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的創作計劃
送走石川大悟,張旭回歸到正常學習生活。
臨時組建的翻譯小組,因為這些日子經常一起翻譯稿子,相互之間越發熟稔。
大家經常一起活動,張旭很喜歡這種氛圍。
不知不覺,和同齡人接觸的多了,他的性格也慢慢活潑起來,後世幾十年生活的暮氣在逐漸減少。
《解密》的翻譯稿費張旭讓幾個人稍微等等,他要等角川書店結算稿費後,才有錢支付。
二十萬字的翻譯稿費,最低都要幾百元錢,張旭自己賺的多,也不想虧待同學。
他準備按照千字5元的標準支付,也就是最高標準。
雖然是空頭支票,翻譯小組裡也沒人在意,大不了就當幫忙唄。
這時候人們還羞於談論錢財。
時間一天天過去,石川大悟回國半個月後,張旭終於收到來自馬榮的來信。
馬榮收到小說後,很快就被故事所吸引。
作為一名編輯,看到優秀的作品,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出版。
可《解密》二十萬的字數只有進行刪減才可能在《洪岩》出版。
這樣做故事性減低不說,張旭也不能幹。
聯繫其他出版社出版,馬榮又不甘心。
他找山城文聯領導商量後,決定以《洪岩》雜誌專刊的形式,專門出版《解密》這本小說。
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隨信而來還有1428元稿費匯款單。
小說出版,收到稿費,張旭立刻找到徐一平,把翻譯小組的1020元翻譯稿費拿給他。
「怎麼這麼多?」
雖說張旭答應給報酬,徐一平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
「徐老師,現在翻譯稿的稿費標準是千字1-5元,我按5元標準支付的。」
「給的太多了!你給同學們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按照生活補助標準給就行。」
徐一平一看厚厚的一沓錢,有點發懵。
「您就拿著吧。這些日子大家都挺累的,晚上我請大家吃飯。」
張旭把手裡的錢強行塞到徐一平手裡,揮揮手離開了。
到了晚上,張旭提前來到事先找好的館子,點好菜。
十一月的燕京,晝夜溫差比較大,白天可以到十七八度,晚上就只有幾度。
小風一吹,渾身上下冒涼氣。
站在小飯館外面,張旭邊等邊跺腳。
原野熊二是最先到的,穿了一件風衣,派頭十足。
「你先進去坐一會,我在外面等一下他們。」
「我和你一起吧。」
原野熊二穿的厚,倒沒有喊冷。
很快,張旭就看到徐一平帶著翻譯組四人從遠處走來。
「這裡,徐老師。」
張旭連忙揮揮手。
「讓你破費怎麼好意思呢。」
「你們就別客氣啦。」
張旭把有點不好意思的幾人推進小飯館。
來之前,徐一平已經把翻譯《解密》的稿費分給了幾人。
這裡面,沒計算張旭和原野熊二。
算上徐一平他們五人每人分了200多。
學校的助學補助分兩等,只有研究生、高等師範、體育和民族學院學生可以拿到100%。其他學生只有75%。
200多的翻譯稿酬已經相當於一年的助學補助,不但解決了他們自己的生活問題,還可以給家裡郵寄一些。
所以晚上來吃飯的時候,幾人都有點不好意思。
感覺錢給的太多了。
既然請客,張旭也不會小氣。
好不容易吃一頓,肉肯定不能少。
一盆紅燒肉,一盆紅燒排骨,一條大鯉魚,又陪三個素菜和湯。
主打一個實惠解饞。
裝菜的小盆足足有半個臉盆大,裝的滿滿的,看的徐一平嘴直抽抽。
這是把他們幾個當豬餵呢。
本來就是吃晚飯的時候,過來的路上又凍的哆哆嗦嗦。
幾人已經十分熟悉,相互也不客套,直接開吃。
直到吃光了盆里的菜,幾個人都開始打飽嗝了,才互相看了看,相視一笑放下筷子。
「要不再加點菜?」
張旭怕大家沒吃飽,詢問道。
「吃飽了,好久沒吃的這麼過癮了。」
二十七八歲戴著眼鏡,皮膚黑黝黝的唐世成看著空菜盆,感慨道。
他是77年直接從插隊的農村考進燕京大學的,那時他不但在農村結了婚,孩子都生了兩個。
來燕京讀書,頂著巨大的壓力。
每月自己用都嫌少的助學補助,他要郵10元錢回家,家裡老婆孩子不能不管。
所以,在學校基本上除了必須的支出,他是能省則省。
吃飯長期是饅頭就水。
所以,徐一平找他參加翻譯小組時,就是了解到他的情況,知道他家裡條件有點困難,想著既然有稿費收入,多少都能緩解一下。
「確實是好久沒吃的這麼過癮了,或許以前就從來沒有過。」
來自荷蘭省的趙永進說著就有點激動。
「老唐,老趙,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看他們兩個情緒都有點激動,另外兩人也有些上頭的樣子,張旭不知道怎麼說好,連忙出言勸慰。
此前的日子,想要這樣放開限制的吃肉,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要相信國家,既然現在都能這麼吃肉,未來肯定會更好的。」
徐一平也連忙開口,轉移一下話題。
「說起來,我們還要感謝張旭,是他讓我們有了賺稿費的機會。」
「您別這麼說,徐老師。要不是大家一起辛苦,也不能這麼快就完成翻譯工作。」
張旭連連擺手。
「其實,今天請大家吃飯,我還有一個想法。」
在做幾人聽他這麼說,都停下要說話的想法,等張旭說。
有了《解密》的翻譯合作,張旭覺得就這樣把翻譯小組解散,實在可惜。
不如接一些翻譯的工作,既可以鍛鍊學習語言,也能賺些稿費,解決實際生活。
「大家在一起合作有一段時間了,這次《解密》的翻譯工作讓我意識到,把我們國家一些文學作品傳播到國外,也是一件十分有成就的事情。」
畢竟原野熊二在場,張旭不好說的太直白。
「在完成《解密》後,我準備創作一本懸疑推理小說,這本小說我準備在寫的同時,各位能幫我翻譯成日語。」
張旭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臨時組建的翻譯小組,因為這些日子經常一起翻譯稿子,相互之間越發熟稔。
大家經常一起活動,張旭很喜歡這種氛圍。
不知不覺,和同齡人接觸的多了,他的性格也慢慢活潑起來,後世幾十年生活的暮氣在逐漸減少。
《解密》的翻譯稿費張旭讓幾個人稍微等等,他要等角川書店結算稿費後,才有錢支付。
二十萬字的翻譯稿費,最低都要幾百元錢,張旭自己賺的多,也不想虧待同學。
他準備按照千字5元的標準支付,也就是最高標準。
雖然是空頭支票,翻譯小組裡也沒人在意,大不了就當幫忙唄。
這時候人們還羞於談論錢財。
時間一天天過去,石川大悟回國半個月後,張旭終於收到來自馬榮的來信。
馬榮收到小說後,很快就被故事所吸引。
作為一名編輯,看到優秀的作品,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出版。
可《解密》二十萬的字數只有進行刪減才可能在《洪岩》出版。
這樣做故事性減低不說,張旭也不能幹。
聯繫其他出版社出版,馬榮又不甘心。
他找山城文聯領導商量後,決定以《洪岩》雜誌專刊的形式,專門出版《解密》這本小說。
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隨信而來還有1428元稿費匯款單。
小說出版,收到稿費,張旭立刻找到徐一平,把翻譯小組的1020元翻譯稿費拿給他。
「怎麼這麼多?」
雖說張旭答應給報酬,徐一平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
「徐老師,現在翻譯稿的稿費標準是千字1-5元,我按5元標準支付的。」
「給的太多了!你給同學們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按照生活補助標準給就行。」
徐一平一看厚厚的一沓錢,有點發懵。
「您就拿著吧。這些日子大家都挺累的,晚上我請大家吃飯。」
張旭把手裡的錢強行塞到徐一平手裡,揮揮手離開了。
到了晚上,張旭提前來到事先找好的館子,點好菜。
十一月的燕京,晝夜溫差比較大,白天可以到十七八度,晚上就只有幾度。
小風一吹,渾身上下冒涼氣。
站在小飯館外面,張旭邊等邊跺腳。
原野熊二是最先到的,穿了一件風衣,派頭十足。
「你先進去坐一會,我在外面等一下他們。」
「我和你一起吧。」
原野熊二穿的厚,倒沒有喊冷。
很快,張旭就看到徐一平帶著翻譯組四人從遠處走來。
「這裡,徐老師。」
張旭連忙揮揮手。
「讓你破費怎麼好意思呢。」
「你們就別客氣啦。」
張旭把有點不好意思的幾人推進小飯館。
來之前,徐一平已經把翻譯《解密》的稿費分給了幾人。
這裡面,沒計算張旭和原野熊二。
算上徐一平他們五人每人分了200多。
學校的助學補助分兩等,只有研究生、高等師範、體育和民族學院學生可以拿到100%。其他學生只有75%。
200多的翻譯稿酬已經相當於一年的助學補助,不但解決了他們自己的生活問題,還可以給家裡郵寄一些。
所以晚上來吃飯的時候,幾人都有點不好意思。
感覺錢給的太多了。
既然請客,張旭也不會小氣。
好不容易吃一頓,肉肯定不能少。
一盆紅燒肉,一盆紅燒排骨,一條大鯉魚,又陪三個素菜和湯。
主打一個實惠解饞。
裝菜的小盆足足有半個臉盆大,裝的滿滿的,看的徐一平嘴直抽抽。
這是把他們幾個當豬餵呢。
本來就是吃晚飯的時候,過來的路上又凍的哆哆嗦嗦。
幾人已經十分熟悉,相互也不客套,直接開吃。
直到吃光了盆里的菜,幾個人都開始打飽嗝了,才互相看了看,相視一笑放下筷子。
「要不再加點菜?」
張旭怕大家沒吃飽,詢問道。
「吃飽了,好久沒吃的這麼過癮了。」
二十七八歲戴著眼鏡,皮膚黑黝黝的唐世成看著空菜盆,感慨道。
他是77年直接從插隊的農村考進燕京大學的,那時他不但在農村結了婚,孩子都生了兩個。
來燕京讀書,頂著巨大的壓力。
每月自己用都嫌少的助學補助,他要郵10元錢回家,家裡老婆孩子不能不管。
所以,在學校基本上除了必須的支出,他是能省則省。
吃飯長期是饅頭就水。
所以,徐一平找他參加翻譯小組時,就是了解到他的情況,知道他家裡條件有點困難,想著既然有稿費收入,多少都能緩解一下。
「確實是好久沒吃的這麼過癮了,或許以前就從來沒有過。」
來自荷蘭省的趙永進說著就有點激動。
「老唐,老趙,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看他們兩個情緒都有點激動,另外兩人也有些上頭的樣子,張旭不知道怎麼說好,連忙出言勸慰。
此前的日子,想要這樣放開限制的吃肉,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要相信國家,既然現在都能這麼吃肉,未來肯定會更好的。」
徐一平也連忙開口,轉移一下話題。
「說起來,我們還要感謝張旭,是他讓我們有了賺稿費的機會。」
「您別這麼說,徐老師。要不是大家一起辛苦,也不能這麼快就完成翻譯工作。」
張旭連連擺手。
「其實,今天請大家吃飯,我還有一個想法。」
在做幾人聽他這麼說,都停下要說話的想法,等張旭說。
有了《解密》的翻譯合作,張旭覺得就這樣把翻譯小組解散,實在可惜。
不如接一些翻譯的工作,既可以鍛鍊學習語言,也能賺些稿費,解決實際生活。
「大家在一起合作有一段時間了,這次《解密》的翻譯工作讓我意識到,把我們國家一些文學作品傳播到國外,也是一件十分有成就的事情。」
畢竟原野熊二在場,張旭不好說的太直白。
「在完成《解密》後,我準備創作一本懸疑推理小說,這本小說我準備在寫的同時,各位能幫我翻譯成日語。」
張旭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