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看房
「張桑,你要買房子嗎?」
原野熊二目睹了整個過程,雖然有些話聽不懂。
但也聽出是張旭要買房子。
「是啊,以後畢業了如果在燕京工作,買個房子方便一些。」
張旭肯定不能和他解釋,以後燕京的房價飛出天際。
於是隨便說了個理由應付過去。
「是的,工作了,還是要有個私人住宅,才可以。」
原野熊二很認同張旭賺到稿費買房子的做法。
兜兜轉轉,兩人一直玩到天快黑了,才找了個飯店吃晚飯。
回到學校已經晚上八點。
「張旭。」
剛到留學生樓門口,邊上大樹後面一個人站出來,喊住張旭。
「方勇?」
黑乎乎的張旭仔細看了看,才發現喊他的是誰。
原來是翻譯小組離開的那兩個組員其中之一。
「能和你說點事嗎?」
方勇裹了裹身上的舊軍大衣,站在原地說道。
張旭看方勇那意思不想當著原野熊二的面說,便讓原野熊二先回寢室。
「有事你就說吧。」
等原野熊二進了樓,張旭看著方勇說道。
「聽唐世成說,翻譯小組還需要人,你看我能參加嗎?」
方勇乾脆的說了來找張旭的目的。
雖然晚上看不清方勇臉上的表情,聽語氣倒是比較平靜。
「不能。」
張旭沒有絲毫猶豫,就拒絕了方勇。
「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就像你可以選擇離開,我也可以選擇拒絕。」
張旭同樣平靜的說完。
「好吧。」
方勇點點頭沒再說什麼,轉身離開了。
等方勇一直走遠,張旭才進了留學生樓。
整件事,不論是方勇還是他自己,張旭覺得大家都沒做錯。
就像他說的,作為成年人,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對和錯都只能自己承擔。
第二天,吃過午飯,張旭和老師請了假,再次來到國子監邊上五道營胡同。
「來啦小子,還挺準時。」
孫德才看到張旭過來,打了聲招呼。
「那咱們也別囉嗦,走吧,賣主在家等著呢。」
「辛苦您了,大爺。」
跟著孫德才,兩人朝胡同深處走去。。
路上,孫德才就給張旭介紹了,房主也姓張,是張旭本家,在大學當老師。
現在年紀大了,兒子不放心老兩口,讓他們把房子賣了出國跟著兒子一起住。
沒走幾分鐘,孫德才帶著張旭進了一個院子。
這是個一進的院子,正房三間,東廂房和西廂房各兩間,倒座房兩間,不算院子,僅僅房間就有大概260平方。
算上院子確實有300多平方。
賣主張老師,頭髮花白,已經退休。
知道張旭要來看房,專門在家等著。
「張老師,房子我看了,您能介紹一下房子的情況嘛。」
看過房子,張旭發現東廂房和西廂房都有住人的痕跡。
想著孫德才介紹,張老師是老兩口,那明顯對不上。
所以,還是問清楚的好。
「房子呢以前被收過當做公房,前年還了回來。不過現在東西廂房都還有住戶沒搬走,我和老伴住在正房。」
張老師指著房間給張旭介紹,「你買了以後,可以住正房三間。」
張旭一聽,頭都大了。
這相當於後世買了法拍房裡面有租戶,而且租戶簽的是長期合同,錢還早就交給原房主了,
後面的買主根本不能驅逐租戶一個道理。
買個房子還要弄一堆大爺回家,這誰能受得了。
「謝謝您等我,您這房子我還是不買了。」
和張老師到了聲謝,張旭離開了院子。
孫德才連忙從後面追上來,「怎麼說走就走啊,不是看的好好的嗎。」
「大爺,我忘了跟您說了,我想買的是獨門獨院的,哪怕破舊點都沒關係,這種有租戶的您還是留著給別人吧。」
張旭等孫德才跟上來,把自己的要求說了一遍。
「你早說啊。」
孫德才抱怨了一句,隨後說道:「不過你要的這種房子暫時沒有,你要信得過我,我可以幫你打聽。」
「信得過,您幫我打聽打聽,肯定少不了您的好處。」
臨走前,張旭給孫德才留了一個學校留學生樓的電話,讓他有消息了打電話。
房沒買成,還耽誤一下午時間。
不過這事,張旭知道,這種公房還給私人後,有租戶的情況很普遍。
搬遷租戶絕對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想要買到完全沒有租戶的房子,多少有些運氣成分在裡面。
既然房沒買成,他就直接回了學校。
這些日子《嫌疑人X的獻身》已經完成10萬字。
期間張旭陸續拿了8萬字的稿子給翻譯小組。
走了兩個人,翻譯速度明顯沒有以往快。
回到寢室拿了剩下的2萬字稿子,張旭出了留學生樓,直奔徐一平的教研組辦公室。
徐一平相當於翻譯小組的隱身組長,翻譯進度和分發稿子都由他負責。
「徐老師,外語系那邊能找到人嘛?」
把稿子給了徐一平,張旭順口問了一句。
「我私下找外語系的人問了,現在有兩位老師很感興趣。」
教研組辦公室是個大辦公室,有七八位老師在這辦公,徐一平看了下周圍見沒人注意他們,才小聲說道。
「老師更好,只是不知道日語水平怎麼樣。」
「水平與我相當,只不過有點抹不開面子。」
說起這個,徐一平感到臉上有點發熱,他當初明明只是幫張旭找幾個同學翻譯小說。
自己作為日語老師,偶爾指導一下,沒想到慢慢的他自己也成了翻譯小組的一員。
「您在勸勸唄,國家都允許我這麼幹,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徐一平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再說面子哪有吃飯重要。
「我再去勸勸他們。」
「就是,再有兩個人足夠了,人少翻譯小說的速度要慢了不少。」
天氣一天天變冷,1980年的元旦終於來臨。
當天晚上,文學班52個學生在教室里召開迎新年晚會。
按照事先報名的節目,每個人都表演了一個節目。
張旭報的是唱歌。
輪到他時,他唱了一首《燭光里的媽媽》。
媽媽,我想對您說。
話到嘴邊又咽下。
媽媽,我想對您笑。
眼裡卻點點淚花。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
噢,媽媽,相信我,孩兒自有孩兒的報答。
結果,等他唱完,全班人都被弄哭了。
「張旭,你這首歌太好聽了。我從來沒聽過。」
「張旭,這歌是誰寫的?」
「你小子不地道,把大家都弄哭了......。」
原野熊二目睹了整個過程,雖然有些話聽不懂。
但也聽出是張旭要買房子。
「是啊,以後畢業了如果在燕京工作,買個房子方便一些。」
張旭肯定不能和他解釋,以後燕京的房價飛出天際。
於是隨便說了個理由應付過去。
「是的,工作了,還是要有個私人住宅,才可以。」
原野熊二很認同張旭賺到稿費買房子的做法。
兜兜轉轉,兩人一直玩到天快黑了,才找了個飯店吃晚飯。
回到學校已經晚上八點。
「張旭。」
剛到留學生樓門口,邊上大樹後面一個人站出來,喊住張旭。
「方勇?」
黑乎乎的張旭仔細看了看,才發現喊他的是誰。
原來是翻譯小組離開的那兩個組員其中之一。
「能和你說點事嗎?」
方勇裹了裹身上的舊軍大衣,站在原地說道。
張旭看方勇那意思不想當著原野熊二的面說,便讓原野熊二先回寢室。
「有事你就說吧。」
等原野熊二進了樓,張旭看著方勇說道。
「聽唐世成說,翻譯小組還需要人,你看我能參加嗎?」
方勇乾脆的說了來找張旭的目的。
雖然晚上看不清方勇臉上的表情,聽語氣倒是比較平靜。
「不能。」
張旭沒有絲毫猶豫,就拒絕了方勇。
「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就像你可以選擇離開,我也可以選擇拒絕。」
張旭同樣平靜的說完。
「好吧。」
方勇點點頭沒再說什麼,轉身離開了。
等方勇一直走遠,張旭才進了留學生樓。
整件事,不論是方勇還是他自己,張旭覺得大家都沒做錯。
就像他說的,作為成年人,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對和錯都只能自己承擔。
第二天,吃過午飯,張旭和老師請了假,再次來到國子監邊上五道營胡同。
「來啦小子,還挺準時。」
孫德才看到張旭過來,打了聲招呼。
「那咱們也別囉嗦,走吧,賣主在家等著呢。」
「辛苦您了,大爺。」
跟著孫德才,兩人朝胡同深處走去。。
路上,孫德才就給張旭介紹了,房主也姓張,是張旭本家,在大學當老師。
現在年紀大了,兒子不放心老兩口,讓他們把房子賣了出國跟著兒子一起住。
沒走幾分鐘,孫德才帶著張旭進了一個院子。
這是個一進的院子,正房三間,東廂房和西廂房各兩間,倒座房兩間,不算院子,僅僅房間就有大概260平方。
算上院子確實有300多平方。
賣主張老師,頭髮花白,已經退休。
知道張旭要來看房,專門在家等著。
「張老師,房子我看了,您能介紹一下房子的情況嘛。」
看過房子,張旭發現東廂房和西廂房都有住人的痕跡。
想著孫德才介紹,張老師是老兩口,那明顯對不上。
所以,還是問清楚的好。
「房子呢以前被收過當做公房,前年還了回來。不過現在東西廂房都還有住戶沒搬走,我和老伴住在正房。」
張老師指著房間給張旭介紹,「你買了以後,可以住正房三間。」
張旭一聽,頭都大了。
這相當於後世買了法拍房裡面有租戶,而且租戶簽的是長期合同,錢還早就交給原房主了,
後面的買主根本不能驅逐租戶一個道理。
買個房子還要弄一堆大爺回家,這誰能受得了。
「謝謝您等我,您這房子我還是不買了。」
和張老師到了聲謝,張旭離開了院子。
孫德才連忙從後面追上來,「怎麼說走就走啊,不是看的好好的嗎。」
「大爺,我忘了跟您說了,我想買的是獨門獨院的,哪怕破舊點都沒關係,這種有租戶的您還是留著給別人吧。」
張旭等孫德才跟上來,把自己的要求說了一遍。
「你早說啊。」
孫德才抱怨了一句,隨後說道:「不過你要的這種房子暫時沒有,你要信得過我,我可以幫你打聽。」
「信得過,您幫我打聽打聽,肯定少不了您的好處。」
臨走前,張旭給孫德才留了一個學校留學生樓的電話,讓他有消息了打電話。
房沒買成,還耽誤一下午時間。
不過這事,張旭知道,這種公房還給私人後,有租戶的情況很普遍。
搬遷租戶絕對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想要買到完全沒有租戶的房子,多少有些運氣成分在裡面。
既然房沒買成,他就直接回了學校。
這些日子《嫌疑人X的獻身》已經完成10萬字。
期間張旭陸續拿了8萬字的稿子給翻譯小組。
走了兩個人,翻譯速度明顯沒有以往快。
回到寢室拿了剩下的2萬字稿子,張旭出了留學生樓,直奔徐一平的教研組辦公室。
徐一平相當於翻譯小組的隱身組長,翻譯進度和分發稿子都由他負責。
「徐老師,外語系那邊能找到人嘛?」
把稿子給了徐一平,張旭順口問了一句。
「我私下找外語系的人問了,現在有兩位老師很感興趣。」
教研組辦公室是個大辦公室,有七八位老師在這辦公,徐一平看了下周圍見沒人注意他們,才小聲說道。
「老師更好,只是不知道日語水平怎麼樣。」
「水平與我相當,只不過有點抹不開面子。」
說起這個,徐一平感到臉上有點發熱,他當初明明只是幫張旭找幾個同學翻譯小說。
自己作為日語老師,偶爾指導一下,沒想到慢慢的他自己也成了翻譯小組的一員。
「您在勸勸唄,國家都允許我這麼幹,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徐一平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再說面子哪有吃飯重要。
「我再去勸勸他們。」
「就是,再有兩個人足夠了,人少翻譯小說的速度要慢了不少。」
天氣一天天變冷,1980年的元旦終於來臨。
當天晚上,文學班52個學生在教室里召開迎新年晚會。
按照事先報名的節目,每個人都表演了一個節目。
張旭報的是唱歌。
輪到他時,他唱了一首《燭光里的媽媽》。
媽媽,我想對您說。
話到嘴邊又咽下。
媽媽,我想對您笑。
眼裡卻點點淚花。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
噢,媽媽,相信我,孩兒自有孩兒的報答。
結果,等他唱完,全班人都被弄哭了。
「張旭,你這首歌太好聽了。我從來沒聽過。」
「張旭,這歌是誰寫的?」
「你小子不地道,把大家都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