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江水悟道
「師尊,邊師叔他……他死了。」
聽到婠婠惶恐的聲音,祝玉妍整個人忽有一瞬間的卡頓,而後才朝婠婠看過去,神色陰鬱的看著她。
她知道邊不負惦記婠婠,婠婠也極力周旋,躲避,聽到這個消息,她第一反應就是婠婠從中作梗。
婠婠的神色拿捏的恰到好處,一意外,三驚慌,五畏懼,還有一分潛藏的喜悅,獨獨沒有祝玉妍以為的冷漠。
那分掩藏不住的喜悅,反而讓祝玉妍打消了懷疑,不動聲色的問起細節:
「怎麼回事?」
婠婠如實相告:
「我聽師尊之命,要潛入陳王身邊,最近都在為此奔走,杜伏威那邊就聯繫上了邊師叔,因為邊師叔和曲傲支持,杜伏威野心不減,數次行刺陳王麾下,陳王大怒,親手解決了他們。」
她說的都是事實,只是隱去了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祝玉妍只是聽著都覺得頭疼,深吸一口氣,勉強平復下心情,道:
「自己作死,怪不得誰,你那邊怎麼樣了?」
婠婠泫然欲泣,略帶著哭腔:
「杜伏威將所有事情都扣在了我們頭上,我不敢再去了,陳王知道我的身份,一定會殺了我的。」
祝玉妍從來不是良善之輩,否則也不能成為陰癸派主,方才還為邊不負身死而有些傷感,此時心中只有暗恨: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死都死了,還要壞老娘大計。」
心中有氣,嘴上卻不得不安撫婠婠,除了成為陳源的人,她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能和慈航靜齋抗衡。
婠婠忽而一嘆,像認命一般,倚靠在身後的牆上:
「是啊,他想要天魔策,就算我們不去招惹他,就這麼躲起來,他也不會放過我們。」
祝玉妍眉頭一緊,凝望著她:
「你說,他要天魔策?」
婠婠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答案:
「徐子陵和寇仲二人的長生訣就是他所傳,長生訣,天魔策,慈航劍典,戰神圖錄並稱四大奇書,他感興趣的不只是聖門的天魔策,慈航靜齋的慈航劍典,還有神秘的戰神圖錄他都想要。」
她怎麼可能知道陳源有什麼打算,這麼說只是想敲出天魔策,用它當投名狀以保自身一命,同時給祝玉妍上點兒壓力,省的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祝玉妍眸光閃爍,久久不言,她想到了一個傳言,慈航靜齋任寧道奇觀看慈航劍典,但寧道奇尚未閱畢,就吐血受傷,知難而退。
她不信慈航劍典能讓大宗師受傷,但寧道奇為慈航靜齋奔走,要說其中沒有貓膩,她也不信。
一個念頭出現在祝玉妍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慈航靜齋能以慈航劍典交好寧道奇,聖門為何不能以天魔策交好陳源?」
……
陳源並不知道自己不僅無意之中成了婠婠的刀,幫她殺了覬覦自身的邊不負,還成了她壓力祝玉妍的由頭,給了祝玉妍很大的壓力,成功帶出天魔秘。
忙碌了許久的陳師傅見江淮暫定,總算是松閒下來,乘興乘舟而游。
「妃暄啊,還好有你,不然這麼大的地盤,我真找不到人來守。」
陳源真心實意的感謝師妃暄為和氏璧造勢,讓他摘了果子,才有人慕名而來。
師妃暄不知道陳源葫蘆里賣什麼藥,沉默不語,老實扮好自己的角色。
她仍看不懂陳源,見過揚州大治,她以為陳源是好人,不失為一個好的君主。
可江淮一行,殺得人頭滾滾,哪怕那些人確實該殺,可涉及到那麼龐大的利益網,就是她都不敢妄動,偏偏陳源毫不在乎。
更讓她看不懂的是,江淮之地的百姓,竟然還很感激和認可陳源,短短一月的時間,他明顯感覺到江淮重新煥發生機。
隱隱間,她好像知道了陳源的倚仗,以及他為什麼厭惡自己和自己的師門,哪怕她站的再高,看得再遠,只一個人的認知,確實不足以代替百姓。
她漸漸發現陳源的驕傲和自信,似乎從來不只是武力!
師妃暄不搭話,陳源頓覺無趣,眺望江水,有雨點打下,有魚兒浮水,江面漣漪不斷。
「又下雨了。」
陳源輕喃一聲,收回目光,復又凝神注視手中垂絲,並無避雨的想法。
此時正值江南梅雨季節,雨水斷斷續續,並不算密集的雨水稀稀落落的滴落下來,將整個江水乃至周邊的河岸,都蒙上了一層雲霧。
雨水在微風的吹拂下,傾斜著灑落下來,只是臨近陳源身邊時,那灑落的軌跡似乎是受到了未知力量的引導,紛紛改變了方向,灑落在了其他的位置。
師妃暄站立蓬蒿之下,看陳源於煙雨朦朧中獨坐船頭,垂釣寒江,忽有一種天地寂靜,萬籟無聲的寧靜感。
在這茫茫江水,風雨飄搖中,陳源心中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孤獨,但他並不討厭這種一人獨處與天地間的感覺。
隱隱間,他好像超脫而出,看到了別樣的天地,天地運行軌跡模糊的呈現在他眼前。
只是這種感覺頗為玄妙,就如水天相接的天穹,似乎極近,觸手可得,但卻又如咫尺天涯般,永遠也無法觸及。
江面朦朧,如絲細雨仿佛是織女手中的銀線,為江面編織了一張透明的紗。
「煙籠寒水月籠沙。」
陳源心間浮出一句詩,恰如此情此景,他愜意的闔上了眼,可心間卻仍映照著周邊的一切,甚至比眼睛所看到的更為清晰。
他看到了細雨紛飛下,一葉孤舟浮於江面,恍若遺世獨立;
他看到了白衣絕世,靜立蓬蒿下注視自己的師妃暄;
他看到了細雨中垂釣船頭,目對流水的自己;
他看到了雨絲輕撫江面,拂起層層漣漪;
陳源的視線漸高,看的越來越遠……
在畫船聽雨之中,時間仿佛變得緩慢,一切塵世的喧囂都被這細雨過濾,只留下寂靜與悠遠。
雨滴跳動,泛起漣漪的,不只是江面,還有他的心湖……
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在水面,激起一圈圈細小的漣漪,它們輕輕地擴散,似在回應,一點、一漣漪。
某一刻,陳源心間的漣漪與江面達成了統一,他好像代替了江面,接受著細雨的洗滌。
他『看』到了白紗下的變化,水面因雨而跳躍,水下因雨而愈發深邃,更加沉靜內斂,而雨滴只在水面稍作停留,便消失不見,卻留下短暫的美麗和永恆的印記。
「接納……」
陳源心中升出明悟,放開了對自身意志的捏拿,霎時間,方圓數丈之內像是發生了化學反應一般,出現了他看不懂的變化。
那種感覺難以用言語表達,非要形容的話,就好像他忽然變成了巨人!
聽到婠婠惶恐的聲音,祝玉妍整個人忽有一瞬間的卡頓,而後才朝婠婠看過去,神色陰鬱的看著她。
她知道邊不負惦記婠婠,婠婠也極力周旋,躲避,聽到這個消息,她第一反應就是婠婠從中作梗。
婠婠的神色拿捏的恰到好處,一意外,三驚慌,五畏懼,還有一分潛藏的喜悅,獨獨沒有祝玉妍以為的冷漠。
那分掩藏不住的喜悅,反而讓祝玉妍打消了懷疑,不動聲色的問起細節:
「怎麼回事?」
婠婠如實相告:
「我聽師尊之命,要潛入陳王身邊,最近都在為此奔走,杜伏威那邊就聯繫上了邊師叔,因為邊師叔和曲傲支持,杜伏威野心不減,數次行刺陳王麾下,陳王大怒,親手解決了他們。」
她說的都是事實,只是隱去了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祝玉妍只是聽著都覺得頭疼,深吸一口氣,勉強平復下心情,道:
「自己作死,怪不得誰,你那邊怎麼樣了?」
婠婠泫然欲泣,略帶著哭腔:
「杜伏威將所有事情都扣在了我們頭上,我不敢再去了,陳王知道我的身份,一定會殺了我的。」
祝玉妍從來不是良善之輩,否則也不能成為陰癸派主,方才還為邊不負身死而有些傷感,此時心中只有暗恨: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死都死了,還要壞老娘大計。」
心中有氣,嘴上卻不得不安撫婠婠,除了成為陳源的人,她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能和慈航靜齋抗衡。
婠婠忽而一嘆,像認命一般,倚靠在身後的牆上:
「是啊,他想要天魔策,就算我們不去招惹他,就這麼躲起來,他也不會放過我們。」
祝玉妍眉頭一緊,凝望著她:
「你說,他要天魔策?」
婠婠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答案:
「徐子陵和寇仲二人的長生訣就是他所傳,長生訣,天魔策,慈航劍典,戰神圖錄並稱四大奇書,他感興趣的不只是聖門的天魔策,慈航靜齋的慈航劍典,還有神秘的戰神圖錄他都想要。」
她怎麼可能知道陳源有什麼打算,這麼說只是想敲出天魔策,用它當投名狀以保自身一命,同時給祝玉妍上點兒壓力,省的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祝玉妍眸光閃爍,久久不言,她想到了一個傳言,慈航靜齋任寧道奇觀看慈航劍典,但寧道奇尚未閱畢,就吐血受傷,知難而退。
她不信慈航劍典能讓大宗師受傷,但寧道奇為慈航靜齋奔走,要說其中沒有貓膩,她也不信。
一個念頭出現在祝玉妍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慈航靜齋能以慈航劍典交好寧道奇,聖門為何不能以天魔策交好陳源?」
……
陳源並不知道自己不僅無意之中成了婠婠的刀,幫她殺了覬覦自身的邊不負,還成了她壓力祝玉妍的由頭,給了祝玉妍很大的壓力,成功帶出天魔秘。
忙碌了許久的陳師傅見江淮暫定,總算是松閒下來,乘興乘舟而游。
「妃暄啊,還好有你,不然這麼大的地盤,我真找不到人來守。」
陳源真心實意的感謝師妃暄為和氏璧造勢,讓他摘了果子,才有人慕名而來。
師妃暄不知道陳源葫蘆里賣什麼藥,沉默不語,老實扮好自己的角色。
她仍看不懂陳源,見過揚州大治,她以為陳源是好人,不失為一個好的君主。
可江淮一行,殺得人頭滾滾,哪怕那些人確實該殺,可涉及到那麼龐大的利益網,就是她都不敢妄動,偏偏陳源毫不在乎。
更讓她看不懂的是,江淮之地的百姓,竟然還很感激和認可陳源,短短一月的時間,他明顯感覺到江淮重新煥發生機。
隱隱間,她好像知道了陳源的倚仗,以及他為什麼厭惡自己和自己的師門,哪怕她站的再高,看得再遠,只一個人的認知,確實不足以代替百姓。
她漸漸發現陳源的驕傲和自信,似乎從來不只是武力!
師妃暄不搭話,陳源頓覺無趣,眺望江水,有雨點打下,有魚兒浮水,江面漣漪不斷。
「又下雨了。」
陳源輕喃一聲,收回目光,復又凝神注視手中垂絲,並無避雨的想法。
此時正值江南梅雨季節,雨水斷斷續續,並不算密集的雨水稀稀落落的滴落下來,將整個江水乃至周邊的河岸,都蒙上了一層雲霧。
雨水在微風的吹拂下,傾斜著灑落下來,只是臨近陳源身邊時,那灑落的軌跡似乎是受到了未知力量的引導,紛紛改變了方向,灑落在了其他的位置。
師妃暄站立蓬蒿之下,看陳源於煙雨朦朧中獨坐船頭,垂釣寒江,忽有一種天地寂靜,萬籟無聲的寧靜感。
在這茫茫江水,風雨飄搖中,陳源心中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孤獨,但他並不討厭這種一人獨處與天地間的感覺。
隱隱間,他好像超脫而出,看到了別樣的天地,天地運行軌跡模糊的呈現在他眼前。
只是這種感覺頗為玄妙,就如水天相接的天穹,似乎極近,觸手可得,但卻又如咫尺天涯般,永遠也無法觸及。
江面朦朧,如絲細雨仿佛是織女手中的銀線,為江面編織了一張透明的紗。
「煙籠寒水月籠沙。」
陳源心間浮出一句詩,恰如此情此景,他愜意的闔上了眼,可心間卻仍映照著周邊的一切,甚至比眼睛所看到的更為清晰。
他看到了細雨紛飛下,一葉孤舟浮於江面,恍若遺世獨立;
他看到了白衣絕世,靜立蓬蒿下注視自己的師妃暄;
他看到了細雨中垂釣船頭,目對流水的自己;
他看到了雨絲輕撫江面,拂起層層漣漪;
陳源的視線漸高,看的越來越遠……
在畫船聽雨之中,時間仿佛變得緩慢,一切塵世的喧囂都被這細雨過濾,只留下寂靜與悠遠。
雨滴跳動,泛起漣漪的,不只是江面,還有他的心湖……
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在水面,激起一圈圈細小的漣漪,它們輕輕地擴散,似在回應,一點、一漣漪。
某一刻,陳源心間的漣漪與江面達成了統一,他好像代替了江面,接受著細雨的洗滌。
他『看』到了白紗下的變化,水面因雨而跳躍,水下因雨而愈發深邃,更加沉靜內斂,而雨滴只在水面稍作停留,便消失不見,卻留下短暫的美麗和永恆的印記。
「接納……」
陳源心中升出明悟,放開了對自身意志的捏拿,霎時間,方圓數丈之內像是發生了化學反應一般,出現了他看不懂的變化。
那種感覺難以用言語表達,非要形容的話,就好像他忽然變成了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