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罪證驚現,風雨欲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穆三娘那滿含期待與緊張的目光注視下,江言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了瓶塞。他小心翼翼地從瓶子中取出一份捲軸,隨後輕輕地展開,只見那捲軸竟長達一米有餘。

  然而,出乎兩人意料的是,這個捲軸並非他們心心念念的叛黨血書,而是一本帳本。帳本之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眾多條目,諸如:

  某年某月某日,於某地,給予某人,或收取某人,某珍寶或若干銀兩,用途乃是做某事。

  這些帳目的時間跨度極大,從十五年前伯仁錢莊創立伊始,一直延續到李伯仁被殺前的三個月。

  其涉及的地點範圍廣闊,從幽州一路延伸至京城。

  而當事人更是形形色色,從七品的幽州通判,到一品的刑部尚書,皆囊括其中。除了朝廷官員,甚至還有綠林人士的身影。

  至於事由,大部分是買官賣官的勾當,也不乏涉及司法舞弊的惡行,甚至還有雇兇殺人的記錄。

  江言與穆三娘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與恍然。兩人瞬間都猜出了這個帳本所蘊含的重大意義。

  「原來李伯仁是胡亭山的白手套,他把這個帳本縫在自己的肚子裡,想必是受到了胡亭山的威脅。」江言眉頭緊鎖,若有所思地分析道。

  穆三娘微微點頭,推測道:「也有可能是李伯仁先以帳本要挾胡亭山,所以,他死前那晚才會說,『我那同鄉終於想通了』,他以為胡亭山接受了他提出的條件,沒想到卻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

  江言接著說道:「所以胡亭山殺人後,翻動書房就是為了尋找這個帳本,大概是時間倉促未能找到,才想起以抄家的名義,親自帶著刑部的人進行地毯式搜索。」

  穆三娘神色凝重地接口道:「好在二次抄家時也沒找到這個帳本,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跟著抄家的兄弟們恐怕也要被他滅口。」

  江言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問道:「現在該怎麼辦?憑藉這份帳本,能將胡亭山抓捕歸案嗎?」

  穆三娘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還不行,這上面的線索需要核實,但這裡面牽扯的人太廣,而且不乏位高權重者,大理寺沒有調查權。」

  穆三娘並未把話說透,但江言卻心領神會。

  他深知,若是公開此帳本,無疑會在京都官場引發一場驚濤駭浪般的大地震,而大理寺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恐怕胡亭山尚未伏法,他們就得先性命不保!

  江言突然靈機一動,笑道:「也不必如此悲觀,這帳本在大理寺手中是燙手山芋,在某些人手裡卻是如獲珍寶。」

  穆三娘眼睛一亮,似乎猜到了江言的想法,脫口而出:「你是說,錦衣衛?」

  「咚,咚,咚!」的打更聲劃破寂靜的夜空,表明此時夜已深沉。

  鎮撫司內,錦衣衛總指揮使李剛仍在燭火下秉燈夜讀。

  身為錦衣衛的掌門人,李剛官居正三品,但其威名赫赫,即便正一品的宰相見了他,也要禮讓三分,箇中緣由,自是眾所周知。

  然而,李剛最近卻心事重重。許久未曾有大案發生,他深知,若再不搞出些驚天動地的動靜,皇帝恐怕就要將他遺忘在腦後了。

  但他也明白,總不能一直無緣無故地陷害忠良,畢竟,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而且,大大小小的佞臣貪官也抓得差不多了,似乎已然是天下無賊的局面。

  「誰!」李剛正陷入沉思,忽然神色一凜,一枚暗器從窗外疾射而入,直奔他的面門而來。

  李剛反應迅速,抬手穩穩接住暗器,定睛一看,發現是一個瓶子。他立刻起身出門查看,卻只見一個黑影幾個起落,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已然遠走高飛。

  李剛返回房中,小心翼翼地打開瓶塞,只見瓶中藏著一個捲軸。

  他緩緩展開捲軸,目光剛一觸及上面的內容,眼中便立刻燃起熾熱的光芒。這捲軸所記載的線索,比他從政以來查辦的所有案件總和還要豐富得多。

  李剛心中明白,不知是何人送了他如此一份大禮;又或許送禮之人只是為了利用他,借刀殺人罷了。

  但他毫不在意被人利用,畢竟,錦衣衛本就是懸在百官頭上的一把利刃,只有時常出鞘,才能彰顯其存在的價值。

  錦衣衛行事果決,查案效率奇高。三日之後,捲軸上的大部分線索便已被查清。李剛隨即密見皇帝,從皇宮出來後,便馬不停蹄地直奔大理寺。


  大理寺卿沈冰自然不敢怠慢,親自出面相見。不過,這次會面極為低調,僅有他們二人而已。

  沈冰滿臉堆笑,寒暄道:「不知今日是哪陣風把李大人給吹來了,老沈我這心裡,可真是有些惶恐不安啊。」

  「老哥這是調笑小弟了。」李剛神色溫和,先拋出一顆定心丸,「小弟這次前來,是想請大哥幫個忙。」

  沈冰笑道:「那我這就更惶恐了,連錦衣衛都搞不定的事情,我這大理寺又能幫得上什麼忙呢?」

  李剛也不答話,從袖中緩緩掏出了一個瓶子,又從瓶中取出一份捲軸。

  沈冰見狀,剛要伸手去接,卻聽李剛又說道:「且慢,沈大人一旦看了這張捲軸上的秘密,這個忙,可就是不幫也得幫了。」

  沈冰心中一凜,急忙縮回手,說道:「那我還是不看了。」

  李剛卻不由分說,將捲軸塞入沈冰手中,臉上露出一絲壞笑,說道:「皇上吩咐,請沈大人務必配合。」

  沈冰苦笑不迭,心中暗自吐槽:『既然是聖意,你小子還跟我繞這麼多彎子,肯定沒安好心!』

  饒是沈冰已有心理準備,但當他的目光觸及捲軸內容時,還是被深深地震驚了。身為大理寺卿,他立刻敏銳地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此時,烏雲已然密布在京都官場的上空,至於會打多少雷、下多少雨,便只能聽天由命了。

  「那,皇上的意思是?」沈冰試探著問道。

  李剛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個不留嗎?」沈冰心中忐忑,聲音微微顫抖。

  「哈哈,沈大人比我還狠!我給陛下建議的是,五品以下,一個不留,五品以上,視情問罪。」

  李剛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茶,繼續說道:「不過陛下仁慈,決定只殺一人!」

  沈冰聞言,鬆了一口氣,雙手作揖,向著天空虔誠地說道:「陛下聖明,此案牽連甚廣,若大開殺戒,必有傷國本。」

  「不過,陛下還是要給這些人敲敲警鐘,殺雞儆猴,以儆效尤。」李剛補充道。

  「我明白了。」沈冰心中已然猜到了李剛那一根手指所代表的是誰,但卻面露難色。

  「穆三娘,哦,就是大理寺新晉的寺正,前幾日向我稟告,懷疑胡侍郎就是殺害李伯仁的真兇,只是苦於沒有證據。」

  李剛微微一笑,說道:「我這不是已經把證據送到了大人手上嗎。」

  沈冰卻長嘆一聲,說道:「陛下既然決定低調處理,這捲軸便不能作為三司會審的證據,倒是可以作為錦衣衛辦案的證據,畢竟,鎮撫司審案是不需要公開的。」

  「沈大人還是沒有領會聖意呀!皇上既要敲山震虎,又不想大動干戈,所以此案大理寺不能審,錦衣衛也不能審。」

  「還請李大人明示,聖意究竟如何?要我大理寺怎樣配合。」沈冰滿臉狐疑地問道。

  李剛微微起身,靠近沈冰,在他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

  沈冰聽完,又是輕嘆一聲:「幾位大將軍倒是能保護陛下周全,可憐我大理寺的年輕人,卻要首當其衝,獻祭報國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