那一套整飭法子,自然而然也不適用,於是康茂才的水兵依舊駐紮於江北水營,尋家兄妹的苗兵則在燕子磯立營。
孫愷命人給苗營、水營各送去十頭豬和十隻羊,一百壇十斤裝二鍋頭,算是犒勞兩軍,一時間皆大歡喜。
當晚,孫愷設宴給康茂才、尋家兄妹接風。
康茂才憂心忡忡道:「大統領強勢拿下集慶,元廷必然震動,估計要不了多久,脫脫的大軍便該來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足懼哉。」孫愷灑笑。
康茂才內心嘆息,他並沒打算降孫愷,但是沒辦法,尋朝佐一刀砍了阿魯輝腦袋,他敢肯定自己要是不降,昨日送來集慶的人頭肯定多他一個。
脫脫既是大元丞相,也是元廷鎮壓農民起義,平滅各地烽煙的統帥,去年元軍圍困徐州數月不下,脫脫率大軍抵達徐州之後不到一個月,就破了徐州,平定芝麻李叛亂。
如果脫脫來攻集慶,長江水師必然首當其衝,一旦元廷大軍殺過長江,孫愷能否抵擋住數十萬元軍猛攻?
若不能……他康茂才這喪家之犬,估計是當定了。
尋朝佐鬱悶……
自家妹子今日忒他麼奇怪,尋葉姣一直堅信巾幗不讓鬚眉,所以和苗兵兄弟們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可今天倒好……
滴酒不沾,面對滿桌子美味,筷子基本都沒動。
一頓接風宴結束,康茂才迴轉水營,尋家兄妹沒回去,便在孫愷安排的大宅住下。
「妹子……」尋朝佐欲言又止。
「嗯?」
「你該不會喜歡上孫大統領了吧?」尋朝佐擔心問。
尋葉姣的臉罕見微紅,道:「不可以嗎?」
尋朝佐嘆道:「大統領有妻室,你這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將,難道打算給人家做妾?」
尋葉姣呡唇,做妾……她當然不太願意。
「正如康茂才所言,集慶對於大元而言極為重要,元廷不可能坐視孫大統領占據集慶,然後拿下集慶周邊諸多重鎮,切斷元廷南方賦稅命脈,所以元廷大軍最多三五個月就會殺過來,孫大統領乃梟雄人物,這段時日恐怕也無暇顧及兒女私情。」
「你好煩。」尋葉姣懟了哥哥一句,挺胸回房去了。
帥府。
待眾將散去,李善長、譚歌、殷博,如今大明軍三位最重要的文官被孫愷留下議事。
「咱意思先改集慶為應天府,設應天府各級衙門,諸位覺得如何?」
譚歌本就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基本上孫愷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聞言自是一臉的淡定。
殷博曾經是執政官,不過降了孫愷以後,一直負責軍紀整飭,而今大明軍降兵數萬,這數萬降兵自然要按照大明軍的標準整飭,他手頭上的事太多,哪有時間顧及民政。
唯獨李善長喜出望外,李善長這幾年一直擇主而事,最終選定孫愷,自然指望孫愷能笑到最後,成為天下之主。
孫愷只占一座滁州也就罷了,畢竟滁州絕非久留之地,也不足以成為大明軍的根基地盤,然而集慶不一樣。
集慶是南方重鎮,財稅中心,完全可以作為大明軍的立足之本,既然要以集慶為立足之地,那麼建立完善的政務體系,自然至關重要。
就算孫愷不提這茬,李善長都準備諫言,現在孫愷主動提起,他豈能不喜。
這才是奪取天下的態度,這才有人主之相嘛。
「首先,咱要說的第一點行政部門體系,應天府府衙設知府一位,管理府內一應民政事務,設同知一位,協助知府管理,除此之外,設民政部、稅務部、財政部、法務部、建設部、禮務部、人事部、軍務部,水利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務部……」
李善長心下瞭然,孫愷在集慶……應天府不設各科而是直接設各部,很顯然是要把應天當做都城。
由此可見,孫愷的野心確實是奔著奪取天下,建立新朝去的。
應天府……可不就是順應天命,驅逐韃虜,恢復華夏?
不過這部是不是太多了些?
十二個部,比起六部整整多出一倍。
「另外,設內閣,內閣是輔臣衙門,設首輔一位,從輔三到六位,從輔可以由各部尚書兼領,也可不用,內閣職權有輔助皇權,拾遺補缺,參與決策等……」
皇權!
李善長、殷博、譚歌,三人面面相覷,滿眼震撼……
康茂才攜長江水兵,尋家兄妹麾下兩萬苗兵進抵城外。
城門口,孫愷穿著身儒袍領著幾十位甲冑鮮亮的大明軍將領,以及數千精騎列隊迎接。
康茂才和尋家兄妹內心極度震撼!
這是賊兵?
見鬼的賊兵……
「康兄弟、尋兄弟來投,孫某有失遠迎,勿怪,勿怪。」孫愷大笑上前,目光落在英姿颯爽的尋葉姣身上,驚異道:「這位是……」
尋朝佐抱拳道:「此乃舍妹尋葉姣,一直隨軍征戰。」
孫愷贊道:「原來是位女將,正所謂鴛鴦袖裡藏兵符,將軍何必是丈夫,失敬,失敬。」
鴛鴦袖裡藏兵符,將軍何必是丈夫?
尋葉姣恍神,這是讚美她嗎?
說真的,對哥哥要降占了集慶的反賊,尋葉姣並不認同,在她看來,他們有兩萬兇悍苗兵在手,何愁自己不能殺出一番天地,為何一定要屈居人下。
然而在看到孫愷麾下如此齊整,甲冑如此精良,甚至還有數千戰騎之後,尋葉姣隱隱覺得哥哥的決定應該是對的。
尋葉姣更沒想到的是孫愷竟然是如此年輕的少年,還會寫詩讚美她……
這一刻,尋葉姣芳心萌動,原本她對男子一向不屑,也不覺得有誰能配得上她,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該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是舉手投足間能盡顯王霸之氣的蓋世梟雄。
女人嘛都愛不切實際的幻想,於是心高氣傲導致最後孤獨終老的不在少數,尋葉姣也有終身不嫁的打算,而如今……
孫愷長的倒是不賴,不過和他身後那些如狼似虎一般威猛的戰將相比,似乎單薄、廋削了些。
當下,孫愷將康茂才和尋家兄妹迎進城。
三人是率部來投,和俘兵自然不同,那麼對待俘兵的那一套整飭法子,自然而然也不適用,於是康茂才的水兵依舊駐紮於江北水營,尋家兄妹的苗兵則在燕子磯立營。
孫愷命人給苗營、水營各送去十頭豬和十隻羊,一百壇十斤裝二鍋頭,算是犒勞兩軍,一時間皆大歡喜。
當晚,孫愷設宴給康茂才、尋家兄妹接風。
康茂才憂心忡忡道:「大統領強勢拿下集慶,元廷必然震動,估計要不了多久,脫脫的大軍便該來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足懼哉。」孫愷灑笑。
康茂才內心嘆息,他並沒打算降孫愷,但是沒辦法,尋朝佐一刀砍了阿魯輝腦袋,他敢肯定自己要是不降,昨日送來集慶的人頭肯定多他一個。
脫脫既是大元丞相,也是元廷鎮壓農民起義,平滅各地烽煙的統帥,去年元軍圍困徐州數月不下,脫脫率大軍抵達徐州之後不到一個月,就破了徐州,平定芝麻李叛亂。
如果脫脫來攻集慶,長江水師必然首當其衝,一旦元廷大軍殺過長江,孫愷能否抵擋住數十萬元軍猛攻?
若不能……他康茂才這喪家之犬,估計是當定了。
尋朝佐鬱悶……
自家妹子今日忒他麼奇怪,尋葉姣一直堅信巾幗不讓鬚眉,所以和苗兵兄弟們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可今天倒好……
滴酒不沾,面對滿桌子美味,筷子基本都沒動。
一頓接風宴結束,康茂才迴轉水營,尋家兄妹沒回去,便在孫愷安排的大宅住下。
「妹子……」尋朝佐欲言又止。
「嗯?」
「你該不會喜歡上孫大統領了吧?」尋朝佐擔心問。
尋葉姣的臉罕見微紅,道:「不可以嗎?」
尋朝佐嘆道:「大統領有妻室,你這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將,難道打算給人家做妾?」
尋葉姣呡唇,做妾……她當然不太願意。
「正如康茂才所言,集慶對於大元而言極為重要,元廷不可能坐視孫大統領占據集慶,然後拿下集慶周邊諸多重鎮,切斷元廷南方賦稅命脈,所以元廷大軍最多三五個月就會殺過來,孫大統領乃梟雄人物,這段時日恐怕也無暇顧及兒女私情。」
「你好煩。」尋葉姣懟了哥哥一句,挺胸回房去了。
帥府。
待眾將散去,李善長、譚歌、殷博,如今大明軍三位最重要的文官被孫愷留下議事。
「咱意思先改集慶為應天府,設應天府各級衙門,諸位覺得如何?」
譚歌本就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基本上孫愷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聞言自是一臉的淡定。
殷博曾經是執政官,不過降了孫愷以後,一直負責軍紀整飭,而今大明軍降兵數萬,這數萬降兵自然要按照大明軍的標準整飭,他手頭上的事太多,哪有時間顧及民政。
唯獨李善長喜出望外,李善長這幾年一直擇主而事,最終選定孫愷,自然指望孫愷能笑到最後,成為天下之主。
孫愷只占一座滁州也就罷了,畢竟滁州絕非久留之地,也不足以成為大明軍的根基地盤,然而集慶不一樣。
集慶是南方重鎮,財稅中心,完全可以作為大明軍的立足之本,既然要以集慶為立足之地,那麼建立完善的政務體系,自然至關重要。
就算孫愷不提這茬,李善長都準備諫言,現在孫愷主動提起,他豈能不喜。
這才是奪取天下的態度,這才有人主之相嘛。
「首先,咱要說的第一點行政部門體系,應天府府衙設知府一位,管理府內一應民政事務,設同知一位,協助知府管理,除此之外,設民政部、稅務部、財政部、法務部、建設部、禮務部、人事部、軍務部,水利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務部……」
李善長心下瞭然,孫愷在集慶……應天府不設各科而是直接設各部,很顯然是要把應天當做都城。
由此可見,孫愷的野心確實是奔著奪取天下,建立新朝去的。
應天府……可不就是順應天命,驅逐韃虜,恢復華夏?
不過這部是不是太多了些?
十二個部,比起六部整整多出一倍。
「另外,設內閣,內閣是輔臣衙門,設首輔一位,從輔三到六位,從輔可以由各部尚書兼領,也可不用,內閣職權有輔助皇權,拾遺補缺,參與決策等……」
皇權!
李善長、殷博、譚歌,三人面面相覷,滿眼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