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討伐之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同十一年春,陳霸先決意親自護送蕭映靈柩往京城建康安葬。

  是為報答故主最後一點心意。

  然而,等他走到大庾嶺時,降下一道聖旨:

  「授陳霸先為交州司馬,領武平太守。

  著,率部隨新任交州刺史楊㬓(音票)南討。」

  旨意下來,有了立功機會,陳霸先是不喜反悲。看看躺在靈柩中的蕭映,忽然淚如泉湧,向其深深跪別。

  連最後一程都送不到了。

  無奈,旨意難違,只好將護送靈柩的任務交到了同行的蕭諮手上。

  蕭諮看看陳霸先滿面哀戚,目中含淚,到底做不得假。畢竟他這位兄長在危難時刻收留了他,還算是有點感激的。如今這個『外人』尚且能知道不忘舊恩,他這個做兄弟的焉能昧了良心?

  反過來安慰他兩句,讓他放心,定會將蕭映送到建康好生安葬。

  一面,又詢問新任廣州刺史為誰。

  來人答是元景仲。

  蕭諮聽來十分不服氣,與陳霸先埋怨道:「怎會是他?上次若不是他延誤了戰機,焉能會讓李賁此僚趁機崛起?」

  元景仲是元法僧的兒子。

  元法僧是道武帝拓跋珪玄孫,起家太尉參軍,後趁著魏室大亂,悍然稱帝。稱帝後的日子不好過,分分鐘被安樂王元鑒所敗。敗後將徐州送給蕭衍,投降大梁。

  蕭衍待他倒是不錯,先後授使持節、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郢州刺史等等。老傢伙八十三才死。

  元景仲雖然是鮮卑種,到底有個好老爹,自然能得到重用。在李賁兵起之初,蕭衍就命他以廣州刺史帶兵一萬征討,然而元景仲膽怯,不敢前進,延誤了戰機。

  以致蕭諮狼狽出逃,一度難以回歸交州,導致交州盡被李賁所占,且建立萬春國。他自己沒有能力奪回,自然指責起元景仲。

  如今元景仲被派過來再次擔任廣州刺史,他心裡一萬個不服,不免跟陳霸先抱怨起來。

  陳霸先哪裡有興趣聽他扯這些,隨便敷衍兩句,跪別了蕭映靈柩,也就跟蕭諮等告別,帶著老四老五往回就趕。

  陳霸先從這一刻起,便是交州司馬、武平太守了。

  征討一個李賁,不想已是耗盡了蕭梁三任刺史氣運。

  第一任元景仲,因延誤戰機失去了最後機會,被叫了回去;

  第二任蕭映、蕭諮,如今蕭映病死,討伐之任再次落空;

  第三任蘭欽,不想在半路就被蠢人蕭恬給毒殺,再次耽擱。

  有道是事不過三,過三了,便是天選之人了。

  既然歷史選擇了陳霸先,就算是步履艱辛,也得踏過去。

  征討交州,雖然是以楊㬓為刺史,並沒有他陳霸先什麼事情。但是楊㬓從未領過兵,蕭衍如此安排,大概是欲借重陳霸先的武力。

  至於刺史之位,自然不會輕易落到一個寒門身上。

  楊㬓出身弘農楊氏,乃大族,雖然是旁支,又是南下的楊氏,到底是豪門之家。

  蕭衍寧願楊㬓掛的是空銜,也決不能讓寒門占據高位。

  陳霸先雖則明白這個道理,他的兩個兒子也在抱怨皇帝為何不直接封他父親做交州刺史。

  到底被陳霸先喝止,叫他二人不得妄言。

  他心裡此時所想,則是儘快回高要,起兵,征討李賁。

  蕭梁再也禁不住折騰了,百姓也禁不起戰火,他陳霸先只是希望趕快結束戰亂。

  他帶著兩個兒子,火速往高要趕。

  自然,半路上還得經過廣州,從廣州乘船回高要。

  廣州城下,不想遇到了從城內出來的周文育。

  「景德這是何意?」

  周文育一行,車載了許多的包裹,只怕家都要搬空了,是以陳霸先很是訝異。

  如果說周文育調離了長流參軍之任,何以他之前一點也不知道呢?

  周文育跟他說起。

  原來是監州王勱因為下一任刺史馬上到任,有代他之人也將過來,他這邊要挪窩到別處上任。周文育因為王勱這人平時待他還不錯,是以準備隨他一道過去。


  此話一出,不但陳霸先心下難受,就連他的四子和五子皆都心急如焚。

  四子陳延、五子陳喬跟陳霸先的感覺不一樣。

  自知道救他們的周傾正是周文育之女,便把之前的尷尬早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之後幾天,他們兄弟兩個有事沒事就去找周傾玩,也很快玩到一塊兒去了。

  就連對待他老子周文育,他們兩個也是盡力巴結,偷了好酒好菜盡往周文育處送。

  周文育起先不知何意,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等到兒子周寶安跟他提起,說這兩個小子對他阿姊不懷好意,將有圖謀不軌時,到底留了心眼。

  後來把這件事情跟他老子陳霸先說起,陳霸先只暗道好兒子,知道喜歡女孩先討好老丈人,但他嘴上只一個勁的替他罵他們。

  到底周文育不是這個意思,想借他口教訓教訓這兩小子,告訴他們他不是那麼好糊弄罷了。

  他哪裡不知道年輕人的那點小心思,自不做理會。

  只是如今,陳延和陳喬巴巴的趕回來,還道不用趕路去建康,可以再次見到周傾,跟周傾玩耍了。

  哪裡知道,卻是一別。

  只不知這個再見之期是何年?是以一個個心急如焚,只是不好說出來。

  到底,陳霸先雖然暗道可惜,也沒有理由留下他,只得將隨身帶的一些布帛糧草等分出來,叫他路上帶著。

  周文育還想要拒絕,終究於心不忍,也就跟陳霸先作別,上路了。

  陳延、陳喬兄弟兩個,雖然不甘,到底只能是呆愣楞的杵在原地。

  等到周傾的背影徹底不見了,方才作罷。

  陳霸先亦是無奈,留不下周文育,他也只能是催促著老四、老五登船回高要。

  等到了高要,陳昌等才知陳霸先改授了其他官職,將欲全力征討交州。

  只是看他說話時神情頗為沮喪,陳昌不知何事。

  待問清楚是因為周文育一事,便即跟其父道:「原來此事!若欲留下周將軍,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