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上海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秀州知府衙門內,袁正一如往常地處理著各類文書,然而今天的批文卻格外特殊。那是一份涉及吳淞江入海口灘涂地契的批文。袁正知道,這份地契的背後,隱藏著方夢華的一項重大戰略意圖。

  吳淞江是東海的重要入海通道,雖然目前還不存在後世的黃浦江(從太湖向東直接入海),但其入海口附近的大片灘涂(今浦東川沙鎮)卻因其地理位置而顯得極為重要。這片鹽鹼地的開發利用,正是方夢華一手策劃的一部分。

  袁正回想起當年在達蓬山擔任名義寨主時,與餘姚縣令祖書林的交涉一片鹽鹼地改造為達蓬鹽田。那次交涉讓他深刻體會到了權力和關係網絡的重要性。如今,作為秀州知府,他以更高的身份和更強的影響力,再次推動類似的計劃。

  「這片灘涂,按理說是荒地,但方聖姑看中了這裡的潛力。」袁正喃喃自語,他知道方夢華的眼光遠非尋常人所能理解。

  根據方夢華的指示,袁正將吳淞江入海口圓十里地契批給了一位名義上的員外代持。這位員外只是一個掩護,實際控制這片土地的,是方夢華所代表的明教勢力。此舉不僅是為了合法化明教在這片區域的勢力範圍,更是為了暫時避免與宋朝發生全面衝突,保持戰略上的靈活性。

  袁正心中十分清楚,儘管明教現在已經掌握了東海的制海權,但方夢華仍然選擇了這種隱秘的方式進行布局,這表明她在謀劃更大的計劃。

  他拿起筆,鄭重地在地契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加蓋了知府的印章。這一筆,不僅是合法手續的象徵,更是他與方夢華之間默契合作的象徵。

  批文送出後,袁正長舒了一口氣。作為知府,他表面上是在處理一份尋常的地契事務,實則是在協助明教擴展其在江南地區的影響力。而這一切,都在宋朝的視野之外悄然進行。

  「方聖姑,妳的計劃果然周密。」袁正暗自讚嘆。他知道,方夢華的布局不僅僅局限於一城一地,而是整個江南,甚至更廣闊的天地。如今,吳淞江入海口的灘涂已然成為她未來戰略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與此同時,遠在東海之濱的明教勢力也在悄然行動著。灘涂的開發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明教的人手正利用水泥硬化這些土地,為將來可能的經濟支持和資源積累做準備。這個商埠口岸不僅為明教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來源,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江南的根基。

  袁正看著窗外的陽光,心中漸漸明朗。隨著方夢華一步步推進她的計劃,江南的局勢也必將隨之發生巨變。而他,作為方夢華的合作夥伴,必將在這場變局中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方夢華的每一步棋都深思熟慮,她不僅在為眼前的勝利做準備,更是在為未來的長遠目標謀劃。而吳淞江入海口的灘涂開發,只是這盤大棋中的一小部分。袁正知道,真正的風暴還在醞釀之中。

  吳淞江入海口,這片原本荒蕪的灘涂,如今在官府文檔中被正式命名為「上海務之外灘埠」。自從明教勢力接手後,這裡迅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袁正的批准下,外灘埠的開發以驚人的速度展開。達蓬山的工匠們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建築方式,而是運用了竹筋混凝土技術,這是一種混合現代思維與古代材料的建築方法。他們以高效而精準的施工方式,將昔日的荒地改造成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七層高樓。由於秀州東部全是平地,十里外的農人都能遠遠看到一片天際線如妖術般的拔地而起。

  每一座樓房都被賦予了編號,從「外灘一號」到「外灘卅二號」。這些建築統一規劃,氣勢恢宏,整齊劃一地排列在外灘埠的主幹道兩側。儘管這片區域的建設時間極短,但其規模之龐大和建築之現代化,已經遠遠超越了慈余公路四明服務區,使得外灘埠迅速成為江南一帶最繁華的商貿口岸之一。

  明教在這裡開設了各類商鋪、酒肆、倉庫和作坊,匯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商人、手工業者和勞動力。貿易往來頻繁,貨物流通迅速,外灘埠的繁榮帶動了整個吳淞江沿岸經濟的快速增長。

  不僅如此,外灘埠還成為了明教的一個重要據點。在這裡,他們不僅進行經濟活動,還秘密開展軍事、情報和人員培訓。這些七層高樓不僅是商貿中心,還是戰略要地。樓內設有秘密通道、暗室和密室,用於隱藏物資、儲存武器和安置重要人物。

  隨著外灘埠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湧向這裡,尋找商機和財富。這片曾經無人問津的鹽鹼地,如今成了江南地區的「黃金寶地」,吸引著無數的目光。

  袁正作為秀州知府,對外灘埠的發展密切關注。他十分清楚,雖然這裡的表面繁榮吸引了大量商賈和百姓,但其背後隱藏的明教勢力才是真正的掌控者。袁正不禁感嘆方夢華的高瞻遠矚,她以極其低調而巧妙的方式,將一片荒地打造成了一個遠超常人想像的繁華商貿口岸,同時也為明教勢力在江南的擴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的外灘埠,已然成為江南的一個傳奇。商人們在此交易,勞工們在此謀生,而明教的力量則在暗中不斷壯大。袁正明白,這座繁榮的外灘埠不僅是經濟發展的象徵,更是明教未來的一個重要支點。

  而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江南局勢的進一步變化,外灘埠很可能會成為一片新的戰場,一個牽動整個東南局勢的關鍵所在。

  上海外灘埠的崛起不僅僅是因為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更在於這裡源源不斷湧現出的大量新奇商品。這些商品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還迅速俘獲了江南百姓的心,成為人人爭相購買的「奇貨」。

  四明山二鍋頭和各類玻璃製品,早已在明州打響了名號,如今更是上海外灘埠的招牌貨。無論是日用的玻璃器皿,還是精美的藝術品,都成為了外灘埠商鋪中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

  除此之外,新式的肥皂、香皂等清潔用品也迅速取代了傳統的洗滌方式,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而由明教推行的新式旗袍剪裁女裝,兼具舒適與美觀,使得江南女子競相模仿,逐漸成為時尚潮流。

  然而,真正令外灘埠名聲大噪的是那些前所未見的新奇商品。蔗糖製取的朗姆酒,醇香濃郁,迅速成為酒樓的招牌酒品;而由玻璃瓶裝蒸餾酒精加香料配置而成的香水,更是讓江南女子為之瘋狂,成為彰顯身份與品位的象徵。

  此外,還有各類以「古法秘方」自居的化妝品:面膜、洗面奶等。方夢華利用其掌握的現代化學知識,開發了萃取水楊酸、乙醇酸、氧化鋅、煙醯胺、熊果苷、茶因(咖啡因)等成分的護膚產品。這些化妝品不僅效果顯著,而且與這個時代的「鉛華」脂粉相比,更為安全,不傷害皮膚。其卓越的護膚駐顏效果,迅速贏得了江南女子的青睞進而風靡宮廷,成為了外灘埠的又一大賣點。

  不僅如此,上海外灘埠的酒樓中,廚師們運用各式新穎的烹飪方法,不斷推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和小吃,而各類娛樂棋牌室的出現,更為這裡增添了無盡的樂趣。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富商大賈,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消遣方式。

  這些新奇的商品和娛樂設施,使得外灘埠迅速超越了江南其他商貿口岸,成為整個江南的經濟中心。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帶著滿懷的期望與貪婪,紛紛在外灘埠購置店鋪,參與這片新興市場的競爭。

  隨著外灘埠日進斗金的繁榮,宣和五年度秀州的稅賦也如慈谿縣般急劇上升再次復刻了明州奇蹟。宣和六年春這一切引起了開封朝廷的注意。蔡京等朝中權貴對於秀州的經濟奇蹟感到震驚,開始密切關注這一地區的動態。朝廷逐漸意識到,這片曾被視為偏遠的東南沿海之地,如今正成為整個宋朝經濟格局中的一顆新星。

  然而,表面上的繁榮背後,卻是方夢華和袁正精心布局的結果。明教通過上海外灘埠,不僅掌控了江南的經濟命脈,更在無形中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片繁華之地或許會成為一場更大風暴的起點,一個牽動天下局勢的關鍵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