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道消息最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婁曉娥想出氣,李子敬沒有加以阻攔,「我們自己的銷售方案要改一改,以後不再搞預售了。」

  「按9.2折現款現結,3天無理由退換貨,給人家後悔的時間。」

  婁曉娥自無不可,「我都聽你的。」

  「我昨晚上喝完酒散場的時候,答應了三大爺,按價收購閻解成那台收音機的零件。」

  「原價收麼?」

  李子敬不是開善堂的,原價回購是不可能的,「答應了一個友情價,能用的零件打9折,不能用的我們不收。」

  婁曉娥笑嘻嘻道:「閻解成他們這次要虧好些錢了。」

  李子敬微笑道:「做生意嘛,從來沒有穩賺不賠的好事,沒砸在手裡就算不錯的了。」

  倆人又商量了一些收音機銷售細節。

  鄧長玉走過來問道:「李組長,奶茶做好了,咱們是不是現在就送過去?」

  李子敬一拍腦門,「剛剛被印刷小組的人給耽擱了。」

  「派兩個人過去先和新大院的人打聲招呼。」

  鄧長玉贊同道:「也對,讓他們的人多聚齊一些,不要落下了人。」

  在交道口下屬的街道工廠上班的人,基本都是住在附近,休班在家的人趕幾百上千米路去喝一杯甜奶茶還是很樂意的。

  畢竟白糖的定量少,高價白糖又特別的貴。價格貴除了要回籠資金也因為產量不足,61年冬-62年春生產的食糖只有30萬噸,只能又從國外進口了100萬噸。

  非常甜的糖精更是難得一見。

  整個華北地區還沒有專業的糖精廠,幾家化工廠有個幾十噸的產量,就這主要還是用於工業生產的工業糖精。

  糖精在工業上也有好些用途,比如此時鍍鎳的亮鎳工藝,就有用糖精作為添加劑來增光。

  華北經濟協作區上億人,即使有100噸食用糖精供應給居民,人均也才1克,還需要建廠擴產才能實現糖精普及。

  不出所料。

  有甜品供應,五星食品在東不壓橋東胡同的新大院,歡聲笑語不斷。

  人是不怕付出的,怕的是錯付了。

  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別人的認可,並且還很有心的帶禮物來慰問,漿糊小組、紐扣小組、彈棉小組的人搬家搬得更為順心。

  剛加入就有福利,原先是機繡小組、學習用具小組的人更是開心,新的小組貌似很有前途的樣子。

  特別是新組長正在對他們這些新組員大講特講小組的發展前景。

  「到今天為止,小組有54名成員,這只是暫時的。按街道辦給的計劃,我們小組是會有120名成員的大型合作小組。」

  「至於為什麼沒有升級成為合作社,那是因為我們有更遠大的目標,我們要爭取成為國有的食品廠!」

  「成為國有單位的福利待遇,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說了。」

  「有人可能會心裡犯嘀咕,說的倒是很好聽,食品廠又不是張張嘴就能成的,去年今年還有很多國有工廠降級為合作社的呢。」

  「你們放心,小組管理層已經做好了具體的計劃,我們有創新幾種全新的飲品和配料,得到了市里和區里、飲食業公司的大力支持。」

  「只要大夥齊心協力搞好生產,食品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李子敬給這些人畫的大餅還不是最終版的,他故意沒有在公開場合講罐頭生產的事情。

  但是,他已經安排了常務副組長鄧長玉私下找人詢問願不願意出差,去天珒罐頭廠學習技術。

  小道消息最准了!

  所以等新、舊組員湊一起上班,閒聊起來就知道自己的小組還有更大計劃在後面,準備升級為食品廠不是說說而已。

  一個很有前途的企業,幹部職工較為樂觀,很多內部矛盾不會爆發出來。

  這有利於李子敬把大雜燴一樣湊一起的職工整合好。

  逛完一圈新大院,鄧長玉找到他匯報,「李組長,我問了一遍,莫家芬、商祖和他們倆願意去天珒。」

  李子敬是只要有人去就行,「先發個電報給天珒罐頭廠,請求對方給與接洽。」

  「我再找街道辦幫忙開兩張去天珒學習的介紹信。」


  由於還沒有統一的身份證,介紹信其實就是一種身份證明。

  它並沒有固定格式,有些會寫有使用期限、使用範圍;有些則只寫某某事項,其他一概全無。

  這次去天珒出差要跨市,要買火車票、要住宿。

  五星食品生產合作小組的級別太低了些,別人可能不認可他們自己開的介紹信。

  鄧長玉不確定的問道:「王主任說了會大力支持我們搞生產,開兩張去天珒的介紹信應該沒問題吧?」

  李子敬信心十足,「咱們發展壯大,能安置更多的職工就業,對街道辦好處多多。」

  「最起碼的每天圍著街道辦的人可以少很多,王主任肯定會支持的。」

  鄧長玉感嘆道:「這一個多月的經歷真是有點眼花繚亂的,讓我有點跟不上趟的感覺。」

  李子敬笑呵呵道:「鄧大姐,您可不能鬆懈了,得好好幫我把這個攤子支起來。」

  鄧長玉實話實說:「不敢鬆懈,就是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李子敬笑著出謀劃策道:「幹部的家屬要支持幹部的工作。」

  「您現在大小也是管著100多號人的幹部了,可以讓姐夫多分攤些家務活。」

  鄧長玉橫了他一眼,「跟我打馬虎眼呢!」

  「我是說我的能力不太夠,你還是挑個更有能力的人來協助你,更能做好工作。」

  李子敬鼓勵道:「您再堅持一個月試試。您到時就會發現,管理工作其實就那麼回事,沒什麼難度的。」

  鄧長玉明顯不信,「你說的輕巧呢。」

  之前讓鄧長玉當常務副組長的時候,她就推辭過一次。

  李子敬是沒人可用,剩下的老成員高二紅膽小怕事,許三妹的快言快語,吳四娣的斤斤計較,蘭杏子的跳脫不穩重。

  這幾名老成員都不太合適當第一副手,其他人沒有特別的功勞不可能越過她們幾個,而且李子敬也不知道其他人的能力如何。

  鄧長玉比較穩重,可能可以應付即將到來的支部書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