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錦瀾袈裟引垂涎
「大唐僧人又如何?心不誠者,入不了我觀音禪院。」
聽聞此言,唐三藏滿臉不解,他自小在金山寺中長大,自然聽不出這言外之音。
一旁的孫悟空卻是眯起了眼睛,覺得聽著十分耳熟。
好像在天庭當弼馬溫時,自己聽過類似的話?
想了片刻,孫悟空反應過來,勃然大怒,這不是在討要孝敬嘛?
大步向前,將唐三藏擠到一旁,對著僧人怒目而視。
「睜開你的狗眼看看,俺老孫是誰!」
「討好處討到你爺爺頭上了,某不是想死不成!」
一言不合便要動手。
被擠開的唐三藏,見孫悟空要犯渾,當即將其抱住。
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弟子的性格與能耐,若是真的動起手來,這觀音禪院怕是要死傷無數。
「悟空!退下!」
在唐三藏的再三呵斥下,孫悟空滿臉不甘的將已經掏出的金箍棒收回耳中,隨後對著那僧人咧開嘴一笑。
僧人此刻已然被嚇傻了,孫悟空何等人也,十萬天兵中血雨腥風殺出來的氣勢,便是沒有動手,只是氣勢微放,就將其嚇傻了。
只見僧人癱倒在地下,下身盡濕,傳出一陣腥臊之氣,顯然是失禁了。
寺廟門前鬧出了這麼大動靜,自然是驚動廟裡的人,片刻後一大群僧人手持降魔杖等兵器,將唐三藏與孫悟空二人團團圍住。
唐三藏一邊按住孫悟空,一邊與寺廟中衝出僧人的解釋道。
「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這是貧僧大弟子,性格有些頑劣,多有得罪。」
為首之人見孫悟空長相怪異,不似常人,反而像是個妖怪。
雖然知道自家主持背後有靠山,可也不敢隨意樹敵。
便安撫了眾人,差一個師兄弟,前去喊金池長老前來,看如何處理此事。
片刻後,金池長老被人攙扶著,顫顫巍巍的從觀音禪院中慢步走出。
待到走到唐三藏面前,睜開自己渾濁的雙眼,卻見唐三藏身上隱有佛光閃現。
當即知道,面前這個年輕人,怕是佛法造詣不在自己之下。
便驅散了門下弟子,對著唐三藏行了一個佛禮。
「阿彌陀佛,卻是不知,這位長老,來我寺前,有何貴幹。」
唐三藏見主事之人出現,當即將自己的來歷與方前在廟前的經歷向金池長老說明。
金池聽聞事情經過,先是向唐三藏賠禮道歉,邀請唐三藏一同前往觀音殿中見禮。
隨即令人領著唐三藏與孫悟空師徒二人先行前往,待到二人走遠後。
本來看起慈眉善目的金池,眉眼一冷,竟是顯露出一絲猙獰。
金池長老雖然背後站著的乃是一尊大妖,可那大妖一心向佛,除奪取袈裟不擇手段外,對於廟中人要求極高。
戒律清規比尋常寺廟更嚴三分,畢竟是妖魔座下,尋常寺廟中犯了戒律最多也就是逐出寺院。
而在此處.....廟中那盛開的異常妖艷蓮花池,靠的可不光是些人中黃。
「把他處理了。」
金池長老掃了一眼,癱坐在地,滿身惡臭的僧人,冷冰冰的開口道,隨後在一旁弟子的攙扶下,向著觀音殿走去。
觀音殿中,孫悟空雙耳微動,顯然是聽到了什麼,眉間閃過一絲疑惑。
這方丈看起來似乎,有些異常。
方才金池長老一現身,他就察覺到了其身上似有一股濃重的妖氣,不下於自己,可很快又消失不見。
本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可方才聽到金池長老言語中的冷漠之意,讓他確定,此地絕非普通的寺廟。
見唐三藏向殿中白衣觀音見禮即將結束,就想拉著唐三藏遠離這有些邪氣的觀音禪院。
誰知那觀音像在觀音禪院中享受香火近二百年,又在觀世音誕生之地,早已通靈。
在唐三藏見禮完畢,起身後,那觀音像竟是動了起來!
只見她側過半步,以表自己受不起唐三藏全禮,隨後向唐三藏還禮起來。
待到觀音像還禮完畢,唐三藏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其身上穿著的錦瀾袈裟卻是有了反應。
話說這錦瀾袈裟,卻是神物自晦,自觀世音將其賜予唐三藏之後,除了面對業力侵襲那次展露過廬山真面目外,一直都是一普通袈裟的樣子。
破破爛爛毫不起眼,此次面對觀音像行禮,卻是展露了真身,佛光閃耀,佛家七寶盡數顯化而出,最終在唐三藏身後展露出一根碧綠的苦竹。
殿中眾人頓時目瞪口呆,方才入殿的金池長老也是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唯有孫悟空,看向這袈裟卻是咬牙切齒,這觀音像與袈裟皆是死物,只是有些靈性,卻無靈智。
袈裟曾是接引之物,在其身上不知道穿了多少年,自沾染了接引氣息,為了庇護唐三藏,接引才將此物賜下。
觀音像怕是以為自家二教主來了,而袈裟以為真的觀世音在向其行禮,所以顯化了真身,以表重視。
這一番烏龍鬧下來,心中最為震撼的卻是金池長老。
他為熊霸尋找含有香火之力的袈裟將近二百年,從未見過香火之力如此濃郁的袈裟。
只此一件,卻頂的上他平日裡尋來的萬萬件。
當即就向唐三藏開口道。
「玄奘長老,不知此袈裟是何來歷?」
「為何引得我廟中觀音像行禮?」
唐三藏聞言也是有些躊躇,他自知此物乃是觀音賜下,非比尋常。
可出家人不打妄語,方前又在別人家寺前鬧了亂子,實在不好拒絕,於是如實應道。
「此物乃是,觀世音菩薩所賜。」
廟中眾人皆是驚愕,沒想到這大唐和尚竟是得到過觀音菩薩所賜之物。
觀方才觀音像的動靜,此言非虛。
金池聽聞此言,更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他如何不知熊霸對觀世音迷戀到了何種地步。
每日夜間都要在觀音殿中痴迷看向觀音像整晚,日落而來,日出而離,二百年間,無一例外。
若是能將此物拿下獻給雄霸,自己還能再活二百年!
當即計上心頭,癱軟在地,對著唐三藏俯首哭泣起來。
「老朽如今壽二百有餘,一生心血盡在觀音禪院。」
「卻是從未見過觀世音菩薩真容。」
「如今得見菩薩賜下之物,卻是與之無緣。」
「倒不如魂歸靈山,面見菩薩真容。」
說罷竟是朝著殿中白玉柱撞去,欲要自絕在此!
聽聞此言,唐三藏滿臉不解,他自小在金山寺中長大,自然聽不出這言外之音。
一旁的孫悟空卻是眯起了眼睛,覺得聽著十分耳熟。
好像在天庭當弼馬溫時,自己聽過類似的話?
想了片刻,孫悟空反應過來,勃然大怒,這不是在討要孝敬嘛?
大步向前,將唐三藏擠到一旁,對著僧人怒目而視。
「睜開你的狗眼看看,俺老孫是誰!」
「討好處討到你爺爺頭上了,某不是想死不成!」
一言不合便要動手。
被擠開的唐三藏,見孫悟空要犯渾,當即將其抱住。
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弟子的性格與能耐,若是真的動起手來,這觀音禪院怕是要死傷無數。
「悟空!退下!」
在唐三藏的再三呵斥下,孫悟空滿臉不甘的將已經掏出的金箍棒收回耳中,隨後對著那僧人咧開嘴一笑。
僧人此刻已然被嚇傻了,孫悟空何等人也,十萬天兵中血雨腥風殺出來的氣勢,便是沒有動手,只是氣勢微放,就將其嚇傻了。
只見僧人癱倒在地下,下身盡濕,傳出一陣腥臊之氣,顯然是失禁了。
寺廟門前鬧出了這麼大動靜,自然是驚動廟裡的人,片刻後一大群僧人手持降魔杖等兵器,將唐三藏與孫悟空二人團團圍住。
唐三藏一邊按住孫悟空,一邊與寺廟中衝出僧人的解釋道。
「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這是貧僧大弟子,性格有些頑劣,多有得罪。」
為首之人見孫悟空長相怪異,不似常人,反而像是個妖怪。
雖然知道自家主持背後有靠山,可也不敢隨意樹敵。
便安撫了眾人,差一個師兄弟,前去喊金池長老前來,看如何處理此事。
片刻後,金池長老被人攙扶著,顫顫巍巍的從觀音禪院中慢步走出。
待到走到唐三藏面前,睜開自己渾濁的雙眼,卻見唐三藏身上隱有佛光閃現。
當即知道,面前這個年輕人,怕是佛法造詣不在自己之下。
便驅散了門下弟子,對著唐三藏行了一個佛禮。
「阿彌陀佛,卻是不知,這位長老,來我寺前,有何貴幹。」
唐三藏見主事之人出現,當即將自己的來歷與方前在廟前的經歷向金池長老說明。
金池聽聞事情經過,先是向唐三藏賠禮道歉,邀請唐三藏一同前往觀音殿中見禮。
隨即令人領著唐三藏與孫悟空師徒二人先行前往,待到二人走遠後。
本來看起慈眉善目的金池,眉眼一冷,竟是顯露出一絲猙獰。
金池長老雖然背後站著的乃是一尊大妖,可那大妖一心向佛,除奪取袈裟不擇手段外,對於廟中人要求極高。
戒律清規比尋常寺廟更嚴三分,畢竟是妖魔座下,尋常寺廟中犯了戒律最多也就是逐出寺院。
而在此處.....廟中那盛開的異常妖艷蓮花池,靠的可不光是些人中黃。
「把他處理了。」
金池長老掃了一眼,癱坐在地,滿身惡臭的僧人,冷冰冰的開口道,隨後在一旁弟子的攙扶下,向著觀音殿走去。
觀音殿中,孫悟空雙耳微動,顯然是聽到了什麼,眉間閃過一絲疑惑。
這方丈看起來似乎,有些異常。
方才金池長老一現身,他就察覺到了其身上似有一股濃重的妖氣,不下於自己,可很快又消失不見。
本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可方才聽到金池長老言語中的冷漠之意,讓他確定,此地絕非普通的寺廟。
見唐三藏向殿中白衣觀音見禮即將結束,就想拉著唐三藏遠離這有些邪氣的觀音禪院。
誰知那觀音像在觀音禪院中享受香火近二百年,又在觀世音誕生之地,早已通靈。
在唐三藏見禮完畢,起身後,那觀音像竟是動了起來!
只見她側過半步,以表自己受不起唐三藏全禮,隨後向唐三藏還禮起來。
待到觀音像還禮完畢,唐三藏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其身上穿著的錦瀾袈裟卻是有了反應。
話說這錦瀾袈裟,卻是神物自晦,自觀世音將其賜予唐三藏之後,除了面對業力侵襲那次展露過廬山真面目外,一直都是一普通袈裟的樣子。
破破爛爛毫不起眼,此次面對觀音像行禮,卻是展露了真身,佛光閃耀,佛家七寶盡數顯化而出,最終在唐三藏身後展露出一根碧綠的苦竹。
殿中眾人頓時目瞪口呆,方才入殿的金池長老也是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唯有孫悟空,看向這袈裟卻是咬牙切齒,這觀音像與袈裟皆是死物,只是有些靈性,卻無靈智。
袈裟曾是接引之物,在其身上不知道穿了多少年,自沾染了接引氣息,為了庇護唐三藏,接引才將此物賜下。
觀音像怕是以為自家二教主來了,而袈裟以為真的觀世音在向其行禮,所以顯化了真身,以表重視。
這一番烏龍鬧下來,心中最為震撼的卻是金池長老。
他為熊霸尋找含有香火之力的袈裟將近二百年,從未見過香火之力如此濃郁的袈裟。
只此一件,卻頂的上他平日裡尋來的萬萬件。
當即就向唐三藏開口道。
「玄奘長老,不知此袈裟是何來歷?」
「為何引得我廟中觀音像行禮?」
唐三藏聞言也是有些躊躇,他自知此物乃是觀音賜下,非比尋常。
可出家人不打妄語,方前又在別人家寺前鬧了亂子,實在不好拒絕,於是如實應道。
「此物乃是,觀世音菩薩所賜。」
廟中眾人皆是驚愕,沒想到這大唐和尚竟是得到過觀音菩薩所賜之物。
觀方才觀音像的動靜,此言非虛。
金池聽聞此言,更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他如何不知熊霸對觀世音迷戀到了何種地步。
每日夜間都要在觀音殿中痴迷看向觀音像整晚,日落而來,日出而離,二百年間,無一例外。
若是能將此物拿下獻給雄霸,自己還能再活二百年!
當即計上心頭,癱軟在地,對著唐三藏俯首哭泣起來。
「老朽如今壽二百有餘,一生心血盡在觀音禪院。」
「卻是從未見過觀世音菩薩真容。」
「如今得見菩薩賜下之物,卻是與之無緣。」
「倒不如魂歸靈山,面見菩薩真容。」
說罷竟是朝著殿中白玉柱撞去,欲要自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