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歸來
陳昌隨父辭別義父陳法念等,從石州出來,準備乘船回高要。
然而,在出石州城後,周鐵虎亦向陳昌辭行。
對於周鐵虎其人其事,閒暇時,陳昌曾跟其父陳霸先說起過。陳霸先亦是佩服周鐵虎其人,對其之勇武讚不絕口。
陳昌則趁機請求父親,希望父親幫忙,將周鐵虎安排到軍中帳下,給個差事。
陳霸先自然是沒有話說,一力應承。
陳昌與周鐵虎說了,周鐵虎反是沒有答應。
他欠陳昌兩回,石州城下還了一回,還欠一回。
本來陳昌讓他留下,他留下圖報就是。
只是,正是因為他欠陳昌的,更加不能因此而害他。
他此刻的身份比較敏感,進入陳霸先軍中是沒有問題,一時也無人知曉。但就怕今後東窗事發,只怕會因之連累到陳霸先。
如其留有隱患於他日,害了有恩於他的人,不若就此告別,以期天涯再見。
周鐵虎帶著十數個心腹,也就辭別陳昌,自行走了陸路南下。
陳昌既然挽留不住,自然沒有廢話,臨別贈了些布帛財物等以酬其勞。
「君保重。」
他們兩下里分別。
陳昌心下還是有點不好受的,只能是期待來日有機會再見了。
船行至建州,王正也要跟陳昌告別了。
王正到底跟周鐵虎不一樣,於路上多有對陳霸先請教戰陣兵法之類。
陳霸先對此倒是毫不吝嗇,將知道的全都說給他聽,兩個人一路上倒是沒有停下。要不是船行到了目的地,還欲再說下去。
王正一路上倒是在陳霸先面前不斷誇讚陳昌,說此子如何如何,只待來日,定能有一番作為云云。
陳昌被他夸的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臨別了,先跟陳霸先辭行,後單獨與陳昌言道:「將來若有事,可招呼一聲,我必全力以赴。」
他這次出來帶了五百號人,回來時只剩了不到三四百。石州城時,為酬謝王正之功,陳法念給了他許多金銀布帛作為賞賜。臨別之際,陳霸先更是分出許多廣州一戰的賞賜出來,給了王正帶去。
王正欲不要,到底拗不過陳霸先,也就收下,與陳昌等作別了。
陳昌與陳霸先船行直接到了高要城下,入了高要城。
與陳昌一起來的,當然還有那個叫鄧妤的寡婦。
陳昌在見過胡穎等,也就將其領著見了她的母親。
他母親章要兒早盼著子歸了。
如今三子皆都平安無事,自然是高興不已。
陳昌趁機將鄧妤引見給她,並悄悄告訴了她鄧妤的身世。
章要兒對其很是憐憫,自然免不了撫慰她一番。陳昌則順便說服母親,讓收鄧妤作義女。章要兒只讓陳昌去問父親,陳霸先聽來,倒也沒有反對。
反正膝下多了一個子女以後更加熱鬧,是以認了下來。
陳昌便以『義姐』相稱。
鄧妤起先還不適應,到底被陳昌一大家子熱情以待,也就慢慢融入,適應了。
當然,陳昌這次回來,自然是不能忘了牢里的那位老朋友杜晉。
杜晉被他關到現在,雖然好吃好喝招待,畢竟煩悶得緊,陳昌一去又是這麼長時間,都悶出個鳥來了。
好在,路上時候陳昌就跟其父杜僧明說起過其子之事。
杜僧明一直惦念著兒子,也知道杜晉怕是被他抓了起來。不過好在陳昌告訴他杜晉跟他是朋友,從沒有為難他,他也就放下心來,倒是好奇他們何以成為朋友了。
對此,陳昌不得不先行解釋他何以要關了他。
只說彼時各為其主,準備一旦廣州之圍解,也就將他放出來。且言跟他曾數次談心,相談甚歡,也就自然而然做了朋友。
杜僧明聽來,倒是對這個六子頗感興趣。
杜晉被放出來後,見過了父親杜僧明,又即埋怨陳昌不該去了那麼長時間不回。
陳昌自然是打哈哈。
「你個老六……」
對他全然沒了辦法。
到底知道了廣州城下盧子略已經戰死,如今其父既然已經歸降了陳霸先,他跟陳昌之間便再也沒有了阻礙,做朋友也做得舒坦,喝酒也喝得盡興。
杜晉也就順理成章的在陳霸先帳下做事。
陳霸先以其為幢副,編在陳擬部下。
當然,若要論起高要守城之功,胡穎自然算是第一了。
陳霸先在回城的慶功宴上,對胡穎自然是稱讚一番,事後以留城司馬正式晉升其為郡司馬。
胡穎對於這些並不太過關心,他倒是在席上說起了陳昌在此戰前後的表現,對陳昌不吝讚賞。
如果陳霸先沒有見過之前的陳昌,不知他在處理陳文徹一事上的做法,斷然不會輕易相信胡穎的話,只好以為他是故意在誇讚他。
既然知道了,陳霸先對於胡穎的溢美之詞,自然受用,也完全相信這是真實的陳昌。
他不好多說,只任由有識者去誇耀,他樂得偷偷受用。
做父親的,別人誇他兒子,哪裡不暗自偷樂的。
慶功宴吃過了,他的兩個兄弟,陳談先和陳休先也即向陳霸先告辭,各自回了自己的領地。
陳霸先臨行前難免要為這些兄弟準備些布帛錢財,算是答謝。
雖然是一家人,並不需要如此客氣,到底他們在此戰中出了不少力,且還折損了不少的人馬,這些算是彌補。
反正二侯在賞賜上還算是大方,他自己留點夠用就行了,其餘用來分賜出去,陳霸先是一點也不心疼。
陳談先和陳休先走了,仍將他們兩的兒子留在了陳霸先的軍中,繼續歷練。
等徹底閒下來時,陳霸先帶著陳昌重新走了一遭高要城內外。
陳霸先會問起胡穎跟他說起的那些事情,問他是如何如何應敵,如何一弩箭射斷杜晉大軍旗杆,又是如何開城詐言賊人主將已死,幫助他的伯父陳談先脫困等等。
等到了高要城券門下,陳霸先住步,抬頭看了一眼那個券門門頂上的鐵籠。
此時,陳霸先會問他,當晚他是如何會想起利用鐵籠來對付杜晉,將杜晉抓住的。
當然,這時,陳霸先眼前會出現多年以前陳昌被他抱起,跟他說起券門機關一事。只是他也沒有想到,他在危急關頭居然臨危不亂用到了。
只是如今,轉眼已經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又不禁感嘆時間之快。
他看著陳昌的背影,會暗嘆一聲:「時間真快呀。」
陳昌跟他說到李府。
陳霸先也沒有想到李府會以豢養飛鴿來通信,差點因為他使人故意在他軍中散播消息導致軍心潰散,當然他尚不知這裡面還有杜僧明副將閻西也參與其中。
既然如今李府都散了,也就沒必要繼續追究了。
秋去冬來,忽然一日,陳霸先接到了廣州的急信。
新喻侯廣州刺史蕭映病危,讓陳霸先速速去見。
然而,在出石州城後,周鐵虎亦向陳昌辭行。
對於周鐵虎其人其事,閒暇時,陳昌曾跟其父陳霸先說起過。陳霸先亦是佩服周鐵虎其人,對其之勇武讚不絕口。
陳昌則趁機請求父親,希望父親幫忙,將周鐵虎安排到軍中帳下,給個差事。
陳霸先自然是沒有話說,一力應承。
陳昌與周鐵虎說了,周鐵虎反是沒有答應。
他欠陳昌兩回,石州城下還了一回,還欠一回。
本來陳昌讓他留下,他留下圖報就是。
只是,正是因為他欠陳昌的,更加不能因此而害他。
他此刻的身份比較敏感,進入陳霸先軍中是沒有問題,一時也無人知曉。但就怕今後東窗事發,只怕會因之連累到陳霸先。
如其留有隱患於他日,害了有恩於他的人,不若就此告別,以期天涯再見。
周鐵虎帶著十數個心腹,也就辭別陳昌,自行走了陸路南下。
陳昌既然挽留不住,自然沒有廢話,臨別贈了些布帛財物等以酬其勞。
「君保重。」
他們兩下里分別。
陳昌心下還是有點不好受的,只能是期待來日有機會再見了。
船行至建州,王正也要跟陳昌告別了。
王正到底跟周鐵虎不一樣,於路上多有對陳霸先請教戰陣兵法之類。
陳霸先對此倒是毫不吝嗇,將知道的全都說給他聽,兩個人一路上倒是沒有停下。要不是船行到了目的地,還欲再說下去。
王正一路上倒是在陳霸先面前不斷誇讚陳昌,說此子如何如何,只待來日,定能有一番作為云云。
陳昌被他夸的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臨別了,先跟陳霸先辭行,後單獨與陳昌言道:「將來若有事,可招呼一聲,我必全力以赴。」
他這次出來帶了五百號人,回來時只剩了不到三四百。石州城時,為酬謝王正之功,陳法念給了他許多金銀布帛作為賞賜。臨別之際,陳霸先更是分出許多廣州一戰的賞賜出來,給了王正帶去。
王正欲不要,到底拗不過陳霸先,也就收下,與陳昌等作別了。
陳昌與陳霸先船行直接到了高要城下,入了高要城。
與陳昌一起來的,當然還有那個叫鄧妤的寡婦。
陳昌在見過胡穎等,也就將其領著見了她的母親。
他母親章要兒早盼著子歸了。
如今三子皆都平安無事,自然是高興不已。
陳昌趁機將鄧妤引見給她,並悄悄告訴了她鄧妤的身世。
章要兒對其很是憐憫,自然免不了撫慰她一番。陳昌則順便說服母親,讓收鄧妤作義女。章要兒只讓陳昌去問父親,陳霸先聽來,倒也沒有反對。
反正膝下多了一個子女以後更加熱鬧,是以認了下來。
陳昌便以『義姐』相稱。
鄧妤起先還不適應,到底被陳昌一大家子熱情以待,也就慢慢融入,適應了。
當然,陳昌這次回來,自然是不能忘了牢里的那位老朋友杜晉。
杜晉被他關到現在,雖然好吃好喝招待,畢竟煩悶得緊,陳昌一去又是這麼長時間,都悶出個鳥來了。
好在,路上時候陳昌就跟其父杜僧明說起過其子之事。
杜僧明一直惦念著兒子,也知道杜晉怕是被他抓了起來。不過好在陳昌告訴他杜晉跟他是朋友,從沒有為難他,他也就放下心來,倒是好奇他們何以成為朋友了。
對此,陳昌不得不先行解釋他何以要關了他。
只說彼時各為其主,準備一旦廣州之圍解,也就將他放出來。且言跟他曾數次談心,相談甚歡,也就自然而然做了朋友。
杜僧明聽來,倒是對這個六子頗感興趣。
杜晉被放出來後,見過了父親杜僧明,又即埋怨陳昌不該去了那麼長時間不回。
陳昌自然是打哈哈。
「你個老六……」
對他全然沒了辦法。
到底知道了廣州城下盧子略已經戰死,如今其父既然已經歸降了陳霸先,他跟陳昌之間便再也沒有了阻礙,做朋友也做得舒坦,喝酒也喝得盡興。
杜晉也就順理成章的在陳霸先帳下做事。
陳霸先以其為幢副,編在陳擬部下。
當然,若要論起高要守城之功,胡穎自然算是第一了。
陳霸先在回城的慶功宴上,對胡穎自然是稱讚一番,事後以留城司馬正式晉升其為郡司馬。
胡穎對於這些並不太過關心,他倒是在席上說起了陳昌在此戰前後的表現,對陳昌不吝讚賞。
如果陳霸先沒有見過之前的陳昌,不知他在處理陳文徹一事上的做法,斷然不會輕易相信胡穎的話,只好以為他是故意在誇讚他。
既然知道了,陳霸先對於胡穎的溢美之詞,自然受用,也完全相信這是真實的陳昌。
他不好多說,只任由有識者去誇耀,他樂得偷偷受用。
做父親的,別人誇他兒子,哪裡不暗自偷樂的。
慶功宴吃過了,他的兩個兄弟,陳談先和陳休先也即向陳霸先告辭,各自回了自己的領地。
陳霸先臨行前難免要為這些兄弟準備些布帛錢財,算是答謝。
雖然是一家人,並不需要如此客氣,到底他們在此戰中出了不少力,且還折損了不少的人馬,這些算是彌補。
反正二侯在賞賜上還算是大方,他自己留點夠用就行了,其餘用來分賜出去,陳霸先是一點也不心疼。
陳談先和陳休先走了,仍將他們兩的兒子留在了陳霸先的軍中,繼續歷練。
等徹底閒下來時,陳霸先帶著陳昌重新走了一遭高要城內外。
陳霸先會問起胡穎跟他說起的那些事情,問他是如何如何應敵,如何一弩箭射斷杜晉大軍旗杆,又是如何開城詐言賊人主將已死,幫助他的伯父陳談先脫困等等。
等到了高要城券門下,陳霸先住步,抬頭看了一眼那個券門門頂上的鐵籠。
此時,陳霸先會問他,當晚他是如何會想起利用鐵籠來對付杜晉,將杜晉抓住的。
當然,這時,陳霸先眼前會出現多年以前陳昌被他抱起,跟他說起券門機關一事。只是他也沒有想到,他在危急關頭居然臨危不亂用到了。
只是如今,轉眼已經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又不禁感嘆時間之快。
他看著陳昌的背影,會暗嘆一聲:「時間真快呀。」
陳昌跟他說到李府。
陳霸先也沒有想到李府會以豢養飛鴿來通信,差點因為他使人故意在他軍中散播消息導致軍心潰散,當然他尚不知這裡面還有杜僧明副將閻西也參與其中。
既然如今李府都散了,也就沒必要繼續追究了。
秋去冬來,忽然一日,陳霸先接到了廣州的急信。
新喻侯廣州刺史蕭映病危,讓陳霸先速速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