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人
在寂靜玄奇之間,陳源心靈澄澈,好像看到了不一樣的天地,隱隱把握到了天地運行的規律。
福至心靈,陳源放開了心神,他看不懂發生了什麼,但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意志並不滿足於勢的融合,仍在與什麼糾纏交互!
就像在入侵天地運行的中樞一般,全然不同於以意志合於勢而延伸的武道意志,更像是找到了打開此間天地的鎖!
那種玄妙之感,讓陳源想到了武道宗師的禁忌強者至死方朽,就是因為磁場冥合天地,隨時處於最好的狀態!
而此時的狀態,與禁忌合一極為相似,只不過是將『磁場』換成了『氣』而已!
甚至它還可以叫做別的名字,比如……法則,再比如……大道!
但不管如何稱呼,那絕對是天地之間最為根本的力量,此時不再是咫尺天涯,遙不可及,而是真實的展現在陳源面前!
世間萬物皆有氣,生靈有,天地亦有,武學之始,便是以生靈之氣引動天地之氣,內外氣機交感而真氣生!
而生靈又各不相同,以致氣機不同,即便是同一生靈,不同的經脈穴位之中所藏之氣也有不同,是故不同的行氣之法,練出的真氣也不盡相同,若不得其法,如何統御這些各不相同的氣?
此時,陳源有了答案,身合天地,成就天人,超脫自身桎梏,從更高的緯度去統攝諸氣!
研習了不知多少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長生訣浮現心間,除卻以寇仲二人為實驗體而同時練成的第六幅圖和第七幅圖,其餘五幅圖一併運行。
天地之氣像陳源灌溉,分化陰陽五行,活如雙魚追逐凝于丹田,或如五行相剋相生歸於五臟。
七種氣,七種行氣方式,此時各有所歸,又彼此相通,循環一體,是七,更是一!
這本道家玄奧秘典,對陳源而言,再無秘密可言!
在他長生訣大成之時,先前那模糊之感消失不見,他頓覺清明,但已經從從看山不是山到了看山還是山的新境界。
和他先前的感受稍有不同,他發現自身的意志並不是湖面,而是外來的雨滴,此間天地才是被他激起漣漪的水面。
這樣的變化讓陳源一時間不清楚是他接納了此間天地,還是此間天地接納了他,或者說,是他們之間相互的成就,總之,他感覺到了自己對周邊數丈之內的絕對掌控!
在自身方圓數丈範圍內,他就是名副其實的主宰!
「這是……天人領域?」
莫名的,陳源心中升出明悟,這方圓數丈的範圍就像是他的意志從天地之中搶過來的地盤,其中一切由他說了算!
細細體會,陳源只覺得其中玄妙非常,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知何時,師妃暄驚覺雨水灑下,竟沒有一滴落在蓬蒿小船之上,好像這一片範圍被天地遺忘了一般。
只是眨眼之間,陳源身上就多了縹緲之意,似不在此間,明明她的目光一直在陳源身上,但卻完全不知道陳源身上發生了什麼。
「他又變強了。」
師妃暄心下一嘆,覺得自己的任務愈發繁重。
雖然她已經不再覺得陳源是魔,但那只是她個人的意志,以她對師長的了解,她們不會就此罷休的。
忽有箏聲從這茫茫水天之間傳來,宛轉悠揚,驅散了師妃暄心中的壓抑。
她循聲看去,在雨打風吹下,一隻小舟跌跌撞撞向這邊飄來,在狹窄的小船上,有一道扣人心弦、無限優美的背影,風雨不能加她身。
「婠婠!」
只是背影,師妃暄仍認得她,哪怕以她的驕傲,面對這個容貌實力樣樣不落自己的魔門聖女,亦不敢有絲毫小覷。
別人不知道,她自己卻很清楚,自己現在的成就,一大半是因為婠婠的存在,讓她不敢有片刻的懈怠。
以她對婠婠的了解,其出現在這裡,絕非偶然,不是衝著她來的,就是衝著陳源來的。
見陳源仍閉目垂釣,並未有什麼反應,師妃暄眉間微蹙,忽縱躍而起,向婠婠掠去,落於小舟另一端,檀口輕啟:
「婠婠,你贏不了我了。」
若是以前,她不會這般大放厥詞,現在不一樣了,不管魔門如何掙扎,絕對會被陳源碾碎。
既然是敵人,不管婠婠的目的是什麼,只要不讓她如願,就是自己贏她一著。
婠婠的箏音急促了些許,且多了一些煩憂,但很快便被嘲弄取代,像在譏笑師妃暄狐假虎威。
師妃暄像完全聽不出來,用一副為你好的嘴臉說道:
「你也是聰明人,就別執迷不悟了,殿下不會允許你們敗壞他打下的江山的,不如解散魔門,另尋出路。」
婠婠手上動作漸緩,待箏音消失,才吐氣如蘭,幽幽道:
「姐姐還以為妹妹是攝於魔威不得不虛與委蛇,與虎謀皮,原來妹妹是出於一片真心,是姐姐錯怪妹妹了。」
明明是陰陽怪氣的話,配合著婠婠那幽怨自艾的眸子,卻平白添了幾分真誠。
師妃暄怔怔不語,因為婠婠說對了,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對陳源的認可,早已經超過了其他心思。
明明言語占據了上風,讓師妃暄啞口無言,婠婠卻沒有任何快意,她沒有咄咄相逼,反是有兔死狐悲之感。
她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我不是來打架的。」
婠婠的語氣緩和了許多,看向陳源的方向,迎上了一雙如星穹浩渺的眸子。
她在那雙眸中看到了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就像是穹頂之下的一隻螞蟻。
哪怕來此之前已經做好了心裡建設,婠婠心中仍泛起苦澀,但她很快斂起心神,隔舟見禮:
「妾身婠婠,見過殿下。」
陳源豎指唇間,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婠婠下意識的就合上朱唇,安靜的看著。
只見陳源凝神注視著水面,忽提起手中的釣竿,垂絲將之墜得弓如弦月,似有大魚咬鉤,稍許之後,垂絲出水,與垂絲一併出水的,還有一群魚兒。
一隻魚竿,一條垂絲,一道餌,吊起一群魚,獨獨垂絲之上有餌、無魚。
婠婠美眸圓睜,那垂絲之上的魚,似是她。
福至心靈,陳源放開了心神,他看不懂發生了什麼,但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意志並不滿足於勢的融合,仍在與什麼糾纏交互!
就像在入侵天地運行的中樞一般,全然不同於以意志合於勢而延伸的武道意志,更像是找到了打開此間天地的鎖!
那種玄妙之感,讓陳源想到了武道宗師的禁忌強者至死方朽,就是因為磁場冥合天地,隨時處於最好的狀態!
而此時的狀態,與禁忌合一極為相似,只不過是將『磁場』換成了『氣』而已!
甚至它還可以叫做別的名字,比如……法則,再比如……大道!
但不管如何稱呼,那絕對是天地之間最為根本的力量,此時不再是咫尺天涯,遙不可及,而是真實的展現在陳源面前!
世間萬物皆有氣,生靈有,天地亦有,武學之始,便是以生靈之氣引動天地之氣,內外氣機交感而真氣生!
而生靈又各不相同,以致氣機不同,即便是同一生靈,不同的經脈穴位之中所藏之氣也有不同,是故不同的行氣之法,練出的真氣也不盡相同,若不得其法,如何統御這些各不相同的氣?
此時,陳源有了答案,身合天地,成就天人,超脫自身桎梏,從更高的緯度去統攝諸氣!
研習了不知多少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長生訣浮現心間,除卻以寇仲二人為實驗體而同時練成的第六幅圖和第七幅圖,其餘五幅圖一併運行。
天地之氣像陳源灌溉,分化陰陽五行,活如雙魚追逐凝于丹田,或如五行相剋相生歸於五臟。
七種氣,七種行氣方式,此時各有所歸,又彼此相通,循環一體,是七,更是一!
這本道家玄奧秘典,對陳源而言,再無秘密可言!
在他長生訣大成之時,先前那模糊之感消失不見,他頓覺清明,但已經從從看山不是山到了看山還是山的新境界。
和他先前的感受稍有不同,他發現自身的意志並不是湖面,而是外來的雨滴,此間天地才是被他激起漣漪的水面。
這樣的變化讓陳源一時間不清楚是他接納了此間天地,還是此間天地接納了他,或者說,是他們之間相互的成就,總之,他感覺到了自己對周邊數丈之內的絕對掌控!
在自身方圓數丈範圍內,他就是名副其實的主宰!
「這是……天人領域?」
莫名的,陳源心中升出明悟,這方圓數丈的範圍就像是他的意志從天地之中搶過來的地盤,其中一切由他說了算!
細細體會,陳源只覺得其中玄妙非常,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知何時,師妃暄驚覺雨水灑下,竟沒有一滴落在蓬蒿小船之上,好像這一片範圍被天地遺忘了一般。
只是眨眼之間,陳源身上就多了縹緲之意,似不在此間,明明她的目光一直在陳源身上,但卻完全不知道陳源身上發生了什麼。
「他又變強了。」
師妃暄心下一嘆,覺得自己的任務愈發繁重。
雖然她已經不再覺得陳源是魔,但那只是她個人的意志,以她對師長的了解,她們不會就此罷休的。
忽有箏聲從這茫茫水天之間傳來,宛轉悠揚,驅散了師妃暄心中的壓抑。
她循聲看去,在雨打風吹下,一隻小舟跌跌撞撞向這邊飄來,在狹窄的小船上,有一道扣人心弦、無限優美的背影,風雨不能加她身。
「婠婠!」
只是背影,師妃暄仍認得她,哪怕以她的驕傲,面對這個容貌實力樣樣不落自己的魔門聖女,亦不敢有絲毫小覷。
別人不知道,她自己卻很清楚,自己現在的成就,一大半是因為婠婠的存在,讓她不敢有片刻的懈怠。
以她對婠婠的了解,其出現在這裡,絕非偶然,不是衝著她來的,就是衝著陳源來的。
見陳源仍閉目垂釣,並未有什麼反應,師妃暄眉間微蹙,忽縱躍而起,向婠婠掠去,落於小舟另一端,檀口輕啟:
「婠婠,你贏不了我了。」
若是以前,她不會這般大放厥詞,現在不一樣了,不管魔門如何掙扎,絕對會被陳源碾碎。
既然是敵人,不管婠婠的目的是什麼,只要不讓她如願,就是自己贏她一著。
婠婠的箏音急促了些許,且多了一些煩憂,但很快便被嘲弄取代,像在譏笑師妃暄狐假虎威。
師妃暄像完全聽不出來,用一副為你好的嘴臉說道:
「你也是聰明人,就別執迷不悟了,殿下不會允許你們敗壞他打下的江山的,不如解散魔門,另尋出路。」
婠婠手上動作漸緩,待箏音消失,才吐氣如蘭,幽幽道:
「姐姐還以為妹妹是攝於魔威不得不虛與委蛇,與虎謀皮,原來妹妹是出於一片真心,是姐姐錯怪妹妹了。」
明明是陰陽怪氣的話,配合著婠婠那幽怨自艾的眸子,卻平白添了幾分真誠。
師妃暄怔怔不語,因為婠婠說對了,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對陳源的認可,早已經超過了其他心思。
明明言語占據了上風,讓師妃暄啞口無言,婠婠卻沒有任何快意,她沒有咄咄相逼,反是有兔死狐悲之感。
她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我不是來打架的。」
婠婠的語氣緩和了許多,看向陳源的方向,迎上了一雙如星穹浩渺的眸子。
她在那雙眸中看到了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就像是穹頂之下的一隻螞蟻。
哪怕來此之前已經做好了心裡建設,婠婠心中仍泛起苦澀,但她很快斂起心神,隔舟見禮:
「妾身婠婠,見過殿下。」
陳源豎指唇間,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婠婠下意識的就合上朱唇,安靜的看著。
只見陳源凝神注視著水面,忽提起手中的釣竿,垂絲將之墜得弓如弦月,似有大魚咬鉤,稍許之後,垂絲出水,與垂絲一併出水的,還有一群魚兒。
一隻魚竿,一條垂絲,一道餌,吊起一群魚,獨獨垂絲之上有餌、無魚。
婠婠美眸圓睜,那垂絲之上的魚,似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