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炎黃二帝 廣成子
第276章 炎黃二帝 廣成子
清晨的霧氣在荒原上瀰漫,天空微明,風裡帶著沙土的腥味。
李青雲背刀獨行,靴底踏過乾裂地面的聲音清晰可聞。
他此前在崖間險谷中閉關修煉許久,方才初步穩固了「太乙仙」的境界。
然而,他依舊心事重重。
驪山老母為他揭示了那四大凶獸的秘密,簡直駭人聽聞。
四枚金簡中,不僅有當年被至高神「武神」所封印的恐怖力量,更包含著超越真神的意志,足以動搖洪荒天柱。
一旦引爆,或能在瞬息間讓不周山崩毀,也能將整個大地拖入無盡深淵。
就在他心中衡量利弊之時,卻收到旱魃火速傳來的消息,說炎黃二帝召喚自己前往荒蕪山谷相見。
李青雲本想這一路低調趕路,卻發現洪荒局勢已然暗潮洶湧。
半途,野獸嘶吼不絕,不少部族蕭索遷徙。
有的地方,人族與妖族仍在小規模交鋒,但也隱隱能嗅到更大的刀兵氣息在逼近。
他腳步不疾不徐,心中卻翻滾著對不周山動亂的憂慮。
多少人族前輩用鮮血開闢了生存之地,若真要藉助四大亞神的力撼動天柱,結果會是破而後立,還是粉身碎骨?
他並無答案。
驪山老母最終隕落,卻將這千鈞重任推給了他。
李青雲雖不懼危險,卻也不能不審慎思量。
一路無話。
直到午後,日光漸烈,他才翻過最後一片丘陵,遠遠看見前方谷地的輪廓。
荒風裹挾沙塵呼嘯而來,視線中出現寬闊的山谷,地勢極低,四周危壁壁立,如同刀斧劈就。
谷中寸草不生,灰褐色的岩土中雜夾著枯骨、斷矛與暗紅的旱草。
憑他此時身為「亞神」的感知,已經
能聞到這片地域裡積蓄的肅殺之氣,也能感應到不少修煉者的存在——看樣子,炎黃二帝已在此布下人族的隱秘據點,或許正等著他到來。
山谷口有幾名人族戰士守衛,一身粗獷鎧甲,攔下李青雲時,也不多言,只以目光打量。
他們神情冷峻,眼中卻透出一絲對李青雲的敬畏。
顯然,這數月間有關於李青雲在旱魃部落大展神威的消息早已在私底下傳開,只是他本人一向行事低調,並未張揚。
李青雲抱拳示意,輕聲道:
「我受炎黃二帝之召。友軍辛苦。」
領頭戰士見狀,也回禮:
「大首領和聖皇已在谷中祭壇恭候,特意囑咐過,若李青雲到了,立即放行。」
於是讓開去路。
李青雲微一點頭,邁步走進山谷,腳下沙礫被踏得咯吱作響,仿佛骨骸粉末在齒間碾動,讓人頗有不祥之感。
往前行了盞茶功夫,他越過一段亂石堆,看見谷地中央赫然隆起一片開闊的石台,像是久經歲月的祭壇。
周圍聚集著不少人族精銳,皆神情戒備,刀戟森然。
人群里不乏半神級別的強者,更有一些不顯山露水的老者,似隨時準備釋放威力無窮的術法。
李青雲目光一掃,不由心生感慨:這般森嚴的布置,只為迎他一人麼?
恐怕不止如此。此處大約正在謀劃更深遠的行動。
有人看見他踏上祭壇邊緣,立刻向內通報。
隨即,石台中央隱現兩道人影,一左一右,其中一人身著火紅衣衫,面容沉穩,隱隱有君王的果敢之氣;另一人則披簡潔金飾,五官端肅,透著威嚴冷峻。
正是傳說中的炎帝與黃帝。
更遠處,則見幾位軍中要員散立周遭,似等著隨時發號施令。
李青雲不敢怠慢,立即快步上前,先朝二帝一拜:
「小子李青雲,來見炎帝、黃帝。」
炎帝對他微笑頷首:
「你先前大破妖皇,晉升太乙仙的事,我與黃帝皆聞之。你能在如此艱險的洪荒中崛起,不負人族之志,實令人欣慰。」
這番話表面平易,卻帶著不容小覷的王者氣度。
李青雲不由肅然。
黃帝則神情微冷,但話里也不乏認可之意:
「青雲,你能殺妖皇而自保,算得我族棟樑。今請你來,正為商議我族命運之戰。此事非同小可。」
李青雲抬目,察覺炎黃二帝眼底有一抹難掩的凝重。
想來他們已有宏大的謀劃,只是尚未向外人明言。
他側目環顧,見到一圈人族將領,皆帶著敬畏與期待。
李青雲心下暗道:看樣子,這裡將揭示人族對洪荒的終極構想,而自己所掌握的「四大凶獸」與「武神封印」的秘密,也勢必會成為某種關鍵。
炎帝並不拖沓,當即示意眾人稍離,留他、黃帝、李青雲及少數幾位心腹靠近祭壇中央。
李青雲順勢隨他們步入石壇腹地,腳下踏著蒼涼的青石板,能見無數古樸符文交錯刻在上面,似遠古某種祭祀痕跡。
石板間還嵌著幾塊發暗的赤紅色晶核,內部仿佛凝聚血一般的光芒。
「青雲,你應當聽過,我與黃帝籌劃已久,欲實施『分割三界』之舉。」
炎帝開門見山,聲音低沉而堅定,「我族在洪荒中屢遭欺凌,神魔視我為血食、炮灰。雖有數度反擊,卻總難撼動那高高在上的神祇根基。唯有截斷天柱,令神魔不得再下臨凡間,我族才有真正喘息之機。」
黃帝也開口:
「昔時驪山老母便是為此而涉足不周山,奈何幽冥之主暗中伏擊。她含恨而終,所幸神格流落,最終落在你手裡。想必她與你提及了一些關鍵線索。」
李青雲聞言,心中微顫:驪山老母確曾向他談及此事。
但她更談到四大亞神的毀山之力,一旦失控,恐怕三界都會動盪不休。
於是他略微斟酌,不想一開始就將「四凶金簡」全盤托出,便道:
「驪山老母的確留下片斷記憶。她當年潛入不周山深處,想找到能逆轉人族命運的神隕晶髓——或者說其他遠古秘寶,卻被幽冥之主擒殺。您二位可是想再度走她走過的路?」
炎帝點頭:
「正是。驪山老母雖敗,卻給我們指明方向。不周山乃洪荒核心,一旦斷其根基,神魔威勢將不復如初。不過,此舉險惡非常,我們需更多外力補全布陣,才能將三界分割。而且神隕晶髓只是輔佐之物,真要成事,還需某種強大的毀滅引子……現今我們尚在尋線索。」
聽到「毀滅引子」四字,李青雲心頭猛跳:
難道二帝也暗中知曉四凶亞神之事?
他面不改色,垂目道:
「不周山下封印重重,幽冥之主絕不會坐視我們破壞天柱。這條路若要行,必需周全布局。小子雖有些微能耐,卻不敢言萬全,只能聽從二帝調遣。」
他這樣說,既表明支持,又稍留餘地。
黃帝微微頷首:
「你能明白此事艱險就好。但你既得驪山老母神格,或許更能探究她當年未曾完全公開的秘密。想必她還曾經透露別的事由吧?」
李青雲感覺到黃帝話語中含著一分試探,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正猶豫間,卻聽天邊驟然傳來轟隆聲,仿佛雷鳴自雲層深處滾動。
遠處的風驟然急切,捲起漫天砂礫,不少人族戰士忙護住眼目,驚呼聲此起彼伏。
石壇上空雲霧翻滾,電光偶爾撕裂灰暗,映得大地仿佛幽紫色的波浪翻湧。
李青雲心道:這天氣變化來得蹊蹺,仿佛有某種神通引發異象。
炎帝與黃帝也瞬間凝目。
果然未過多時,雲端隱約現出一道虹橋,一隊道者身影踏著神光而下,衣袍飄飄,領頭者三縷長髯,看似仙風道骨,卻自有一股不可侵犯的氣勢。
此人腳下祥雲翻騰,周身若隱若現著絳紫光華,一看便非尋常修士。
他緩步降臨在祭壇外,後隨的數名道者各持拂塵、玉笏,神情莊穆。
那人目光如炬,掠過人族軍陣,徑直望向炎黃二帝,並未顯絲毫懼色。
四周人族將領頓時警覺,刀戟紛紛擎起。
黃帝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沉聲道:
「這位是廣成子,他師承道門『真神』元始天尊。當年我初習修行之道,也曾受他指點,得以斬除內魔,破除險厄。
「他今日前來,想必是玉虛宮授意,要與我族相商。」
此言一出,周遭人族將士皆露出又驚又疑的神色。
畢竟,玉虛宮在洪荒中的地位極其神秘,一向自稱道門正宗,並不輕易介入人間紛爭。
如今驟然降臨,必有緣由。
廣成子隨行的道者在半空中一頓,便有兩人揮手打出數道符篆,將呼嘯烈風暫時平息。
接著廣成子自己緩緩落地,腳尖一點地面,雍容從容地朝黃帝拱手:
「黃帝陛下,炎帝陛下,別來無恙。今日得師尊諭令,特來拜見二位人皇。」
炎帝微微頷首,並未露出更多表情,只道:
「廣成子仙長當年指點黃帝修行,乃我族恩師。此次駕臨荒蕪山谷,卻不知有何要事?」
廣成子笑容裡帶著三分矜持,三分飄逸,又含四分琢磨不透的意味。
他以拂塵輕拂袖間塵埃,道:
「師尊算到人族將於洪荒之中崛起,並且醞釀著有關不周山的大動作。我等道門也願略盡綿力。畢竟洪荒動亂,對誰都無益,貧道謹代表玉虛宮表達善意。」
李青雲站在一旁,暗暗打量廣成子。
此人氣度雖和煦,卻難掩那份高深。
若非親見,他不敢想像有人能以這般瀟灑姿態,在萬軍環伺之地如履平地。
尤其想到黃帝當年竟曾受他點撥,可見此人輩分、資歷極其驚人。
他腦中念頭轉動:
玉虛宮究竟意欲何為?是要幫助人族對抗洪荒神魔,還是另有自己的打算?
炎帝低聲與黃帝交換了個眼神。
黃帝上前一步,對廣成子道:
「道門何等超然,為何此時插手?我族之事,雖多艱辛,卻自有章法,並不想累及仙家清修。」
這話聽來客氣,實則帶著考量。
果然,廣成子毫不在意,溫聲答道:
「陛下言重。洪荒動亂一旦掀起滔天風浪,我玉虛宮亦難獨善其身。師尊元始天尊特遣我等觀察此事,若勢在必行,我們也願略加援手。」
炎帝笑容里似有幾分冷靜:
「既如此,廣成子仙長先隨我等詳談。但請明白,人族崛起之志並非兒戲。若道門想『搭把手』,我族也需看你們的誠意如何。」
廣成子應道:
「確實應如此。今日貧道並未自帶大隊人馬,只是先來與二帝確立章程。至於後續支援規模,還要師尊定奪。」
這時,黃帝的聲音微微低下:
「不妨先說說,道門打算如何配合我等『截斷天柱』。或者,你們究竟想要什麼?」
此言一出,廣成子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他並未直接回答,只含糊道:
「我家宮主觀天象已久,亦知不周山隱伏大機。說不定,這一次行動對我們道門也是個絕佳契機。」
李青雲聽得心頭一凜。看來玉虛宮對不周山的謀劃絕不單純。
他也不清楚道門是否知曉四凶亞神封印之事。
一念至此,他暗自將「驪山老母神格」與「四凶金簡」的秘密埋得更深,不想輕易讓對方捕捉到線索。
談話間,原本肅殺的祭壇氣氛略有舒緩,但誰都知道場面和諧只是表面。
炎帝與黃帝雖暫時接納了廣成子,卻也不可能把最隱秘的計劃攤開。
李青雲更不會主動暴露四大亞神的信息。於是眾人間的言辭皆顯謹慎,常常說到關鍵處便一笑而止。
隨後,在黃帝示意下,人族軍陣稍作調整,暫且讓開一片範圍,好讓玉虛宮這群道者落腳,並搭起臨時營地。
人族與道門交織的一幕頗為奇特:一個是底層受壓迫多年、恨不得打破神魔桎梏的凡塵之族;一個是自詡仙道正統、立身雲端不理俗事的超然宮闕。
二者此刻在荒蕪山谷相見,互有戒心,卻也不得不「貌合」地先行結盟。
李青雲在邊緣觀察,越看越覺得這裡暗流涌動,每個人或每個勢力都在盤算自己的那一步。
正當他沉吟之際,忽聽谷口傳來一陣騷動。
幾名巡哨兵慌慌張張跑回,口中高喊「有妖族探子!」
信息傳到祭壇中央,炎帝一拍石台,道:
「果然,洪荒里那些傢伙也不會讓我們在此安穩議事。廣成子仙長,不如借你們道門法力,看看能否速戰速決?」
他語氣中半帶試探,似要看看玉虛宮究竟肯出多少力。
廣成子亦不推辭,拂塵一揮,袖口灑出數道金光,引導他身後兩名弟子騰空而起,直撲谷口。
黃帝隨即一聲令下,己方戰士也同時出動,刀槍閃亮,腳步齊齊奔向那一方。
炎帝、黃帝、李青雲與旱魃等人不約而同趕往現場,以防突變。
李青雲腳步飛馳,一口氣躍上谷邊的高岩,頓時見前方塵土漫天,確有數頭妖獸形貌怪誕,背上還馱著幾個身披黑鱗甲的妖族軍士,他們似是遠遠探路,卻被人族巡哨發現。
此刻見李青雲等人撲來,妖兵驚呼一聲,想要撤退,卻被道門弟子幾道符印攔截。
那符印化作鎖鏈藤蔓,閃爍金光,就要將妖兵困住。
哪料妖兵中赫然跳出一隻獰笑的狼首怪物,一聲嗥叫,爪尖凝聚黑色妖炎,將金色鎖鏈硬生生撕裂開來。
道門弟子有些錯愕,再度念咒,卻被對方暴起一撲,險些被利爪貫胸。情勢萬分危急。
李青雲雖遠在岩上,卻已然看得分明。
他眉宇一凜,腰間長刀出鞘,身形猛地躍下,整個人好似一抹電光往那狼首怪物落下。
空中只見刀芒如匹練,熾烈似雷霆,一道白色鋒芒瞬息劈開妖兵的迎頭黑焰。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狼首怪物尚未反應過來,利爪還維持在半空中,刀氣便從它肩膀斜斬而過,將肩與軀幹分成兩段,血霧瀰漫。
那怪物發出悽厲慘叫,殘軀轟然倒地。
周遭妖兵大駭,不敢再留,紛紛調頭奔逃,卻被早已埋伏的人族戰士攔截,刀戟呼嘯,火光綻放。
霎時沙塵四起,喊殺聲震動山谷。
李青雲收刀站定,看向那位剛險些遭遇不測的道門弟子。
那弟子神色蒼白,卻朝李青雲拱手,表示感謝。
李青雲點點頭,無暇多言。
正要加入其餘戰團,卻見另一頭妖獸忽然破陣狂沖,險些要朝炎帝所在之地直撲過去。
他心頭一緊,立即再度飛身而出,手中刀芒雷動。
與此同時,只聽半空中有人喝道:
「貧道來也!」
隨之便見一道瑞光似墜地流星,從天而降,落地處衝起半丈高的塵浪。
凝目看去,赫然是廣成子。
他面色不怒自威,左手端拂塵,右手揚起一柄看似淡青色的斬妖寶劍,劍身刻著道家符篆,閃爍璀璨。
那狂沖的妖獸還未來得及對炎帝形成威脅,廣成子便將寶劍一抖,一道丈許長的青光劍氣劈落,硬生生將那妖獸當腰斬斷,血水橫飛。
短短一息間,人族與道門聯手就擊潰了對方的小股妖兵。
倖存的幾個妖兵見勢不妙,慌亂逃遁,有的往谷外奔竄,有的丟下戰獸倉皇躲進岩縫。
大局已定。李青雲落地收刀,抱拳道:
「廣成子仙長,好身手。」
廣成子微笑:
「李小友修為亦不凡,若不是你替我弟子解圍,恐怕她要吃大虧了。」
言罷,他看向不遠處的黃帝和炎帝。
二帝頷首示意:
「此番若非廣成子仙長與我族齊力,倒難以如此快速殲敵。」
雙方言辭里雖保持禮貌,可誰都清楚,這只是小股妖兵探路之戰,真正的洪荒大戰尚未開始。
廣成子掃視血跡斑斑的沙地,收起寶劍,表情不動聲色:
「看來此地並不安全,我等還是速速商討罷了。」
於是眾人再次回到祭壇,處理傷患和善後。
數十名人族將士圍捕完散逃的妖兵,帶回一兩個活口審問。
等所有各自忙完,已是黃昏時分。
天邊染著深暗緋色,像浸血的布帛,山谷四周火把點燃,一簇簇光影在岩壁搖晃,給人一種陰森與詭譎交融的感覺。
夜幕下,風聲像嘶叫的怪鳥。
李青雲依約來到石壇中央,只見炎黃二帝已與廣成子坐在一方臨時鋪陳的氈墊上,人族諸多高層也在側侍立。
顯然這是一次相對正式的「談判時刻」。
周遭戒備森嚴,四處火光明滅,如同無數雙眼睛窺探著這片小天地。
炎帝沉吟道:
「我族欲攻不周山,必須整合各方力量。今日之事,廣成子仙長出手,說明道門願與我族合力。那就請仙長明言,道門打算如何配合?
「必要時,天尊能否親自坐鎮?」
提到元始天尊之名,不少人族將士露出嚮往之色——那是傳說級的無上存在,若他肯親臨,想必幽冥之主也討不到好去。
廣成子似笑非笑:
「陛下也知,師尊久居玉虛境,少理紅塵俗事。貧道此來,只能代表玉虛宮的部分意願。若真到不周山決戰那刻,道門自會派遣足夠人手,但並非所有真神都能隨意出動。還請二帝見諒。」
如此一番語氣,讓人很難分辨其真實態度。
黃帝目光一閃:
「原來如此。既是部分意願,尚可算得上我們之間的盟約,但也並非完全可靠了。」
話鋒雖客氣,骨子裡卻不缺鋒芒。
廣成子拂塵一擺:
「彼此皆為試探吧。洪荒大劫既將臨,我玉虛宮也不願看見神魔禍亂三界。既是同一目標,我們自然能同舟共濟。」
炎黃二帝對視一眼,炎帝緩聲道:
「好。既如此,我族願與道門暫結盟約:若日後不周山大戰爆發,道門助我族一臂之力;若事成之後,我族亦可在某些領域上與道門互惠。至於具體細節,待後續深談。」
廣成子點頭稱善。
於是幾人當場交換信物或書面契約,由黃帝以血誓宣告人族與道門聯盟成立——至少名義上如此。
李青雲站在圈外,看著這一幕,心裡五味雜陳。
人族需要外援,這無可厚非,但玉虛宮來得突然,動機卻說不透。
不過眼下形勢緊張,幽冥之主與洪荒神祇皆將目光盯向人族,一旦他們察覺人族真要「截斷天柱」,必然雷霆反撲。
這時若能調動道門牽制神魔,也是一張有效的保命符。
思及此處,他腦海里又掠過四凶亞神的畫面:那怒吼翻天的龐大怪影,蘊含「武神」殘餘意志,足以轟塌山河。
一旦被喚醒,不周山極可能瞬間粉碎,整個洪荒隨之崩裂。
對人族而言,這或是涅槃機遇,也可能是滅族浩劫。
他沒說出口,只在心底沉吟:若炎黃二帝走到窮途末路,會不會鋌而走險,徹底釋放這股力量?
玉虛宮的所謂「援手」,又會不會與四凶的封印之戰有所牽連?
祭壇之上,結盟儀式以極為簡樸的方式結束。
沒有盛大典禮,也無隆重宣示,只是在這荒蕪山谷里點燃幾支火把,照出各方人影在地面上搖晃而又陌生。
眾人目光交錯,一閃即分,仿佛心中各懷心事,卻又被形勢所牽絆,不得不臨時攜手。
末了,炎帝站起身來,對廣成子與黃帝分別道:
「天色已暗,咱們就此暫歇。一夜間也許會再有妖族或其他勢力前來窺探。請諸位各自戒備。明日還要繼續細議軍務,需做好隨時北上的準備。」
廣成子含笑點頭,攜弟子退回營地;黃帝與炎帝則帶著親衛離開石壇,只留下零星的篝火。
一場談判的餘波,在夜色里並不平靜。
李青雲也想離去,卻被黃帝示意稍留。
他走過去,黃帝低聲開口:
「青雲,你對不周山之行想必已有些揣測。我可明言,不論玉虛宮是真心相助,還是另有所圖,我們都得先將他們利用到某個階段。畢竟幽冥之主與神祇實力強橫,若沒有更多幫手,我們勝算渺茫。」
李青雲點頭:
「小子明白,二帝之謀遠大。我只是……」
說到這裡,嘴唇微抿,欲言又止。
黃帝看出他的遲疑:「可還有疑問?」
李青雲沉吟片刻,終究沒有說出關於「四凶亞神」的細節,只道:
「我擔憂之處是,不周山封印複雜,一旦牽連出更恐怖的東西,是否會給人族帶來反噬?」
黃帝神色凝重:
「此事我與炎帝也在考量。但凡大事,必有險途。若我們就此退縮,人族世代仍將受神魔奴役。該賭的,我們只好賭上一把。」
聽他語中深沉,李青雲心裡惻然,也只能躬身稱是。
黃帝拍了拍他肩膀,轉身離去。
夜色下,他的背影高大,似又隱含無盡沉重。
李青雲立在原地,看著火把一點點熄滅,仿佛看見數萬年前先民掙扎求存的影子,也好似預見了風雨欲來的洪荒末日。
夜風拍打石壇,呼呼作響,如同古老的亡靈在低聲絮語,給人一種莫名的恐怖陰森之感。
偶爾,遠方又傳來某種難辨的嘯聲,不知是風,是野獸,還是潛藏在黑暗中的神魔信徒。
直到月色浮上谷口懸崖,李青雲才緩緩離開祭壇,心緒仍未平復。
他仿佛置身一場巨大的陰影對弈中,炎黃二帝、玉虛宮、幽冥之主、乃至那些被封印的四大凶獸,都在無聲運轉。
比起那些粗淺的刀兵衝突,更深層的危機才是人族的生死枷鎖。
而自己,或許就是那把破局之鑰。
不管他願不願意,洪荒風暴旋渦的中心位置,早已為他留好。
回到臨時營帳,旱魃在門口等他,神情依舊那麼冷峻。
她見李青雲進來,也不多問,只道:
「二帝那邊已經吩咐,下月便大舉北上不周山。我們都要做好準備。」
李青雲默默點頭。
他知道,這不過是揭開波瀾的一角。
更可怕的正等在前路:三界隔絕、亞神封印、玉虛宮暗算、幽冥之主伏擊……任何一個,都足以令天地翻覆。漫長一夜,他註定難以入眠。
思緒翻騰中,他仿佛又聽見腦海深處那座神秘宮殿發出微弱的震動,仿佛有灰色霧氣在他的識海里涌動,嘶啞低語令人生疑。
李青雲不由暗暗提氣,壓制住那股陰影。
他明白,自己的境界雖升為太乙仙,但宮殿深處那未知的陰暗與「寂」的力量都尚未磨合。
若時機不到,貿然深入只會自取禍端。
可當洪荒的變局一步步逼近,他終究要直面宮殿裡的秘密,包括那四大亞神和武神的殘留意志——那也將是戰勝神魔或引爆滅世洪流的最後關鍵。
夜已深沉,荒原上看似平靜,遠處偶有狼嚎幽鳴。
營地里,巡邏者往來嚴謹,篝火與燈光相互映照,卻無法照亮人心深處的迷霧。
在營帳中,李青雲獨自端坐,想起白日裡炎黃二帝與廣成子對答的場景,想起黃帝對他說的那句「必賭這一把」,心底半是贊同,半是憂慮。
賭注若是整個洪荒,勝了便有萬世太平,輸了便葬身無邊混沌——那代價太過巨大,無法輕言。
想到這裡,李青雲默默催動「寂滅之律」,平復心神,讓自己保持冷靜。
他知道明日仍有更多議事要進行,軍隊要整編,玉虛宮使者還要進一步與人族磋商細節。
更重要的是,炎黃二帝恐怕會私下與他開誠布公,追問驪山老母神格的更多情形。
也許不日之內,就會觸及那四大凶獸的秘密,從而開啟真正的洪荒風暴。
夜色如墨,卷著微冷的風鑽進帳篷,吹得火光微顫。
李青雲注視著那微弱的火苗,驀然生出恍惚之感:這是大荒深夜裡一點渺茫的亮,亦是人族在神魔夾縫中拼死燃起的星火。
可否延續到黎明,要看這一場生死博弈究竟傾向何方。
也許在不周山下的一戰,將決定億萬生靈的興衰存亡。
想到此,他緩緩闔眼,將雜念鎖在心底,繼續調息,等待破曉的到來。
遠方,風聲中時而浮現似有若無的低語,仿佛遠古邪靈在黑暗裡嗚咽,無邊的陰影若現若隱;又或仿佛某位觀望洪荒的高天存在,正冷眼注視人族這群渺小的凡人,打算在他們最關鍵的一刻投下不測之手。
然而,縱使再多黑暗窺伺,也無法阻擋那一點可貴的熱血。
天若不仁,斷之;神若無情,斬之!
李青雲雙手交迭在刀柄上,心中默念:只要人族尚存一線生機,他就不會退讓。
既然一路走來,已不復往昔的平凡,他便要將這命運之刃握在手中,寧死也要在洪荒中掙出一個朗朗乾坤。
夜色沉寂,刀影與心念同在,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萬丈光芒的可能……
……
(本章完)
清晨的霧氣在荒原上瀰漫,天空微明,風裡帶著沙土的腥味。
李青雲背刀獨行,靴底踏過乾裂地面的聲音清晰可聞。
他此前在崖間險谷中閉關修煉許久,方才初步穩固了「太乙仙」的境界。
然而,他依舊心事重重。
驪山老母為他揭示了那四大凶獸的秘密,簡直駭人聽聞。
四枚金簡中,不僅有當年被至高神「武神」所封印的恐怖力量,更包含著超越真神的意志,足以動搖洪荒天柱。
一旦引爆,或能在瞬息間讓不周山崩毀,也能將整個大地拖入無盡深淵。
就在他心中衡量利弊之時,卻收到旱魃火速傳來的消息,說炎黃二帝召喚自己前往荒蕪山谷相見。
李青雲本想這一路低調趕路,卻發現洪荒局勢已然暗潮洶湧。
半途,野獸嘶吼不絕,不少部族蕭索遷徙。
有的地方,人族與妖族仍在小規模交鋒,但也隱隱能嗅到更大的刀兵氣息在逼近。
他腳步不疾不徐,心中卻翻滾著對不周山動亂的憂慮。
多少人族前輩用鮮血開闢了生存之地,若真要藉助四大亞神的力撼動天柱,結果會是破而後立,還是粉身碎骨?
他並無答案。
驪山老母最終隕落,卻將這千鈞重任推給了他。
李青雲雖不懼危險,卻也不能不審慎思量。
一路無話。
直到午後,日光漸烈,他才翻過最後一片丘陵,遠遠看見前方谷地的輪廓。
荒風裹挾沙塵呼嘯而來,視線中出現寬闊的山谷,地勢極低,四周危壁壁立,如同刀斧劈就。
谷中寸草不生,灰褐色的岩土中雜夾著枯骨、斷矛與暗紅的旱草。
憑他此時身為「亞神」的感知,已經
能聞到這片地域裡積蓄的肅殺之氣,也能感應到不少修煉者的存在——看樣子,炎黃二帝已在此布下人族的隱秘據點,或許正等著他到來。
山谷口有幾名人族戰士守衛,一身粗獷鎧甲,攔下李青雲時,也不多言,只以目光打量。
他們神情冷峻,眼中卻透出一絲對李青雲的敬畏。
顯然,這數月間有關於李青雲在旱魃部落大展神威的消息早已在私底下傳開,只是他本人一向行事低調,並未張揚。
李青雲抱拳示意,輕聲道:
「我受炎黃二帝之召。友軍辛苦。」
領頭戰士見狀,也回禮:
「大首領和聖皇已在谷中祭壇恭候,特意囑咐過,若李青雲到了,立即放行。」
於是讓開去路。
李青雲微一點頭,邁步走進山谷,腳下沙礫被踏得咯吱作響,仿佛骨骸粉末在齒間碾動,讓人頗有不祥之感。
往前行了盞茶功夫,他越過一段亂石堆,看見谷地中央赫然隆起一片開闊的石台,像是久經歲月的祭壇。
周圍聚集著不少人族精銳,皆神情戒備,刀戟森然。
人群里不乏半神級別的強者,更有一些不顯山露水的老者,似隨時準備釋放威力無窮的術法。
李青雲目光一掃,不由心生感慨:這般森嚴的布置,只為迎他一人麼?
恐怕不止如此。此處大約正在謀劃更深遠的行動。
有人看見他踏上祭壇邊緣,立刻向內通報。
隨即,石台中央隱現兩道人影,一左一右,其中一人身著火紅衣衫,面容沉穩,隱隱有君王的果敢之氣;另一人則披簡潔金飾,五官端肅,透著威嚴冷峻。
正是傳說中的炎帝與黃帝。
更遠處,則見幾位軍中要員散立周遭,似等著隨時發號施令。
李青雲不敢怠慢,立即快步上前,先朝二帝一拜:
「小子李青雲,來見炎帝、黃帝。」
炎帝對他微笑頷首:
「你先前大破妖皇,晉升太乙仙的事,我與黃帝皆聞之。你能在如此艱險的洪荒中崛起,不負人族之志,實令人欣慰。」
這番話表面平易,卻帶著不容小覷的王者氣度。
李青雲不由肅然。
黃帝則神情微冷,但話里也不乏認可之意:
「青雲,你能殺妖皇而自保,算得我族棟樑。今請你來,正為商議我族命運之戰。此事非同小可。」
李青雲抬目,察覺炎黃二帝眼底有一抹難掩的凝重。
想來他們已有宏大的謀劃,只是尚未向外人明言。
他側目環顧,見到一圈人族將領,皆帶著敬畏與期待。
李青雲心下暗道:看樣子,這裡將揭示人族對洪荒的終極構想,而自己所掌握的「四大凶獸」與「武神封印」的秘密,也勢必會成為某種關鍵。
炎帝並不拖沓,當即示意眾人稍離,留他、黃帝、李青雲及少數幾位心腹靠近祭壇中央。
李青雲順勢隨他們步入石壇腹地,腳下踏著蒼涼的青石板,能見無數古樸符文交錯刻在上面,似遠古某種祭祀痕跡。
石板間還嵌著幾塊發暗的赤紅色晶核,內部仿佛凝聚血一般的光芒。
「青雲,你應當聽過,我與黃帝籌劃已久,欲實施『分割三界』之舉。」
炎帝開門見山,聲音低沉而堅定,「我族在洪荒中屢遭欺凌,神魔視我為血食、炮灰。雖有數度反擊,卻總難撼動那高高在上的神祇根基。唯有截斷天柱,令神魔不得再下臨凡間,我族才有真正喘息之機。」
黃帝也開口:
「昔時驪山老母便是為此而涉足不周山,奈何幽冥之主暗中伏擊。她含恨而終,所幸神格流落,最終落在你手裡。想必她與你提及了一些關鍵線索。」
李青雲聞言,心中微顫:驪山老母確曾向他談及此事。
但她更談到四大亞神的毀山之力,一旦失控,恐怕三界都會動盪不休。
於是他略微斟酌,不想一開始就將「四凶金簡」全盤托出,便道:
「驪山老母的確留下片斷記憶。她當年潛入不周山深處,想找到能逆轉人族命運的神隕晶髓——或者說其他遠古秘寶,卻被幽冥之主擒殺。您二位可是想再度走她走過的路?」
炎帝點頭:
「正是。驪山老母雖敗,卻給我們指明方向。不周山乃洪荒核心,一旦斷其根基,神魔威勢將不復如初。不過,此舉險惡非常,我們需更多外力補全布陣,才能將三界分割。而且神隕晶髓只是輔佐之物,真要成事,還需某種強大的毀滅引子……現今我們尚在尋線索。」
聽到「毀滅引子」四字,李青雲心頭猛跳:
難道二帝也暗中知曉四凶亞神之事?
他面不改色,垂目道:
「不周山下封印重重,幽冥之主絕不會坐視我們破壞天柱。這條路若要行,必需周全布局。小子雖有些微能耐,卻不敢言萬全,只能聽從二帝調遣。」
他這樣說,既表明支持,又稍留餘地。
黃帝微微頷首:
「你能明白此事艱險就好。但你既得驪山老母神格,或許更能探究她當年未曾完全公開的秘密。想必她還曾經透露別的事由吧?」
李青雲感覺到黃帝話語中含著一分試探,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正猶豫間,卻聽天邊驟然傳來轟隆聲,仿佛雷鳴自雲層深處滾動。
遠處的風驟然急切,捲起漫天砂礫,不少人族戰士忙護住眼目,驚呼聲此起彼伏。
石壇上空雲霧翻滾,電光偶爾撕裂灰暗,映得大地仿佛幽紫色的波浪翻湧。
李青雲心道:這天氣變化來得蹊蹺,仿佛有某種神通引發異象。
炎帝與黃帝也瞬間凝目。
果然未過多時,雲端隱約現出一道虹橋,一隊道者身影踏著神光而下,衣袍飄飄,領頭者三縷長髯,看似仙風道骨,卻自有一股不可侵犯的氣勢。
此人腳下祥雲翻騰,周身若隱若現著絳紫光華,一看便非尋常修士。
他緩步降臨在祭壇外,後隨的數名道者各持拂塵、玉笏,神情莊穆。
那人目光如炬,掠過人族軍陣,徑直望向炎黃二帝,並未顯絲毫懼色。
四周人族將領頓時警覺,刀戟紛紛擎起。
黃帝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沉聲道:
「這位是廣成子,他師承道門『真神』元始天尊。當年我初習修行之道,也曾受他指點,得以斬除內魔,破除險厄。
「他今日前來,想必是玉虛宮授意,要與我族相商。」
此言一出,周遭人族將士皆露出又驚又疑的神色。
畢竟,玉虛宮在洪荒中的地位極其神秘,一向自稱道門正宗,並不輕易介入人間紛爭。
如今驟然降臨,必有緣由。
廣成子隨行的道者在半空中一頓,便有兩人揮手打出數道符篆,將呼嘯烈風暫時平息。
接著廣成子自己緩緩落地,腳尖一點地面,雍容從容地朝黃帝拱手:
「黃帝陛下,炎帝陛下,別來無恙。今日得師尊諭令,特來拜見二位人皇。」
炎帝微微頷首,並未露出更多表情,只道:
「廣成子仙長當年指點黃帝修行,乃我族恩師。此次駕臨荒蕪山谷,卻不知有何要事?」
廣成子笑容裡帶著三分矜持,三分飄逸,又含四分琢磨不透的意味。
他以拂塵輕拂袖間塵埃,道:
「師尊算到人族將於洪荒之中崛起,並且醞釀著有關不周山的大動作。我等道門也願略盡綿力。畢竟洪荒動亂,對誰都無益,貧道謹代表玉虛宮表達善意。」
李青雲站在一旁,暗暗打量廣成子。
此人氣度雖和煦,卻難掩那份高深。
若非親見,他不敢想像有人能以這般瀟灑姿態,在萬軍環伺之地如履平地。
尤其想到黃帝當年竟曾受他點撥,可見此人輩分、資歷極其驚人。
他腦中念頭轉動:
玉虛宮究竟意欲何為?是要幫助人族對抗洪荒神魔,還是另有自己的打算?
炎帝低聲與黃帝交換了個眼神。
黃帝上前一步,對廣成子道:
「道門何等超然,為何此時插手?我族之事,雖多艱辛,卻自有章法,並不想累及仙家清修。」
這話聽來客氣,實則帶著考量。
果然,廣成子毫不在意,溫聲答道:
「陛下言重。洪荒動亂一旦掀起滔天風浪,我玉虛宮亦難獨善其身。師尊元始天尊特遣我等觀察此事,若勢在必行,我們也願略加援手。」
炎帝笑容里似有幾分冷靜:
「既如此,廣成子仙長先隨我等詳談。但請明白,人族崛起之志並非兒戲。若道門想『搭把手』,我族也需看你們的誠意如何。」
廣成子應道:
「確實應如此。今日貧道並未自帶大隊人馬,只是先來與二帝確立章程。至於後續支援規模,還要師尊定奪。」
這時,黃帝的聲音微微低下:
「不妨先說說,道門打算如何配合我等『截斷天柱』。或者,你們究竟想要什麼?」
此言一出,廣成子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他並未直接回答,只含糊道:
「我家宮主觀天象已久,亦知不周山隱伏大機。說不定,這一次行動對我們道門也是個絕佳契機。」
李青雲聽得心頭一凜。看來玉虛宮對不周山的謀劃絕不單純。
他也不清楚道門是否知曉四凶亞神封印之事。
一念至此,他暗自將「驪山老母神格」與「四凶金簡」的秘密埋得更深,不想輕易讓對方捕捉到線索。
談話間,原本肅殺的祭壇氣氛略有舒緩,但誰都知道場面和諧只是表面。
炎帝與黃帝雖暫時接納了廣成子,卻也不可能把最隱秘的計劃攤開。
李青雲更不會主動暴露四大亞神的信息。於是眾人間的言辭皆顯謹慎,常常說到關鍵處便一笑而止。
隨後,在黃帝示意下,人族軍陣稍作調整,暫且讓開一片範圍,好讓玉虛宮這群道者落腳,並搭起臨時營地。
人族與道門交織的一幕頗為奇特:一個是底層受壓迫多年、恨不得打破神魔桎梏的凡塵之族;一個是自詡仙道正統、立身雲端不理俗事的超然宮闕。
二者此刻在荒蕪山谷相見,互有戒心,卻也不得不「貌合」地先行結盟。
李青雲在邊緣觀察,越看越覺得這裡暗流涌動,每個人或每個勢力都在盤算自己的那一步。
正當他沉吟之際,忽聽谷口傳來一陣騷動。
幾名巡哨兵慌慌張張跑回,口中高喊「有妖族探子!」
信息傳到祭壇中央,炎帝一拍石台,道:
「果然,洪荒里那些傢伙也不會讓我們在此安穩議事。廣成子仙長,不如借你們道門法力,看看能否速戰速決?」
他語氣中半帶試探,似要看看玉虛宮究竟肯出多少力。
廣成子亦不推辭,拂塵一揮,袖口灑出數道金光,引導他身後兩名弟子騰空而起,直撲谷口。
黃帝隨即一聲令下,己方戰士也同時出動,刀槍閃亮,腳步齊齊奔向那一方。
炎帝、黃帝、李青雲與旱魃等人不約而同趕往現場,以防突變。
李青雲腳步飛馳,一口氣躍上谷邊的高岩,頓時見前方塵土漫天,確有數頭妖獸形貌怪誕,背上還馱著幾個身披黑鱗甲的妖族軍士,他們似是遠遠探路,卻被人族巡哨發現。
此刻見李青雲等人撲來,妖兵驚呼一聲,想要撤退,卻被道門弟子幾道符印攔截。
那符印化作鎖鏈藤蔓,閃爍金光,就要將妖兵困住。
哪料妖兵中赫然跳出一隻獰笑的狼首怪物,一聲嗥叫,爪尖凝聚黑色妖炎,將金色鎖鏈硬生生撕裂開來。
道門弟子有些錯愕,再度念咒,卻被對方暴起一撲,險些被利爪貫胸。情勢萬分危急。
李青雲雖遠在岩上,卻已然看得分明。
他眉宇一凜,腰間長刀出鞘,身形猛地躍下,整個人好似一抹電光往那狼首怪物落下。
空中只見刀芒如匹練,熾烈似雷霆,一道白色鋒芒瞬息劈開妖兵的迎頭黑焰。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狼首怪物尚未反應過來,利爪還維持在半空中,刀氣便從它肩膀斜斬而過,將肩與軀幹分成兩段,血霧瀰漫。
那怪物發出悽厲慘叫,殘軀轟然倒地。
周遭妖兵大駭,不敢再留,紛紛調頭奔逃,卻被早已埋伏的人族戰士攔截,刀戟呼嘯,火光綻放。
霎時沙塵四起,喊殺聲震動山谷。
李青雲收刀站定,看向那位剛險些遭遇不測的道門弟子。
那弟子神色蒼白,卻朝李青雲拱手,表示感謝。
李青雲點點頭,無暇多言。
正要加入其餘戰團,卻見另一頭妖獸忽然破陣狂沖,險些要朝炎帝所在之地直撲過去。
他心頭一緊,立即再度飛身而出,手中刀芒雷動。
與此同時,只聽半空中有人喝道:
「貧道來也!」
隨之便見一道瑞光似墜地流星,從天而降,落地處衝起半丈高的塵浪。
凝目看去,赫然是廣成子。
他面色不怒自威,左手端拂塵,右手揚起一柄看似淡青色的斬妖寶劍,劍身刻著道家符篆,閃爍璀璨。
那狂沖的妖獸還未來得及對炎帝形成威脅,廣成子便將寶劍一抖,一道丈許長的青光劍氣劈落,硬生生將那妖獸當腰斬斷,血水橫飛。
短短一息間,人族與道門聯手就擊潰了對方的小股妖兵。
倖存的幾個妖兵見勢不妙,慌亂逃遁,有的往谷外奔竄,有的丟下戰獸倉皇躲進岩縫。
大局已定。李青雲落地收刀,抱拳道:
「廣成子仙長,好身手。」
廣成子微笑:
「李小友修為亦不凡,若不是你替我弟子解圍,恐怕她要吃大虧了。」
言罷,他看向不遠處的黃帝和炎帝。
二帝頷首示意:
「此番若非廣成子仙長與我族齊力,倒難以如此快速殲敵。」
雙方言辭里雖保持禮貌,可誰都清楚,這只是小股妖兵探路之戰,真正的洪荒大戰尚未開始。
廣成子掃視血跡斑斑的沙地,收起寶劍,表情不動聲色:
「看來此地並不安全,我等還是速速商討罷了。」
於是眾人再次回到祭壇,處理傷患和善後。
數十名人族將士圍捕完散逃的妖兵,帶回一兩個活口審問。
等所有各自忙完,已是黃昏時分。
天邊染著深暗緋色,像浸血的布帛,山谷四周火把點燃,一簇簇光影在岩壁搖晃,給人一種陰森與詭譎交融的感覺。
夜幕下,風聲像嘶叫的怪鳥。
李青雲依約來到石壇中央,只見炎黃二帝已與廣成子坐在一方臨時鋪陳的氈墊上,人族諸多高層也在側侍立。
顯然這是一次相對正式的「談判時刻」。
周遭戒備森嚴,四處火光明滅,如同無數雙眼睛窺探著這片小天地。
炎帝沉吟道:
「我族欲攻不周山,必須整合各方力量。今日之事,廣成子仙長出手,說明道門願與我族合力。那就請仙長明言,道門打算如何配合?
「必要時,天尊能否親自坐鎮?」
提到元始天尊之名,不少人族將士露出嚮往之色——那是傳說級的無上存在,若他肯親臨,想必幽冥之主也討不到好去。
廣成子似笑非笑:
「陛下也知,師尊久居玉虛境,少理紅塵俗事。貧道此來,只能代表玉虛宮的部分意願。若真到不周山決戰那刻,道門自會派遣足夠人手,但並非所有真神都能隨意出動。還請二帝見諒。」
如此一番語氣,讓人很難分辨其真實態度。
黃帝目光一閃:
「原來如此。既是部分意願,尚可算得上我們之間的盟約,但也並非完全可靠了。」
話鋒雖客氣,骨子裡卻不缺鋒芒。
廣成子拂塵一擺:
「彼此皆為試探吧。洪荒大劫既將臨,我玉虛宮也不願看見神魔禍亂三界。既是同一目標,我們自然能同舟共濟。」
炎黃二帝對視一眼,炎帝緩聲道:
「好。既如此,我族願與道門暫結盟約:若日後不周山大戰爆發,道門助我族一臂之力;若事成之後,我族亦可在某些領域上與道門互惠。至於具體細節,待後續深談。」
廣成子點頭稱善。
於是幾人當場交換信物或書面契約,由黃帝以血誓宣告人族與道門聯盟成立——至少名義上如此。
李青雲站在圈外,看著這一幕,心裡五味雜陳。
人族需要外援,這無可厚非,但玉虛宮來得突然,動機卻說不透。
不過眼下形勢緊張,幽冥之主與洪荒神祇皆將目光盯向人族,一旦他們察覺人族真要「截斷天柱」,必然雷霆反撲。
這時若能調動道門牽制神魔,也是一張有效的保命符。
思及此處,他腦海里又掠過四凶亞神的畫面:那怒吼翻天的龐大怪影,蘊含「武神」殘餘意志,足以轟塌山河。
一旦被喚醒,不周山極可能瞬間粉碎,整個洪荒隨之崩裂。
對人族而言,這或是涅槃機遇,也可能是滅族浩劫。
他沒說出口,只在心底沉吟:若炎黃二帝走到窮途末路,會不會鋌而走險,徹底釋放這股力量?
玉虛宮的所謂「援手」,又會不會與四凶的封印之戰有所牽連?
祭壇之上,結盟儀式以極為簡樸的方式結束。
沒有盛大典禮,也無隆重宣示,只是在這荒蕪山谷里點燃幾支火把,照出各方人影在地面上搖晃而又陌生。
眾人目光交錯,一閃即分,仿佛心中各懷心事,卻又被形勢所牽絆,不得不臨時攜手。
末了,炎帝站起身來,對廣成子與黃帝分別道:
「天色已暗,咱們就此暫歇。一夜間也許會再有妖族或其他勢力前來窺探。請諸位各自戒備。明日還要繼續細議軍務,需做好隨時北上的準備。」
廣成子含笑點頭,攜弟子退回營地;黃帝與炎帝則帶著親衛離開石壇,只留下零星的篝火。
一場談判的餘波,在夜色里並不平靜。
李青雲也想離去,卻被黃帝示意稍留。
他走過去,黃帝低聲開口:
「青雲,你對不周山之行想必已有些揣測。我可明言,不論玉虛宮是真心相助,還是另有所圖,我們都得先將他們利用到某個階段。畢竟幽冥之主與神祇實力強橫,若沒有更多幫手,我們勝算渺茫。」
李青雲點頭:
「小子明白,二帝之謀遠大。我只是……」
說到這裡,嘴唇微抿,欲言又止。
黃帝看出他的遲疑:「可還有疑問?」
李青雲沉吟片刻,終究沒有說出關於「四凶亞神」的細節,只道:
「我擔憂之處是,不周山封印複雜,一旦牽連出更恐怖的東西,是否會給人族帶來反噬?」
黃帝神色凝重:
「此事我與炎帝也在考量。但凡大事,必有險途。若我們就此退縮,人族世代仍將受神魔奴役。該賭的,我們只好賭上一把。」
聽他語中深沉,李青雲心裡惻然,也只能躬身稱是。
黃帝拍了拍他肩膀,轉身離去。
夜色下,他的背影高大,似又隱含無盡沉重。
李青雲立在原地,看著火把一點點熄滅,仿佛看見數萬年前先民掙扎求存的影子,也好似預見了風雨欲來的洪荒末日。
夜風拍打石壇,呼呼作響,如同古老的亡靈在低聲絮語,給人一種莫名的恐怖陰森之感。
偶爾,遠方又傳來某種難辨的嘯聲,不知是風,是野獸,還是潛藏在黑暗中的神魔信徒。
直到月色浮上谷口懸崖,李青雲才緩緩離開祭壇,心緒仍未平復。
他仿佛置身一場巨大的陰影對弈中,炎黃二帝、玉虛宮、幽冥之主、乃至那些被封印的四大凶獸,都在無聲運轉。
比起那些粗淺的刀兵衝突,更深層的危機才是人族的生死枷鎖。
而自己,或許就是那把破局之鑰。
不管他願不願意,洪荒風暴旋渦的中心位置,早已為他留好。
回到臨時營帳,旱魃在門口等他,神情依舊那麼冷峻。
她見李青雲進來,也不多問,只道:
「二帝那邊已經吩咐,下月便大舉北上不周山。我們都要做好準備。」
李青雲默默點頭。
他知道,這不過是揭開波瀾的一角。
更可怕的正等在前路:三界隔絕、亞神封印、玉虛宮暗算、幽冥之主伏擊……任何一個,都足以令天地翻覆。漫長一夜,他註定難以入眠。
思緒翻騰中,他仿佛又聽見腦海深處那座神秘宮殿發出微弱的震動,仿佛有灰色霧氣在他的識海里涌動,嘶啞低語令人生疑。
李青雲不由暗暗提氣,壓制住那股陰影。
他明白,自己的境界雖升為太乙仙,但宮殿深處那未知的陰暗與「寂」的力量都尚未磨合。
若時機不到,貿然深入只會自取禍端。
可當洪荒的變局一步步逼近,他終究要直面宮殿裡的秘密,包括那四大亞神和武神的殘留意志——那也將是戰勝神魔或引爆滅世洪流的最後關鍵。
夜已深沉,荒原上看似平靜,遠處偶有狼嚎幽鳴。
營地里,巡邏者往來嚴謹,篝火與燈光相互映照,卻無法照亮人心深處的迷霧。
在營帳中,李青雲獨自端坐,想起白日裡炎黃二帝與廣成子對答的場景,想起黃帝對他說的那句「必賭這一把」,心底半是贊同,半是憂慮。
賭注若是整個洪荒,勝了便有萬世太平,輸了便葬身無邊混沌——那代價太過巨大,無法輕言。
想到這裡,李青雲默默催動「寂滅之律」,平復心神,讓自己保持冷靜。
他知道明日仍有更多議事要進行,軍隊要整編,玉虛宮使者還要進一步與人族磋商細節。
更重要的是,炎黃二帝恐怕會私下與他開誠布公,追問驪山老母神格的更多情形。
也許不日之內,就會觸及那四大凶獸的秘密,從而開啟真正的洪荒風暴。
夜色如墨,卷著微冷的風鑽進帳篷,吹得火光微顫。
李青雲注視著那微弱的火苗,驀然生出恍惚之感:這是大荒深夜裡一點渺茫的亮,亦是人族在神魔夾縫中拼死燃起的星火。
可否延續到黎明,要看這一場生死博弈究竟傾向何方。
也許在不周山下的一戰,將決定億萬生靈的興衰存亡。
想到此,他緩緩闔眼,將雜念鎖在心底,繼續調息,等待破曉的到來。
遠方,風聲中時而浮現似有若無的低語,仿佛遠古邪靈在黑暗裡嗚咽,無邊的陰影若現若隱;又或仿佛某位觀望洪荒的高天存在,正冷眼注視人族這群渺小的凡人,打算在他們最關鍵的一刻投下不測之手。
然而,縱使再多黑暗窺伺,也無法阻擋那一點可貴的熱血。
天若不仁,斷之;神若無情,斬之!
李青雲雙手交迭在刀柄上,心中默念:只要人族尚存一線生機,他就不會退讓。
既然一路走來,已不復往昔的平凡,他便要將這命運之刃握在手中,寧死也要在洪荒中掙出一個朗朗乾坤。
夜色沉寂,刀影與心念同在,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萬丈光芒的可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