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民皇帝李雄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千百年以來並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離開了制度的「枷鎖」,很多人將顯露天生的本性。
或善或惡。
李雄,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
成漢國,統治區域大概是今天的四川、湖北、雲南、貴州、陝西、甘肅大部或者部分地區,國都是成都。
李雄家族不是真正意義上晉朝動亂產生的流民,是關隴避禍西蜀舊地的巴氐族。
《山海經》曾記載「氐人國在建木西」。
據史書記載有個叫劉化的道士,曾經說「關隴士人都要往江南去,李家兒子中李雄儀表非凡,終歸會成為人主的」。
李雄登基後,特別信仰道教天師,甚至一度想讓位給天師,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些淵源。
當初,匈奴五部、羯族、烏桓等在三國曹魏時期陸續內遷,到西晉初年達到頂峰。這種整建制的內遷為動亂埋下了伏筆。
戰國秦惠王時,司馬錯率軍攻入巴蜀,巴蜀首領從那個時候開始稱為巴王和蜀王。
三國時期,曹操平定漢中,李雄的曾祖李虎率領族人五百戶遷移到今天甘肅省秦安縣。曹操授予其祖父將軍之職。李虎兒子叫李慕,李慕生有五個兒子分別是李輔、李特、李癢、李流和李驤,個個武藝高強,逐漸成為氐人中的名門望族。
其中,李特就是李雄的父親。
歷朝歷代,流民就是國家動亂的前兆,而推翻政權的民變往往從流民開始。
試想一下,一個人能吃飽能穿暖,生活自足,叫他去流浪、反叛也很難。
司馬家族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為了防止流民串聯,造成國家政局不穩、耕地荒蕪,西晉初年採取了極其嚴厲的限制流動措施。
為了解決人民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又採取曹魏時間以城市為主體的整體遷移人口的做法。
這樣做的好處是,相互之間都是親朋好友,可以通過連坐、保甲等立法制度防止叛亂,把禍亂消滅在萌芽之中。
公元296年,氐人齊萬年發動民變,西晉派兵圍剿,疊加饑荒、瘟疫,關中百姓食不果腹,開始被迫流亡。
關隴一帶士族有三個選擇:大家族建立塢堡自衛,中等家族與司馬家族沾親帶故的選擇跟隨司馬家族南下,小家族加入流民隊伍,開始向穩定富饒的地方遷移。
李氏作為巴氐族,自然沒有辦法找到親戚關係,跟隨司馬家南下,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巴氐族聚集生活的地方,巴、蜀。
巴蜀所在地也就是三國時期西蜀舊地。
流民首先遷移到了漢中一帶。
隨著戰事破壞生產的惡性循環,漢中無法收容更多的流民,以李特兄弟們為首的名門望族,上書請求允許流民到巴、蜀混口飯吃。
這個時候的西晉朝廷,還有危機意識,不僅沒有同意,還立即派出御史李苾監察,防止流民進入巴蜀。
李苾到了後,很快在糖衣炮彈攻擊下,收受李特家族賄賂,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的結論是打開城門允許流民進入巴蜀,穩定社會大局。
西晉朝廷自然很生氣,正準備追究責任。可惜隨著賈南風垂簾聽政,朝政混亂,民變戰事愈演愈烈,中央政令已經無法貫徹於地方,大量流民得以源源不斷的蜂擁進入巴蜀一帶。
李特兄弟們畢竟也是大戶,一路上與流民結伴而行,接濟困難戶、幫忙醫治病患,很快在流民中樹立了威信,成為流民的領袖。
原本李特兄弟們也沒什麼想法,一路上逃亡過來,都是難兄難弟,這個時候上天給了李特兄弟們一個機會。
很快,惠賈皇后賈南風被清算,作為姻親的益州刺史趙廞害怕被清算,密謀拉攏具有威望的李特兄弟準備效仿劉禪,占有漢中和益州獨立。
劉禪雖然在三國時期昏庸無能,卻成為身後無數人膜拜的偶像,可能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
原本益州可能還不會這麼快獨立,上天再次撥動了命運的齒輪。
耿滕,是成都內史,也就是副市長。自從組織安排到成都擔任內史,作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好青年,他時刻準備著扶正,這個扶正的崗位就是益州刺史。
想來想去,他開始在流民身上下功夫,畢竟朝廷規定不需收納流民,而趙廞不僅收納流民,還跟流民的首領李特他們打成一片,包藏禍心。
很快,舉報信就六百里加急快遞寄到朝廷,信得內容主要是思想報告,從憂國憂民角度得出流民可能叛亂的大膽結論。
朝廷大吃一驚。
很快調令下來,讓趙廞回首都擔任大長秋職務。
趙廞的益州刺史職務,也就順理成章的讓耿滕擔任。
趙廞一不做二不休,打出了保護流民的口號,打響了蜀漢獨立的第一槍,並殺了前來接替自己的內史耿滕,宣布獨立。
李特弟弟李癢一看機會來了,率領四千流民前來幫忙。
趙廞害怕朝廷圍剿,讓李癢再徵集兩萬流民防守益州北道。
原本以為這個方案比較難於實現,沒想到李癢一夜之間召集了兩萬多人。
趙廞同志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在革命還沒成功的時候,先下手為強,把李癢家族子侄十幾人以大不敬的罪名除死。
當時計劃不夠周密,李特兄弟還帶著人馬在外面作戰。趙廞派人去打算把他們騙回來。
結果李特兄弟們果然回來了,不過他們是輕騎出動,趁夜翻越成都防禦系統,背後偷襲趙廞。
經過一帆戰鬥,李特家族攻下了成都,並抓住了逃亡在路上的趙廞及其部下。
到這個時候,李特兄弟們還是沒有想當皇帝的想法,他們立即報告朝廷趙廞罪狀,請求朝廷派大員到益州治理。
朝廷很高興,立即派了羅尚擔任益州刺史。
羅尚在出京之前,皇帝就叮囑他要防止民變,儘可能將流民遣返原籍。
羅尚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設置關卡,盤剝流民,一是可以遣返流民,二是可以趁機發一筆災難財。
李特兄弟們作為流民領袖,不能坐視不理,就在綿竹設置流民收留大營,收留難民。
羅尚得知後,派出三萬官兵星夜前往剿滅綿竹的流民大營,結果反被流民打敗。經過幾次較量,羅尚將李特圍捕殺死。
李特的弟弟李流繼續被流民推薦出來,擔任流民領袖,但是面對西晉圍剿,在抵抗和投降之間猶豫不決。
關鍵時刻,李雄站了出來,要求堅決抵抗,因為李雄明白,如果投降,李氏家族將被徹底滅族。
這個時候成漢創業時期,還是比較民主的,面對羅尚和晉朝援軍,內部分裂為主戰派和投降派。
經過幾天的討論,李流最終決定將大權交給主戰派李雄。
不久,李流病逝,李雄帶領流民組成的部隊,公元303年,打敗了羅尚,占領成都,並統一了蜀中舊地。
雖然李家人沒有想到皇帝的想法,但是從一開始李特從關中南遷的時候,就注重吸收各族流民。李雄接管後,深知流民就是生產力,而流民里的儒家大師就是葵寶。
他採取了漢朝體制模式,丞相以下設置百官,實行郡縣制。不同於晉朝分封同姓王的體例,這也讓大西南成為比較穩定的地方,流民大量湧入,成漢至此兵強馬壯,大有三國鼎立之勢。
然而李雄的仁慈和大氣,也為成漢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引爆他的時間就是李雄去世之日。
事情是這樣的。
李雄跟父親李特一樣,起初並沒有打算自己當皇帝。當上皇帝後,李雄認為李家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都是李特五兄弟們團結一心的結果,所以推心置腹的來看,權力應當共享。
李雄雖然有十幾個兒子,但是都不是很滿意,而大哥的李盪的兒子李班為人忠厚仁慈,如果不是大哥過早的去世,政權應該是由大哥繼承。所以他力排眾議,非要立李班為太子。
李班為人謙虛,性情博愛、能夠廣泛的採取下屬的意見。作為守護戰略成果的皇帝也就是守成的皇帝,仁厚孝順,儒雅好學,治國肯定沒問題,甚至可以說做到無為而治都可以。可是他忽略了一點,西晉末年,皇權崩壞。五胡紛爭、各地將領心存異心。在這樣一個群狼環伺的時代,鐵血人物都會被輕易推翻,何況是綿羊。
所以說作為一個領導者,仁厚善良寬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沒有鐵血的手腕和果敢的執行力,面臨的將是政權的顛覆。
公元334年6月25日,李雄病逝。
成漢滅亡的導火索開始點燃。
當初李雄臥病在床的時候,李班日夜不離的在李雄身邊伺候,按理說這個時候,一般還是有機會挽救成漢的。
從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來。每當權力交替的時候,作為接班人就要有敏銳的洞察力,皇權勢微,必須要做好全力交接的準備,對於一個和平的國家來說,這才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被權力蒙蔽雙眼的人,會尋找到這個縫隙,蠢蠢欲動。
李班登基後,第一件事情不是抓緊進行權力的調整和控制,而是感激這個親叔的知遇之恩。
歷史上,雍正皇帝就是在喪屍中先繼承權力,掌握國家大權,然後才治喪,避免了一場宮廷大戰。
於是他將國家大事委託給唐叔建寧王李壽,自己留在宮內親自操辦喪事。
當初李雄任命李班為太子的時候,他的十幾個兒子都是庶出,沒有人敢公開反對。
李雄死後,局面鎮壓不住了。
掌握兵權的兒子李期密謀奪取皇位。
他想到了一向以魯莽著稱的親弟弟李越,通過苦口婆心的引導,李越對李班越看越不順眼。
接下來,兩人商議以奔喪為名,密謀奪取皇權。
這個時候,也不是沒人發現異常,卻沒有引起李班的足夠重視。
李班有個親弟弟叫李旴,他嗅到了空氣中危險的氣息。他立馬進宮勸說李班,希望能遣送李越回他的駐地江陽。
李班認為都是兄弟手足,李雄屍骨未寒,不會發生意外。
就是這個大膽的大意,導致成漢王國從此徹底走上了滅亡之路。
10月,李越趁著月黑風高,悄悄潛入皇宮。將正在守靈的李班捅死。
讓李悅沒有想到的是,李班死後中大臣一致推薦李期為皇帝,因為皇后沒有後代。李期從小就過繼給皇后。
就這樣。李越為李期當皇帝掃平了道路。
李期上台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提拔李越,給予大大的封賞,然後禮送回封地。
李期沒想到皇權這麼容易就得到了。李琦就開始貪圖享樂。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李雄的叔叔。李驤之子李壽布滿朝廷的做法。趁到成都進貢的時候。攻陷成都。然後把李雄所有的孩子都殺死了。改國號為漢。
李壽的兒子李勢繼位,朝政崩壞,被東晉桓溫將軍所滅。
千百年以來並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離開了制度的「枷鎖」,很多人將顯露天生的本性。
或善或惡。
李雄,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
成漢國,統治區域大概是今天的四川、湖北、雲南、貴州、陝西、甘肅大部或者部分地區,國都是成都。
李雄家族不是真正意義上晉朝動亂產生的流民,是關隴避禍西蜀舊地的巴氐族。
《山海經》曾記載「氐人國在建木西」。
據史書記載有個叫劉化的道士,曾經說「關隴士人都要往江南去,李家兒子中李雄儀表非凡,終歸會成為人主的」。
李雄登基後,特別信仰道教天師,甚至一度想讓位給天師,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些淵源。
當初,匈奴五部、羯族、烏桓等在三國曹魏時期陸續內遷,到西晉初年達到頂峰。這種整建制的內遷為動亂埋下了伏筆。
戰國秦惠王時,司馬錯率軍攻入巴蜀,巴蜀首領從那個時候開始稱為巴王和蜀王。
三國時期,曹操平定漢中,李雄的曾祖李虎率領族人五百戶遷移到今天甘肅省秦安縣。曹操授予其祖父將軍之職。李虎兒子叫李慕,李慕生有五個兒子分別是李輔、李特、李癢、李流和李驤,個個武藝高強,逐漸成為氐人中的名門望族。
其中,李特就是李雄的父親。
歷朝歷代,流民就是國家動亂的前兆,而推翻政權的民變往往從流民開始。
試想一下,一個人能吃飽能穿暖,生活自足,叫他去流浪、反叛也很難。
司馬家族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為了防止流民串聯,造成國家政局不穩、耕地荒蕪,西晉初年採取了極其嚴厲的限制流動措施。
為了解決人民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又採取曹魏時間以城市為主體的整體遷移人口的做法。
這樣做的好處是,相互之間都是親朋好友,可以通過連坐、保甲等立法制度防止叛亂,把禍亂消滅在萌芽之中。
公元296年,氐人齊萬年發動民變,西晉派兵圍剿,疊加饑荒、瘟疫,關中百姓食不果腹,開始被迫流亡。
關隴一帶士族有三個選擇:大家族建立塢堡自衛,中等家族與司馬家族沾親帶故的選擇跟隨司馬家族南下,小家族加入流民隊伍,開始向穩定富饒的地方遷移。
李氏作為巴氐族,自然沒有辦法找到親戚關係,跟隨司馬家南下,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巴氐族聚集生活的地方,巴、蜀。
巴蜀所在地也就是三國時期西蜀舊地。
流民首先遷移到了漢中一帶。
隨著戰事破壞生產的惡性循環,漢中無法收容更多的流民,以李特兄弟們為首的名門望族,上書請求允許流民到巴、蜀混口飯吃。
這個時候的西晉朝廷,還有危機意識,不僅沒有同意,還立即派出御史李苾監察,防止流民進入巴蜀。
李苾到了後,很快在糖衣炮彈攻擊下,收受李特家族賄賂,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的結論是打開城門允許流民進入巴蜀,穩定社會大局。
西晉朝廷自然很生氣,正準備追究責任。可惜隨著賈南風垂簾聽政,朝政混亂,民變戰事愈演愈烈,中央政令已經無法貫徹於地方,大量流民得以源源不斷的蜂擁進入巴蜀一帶。
李特兄弟們畢竟也是大戶,一路上與流民結伴而行,接濟困難戶、幫忙醫治病患,很快在流民中樹立了威信,成為流民的領袖。
原本李特兄弟們也沒什麼想法,一路上逃亡過來,都是難兄難弟,這個時候上天給了李特兄弟們一個機會。
很快,惠賈皇后賈南風被清算,作為姻親的益州刺史趙廞害怕被清算,密謀拉攏具有威望的李特兄弟準備效仿劉禪,占有漢中和益州獨立。
劉禪雖然在三國時期昏庸無能,卻成為身後無數人膜拜的偶像,可能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
原本益州可能還不會這麼快獨立,上天再次撥動了命運的齒輪。
耿滕,是成都內史,也就是副市長。自從組織安排到成都擔任內史,作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好青年,他時刻準備著扶正,這個扶正的崗位就是益州刺史。
想來想去,他開始在流民身上下功夫,畢竟朝廷規定不需收納流民,而趙廞不僅收納流民,還跟流民的首領李特他們打成一片,包藏禍心。
很快,舉報信就六百里加急快遞寄到朝廷,信得內容主要是思想報告,從憂國憂民角度得出流民可能叛亂的大膽結論。
朝廷大吃一驚。
很快調令下來,讓趙廞回首都擔任大長秋職務。
趙廞的益州刺史職務,也就順理成章的讓耿滕擔任。
趙廞一不做二不休,打出了保護流民的口號,打響了蜀漢獨立的第一槍,並殺了前來接替自己的內史耿滕,宣布獨立。
李特弟弟李癢一看機會來了,率領四千流民前來幫忙。
趙廞害怕朝廷圍剿,讓李癢再徵集兩萬流民防守益州北道。
原本以為這個方案比較難於實現,沒想到李癢一夜之間召集了兩萬多人。
趙廞同志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在革命還沒成功的時候,先下手為強,把李癢家族子侄十幾人以大不敬的罪名除死。
當時計劃不夠周密,李特兄弟還帶著人馬在外面作戰。趙廞派人去打算把他們騙回來。
結果李特兄弟們果然回來了,不過他們是輕騎出動,趁夜翻越成都防禦系統,背後偷襲趙廞。
經過一帆戰鬥,李特家族攻下了成都,並抓住了逃亡在路上的趙廞及其部下。
到這個時候,李特兄弟們還是沒有想當皇帝的想法,他們立即報告朝廷趙廞罪狀,請求朝廷派大員到益州治理。
朝廷很高興,立即派了羅尚擔任益州刺史。
羅尚在出京之前,皇帝就叮囑他要防止民變,儘可能將流民遣返原籍。
羅尚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設置關卡,盤剝流民,一是可以遣返流民,二是可以趁機發一筆災難財。
李特兄弟們作為流民領袖,不能坐視不理,就在綿竹設置流民收留大營,收留難民。
羅尚得知後,派出三萬官兵星夜前往剿滅綿竹的流民大營,結果反被流民打敗。經過幾次較量,羅尚將李特圍捕殺死。
李特的弟弟李流繼續被流民推薦出來,擔任流民領袖,但是面對西晉圍剿,在抵抗和投降之間猶豫不決。
關鍵時刻,李雄站了出來,要求堅決抵抗,因為李雄明白,如果投降,李氏家族將被徹底滅族。
這個時候成漢創業時期,還是比較民主的,面對羅尚和晉朝援軍,內部分裂為主戰派和投降派。
經過幾天的討論,李流最終決定將大權交給主戰派李雄。
不久,李流病逝,李雄帶領流民組成的部隊,公元303年,打敗了羅尚,占領成都,並統一了蜀中舊地。
雖然李家人沒有想到皇帝的想法,但是從一開始李特從關中南遷的時候,就注重吸收各族流民。李雄接管後,深知流民就是生產力,而流民里的儒家大師就是葵寶。
他採取了漢朝體制模式,丞相以下設置百官,實行郡縣制。不同於晉朝分封同姓王的體例,這也讓大西南成為比較穩定的地方,流民大量湧入,成漢至此兵強馬壯,大有三國鼎立之勢。
然而李雄的仁慈和大氣,也為成漢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引爆他的時間就是李雄去世之日。
事情是這樣的。
李雄跟父親李特一樣,起初並沒有打算自己當皇帝。當上皇帝後,李雄認為李家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都是李特五兄弟們團結一心的結果,所以推心置腹的來看,權力應當共享。
李雄雖然有十幾個兒子,但是都不是很滿意,而大哥的李盪的兒子李班為人忠厚仁慈,如果不是大哥過早的去世,政權應該是由大哥繼承。所以他力排眾議,非要立李班為太子。
李班為人謙虛,性情博愛、能夠廣泛的採取下屬的意見。作為守護戰略成果的皇帝也就是守成的皇帝,仁厚孝順,儒雅好學,治國肯定沒問題,甚至可以說做到無為而治都可以。可是他忽略了一點,西晉末年,皇權崩壞。五胡紛爭、各地將領心存異心。在這樣一個群狼環伺的時代,鐵血人物都會被輕易推翻,何況是綿羊。
所以說作為一個領導者,仁厚善良寬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沒有鐵血的手腕和果敢的執行力,面臨的將是政權的顛覆。
公元334年6月25日,李雄病逝。
成漢滅亡的導火索開始點燃。
當初李雄臥病在床的時候,李班日夜不離的在李雄身邊伺候,按理說這個時候,一般還是有機會挽救成漢的。
從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來。每當權力交替的時候,作為接班人就要有敏銳的洞察力,皇權勢微,必須要做好全力交接的準備,對於一個和平的國家來說,這才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被權力蒙蔽雙眼的人,會尋找到這個縫隙,蠢蠢欲動。
李班登基後,第一件事情不是抓緊進行權力的調整和控制,而是感激這個親叔的知遇之恩。
歷史上,雍正皇帝就是在喪屍中先繼承權力,掌握國家大權,然後才治喪,避免了一場宮廷大戰。
於是他將國家大事委託給唐叔建寧王李壽,自己留在宮內親自操辦喪事。
當初李雄任命李班為太子的時候,他的十幾個兒子都是庶出,沒有人敢公開反對。
李雄死後,局面鎮壓不住了。
掌握兵權的兒子李期密謀奪取皇位。
他想到了一向以魯莽著稱的親弟弟李越,通過苦口婆心的引導,李越對李班越看越不順眼。
接下來,兩人商議以奔喪為名,密謀奪取皇權。
這個時候,也不是沒人發現異常,卻沒有引起李班的足夠重視。
李班有個親弟弟叫李旴,他嗅到了空氣中危險的氣息。他立馬進宮勸說李班,希望能遣送李越回他的駐地江陽。
李班認為都是兄弟手足,李雄屍骨未寒,不會發生意外。
就是這個大膽的大意,導致成漢王國從此徹底走上了滅亡之路。
10月,李越趁著月黑風高,悄悄潛入皇宮。將正在守靈的李班捅死。
讓李悅沒有想到的是,李班死後中大臣一致推薦李期為皇帝,因為皇后沒有後代。李期從小就過繼給皇后。
就這樣。李越為李期當皇帝掃平了道路。
李期上台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提拔李越,給予大大的封賞,然後禮送回封地。
李期沒想到皇權這麼容易就得到了。李琦就開始貪圖享樂。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李雄的叔叔。李驤之子李壽布滿朝廷的做法。趁到成都進貢的時候。攻陷成都。然後把李雄所有的孩子都殺死了。改國號為漢。
李壽的兒子李勢繼位,朝政崩壞,被東晉桓溫將軍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