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出征!目標不周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8章 出征!目標不周山

  翌日,晨光方破,一輪淺紅的旭日於地平線上浮現,在荒涼古原上灑下微茫光暈。

  晨霧氤氳,被漫天旌旗攪動,仿佛蒼穹下的無形海潮。

  萬籟俱寂中,忽地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咚!咚!咚!仿佛擂在群山心腹,又激起部落勇士胸中的血液翻騰。

  山原之上,前夜還燈火輝煌的營地,如今已迅速拔營,匯成一片軍陣方圓,盡顯人族多年淬鍊的底蘊。

  灰褐色的塵土從無數腳下揚起,氤氳成半空中隱約的煙柱。

  此刻,最中央處修築的土台上,氛圍越發肅穆。

  土台四周插滿各部族的圖騰與大纛,每一根纛旗都曾在歲月里見證無數血淚,如今卻迎風高揚,朝向同一個方向。

  數百名人族將領與首領列隊於台下,環繞成一片恢弘的人牆。

  遠遠看去,彷佛只待那一聲令下,便能宛如潮湧般席捲洪荒。

  土台正面,兩道人影並肩而立,一身火色華裳者乃炎帝,另一身暗金威甲者為黃帝。

  他們目光深沉,似能洞穿這片大地的緘默與隱患。

  兩位帝王身旁,旱魃、李青雲、以及數位核心戰將分立,合力護衛此處。

  更遠處,則見廣成子與幾名玉虛宮弟子駐足觀望,鶴髮衣袂,在人族的金戈鐵馬里顯得飄逸而突兀。

  依照古禮,幾柱旺盛的狼煙在土台後方騰起,直衝雲霄。

  煙霧染上朝陽的色彩,猶如血色火炬,昭示人族誓死無懼的決心。

  鼓聲再度隆隆作響,引得台下數不清的戰士頓時舉起兵刃,在空中劃出森嚴的金屬寒光。

  這一刻,天地寂寥,唯有豪壯之勢迎面撲來。

  李青雲立於帝王身後,也感到胸口一緊:這是人族攢了千百年的恨與期望,自此投向了不周山與洪荒諸神的高台之上。

  「我族數千載,飽受神魔欺凌。是時,一往無前!」

  炎帝聲音不高,卻穿透萬軍之耳,字字如鏗鏘巨石。

  「自今日始,我們再不忍辱;我與黃帝兩位王者,聯手諸位部落首領、英雄,再輔以道門玉虛宮之力,目標唯有一:不周山!

  「若能撼其根基,便是讓蒼天見證吾族之志!」

  台下瞬間爆發雷鳴般的呼喊,無論來自山地、草原或江湖,一律振臂嘶吼:

  「不周山!戰!」

  這一聲仿佛要震碎烏雲,將洪荒數不盡的陰霾撕開一道豁口。

  黃帝緊隨其後,雙目如電,揚聲道:

  「吾知此役兇險非常,幽冥之主虎視眈眈,洪荒神祇無所不用其極。可我等已有退路麼?若不破此山,血食之禍仍日日橫行。我的子民、你們的子孫,只能在暗無天日的絕境裡受戮!所以——」

  他語氣陡然加重,「哪怕前方是神魔羅網,我輩亦只得把刀貫穿天柱,將陳腐的桎梏徹底斬碎!」

  「斬碎!斬碎——」

  人群又一次轟然應和,那種自絕境迸發的怒與豪情,便似火山噴薄,勢不可擋。

  聲浪滾滾,在大地與山谷間迴蕩,久久不絕。

  李青雲端立其中,隔著人海與旱魃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神情中讀出那股動容。

  即便他此前對四大凶獸之力有所忌憚,此刻也不得不承認,人族已被逼到無法回頭之地,只能豁盡一切地往前沖。

  他感到自己識海里那灰霧蠢動,似乎又帶著輕蔑嘲笑;可他攥緊拳頭,將那念頭壓下:今日誓師,一切陰霾都暫且封進刀鋒之中,等待關鍵時機再決斷。

  「列位聽令。」

  炎帝稍稍抬手,聲線一頓,台下喊聲自動消退,如潮水歸寧。

  「此番不周山之行,務必分兵數路,先滅外圍妖魔,後合力攻山。黃帝與我將統率中軍,一路直指山腳。

  「李青雲、旱魃,你二人率精銳火焰軍與刀鋒隊作先鋒;另有諸多半神願隨你們衝鋒,望你等審時度勢,不可因小失大。」

  李青雲與旱魃聞言,同時躬身領命:

  「謹遵陛下之令。」

  炎帝點頭,又指揮數名老將與各部落首領,令他們分占左右兩翼,保護後方民眾與輜重糧秣;一旦有異獸突襲,便由弓騎或水師迅速機動作戰。


  整個布陣堪稱謀劃周詳,既兼顧人族內部多樣性,又能把他們的優勢運用到極致。

  就在此時,黃帝轉頭看向場外的廣成子,微微拱手:

  「不知玉虛宮何時出師?」

  廣成子輕揮拂塵,一面微笑道:

  「貧道已派弟子先行出發,在山中關鍵關隘處布下法陣,減弱幽冥勢力的侵蝕。另有貧道兩位第八境『合道』境師弟正在閉關調息,不日也會降臨此地,與陛下並肩對敵。」

  此言一出,周遭人族眾將臉上紛紛露出期待與疑慮交織的神色——玉虛宮援手若能現身,的確是如虎添翼;可道門來得快也走得快,誰都不敢說能百分百依賴。

  黃帝也不多言,只輕輕點頭:

  「那便拜託仙長。」

  群雄間的氣氛,在這樣頗具「政治意味」的禮節下,變得相對和緩。

  可李青雲依舊察覺到廣成子言語裡的飄忽,不知他們真正底牌又是什麼。

  然當務之急是整合人族大軍,能使之少折損一些就是萬幸。

  隨著誓師接近尾聲,兩位帝王將一份軍令宣布完畢,土台下刀戟再度擎起,場面蔚為壯闊。

  偌大的軍陣呼嘯回應,金鼓齊鳴,如同沉雷滾過,震得天際悶聲不止,連遠山都似要振盪崩裂。

  那原野的廣闊也因這數以萬計的人族精銳而顯得充滿火焰般的銳氣。

  正此時,半空中突然捲起一陣疾風,夾著幾縷淡紫色煙雲,那煙雲形若龍蛇,盤旋不散,看上去與昨日夜空的異象同出一源。

  許多戰士不禁心生警惕。

  黃帝沉聲道:

  「無需驚慌,這是洪荒氣流紊亂的徵兆。越近不周山,這異象或許越頻繁。」

  他望著群山方向,眸中浮起寒光,「越是如此,我等越不能退避。大軍準備——即刻拔營!」

  話音落下,一連串的指令傳到四面八方。下方眾部落的將領隨聲應和,繼而就地分列成多路縱隊,各自帶領軍士回到營中做最後整理。

  狼煙升起,號角聲涌動,一隻只巨大的戰鼓隨著軍旗一起被搬上推車,高舉的刀槍在日光下折射刺目的白芒。

  一時間,營地里馬嘶四起,人聲喧騰,卻井然有序地向同一目標匯集。

  若從半空俯瞰,宛如大小河流匯成滔滔洪流,開始朝北方的荒涼群山挺進。

  李青雲立在台上環顧這無邊人潮,只覺胸臆里那股慷慨激昂難以遏制。

  他暗暗握拳:不管是幽冥之主的陰謀還是四凶亞神的毀滅潛能,就讓這滾滾鐵流先殺出一條血路。

  想著,他轉身與旱魃對視,對方輕輕點頭。

  二人隨後與麾下精銳朝台下疾行,預備率先衝鋒在前,為大部隊開路。

  陣列尚在集結,炎帝與黃帝等人騰出片刻功夫,走到李青雲身邊。

  炎帝拍了拍他臂膀,低聲囑託:

  「你雖刀法鋒利,卻需明白此行非一己逞強,而關乎萬眾性命。若遇險要三思,莫叫我們的兵力陷於絕地。」

  李青雲深吸氣:

  「放心,我會力保前軍不亂。」

  黃帝也在側言道:

  「昔日驪山老母曾盼你能擔當大任,此番便看你能否善用自身所學,護人族一臂之力。」

  「若我李青雲有半點退卻,甘願魂斷山道!」

  他語氣雖平靜,卻帶著戮力不顧生死的堅決。

  二帝滿意頷首。看得出他們也有滿懷憂患,只能於此等危機中抓住每一分可能。

  正談間,一聲「啟程」的長嘯在風中迴蕩。

  那是負責前鋒的老將發出的訊號。

  數千騎兵當先出動,隨後半神與戰士齊步跟進。

  馬蹄踏起灰塵漫天,鎧甲與刀劍的撞擊聲交織成激昂樂章。

  旱魃率火焰軍中上百名猛士沖在最前,火焰氣息涌動如潮,引得地面灼熱空氣扭曲。

  李青雲跟隨其中,手握刀鞘,神情肅穆,一邊暗自探感識海宮殿,以防那陰影趁機作祟。

  不多時,匯聚成隊的步兵與後續部隊也相繼離開營地。


  在二帝的率領下,這數萬之眾浩浩蕩蕩沿著北方天際,形成一股望不盡的黑色鐵流。

  戰車轔轔,旗幟招展,人聲如雷,伴隨鼓點節奏雄渾有力,似要把這片曾埋葬無數先民血淚的荒原踏得破碎。

  一名年邁的族長臨走前看著剩下還在收尾的軍帳與火盆,熱淚盈眶。

  少年人扶住他,勸道:

  「老祖不必悲,咱們既已從家鄉趕來,就當與洪荒血拼到底。」

  那族長微咬牙關,顫聲道:

  「不!老朽不是悲,我是激動……一輩子沒見過我人族能聚這般多英雄,也沒想過我們真敢向神魔開刀。」

  說罷,他長嘆一聲,提起骨弓隨隊前行。

  像他這般心懷又懼又希冀的人族勇士,可謂數不勝數。

  當主力大軍離去之後,昔日的集結營地霎時空曠許多。

  只留下零星炊煙與散落的殘破物資。

  倘若夜幕來臨,再無萬千人聲,就會顯得寂寥可怖。

  偶爾一陣風捲起袍角碎帛,在空中翻飛,宛若幽魂在悲鳴。

  這個在史冊里將被記載為「反攻洪荒起點」的地方,也許會化作傳說中一塊神聖或陰森的豐碑。

  陰雲依舊懸在高天之上,未曾散去,好似沉默地注視著這場人族遠征。

  遠征大隊一走數里,便見地形漸趨崎嶇:山石林立,峭壁嶙峋,曾經被妖族巢穴占據的洞窟不知埋下多少危險。

  為免中途遭伏擊,前鋒部隊分散搜索各處。

  果然沒行多久,就在一條狹谷中遭到一小群凶獸的兇猛突襲,獸群口吐毒息,聲音怪異,如同半人半獸的咒罵。

  火焰軍毫不遲疑,燃起弧形火牆將之圍困;李青雲抽刀揮出一道刀光匹練,瞬間劈滅數頭巨形蜥怪的攻勢。

  凡親眼見他出手的年輕戰士,心中更是信心倍增: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愧太乙仙,果然雷霆無匹!」

  後續隊伍雖也遇見些許妖獸抵抗,但有著廣大軍陣協同,加之數名半神首領相助,很快將這些零星阻礙拔除。

  一路血火交錯,屍骸狼藉,然而人族在推土般地前進。

  濃重的血腥氣彌散在荒石與土壤間,宛如宣告這條通往不周山的征途,必須鋪滿屍骨。

  漸行漸北,地勢更顯蒼莽嶙峋。

  山嶺重迭,霧色越發陰寒。

  有時還能見到半空上飄過古怪的光影,那是玉虛宮派出的道者或弟子,在雲端以符印觀望周圍山勢,也為抵擋潛伏的神祇之力。

  偶爾有雷電自烏雲劈落,無處不透露著洪荒的桀驁。

  可人族的鐵蹄並未因此停歇,反而愈加速行。

  遠方似能聽見瀑布如雷滾滾,或風穴發出嗚咽鬼嘯,更添克蘇魯般的詭秘氛圍。

  旱魃和李青雲屢屢在前開路,不時要協助剿滅突現的妖群或毒瘴。

  有時也會與玉虛宮某位上師配合,對極難纏的怪物施以御雷與火焰合擊。

  這樣一來,道門的實力多少得以在前線展示,讓人族的中堅部落士兵漸漸放下芥蒂,意識到這「仙家力量」也並非虛言。

  只不過廣成子一行並不與李青雲多交流,往往遠遠助陣後便離開,更顯神秘莫測。

  數日來,隊伍頂風冒險,連番的激戰雖有死傷,但總體勢如破竹,不斷逼近不周山外圍。

  行軍之餘,黃帝與炎帝通過斥候互傳訊息,得知哪一路分隊成功拔除妖族據點,哪一路援軍遇到毒霧干擾等;再做實時調度,讓戰線始終保持穩固。

  每當夜宿時,營地再度點燃漫天篝火、張設防禦陣列,給人一種悲壯又凝聚的安全感。

  倒是李青雲,無論白晝血戰或夜間警戒,都難以徹底放鬆。

  宮殿灰霧在他體內時有波動,令他不時胸悶心悸,只能竭力運轉寂滅之律安撫。

  好在未真爆發,尚能支撐指揮前鋒戰事。

  這一路征途,若在往昔恐怕要走上數月,如今人族凝聚了極大決心,十日出頭便跨過了兩片險境,直抵不周山腳下的一千餘里範圍。


  山巔常年被烏雲籠罩,隱約有閃電撕裂夜幕。

  大地仿佛自帶驚悸般的震動,每走數里便能看到地面裂隙流溢出詭異的氣流。

  有人認為這正是天柱不穩的徵兆,也有人竊語:或許是山腹里關押的遠古力量在躁動。

  一旦大軍真正摸上山巔,那所謂「神戰餘波」恐怕會噴薄而出。

  最後一晚,主力仍駐紮於一塊狹長谷地,以岩石和柵欄布成臨時的堅固營壘。

  黃帝與炎帝的指揮帳篷就設在此處,周遭戒備森嚴,旱魃與李青雲也在此歇息半日,好讓前鋒在進攻山腳之前保持巔峰狀態。

  直至深夜,風聲漸作嗚鳴,彷佛某種不祥的預兆;偶爾還能聽見遠處傳來隱約的嘶吼,像無數餓鬼在荒原上遊蕩。

  因知戰事即近,軍中將士少有人能安眠,大多握刀倚甲,枕戈待旦。

  輜重車內堆滿箭矢與丹藥,火焰軍則集體圍成火圈,彼此擊掌,激揚鬥志。

  李青雲踱出營篝火的照亮區,目光落在北方高聳的山影上。

  那山脈在夜幕下宛如沉睡的巨獸,卻無形散發著威壓與陰森。

  天邊忽然閃過一道血紅電光,短促卻刺眼,把山脈輪廓映得如同張牙舞爪的魔軀。「

  不周山……」

  他低聲喃喃,只覺胸口悸動不已。

  若照此勢,人族明日或翌日清晨便會踏上正式攻山之戰。

  那時神魔的血腥反撲、玉虛宮的強援臨場、自己體內的未知黑暗,以及四大凶獸的潛在毀滅,都要一齊發作了。

  他握住刀柄,感到指尖生冷汗,卻也同時凝聚成無畏之氣。

  過往磨難與生死的洗鍊,讓他學會唯有在絕境中繼續前行,方能博得一線生機。

  待回帳篷里坐定,他閉目運功,識海里再度見到灰暗宮殿的隱隱輪廓,似沉睡之魔眼盯著自己。

  可如今,他反倒堅固了意念,「若你真蠢動,那就看誰吞噬誰!」

  這般寂然感與火焰般的肅殺,交織整整一夜。

  終於,破曉時分號角一響,整個營地頓時醒來,鎧甲馬匹相撞的聲響不絕,戰士們紛紛翻身上馬或整理行囊,大軍再度前行。

  有士兵眼裡閃著紅絲,卻強打精神,有半神則面露興奮,欲要證明自身力量。

  黃帝與炎帝率中軍隨後壓陣,李青雲和旱魃率先衝鋒。

  一聲「出發」,隊伍動若雷霆,將不周山那陰沉山壁視作劈向穹頂的刀鋒目標。

  此去再無回頭路。

  漫天兵戈在昏冥天穹下鏗鏘前行,仿若黑暗裡的火龍翻卷,氣勢磅礴,伴著人族在洪荒中絕無僅有的團結與背水一戰的悲壯。

  朝陽刺破雲層一角,照見前方廣成子等道門弟子懸空而立,他們目送人族大軍一路推進。

  雖不見喜怒,卻也不曾阻攔,隱隱聚力法陣,已是表態相助的姿態。

  大地轟鳴。

  馬蹄、戰車、步卒踐踏之聲迭起不休,一望無垠的隊列向北延伸,沒入深沉霧色之中。

  狂風席捲,吹起塵埃與戰旗,在天地間翻飛呼嘯。

  對他們而言,此刻每一步都走向未知與生死,卻也邁向他們千百年夢想的那道曙光——倘若真能截斷天柱,那神魔頭頂的高高在上之勢必將動搖!

  是勝是敗,唯有以利刃和鮮血一搏。

  旱魃打馬走在最前排,忽地回頭,對李青雲微一抬手,臉上雖無言,卻透著難以形容的並肩豪情。

  李青雲卻懂那意思:一路並進,生死相隨。

  微笑之下,他猛然催馬加速,帶領刀鋒隊如風般卷出。

  他們肩負開路之責,也象徵著人族此番「破釜沉舟」的鋒刃。

  而在隊列深處,黃帝與炎帝亦腳步沉穩,相互對視一眼。

  炎帝輕聲說:

  「這一步已跨出,再無回頭可能。靜待前方血戰打響,我們隨後殿後,伺機揮師山腳。」

  黃帝點頭:

  「不錯。看天命,亦看吾族之決死。」

  雲層翻滾,遠方不周山若隱若現,宛若天穹下的魔巢,正張開利齒等待著闖入者。


  風中似傳來若有若無的冷笑,或者是從山腹里滲透的暗怨,也可能是某種上古封印在向闖入者咆哮。

  然人族鐵流一刻不停,跨過裂谷、山道、枯林,漠視沿途的屍骨與枯枝,仿佛以無窮熱血與不屈,回答著那幽冥深處的寒意挑釁。

  從此一幕開始,洪荒世界不再平靜。

  或許,幽冥之主正敲響他的冥軍集結,或許玉虛宮那邊也在窺視不周山的秘藏。

  但對這支誓言不歸的隊伍而言,唯有繼續前行。

  每一步都使大地震動,每一道刀光都將劈開山岩與夜色;群山之頂,隱約雷電交織,映照出神祇與凡人即將正面衝撞的前兆。

  帶著這一切期待與懸念,大軍絕塵而去,將熱血烈焰染向荒莽,勢要撼動那高高矗立的神之桎梏。

  正如李青雲心底所想:

  「讓刀鋒告訴這洪荒天幕,人族當自強,無須神恩!」

  若天柱必斷,他們便要以性命為錘,轟開頭頂萬丈桎梏,哪怕彼端是森羅煉獄,也需拼盡全力朝前……

  ……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