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快速投訴通道
晚上村里開會租地,李沐陽作為一家之主也要參加。
龍嶺村的上百畝林地全部已經收歸村集體,如今和龍頭村置換了林地,又申報了修路,以後種什麼都很方便,都不用擔心因為運輸問題,賣不出去。
村代表決定拿出一半的林地出租給本村人,剩下一半由村集體改種果樹,所有支出和收入由村集體帳戶。
五十畝林地,給李沐陽10畝租了20年,不收租金,通過了全體代表成員的同意。
剩下的40多畝林地,將分成8等份,每份5畝地,一戶只能競標一份。這個意見是李沐陽跟村長李興國提出來的,他是阻止不了村民種發財樹,但他可以通過限制種植畝數來阻止他們減少損失,也是唯一一個方法。
競標採取的是明標方式,每畝底價都很低,除了加價還可以加租地年限,最低3年,最高20年。
最終李沐澤代表他們家拿下了五畝地,李福來也拿下了五畝地,都是5年租下。
村里處理完林地,然後就是剩下的幾十畝坡地,村長讓村民們商量意見,看看怎麼合理利用,是繼續種植藥材還是改種果樹。
之所以有改種果樹想法,是因為藥材這些年來已經被人惡意壟斷,每年藥材價格都會被壓,上次賣藥材的錢差點都不夠給村里婦女發工資的。
見大多數的村民都同意改種果樹,李沐陽嘆了口氣,他站了起來說道:「我不同意改種果樹,這幾十畝坡地的藥材都快要成材了,就這樣處理掉簡直太可惜了,為什麼不找龍柏商會幫忙收購藥材呢?」
村長李興國很詫異的看了李沐陽一眼,他自然知道聯繫商會可能就會有辦法。村民們絕大多數都沒聽過這個龍柏商會,就算上次幫他們修養殖場的資金也是出自這個商會,但商會用的是龍柏李氏的名義,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李興國苦笑說道:「我不是沒試過,我前幾年就讓宗族聯繫人往上傳遞消息,但至今沒有答覆。」
李沐陽皺了皺眉頭,並不滿意道:「幾年前遞消息,現在也沒答覆?叔公,讓幫忙遞話的聯繫人是誰?」
「李德長。」
「李德長是吧。叔公,我也認識商會高層,你給我點時間,這些藥材就先留著,可以嗎?」
李沐陽等村長點頭後,他才離開會場,直接回到家裡。
中藥材在龍柏商會平台裡面也是一種緊缺資源,不可能不受到重視的。
如果幾年前就已經讓宗族聯繫人上報,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回應,那麼裡面就肯定大有文章。因為這個聯繫人的身份就得是商會精英以上成員才可以當任,哪怕是普通成員也完全有資格上傳資源的。
李沐陽回到龍柏商會平台搜索有關中藥材資源,手動篩選下產地,在港城的幾乎沒有。
「很不對勁啊,沒找到我們村的,連我們本地這片的都沒有。」
李沐陽直接在後台啟用元老成員的權利,進入快速投訴通道,將事情經過詳細描寫清楚,最後並舉報這個叫李德長的聯繫人。
投訴完後,李沐陽將本地種植中藥材的信息上傳到了商會平台。至於商會後續怎麼處理這個李德長,李沐陽一點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本地人以後還種藥材的話,還會不會被人繼續壓榨。
……
李沐陽的快速投訴通道投訴內容第一時間是轉到港城商會總負責人李振輝手上的,所以他現在只有三天時間去調查清楚這件事。
李振輝很是頭痛,他沒想到舉報的人會是李沐陽,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等看清楚舉報內容後他一刻都不敢耽誤,連夜安排人去查這個叫李德長的底細。
在事情未調查清楚之前,李振輝整宿都睡不著覺,心裡對這個叫李德長的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他作為港城商會分部總負責人這些年來,這還是第一次接到元老成員的投訴。
一直等到後半夜,李振輝才拿到李德長的個人詳細信息。
「家裡是做藥材生意的,居然還和倭國資本投資的製藥公司有瓜葛,怪不得要攔著不上報,夥同他國資本壓榨國民,他這是在自尋死路。
倭國資本這些年來一直在往國內各行各業滲透,沒想到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連我們商會內部精英成員也成了他們的馬前卒,恐怕不止一個李德長啊。
這件事情一定上報總部,要警惕才行,這些倭國資本再不給點教訓就要上天了。」
李振輝只是從表面的資料就能斷定這個李德長有很大的問題,可想而知以前也是發現過類似事件的。
……
次日,李沐陽還未到投訴反饋結果,就先接到資源申請已通過的通知,讓人奇怪的是,李沐陽原本是將資源設置為免費發布的,可是現在卻被管理員改成收費的了,而且貢獻值都不低。
沒過多久,村長李興國就接到商會幾位成員的來電,都是來談中草藥收購事宜的。他們先在電話里談好價錢,然後再派人上門核實,並且簽訂收購合同協議。
等李興國拿到收購商的合同,村里財務跟他說預付款已經到帳後,他才意識到龍柏商會的強大,以前賣不出去還被人狠命壓價的中草藥,現在居然會這麼搶手,這就是有資源的優勢。
除了龍嶺村,還有本地附近種植中草藥的地方,同樣也都受到龍柏商會平台成員的光顧。
說實在的,李沐陽若不是商會成員,估計他也很難發現這中草藥是緊缺資源,恐怕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將要成材的草藥被毀掉。
在港城像龍嶺村有這麼多土地資源的村子比比皆是,但卻始終發展不起來,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來是交通不發達導致信息封閉,也讓那些無良商人有機可乘,農民寧願留著長草也不敢種植經濟作物。二來是本地的勢力和外來資本勾搭成奸,壓榨本地種植或者養殖產業,而這個李德長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龍嶺村的上百畝林地全部已經收歸村集體,如今和龍頭村置換了林地,又申報了修路,以後種什麼都很方便,都不用擔心因為運輸問題,賣不出去。
村代表決定拿出一半的林地出租給本村人,剩下一半由村集體改種果樹,所有支出和收入由村集體帳戶。
五十畝林地,給李沐陽10畝租了20年,不收租金,通過了全體代表成員的同意。
剩下的40多畝林地,將分成8等份,每份5畝地,一戶只能競標一份。這個意見是李沐陽跟村長李興國提出來的,他是阻止不了村民種發財樹,但他可以通過限制種植畝數來阻止他們減少損失,也是唯一一個方法。
競標採取的是明標方式,每畝底價都很低,除了加價還可以加租地年限,最低3年,最高20年。
最終李沐澤代表他們家拿下了五畝地,李福來也拿下了五畝地,都是5年租下。
村里處理完林地,然後就是剩下的幾十畝坡地,村長讓村民們商量意見,看看怎麼合理利用,是繼續種植藥材還是改種果樹。
之所以有改種果樹想法,是因為藥材這些年來已經被人惡意壟斷,每年藥材價格都會被壓,上次賣藥材的錢差點都不夠給村里婦女發工資的。
見大多數的村民都同意改種果樹,李沐陽嘆了口氣,他站了起來說道:「我不同意改種果樹,這幾十畝坡地的藥材都快要成材了,就這樣處理掉簡直太可惜了,為什麼不找龍柏商會幫忙收購藥材呢?」
村長李興國很詫異的看了李沐陽一眼,他自然知道聯繫商會可能就會有辦法。村民們絕大多數都沒聽過這個龍柏商會,就算上次幫他們修養殖場的資金也是出自這個商會,但商會用的是龍柏李氏的名義,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李興國苦笑說道:「我不是沒試過,我前幾年就讓宗族聯繫人往上傳遞消息,但至今沒有答覆。」
李沐陽皺了皺眉頭,並不滿意道:「幾年前遞消息,現在也沒答覆?叔公,讓幫忙遞話的聯繫人是誰?」
「李德長。」
「李德長是吧。叔公,我也認識商會高層,你給我點時間,這些藥材就先留著,可以嗎?」
李沐陽等村長點頭後,他才離開會場,直接回到家裡。
中藥材在龍柏商會平台裡面也是一種緊缺資源,不可能不受到重視的。
如果幾年前就已經讓宗族聯繫人上報,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回應,那麼裡面就肯定大有文章。因為這個聯繫人的身份就得是商會精英以上成員才可以當任,哪怕是普通成員也完全有資格上傳資源的。
李沐陽回到龍柏商會平台搜索有關中藥材資源,手動篩選下產地,在港城的幾乎沒有。
「很不對勁啊,沒找到我們村的,連我們本地這片的都沒有。」
李沐陽直接在後台啟用元老成員的權利,進入快速投訴通道,將事情經過詳細描寫清楚,最後並舉報這個叫李德長的聯繫人。
投訴完後,李沐陽將本地種植中藥材的信息上傳到了商會平台。至於商會後續怎麼處理這個李德長,李沐陽一點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本地人以後還種藥材的話,還會不會被人繼續壓榨。
……
李沐陽的快速投訴通道投訴內容第一時間是轉到港城商會總負責人李振輝手上的,所以他現在只有三天時間去調查清楚這件事。
李振輝很是頭痛,他沒想到舉報的人會是李沐陽,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等看清楚舉報內容後他一刻都不敢耽誤,連夜安排人去查這個叫李德長的底細。
在事情未調查清楚之前,李振輝整宿都睡不著覺,心裡對這個叫李德長的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他作為港城商會分部總負責人這些年來,這還是第一次接到元老成員的投訴。
一直等到後半夜,李振輝才拿到李德長的個人詳細信息。
「家裡是做藥材生意的,居然還和倭國資本投資的製藥公司有瓜葛,怪不得要攔著不上報,夥同他國資本壓榨國民,他這是在自尋死路。
倭國資本這些年來一直在往國內各行各業滲透,沒想到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連我們商會內部精英成員也成了他們的馬前卒,恐怕不止一個李德長啊。
這件事情一定上報總部,要警惕才行,這些倭國資本再不給點教訓就要上天了。」
李振輝只是從表面的資料就能斷定這個李德長有很大的問題,可想而知以前也是發現過類似事件的。
……
次日,李沐陽還未到投訴反饋結果,就先接到資源申請已通過的通知,讓人奇怪的是,李沐陽原本是將資源設置為免費發布的,可是現在卻被管理員改成收費的了,而且貢獻值都不低。
沒過多久,村長李興國就接到商會幾位成員的來電,都是來談中草藥收購事宜的。他們先在電話里談好價錢,然後再派人上門核實,並且簽訂收購合同協議。
等李興國拿到收購商的合同,村里財務跟他說預付款已經到帳後,他才意識到龍柏商會的強大,以前賣不出去還被人狠命壓價的中草藥,現在居然會這麼搶手,這就是有資源的優勢。
除了龍嶺村,還有本地附近種植中草藥的地方,同樣也都受到龍柏商會平台成員的光顧。
說實在的,李沐陽若不是商會成員,估計他也很難發現這中草藥是緊缺資源,恐怕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將要成材的草藥被毀掉。
在港城像龍嶺村有這麼多土地資源的村子比比皆是,但卻始終發展不起來,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來是交通不發達導致信息封閉,也讓那些無良商人有機可乘,農民寧願留著長草也不敢種植經濟作物。二來是本地的勢力和外來資本勾搭成奸,壓榨本地種植或者養殖產業,而這個李德長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