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定親
兩個星期之後,我帶常一鳴到我家去見了父母。
和一般的農村姑娘家過場定親不一樣。
沒擺酒席,沒有彩禮,他們家除了常一鳴,沒有任何人去。
我父母對常一鳴沒有什麼意見。
也沒挑他們家的禮。
覺得只要對我好,我覺得合適就好。
我父母對我,還不是一般的寵。
對我婚姻的態度,還不是一般的開明。
如果現在,唉,真還是一言難盡……
我感謝我的父母,同時覺得也愧對他們。
可那時小,真的不懂禮數。
第二天,我買了幾斤瓜子和糖塊,送到校長辦公室,宣布了我和常一鳴的關係。
那些被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消失了。
校長看我的眼神又和從前一樣了。
崔晨強笑著送給我幾個字:「常一鳴好,老實,可靠。」
很扎心。
因為他語氣中滿是嘲諷。
讓我想的我是不是選錯了?
我和萬老師依然如故,正常幫交,你幫我,我幫你。
甚至不分你我。
難得的友誼。
我是說在工作中能夠遇到這樣的朋友,還真是不容易。
我很珍惜。
我和崔晨兩口子幾乎就絕了交。見面連招呼都不願打。
而我和老孫也成了朋友。
因為孫也。
時日如流水一般的飛逝……
我終於過回原來的生活。
每天除了工作,還就寫點小心情。
還會寫一些文字,寄給二月鳥……
讀書多了,就會犯傻。
我是書痴,犯傻犯痴都在情理之中。
但這一次,卻在一念之外。
這一念遊走的有點遠。
我忽然覺得對我來說,最快樂的就是在學校時的美好時光。
我忽然很想很想去上學,繼續深造。
春暖花開的歲月,正值進修報名之際。
學校里已有老師報名了,是個接班的。沒有文憑。
我去找舅舅,說了自己的想法。
舅舅說我應該結婚成家了。不支持我去。
我死纏不放,舅舅給我開了介紹信,讓我去試試。
其實我沒有他們想的那麼複雜,就是單純的想再讀幾年書,重新享受一下快樂的學校時光。
可是真的沒想到,我在去縣裡報考時被拒了。
領導告訴我,帶薪進修要工作三年以上。
我很灰心。
三年?對人生來說可能不算很長。
但對我和常一鳴,可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即便我能等,但常一鳴他能等嗎?
如果他不能等我,我可以選擇離開他嗎?
那世俗呢?我能承受那些多疑多慮的目光?
我不敢肯定。
還疑慮重重。
很是糾結,一種無所歸屬的糾結。
不知路在何方………
這個時候收到于洋的來信。
說他表哥在教育學院,如果我願意,他可以幫我,不用等三年。
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但仔細一想,如果靠他,他會如何給我解說我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去了,又該如何給常一鳴分說我和于洋之間的關係?如果用我和常一鳴之間的關係來置換一個進修名額,值不值得?
雖然到那時為止,我沒有覺得常一鳴有多好,有什麼地方讓我不離不棄。
可如果讓我說他有什麼不好,讓我斷然拒絕與他交往。我還真拿不出什麼說得過去的理由。
雖然決定和他交往是因為崔晨的興風作浪,但我借用常一鳴打他耳光的時候心裡是十分高興的……
我沒想清楚,也就沒有急於回答于洋。
但我還是認真的做起了考試的準備。
這一步很重要,跨出去,我的人生就會再與于洋有所牽扯。
事業上或許還有別的路可走。
但如果跨不出去,我今生今世,也許就只有常一鳴了。
此生也就只能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大有作為了。
用蓉蓉的話說,「于洋家庭沒有實力,但他親戚有關係。」
這對心懷夢想的我,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婚姻由天意裁定。
但在進退之間,我是個永遠會為進做準備的人。
常一鳴邀我去他家玩,我答應了。
所謂禮尚往來,他和我之間,也要有。
好大一個家。
上有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下有兄弟姐妹五六個。
雖然院子比于洋家大很多,但人也多了很多。大姑小叔的一大把。
我能接受這樣一大家子人嗎?
這是到他家後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其實我家姊妹也不算少,我們一直都是相親相愛的,家裡人之間從沒有互相算計過什麼。
我一直很享受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的熱鬧時光。
但自從二嫂進家,兩個嫂子之間總像隔著點什麼。導致兩個哥哥之間也生分起來。
所以,我對走進這樣一個大家庭,從心裡往外打怵。
家大業不大。
這是常一鳴家最真實的寫照。
他的家境也不比于洋家好多少。唯一不同的是家裡牆上貼著滿滿的獎狀,說明這家的孩子是聰明的,也很聽話。
不然是得不上獎狀的。
更不會年年有。
另外就是那個慈眉善目的奶奶,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看起來就是我的親奶奶。
我游移,不是猶疑。
與于洋比,常一鳴家沒有優勢。
和于洋比,常一鳴一樣摳索。
和于洋比,常一鳴更差一籌。
于洋能帶給我更好的未來……
不知怎的,那時那刻,我一門心思的都在拿于洋和常一鳴相比。
比來比去,我的天枰已傾向于洋。
但,于洋不在,只有常一鳴在眼前。
我還是得顧好眼前的事。
常一鳴父母可能對我沒什麼意見。
給了我一百塊的見面禮。
一番推來讓去之後,我不得已,接在手裡。
而後還給了常一鳴。
不是嫌少,而是根本就不想要。
原因說起來很簡單。
這符合我一貫的男女交往原則,但更加複雜一點的原則在裡面,那就是進不進這個家,我尚不能確定。
對這個家,我心裡特不踏實。不想與他們有什麼金錢上的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一百塊對我來說是個數目。雖不大,但也是值得去還的數字。
我是那種有錢就花,沒有錢就不花的人。
從不花不該花的錢。
因此,我不想在沒有確定自己成為這大家庭的一員的時候,先用錢綁住自己。
但我和常一鳴見了雙方父母,在我們這裡這事就算定了下來。
除非有什麼特特殊意外,就是直接奔結婚而去的節奏。
可是……
我不願說這個可是,但是,這個可是還必須有………
和一般的農村姑娘家過場定親不一樣。
沒擺酒席,沒有彩禮,他們家除了常一鳴,沒有任何人去。
我父母對常一鳴沒有什麼意見。
也沒挑他們家的禮。
覺得只要對我好,我覺得合適就好。
我父母對我,還不是一般的寵。
對我婚姻的態度,還不是一般的開明。
如果現在,唉,真還是一言難盡……
我感謝我的父母,同時覺得也愧對他們。
可那時小,真的不懂禮數。
第二天,我買了幾斤瓜子和糖塊,送到校長辦公室,宣布了我和常一鳴的關係。
那些被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消失了。
校長看我的眼神又和從前一樣了。
崔晨強笑著送給我幾個字:「常一鳴好,老實,可靠。」
很扎心。
因為他語氣中滿是嘲諷。
讓我想的我是不是選錯了?
我和萬老師依然如故,正常幫交,你幫我,我幫你。
甚至不分你我。
難得的友誼。
我是說在工作中能夠遇到這樣的朋友,還真是不容易。
我很珍惜。
我和崔晨兩口子幾乎就絕了交。見面連招呼都不願打。
而我和老孫也成了朋友。
因為孫也。
時日如流水一般的飛逝……
我終於過回原來的生活。
每天除了工作,還就寫點小心情。
還會寫一些文字,寄給二月鳥……
讀書多了,就會犯傻。
我是書痴,犯傻犯痴都在情理之中。
但這一次,卻在一念之外。
這一念遊走的有點遠。
我忽然覺得對我來說,最快樂的就是在學校時的美好時光。
我忽然很想很想去上學,繼續深造。
春暖花開的歲月,正值進修報名之際。
學校里已有老師報名了,是個接班的。沒有文憑。
我去找舅舅,說了自己的想法。
舅舅說我應該結婚成家了。不支持我去。
我死纏不放,舅舅給我開了介紹信,讓我去試試。
其實我沒有他們想的那麼複雜,就是單純的想再讀幾年書,重新享受一下快樂的學校時光。
可是真的沒想到,我在去縣裡報考時被拒了。
領導告訴我,帶薪進修要工作三年以上。
我很灰心。
三年?對人生來說可能不算很長。
但對我和常一鳴,可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即便我能等,但常一鳴他能等嗎?
如果他不能等我,我可以選擇離開他嗎?
那世俗呢?我能承受那些多疑多慮的目光?
我不敢肯定。
還疑慮重重。
很是糾結,一種無所歸屬的糾結。
不知路在何方………
這個時候收到于洋的來信。
說他表哥在教育學院,如果我願意,他可以幫我,不用等三年。
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但仔細一想,如果靠他,他會如何給我解說我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去了,又該如何給常一鳴分說我和于洋之間的關係?如果用我和常一鳴之間的關係來置換一個進修名額,值不值得?
雖然到那時為止,我沒有覺得常一鳴有多好,有什麼地方讓我不離不棄。
可如果讓我說他有什麼不好,讓我斷然拒絕與他交往。我還真拿不出什麼說得過去的理由。
雖然決定和他交往是因為崔晨的興風作浪,但我借用常一鳴打他耳光的時候心裡是十分高興的……
我沒想清楚,也就沒有急於回答于洋。
但我還是認真的做起了考試的準備。
這一步很重要,跨出去,我的人生就會再與于洋有所牽扯。
事業上或許還有別的路可走。
但如果跨不出去,我今生今世,也許就只有常一鳴了。
此生也就只能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大有作為了。
用蓉蓉的話說,「于洋家庭沒有實力,但他親戚有關係。」
這對心懷夢想的我,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婚姻由天意裁定。
但在進退之間,我是個永遠會為進做準備的人。
常一鳴邀我去他家玩,我答應了。
所謂禮尚往來,他和我之間,也要有。
好大一個家。
上有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下有兄弟姐妹五六個。
雖然院子比于洋家大很多,但人也多了很多。大姑小叔的一大把。
我能接受這樣一大家子人嗎?
這是到他家後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其實我家姊妹也不算少,我們一直都是相親相愛的,家裡人之間從沒有互相算計過什麼。
我一直很享受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的熱鬧時光。
但自從二嫂進家,兩個嫂子之間總像隔著點什麼。導致兩個哥哥之間也生分起來。
所以,我對走進這樣一個大家庭,從心裡往外打怵。
家大業不大。
這是常一鳴家最真實的寫照。
他的家境也不比于洋家好多少。唯一不同的是家裡牆上貼著滿滿的獎狀,說明這家的孩子是聰明的,也很聽話。
不然是得不上獎狀的。
更不會年年有。
另外就是那個慈眉善目的奶奶,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看起來就是我的親奶奶。
我游移,不是猶疑。
與于洋比,常一鳴家沒有優勢。
和于洋比,常一鳴一樣摳索。
和于洋比,常一鳴更差一籌。
于洋能帶給我更好的未來……
不知怎的,那時那刻,我一門心思的都在拿于洋和常一鳴相比。
比來比去,我的天枰已傾向于洋。
但,于洋不在,只有常一鳴在眼前。
我還是得顧好眼前的事。
常一鳴父母可能對我沒什麼意見。
給了我一百塊的見面禮。
一番推來讓去之後,我不得已,接在手裡。
而後還給了常一鳴。
不是嫌少,而是根本就不想要。
原因說起來很簡單。
這符合我一貫的男女交往原則,但更加複雜一點的原則在裡面,那就是進不進這個家,我尚不能確定。
對這個家,我心裡特不踏實。不想與他們有什麼金錢上的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一百塊對我來說是個數目。雖不大,但也是值得去還的數字。
我是那種有錢就花,沒有錢就不花的人。
從不花不該花的錢。
因此,我不想在沒有確定自己成為這大家庭的一員的時候,先用錢綁住自己。
但我和常一鳴見了雙方父母,在我們這裡這事就算定了下來。
除非有什麼特特殊意外,就是直接奔結婚而去的節奏。
可是……
我不願說這個可是,但是,這個可是還必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