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貝勒爺手中的三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6章 貝勒爺手中的三件寶

  保羅毫不猶豫收下,他只知道,林淵給的東西,肯定值錢。

  他現在對林淵的崇拜程度,比亨利還要深。經過這些天的學習,他已經可以簡單用中文和林淵交流。

  其實,也不僅僅是學習,還有日常林淵、亨利等人跟他用中文聊天。

  這種日常式聊天,才是他中文進步的重要途徑。當你置身於說中文的環境,很快就能學會說。

  會說、會聽就夠了,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寫。

  漢字相對來說,還是太複雜了。

  亨利自己挑,挑了一個玉扳指,問林淵:「林哥,這怎麼樣?」

  在中國留*學的時候,他就見過這種中國傳統工藝品。

  林淵朝他點頭:「還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玉扳指,又叫玉韘,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

  說到玉扳指,大家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貝勒爺手中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

  其實那只是普通的八旗子弟,雖然也勉強能號稱一個貝勒爺。真正的貝勒爺,人家手裡的寶物多著呢!

  核桃、扳指和籠中鳥算個球呀!

  但有一說一,扳指在清朝確實很流行。於是,就有人會產生一種錯覺,玉扳指是清朝創造的。

  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就發現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質等一些較軟材料製成的扳指,好一點的才會使用材質更為堅硬的。

  隨著年代的變更以及逐漸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

  譬如商代的玉扳指還有拉弓護指的功能,不僅較後來的扳指更長,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戰國就開始變短;漢代的扳指出現玉片形狀,類似於玉佩,帶有用來拉弦的小鉤。

  宋代出現了一些仿漢代的扳指,其樣式更是多種多樣,有片狀的,也有矮筒狀的。

  時至清代,扳指呈圓筒狀,一端邊緣往裡凹,一端邊沿向前凸,因為其材質更加圓潤、光滑,所以更加難以用來射箭,而成為一種裝飾、身份以及流行趨勢的象徵。

  本是輔助習武的扳指,由於滿漢兩族廣大男士的欣羨與效顰,竟使之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

  「是一枚文扳指。」林淵補充。

  亨利詫異:「扳指還有文武之分?」

  「有呀!武扳指多素麵,文扳指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武扳指偏實用性,文扳指偏觀賞性,所以,文扳指更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不過,它的級別不是很高,是一枚賀壽用的扳指。」

  在清朝,扳指的等級分明,什麼人戴什麼扳指,是有講究的,禮越的話,可能會有大麻煩。

  老舅說:「我在德叔那兒見過一枚御賜扳指。」

  林淵:「御賜扳指的級別就很高了,僅次於御用扳指。」

  別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已經屬於兩個級別的物品。

  御扳指是皇帝自己用的,御賜扳指則是皇帝賜給大臣等人的扳指,自然要不一樣。

  皇帝御用的扳指兒都是有著嚴格的慣例和規定。

  清宮造辦處先是依皇帝諭旨讓玉作、牙作等專業機構按照皇帝的意願和喜好做出上用紋樣,再經皇帝本人修改確認後方可製作。

  據說,為製造一個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時,連續七次來回傳遞命令以及扳指實物,要求工匠修改。

  御用扳指上面,經常有御題詩、詩意畫和宮廷專用紋飾等帶有濃厚人文氣象的雕刻。

  這類扳指是當時技藝最高工匠的傾心之作,也是當時宮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氣質愛好、文化理想和審美品位的集中表現。

  不過,這一類的扳指數量十分有限。

  對於很多各地高級官員、附屬國進貢或宮廷在江南定做的扳指,皇帝往往不是自己戴,而是賞賜給高官、寵臣、皇室宗親。

  除了御用和御賜扳指外,扳指中的「探花」要數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家宗室為自己定做的,其上往往會刻有宗室本人的私印。


  親王賞賜家奴、下屬或饋贈親友的扳指,也屬此等之列。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清代等級極其森嚴,即便是親王也不能逾制,所以也就很少在上面題詩刻畫,其工藝和材質也不敢擅越皇帝的喜好,價值自然也就略遜一籌。

  接下來,則依次是大將軍王、撫遠大將軍及其同僚下屬諸將軍扳指、賀壽用扳指、嫁妝扳指、紀念或占卜扳指、商用扳指等等。

  亨利自己找的這枚玉扳指,價值比剛才林淵給保羅的圓勒子要低一丟丟。

  不過,即便亨利知道這玉扳指比圓勒子差一丟丟,他也高興,畢竟這是自己挑的,更有意義。

  林淵的手沒有停下,又撿起一樣,同樣是玉,圓柱形。

  他遞給了湯尼。

  林淵心想,這三人是捅了滿清遺老的窩嗎?這些東西,似乎都是滿清遺老的標配呀!

  湯尼沒有多想,支付了一千美元,滿心歡喜地把玩著那東西。果然,跟著老闆混就是好,老闆指縫隨便漏點出來,都夠他們發財的。

  「這是翎管吧?」老舅問道。

  林淵點頭道:「沒錯!」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產物,是隨著冠制的改革而誕生的。說白了,就是我們在清劇裡面看到在官帽頂珠下用來安插翎枝的管子,一般如旱菸管粗細,長兩寸左右。

  翎管多為圓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菸嘴,翎子就由此插入。翎管的材質有翡翠、白玉、碧璽、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銅等。

  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鎮國公、輔國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得用白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帶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徵。

  這根翎管比保羅的圓勒子,以及亨利的玉扳指又要貴點。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