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荊棘密布
張居正整理了下自己長須,接話說道:「剛剛呂閣老所言不假,邸報內容一般都是貼近實際,內容也應該都是各地臣官的職守總匯。
可是再看這幾份邸報卻都是一些古怪荒誕的東西,如今洪水南泄、匪患不絕,河漕失修,國庫空虛,而我大明的地方官吏不關心國事,反而將這些東西層層上報到中樞,意欲何為?
臣之所以讓陛下看這些邸報就是想說明如今江淮水患難以治理,賦稅積欠難以追繳,兩京一十三省官僚尸位素餐,綱常教令不舉,政化不通,至今根治不絕。」
朱翊鈞此時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誤會張居正了,但是想想,也是在所難免。
這個時代,能留在史書的名字,又有哪個人是平庸之輩呢?更何況眼前這人還是天下第一精明之人。
「先生所言,朕每每想起都是痛心疾首,如今天下人心壞朽,皆是這些庸人所至,必須嚴懲!」
說完,朱翊鈞看向張居正,只見他搖了搖頭,苦笑道:「給這些庸人知罪,都是治標不治本,今天處罰一個,明天還會再跳出來一個,長此以往,依舊弊病不斷!」
呂調陽剛剛聽完張居正的話,也瞬間明白了這位「鐵血宰相」的苦心,再又想起自己剛剛的不耐煩以及不滿,瞬間慚愧不已,漲紅了臉,此時趕緊發言補充道:
「元輔所言既是,既要清查就要清理個徹底,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朱翊鈞順藤摸瓜,問道:「依先生之見,中樞改如何撥亂反正?」
「臣請陛下、太后即刻下詔,在南北直隸實行京察!」
「京察?」
京察是大明特有的一種官吏考核制度,剛開國時,洪武皇帝朱元璋曾定下京察三年一次,後來弘治年間又定為六年一次。
換句話來說,明朝的京察就好比現代企業公司裡面人力資源部定期對員工進行的考核工作,每次通過對員工考核結果的評判就能確定員工任免、升降、以及調動等有效管理。
《大明會典》曾載:「兩京各衙門屬官首領官,從本衙門堂上官考察。如有不才、及老疾者,吏部驗實、具奏定奪。「
這句話意思就是讓明朝南北直隸各個衙門的最高長官自己來實行糾察,來考核自己衙門內部的官員素質,如有徇私枉弊,無能,或者老弱病殘的,就得如實際情況填好資料呈交給吏部來驗明正身,繼而決定是「依律懲處」還是「升職加薪」,亦或者是致士回家。
朱翊鈞心裡打鼓道:「京察怕是為之後的考成法作準備,面上卻裝作一無所知,問道:「怎麼京察?」
「從今日起,對南北直隸兩京官員實施考核,四品以上的官員,一律自己上奏陛下,自陳得失,再由陛下從中決定他們的升降去留,四品以下官員,由吏部聯合都察院驗實,凡是有不稱職者,一律裁撤。」
張居正這時候重提京察,可謂是一舉兩得,既能刷新吏治,整頓頹風,也能趁機將不服自己的高拱餘黨,一網打盡,盡數趕出京師。
這點小九九朱翊鈞自然知道,但總歸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現在衙門裡吃著皇糧不幹活的人實在太多了,不裁汰一批,財政壓力也不小。
「先生這個主意不錯,朕允了!」
得到皇帝的金口玉言首肯後,張居正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肚來。
……
九月二十五日,南直隸,應天府。
南直隸繁華無比,賦稅居全國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在地位上僅次於大明首都北京。
烏金西墜,星月光來。
應天府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商賈雲集,燈火闌珊,秦淮河畔,才子佳人,無一不透露著這座六朝金粉之地璀璨奪目的繁榮景象。
一言: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二贊: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餘後湖月,波上對江洲。
天下官員有其四都是出自於南直隸,南直隸自然也不乏超品勛貴之臣。
但要論起頭號勛貴府邸,當數魏國公徐家。
遠遠望去,魏國公府邸莊嚴大氣,飛檐斗拱,氣勢恢宏。
朱紅色的大門高聳威嚴,門環上鑲嵌著璀璨奪目的七彩寶石,門前則是蹲坐著兩尊威武的石獅子。
進入大門,一條長長甬道通向正廳,兩側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
正廳寬敞明亮,雕樑畫棟,無時都不彰顯著主人的尊貴地位。
此時大廳內,一位白髮老者正半躺在靠椅上閉目養神,旁邊站有兩名侍女,一名在靠椅後面輕輕搖著蒲扇為老者扇風吹涼,一名則是手裡端著茶盤,立在身旁,隨時準備蹲坐呈茶。
「巧兒,什麼時辰了?」
「回老爺,已經是巳時了。」
那名喚作巧兒的即刻跪坐下來,將茶盤雙手呈上:「老爺,茶是剛剛砌好的!」
老者扭頭看了一眼巧兒,笑問:「你莫非已經算到了老夫這個點兒要醒?」
「老爺一般都是這個時辰醒來,醒來之後必須要喝茶,久而久之,奴婢自然就能察覺到,所以將茶提前砌好!」
老者點了點頭,心滿意足地將巧兒手中的茶接過來,小呷一口,含在嘴中潤了片刻,再慢慢吞咽下去,頓時臉上綻開笑意,說道:
「你這茶是砌的越來越好了,回頭去帳房領十兩紋銀,出去買些首飾,做兩件衣服,也算是給你的賞賜了!」
巧兒一聽頓時喜出望外,趕緊將手中茶盤放置一旁,磕頭謝恩:「謝謝老爺恩賞!」
後面搖蒲扇的侍女一聽頓時有些不樂意,嘟著嘴囔道:「老爺真是好偏心!」
「怎麼說?」
老者回頭又看向後面的侍女,那侍女說道:「我與巧兒一人搖蒲扇一人砌茶,我出的力不比巧兒少,為啥她有十兩銀子賞賜,而我卻什麼也沒有,這不是偏心是什麼!」
老者聽完哈哈大笑,大手一揮說道:「那你也去領十兩銀子!」
正在這時,徐府管家突然從門的另一側匆匆進來,稟道:「老爺,他們又來登門拜見了!」
可是再看這幾份邸報卻都是一些古怪荒誕的東西,如今洪水南泄、匪患不絕,河漕失修,國庫空虛,而我大明的地方官吏不關心國事,反而將這些東西層層上報到中樞,意欲何為?
臣之所以讓陛下看這些邸報就是想說明如今江淮水患難以治理,賦稅積欠難以追繳,兩京一十三省官僚尸位素餐,綱常教令不舉,政化不通,至今根治不絕。」
朱翊鈞此時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誤會張居正了,但是想想,也是在所難免。
這個時代,能留在史書的名字,又有哪個人是平庸之輩呢?更何況眼前這人還是天下第一精明之人。
「先生所言,朕每每想起都是痛心疾首,如今天下人心壞朽,皆是這些庸人所至,必須嚴懲!」
說完,朱翊鈞看向張居正,只見他搖了搖頭,苦笑道:「給這些庸人知罪,都是治標不治本,今天處罰一個,明天還會再跳出來一個,長此以往,依舊弊病不斷!」
呂調陽剛剛聽完張居正的話,也瞬間明白了這位「鐵血宰相」的苦心,再又想起自己剛剛的不耐煩以及不滿,瞬間慚愧不已,漲紅了臉,此時趕緊發言補充道:
「元輔所言既是,既要清查就要清理個徹底,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朱翊鈞順藤摸瓜,問道:「依先生之見,中樞改如何撥亂反正?」
「臣請陛下、太后即刻下詔,在南北直隸實行京察!」
「京察?」
京察是大明特有的一種官吏考核制度,剛開國時,洪武皇帝朱元璋曾定下京察三年一次,後來弘治年間又定為六年一次。
換句話來說,明朝的京察就好比現代企業公司裡面人力資源部定期對員工進行的考核工作,每次通過對員工考核結果的評判就能確定員工任免、升降、以及調動等有效管理。
《大明會典》曾載:「兩京各衙門屬官首領官,從本衙門堂上官考察。如有不才、及老疾者,吏部驗實、具奏定奪。「
這句話意思就是讓明朝南北直隸各個衙門的最高長官自己來實行糾察,來考核自己衙門內部的官員素質,如有徇私枉弊,無能,或者老弱病殘的,就得如實際情況填好資料呈交給吏部來驗明正身,繼而決定是「依律懲處」還是「升職加薪」,亦或者是致士回家。
朱翊鈞心裡打鼓道:「京察怕是為之後的考成法作準備,面上卻裝作一無所知,問道:「怎麼京察?」
「從今日起,對南北直隸兩京官員實施考核,四品以上的官員,一律自己上奏陛下,自陳得失,再由陛下從中決定他們的升降去留,四品以下官員,由吏部聯合都察院驗實,凡是有不稱職者,一律裁撤。」
張居正這時候重提京察,可謂是一舉兩得,既能刷新吏治,整頓頹風,也能趁機將不服自己的高拱餘黨,一網打盡,盡數趕出京師。
這點小九九朱翊鈞自然知道,但總歸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現在衙門裡吃著皇糧不幹活的人實在太多了,不裁汰一批,財政壓力也不小。
「先生這個主意不錯,朕允了!」
得到皇帝的金口玉言首肯後,張居正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肚來。
……
九月二十五日,南直隸,應天府。
南直隸繁華無比,賦稅居全國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在地位上僅次於大明首都北京。
烏金西墜,星月光來。
應天府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商賈雲集,燈火闌珊,秦淮河畔,才子佳人,無一不透露著這座六朝金粉之地璀璨奪目的繁榮景象。
一言: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二贊: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餘後湖月,波上對江洲。
天下官員有其四都是出自於南直隸,南直隸自然也不乏超品勛貴之臣。
但要論起頭號勛貴府邸,當數魏國公徐家。
遠遠望去,魏國公府邸莊嚴大氣,飛檐斗拱,氣勢恢宏。
朱紅色的大門高聳威嚴,門環上鑲嵌著璀璨奪目的七彩寶石,門前則是蹲坐著兩尊威武的石獅子。
進入大門,一條長長甬道通向正廳,兩側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
正廳寬敞明亮,雕樑畫棟,無時都不彰顯著主人的尊貴地位。
此時大廳內,一位白髮老者正半躺在靠椅上閉目養神,旁邊站有兩名侍女,一名在靠椅後面輕輕搖著蒲扇為老者扇風吹涼,一名則是手裡端著茶盤,立在身旁,隨時準備蹲坐呈茶。
「巧兒,什麼時辰了?」
「回老爺,已經是巳時了。」
那名喚作巧兒的即刻跪坐下來,將茶盤雙手呈上:「老爺,茶是剛剛砌好的!」
老者扭頭看了一眼巧兒,笑問:「你莫非已經算到了老夫這個點兒要醒?」
「老爺一般都是這個時辰醒來,醒來之後必須要喝茶,久而久之,奴婢自然就能察覺到,所以將茶提前砌好!」
老者點了點頭,心滿意足地將巧兒手中的茶接過來,小呷一口,含在嘴中潤了片刻,再慢慢吞咽下去,頓時臉上綻開笑意,說道:
「你這茶是砌的越來越好了,回頭去帳房領十兩紋銀,出去買些首飾,做兩件衣服,也算是給你的賞賜了!」
巧兒一聽頓時喜出望外,趕緊將手中茶盤放置一旁,磕頭謝恩:「謝謝老爺恩賞!」
後面搖蒲扇的侍女一聽頓時有些不樂意,嘟著嘴囔道:「老爺真是好偏心!」
「怎麼說?」
老者回頭又看向後面的侍女,那侍女說道:「我與巧兒一人搖蒲扇一人砌茶,我出的力不比巧兒少,為啥她有十兩銀子賞賜,而我卻什麼也沒有,這不是偏心是什麼!」
老者聽完哈哈大笑,大手一揮說道:「那你也去領十兩銀子!」
正在這時,徐府管家突然從門的另一側匆匆進來,稟道:「老爺,他們又來登門拜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