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轉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盧叔武給高演上的《平西策》,只不過高演註定是聽不到了,已經由高殷獻給了高洋。

  對高殷而言,最重要的是設立一個新的平陽重鎮,培植自己的軍事班底,不僅能分化、削弱晉陽那幫勛貴,明面上還能說是為他們減輕周兵的壓力,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現在是天保九年,已經是公元558年了,而高演是公元561年去世的,也就是說這些不過是兩三年之後的建議,是完全可以馬上啟用的提案。

  高洋喚來人,將這些內容記下,看上去是認真考慮了。

  高殷頗為喜悅,今天的提案只要流傳出去,他高殷不再單有仁懦形象,必有謀略之名,多少能改變一些人的看法。

  這些人不會說話,但他們會暗中活動,最終能改變齊國的人心走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洋的看法,他想向高洋證明,自己拿下東雍州的想法不是紙上談兵,有著殷實的計劃,只要得到發育的機會,或許能走通高洋沒能走完的霸王之路。

  高洋確實對他刮目相看,甚至對眼前這個熱切的小人兒產生了些許嫉妒。

  如果當初的我,也是他這副樣子,那母親就不會疏遠我,我會得到和幾個親兄弟一樣的寵愛了吧?

  如果我也這是如此,阿兄就不會指著我,嘲笑說「此人亦得富貴,相法亦何由可解」了吧?

  他真的是我的種嗎?

  他情不自禁地抓向了高殷,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愣住,不知道哪裡又觸怒了天子。

  但他們不敢動,只敢看著猙獰的高洋伸手抓住高殷的髮髻,高殷略微吃痛,又不敢叫饒,只得呆愣地直視高洋。

  高洋意識到自己失態了,沉默片刻,才改抓為撫摸,安撫高殷的情緒。

  「你做得好。」

  高殷可沒有一點被誇贊的喜悅,他剛剛確實感受到高洋的怒火。

  高洋斥退隨從,看著高殷的眼睛,神色嚴肅:「你年未弱冠,居然能思慮國家大事,而且真的可行,我……頗有些感慨。」

  高洋說著,忽然淚流滿面:「莫非我們高氏,真的能克拔周國?」

  從繼位開始,高洋就不斷面臨國家內部的壓力,要平衡各方的利益,作為頭狼不能獨自吃完肉,也不能令各狼吃肉做大。

  高洋的瘋癲,既是本姓殘暴,也是過激的發泄,被囚禁在天子之位的獨特反抗,只是這種狠毒的反抗註定會付出許多代價。

  他甚至不小心說出了心裡話,稱呼西賊為周國。

  高洋的心中其實已經預感到了,齊國已經卡在了一個尷尬的處境,爬不回魏時的巔峰,周國根基已立,即便再像父祖那樣發動滅國級別的大戰,也是徒勞無功,只會損耗齊國的元氣。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洪水的咆哮盪至耳旁,既然無法逃避滅亡,那臨死前縱情享樂、極盡瘋狂,又有何不可?

  反正不只是他的兒子,齊國這條船上的所有人註定會陪葬。

  但是命運的洪流於此刻分流,在高殷身上,高洋似乎看到了一張聰慧狡黠的笑臉。

  父親高歡曾經對他說過:「此兒意識過吾。」

  而現在,高洋萬分確定,眼前的這個孩子,意識還在他之上。

  「安德就也跟隨你吧。」

  高洋另起一詔,將寶愛的高延宗也調到高殷麾下。

  「……多謝父皇。」

  高殷有些奇怪,不過達成了最初來的目的,他沒意見。

  想了想,高殷壯著膽子,開口詢問:「不知上黨、永安二王……」

  「這不是你當問的事!」

  高洋頓時露出怒容,剛剛湧出的好心情一掃而空。

  高殷連忙下拜,請求寬恕。

  見這個孩子委屈的模樣,高洋也不是沒有觸動,他沉思片刻,說:「後日,你去合水寺,替朕供養釋尊如來佛舍利。」

  天城山修定寺,原本是鄴城僧人張猛之禪居之所,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狩獵於天城山,於是初立天城寺。

  高洋登基後,以山有二水合流,更其名為合水寺。

  二十年後,周軍滅齊,周武帝宇文邕入鄴城,在原先的齊國境內推行禁佛之令,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合水寺也被周國焚毀。


  然而武帝死後,宣帝、靜帝先後繼位,佛法又興,由於周武帝曾滅佛,故僧人對周帝非常失望。

  恰逢楊堅篡奪周權,建立隋國,於是僧人們選擇放棄舊周,下注新隋,新生之隋能迅速穩定,僧眾們活躍的政治投資不能說是決定性因素,也可以說是一個重要條件。

  因此楊堅篡位後普詔天下,全面支持和復興佛教,開皇三年十月下敕修理合水寺,度人配住,並改其名為修定寺。

  此時這座寺廟還是合水寺,不僅是大齊最尊貴的皇家寺廟,也是法上法師長期經營的寺院。

  法上,是從舊魏到現齊,高王治下的最高佛教領袖,師承高僧慧光,統領關東眾僧數十年。當初高澄名義上還是魏國的臣子,因此就連高澄都要奏請法上入鄴城,拜法上為昭玄沙門都維那,居大定國寺而充道首。

  高洋登基後,更是對法上「事之如佛」,任命法上為昭玄寺大統。

  昭玄寺掌管佛教,法上的大統職務相當於齊國佛教事務局局長,「昭玄一曹純掌僧錄,令史員置五十許人,所部僧尼二百餘萬」,而法上「綱領將四十年」。

  某種意義上來說,法上就是齊國官方允許的擁有封地和兩百萬人口的現實佛王,之所以對其如此寬容,是因為高洋不得不利用佛教來塑造神性,彌補自身的合法性。

  早在東魏時代,僧人們就為高歡作勢,製造「佛圖入海」、「東海出天子」等讖言附會王朝盛衰,宣揚高齊將取代元魏,為高歡的神聖性張目。

  這一舉動在民間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經歷各方戰亂,底層人民接受了宗教的洗禮,接受佛教的同時,該接受高王統治的理念同樣深入人心。

  因此高洋登基不過三個月,就巡幸天城山,「禮謁法師,進受菩薩戒,布發於地,令師踐之」,藉助佛教的力量,宣示自己為轉輪王轉世。

  這一套在這個時代非常流行,南方的蕭衍四次捨身同泰寺,就是為了標榜自己為轉輪聖王,「似阿輸迦(阿育王),而且或以之自比也」。

  朝臣前後四次出資四億錢將蕭衍贖回,之後的陳霸先也有樣學樣,同樣在同泰寺出家。

  時至今日,齊國天子高洋在官方層面上被視為轉輪王,是一種從齊國高層到底層民眾的普遍認知。去年,高殷的長史高睿就在定國寺的石碑上歌頌:「屬大齊之馭九有,累聖重規,羲軒之流,炎昊之輩,出東震,握北斗,擊玉鼓,轉金輪。」

  就連高歡和高澄都一樣是轉輪王的化身,高歡唱完敕勒歌死去後,明明在鄴城西邊有一座屬於他的義平陵,但那兒只是虛葬,高澄命人偷偷開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旁邊的洞穴,作為高歡真正的埋骨地。

  等高洋上位,又開鑿了北響堂山三石窟,中間的釋迦洞對應高歡,刻經洞對應高澄,大佛洞對應高洋自己,以佛教轉輪王的做法安葬先君,達到一家子對應佛教聖君轉輪王的政治目的。

  所以在齊國,雖然和佛教關係好的不一定能登上皇位,但和僧人關係不好的,就一定不是轉輪王,皇位岌岌可危。

  高洋讓高殷去合水寺,是向高殷開放了某些隱秘的政治資源,讓高殷鍍金。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高殷拜謝:「孩兒謹遵聖命,必張我大齊之君家傳天帝之尊、世祚輪王之貴。」

  高洋忍不住微笑,這個孩子果然知道其中的奧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