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解決軟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齊州劫牢和登州刺府事件後,京東綠林會的諸位頭領聚集在梁山泊召開了重要會議,討論下一步的戰略行動。此次會議,不僅是對已有行動的反思,也是在當前複雜局勢下,為未來行動制定更為周全的策略。

  齊州劫牢的成功雖令方夢華在京東綠林界聲名鵲起,但她也深知這一行動暴露出的問題,尤其是非戰鬥人員在突圍中的拖累。羅家家眷的存在,雖然體現了她的義氣和決心,但也確實對整個行動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在齊州突圍過程中,羅家家眷的行動緩慢,特別是羅秀的四個孫女由於纏足,步伐遲緩,導致突圍速度受限。這不僅加劇了山陽幫和濟水幫人馬的壓力,還直接造成了更多的傷亡。儘管方夢華個人展現出了極大的勇氣,甚至在戰鬥中被神臂弩擦傷手臂,但她也因此付出了代價,不得不在鏵山養傷幾天。

  事後,在京東綠林會的會議上,各山寨頭領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嚴肅的討論。他們指出,非戰鬥人員的拖累確實影響了運動戰的效果,增加了行動的難度和危險性。在以往的戰役中,比如浙東南路軍和河東綠林會張迪軍的戰鬥,他們已經見識過非戰鬥人員拖慢部隊行動、增加傷亡的負面影響。

  這些頭領們明確表達了他們的擔憂:綠林會的力量本來就有限,若要在即將到來的抗金戰役中保存實力,避免與宋朝的大規模衝突,就必須儘量減少非戰鬥人員對作戰行動的影響。他們主張,在未來的行動中,應儘可能將非戰鬥人員安置在安全的後方,而非隨軍行動,以確保部隊的機動性和作戰效率。

  方夢華在聆聽這些意見時,心中也意識到這一點的嚴重性。她深知自己的行動不僅代表個人,也直接關係到整個京東綠林會的生存和抗金大局。雖然她對羅家有恩情,但在更大的戰略層面上,她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這個問題的提出,使得京東綠林會在面對未來的戰役時,更加注重非戰鬥人員的安置與行動的機動性。方夢華也從中吸取了教訓,意識到在這個亂世中,感情與義氣固然重要,但在戰場上,理智與戰略的考慮則更為關鍵。

  阮恩曾參與過明教海軍在東海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對東海的局勢了如指掌。他提到,目前宋朝的海上力量已經被明教及水鬼營重創,宋朝水軍在東海的影響力幾近覆滅。阮恩認為,這是宋江軍和京東綠林會勢力再次奪取郁洲島東海縣全境的絕佳時機。

  阮恩的提議在場中引起了廣泛關注。東海縣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控制了該地,意味著綠林會將擁有一塊可供擴展和防守的堅實基地,更可利用其海上優勢,開闢與外界的聯繫通道,甚至發展海上貿易,以支持日後的抗金行動。

  然而,這一提議也面臨著實際操作的挑戰。儘管宋朝的海軍力量已經被削弱,但東海縣的防守依舊存在,而且奪取該地需要一定的水上作戰經驗與物資保障。在座的諸位頭領,尤其是熟悉水戰的阮恩和山陽幫的代表們,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武鬍作為一位經常走北地販馬生意的商人,對北方大金國的動向頗為關注。最近,他了解到大金國進行了所謂的「十旗」整編,這種整編模式不僅增強了金國軍隊的戰鬥力,也提升了其整體的軍事組織效率。

  武鬍提出,京東綠林會也可以借鑑這一模式,進行內部整編。他建議在確定如郁洲島(連雲)這樣安全的後方基地後,將綠林會各山寨的戰鬥人員輪換著送到前線,進行輪戰。這樣,綠林會的核心戰力可以保持精銳狀態,而非戰鬥人員則可以在後方基地安心種田,確保糧草充足,支撐長期的抗戰。

  武鬍的建議得到了不少頭領的贊同。京東綠林會雖然在人數和戰鬥力上占有優勢,但分散在各個山寨的勢力卻無法形成合力。如果能夠按照「十旗」模式進行整編,並找到一處安全的後方基地,綠林會的戰鬥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武鬍還提到,北方金國的威脅正在逼近,必須儘早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大戰。

  在聽到「十旗」一詞後,方夢華的眉頭微微一鎖。她立刻意識到,這個概念在她所知的歷史中是不存在的,歷史上的金朝並未採用「十旗」這種編制,而這一制度顯然是受到了五百年後清朝「八旗」制度的影響。方夢華很清楚,自己的出現正在導致歷史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蝴蝶效應」正在改變未來的進程。

  隨著這個意識的加深,方夢華當即決定順勢而為,將當前的局勢進一步引導向有利於她和綠林會的方向。她在會上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構想。

  「既然金國已經開始發生變化,我們也不能固步自封,」方夢華沉思片刻後說道,「等我們回到南方,我打算發起一場新的海上行動,幫助綠林會奪取一個比東海縣郁洲島更大、更安全的海上基地。」


  她的眼神掃過在座的每一位頭領,最終落在了宋江和阮恩身上。「如今,我們借用了梁山泊作為暫時的立足之地,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你們在座大部分是濟州人士,我提議,我們把這個新的海上基地命名為『濟州島』。」

  方夢華進一步解釋她的計劃:「我們將動員更多因為宋廷『擴田』運動而失去土地的農民家庭,讓他們去濟州島開墾。這片土地將不僅僅是一個戰略基地,它還將成為一個完全心向綠林會的後方根據地。我們將通過他們的努力,把濟州島變成一個能自給自足的農耕和漁業中心。」

  她繼續強調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即將到來的抗金大戰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一個牢固的後方基地,不僅能提供物資和人力支持,還能成為我們在這個亂世中屹立不倒的基石。」

  方夢華的提議立即在會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宋江、阮恩等濟州人士對她的計劃表示了極大的支持,而其他頭領也看到了這項計劃背後的長遠戰略價值。

  在聽取了阮恩和武鬍的提議後,方夢華意識到,當前的局勢已經不允許綠林會再採取以往那種單打獨鬥的策略。宋朝的力量在京東地區仍然不可小覷,而北方金國的威脅也愈發臨近。

  方夢華在會議上做出了兩個重要決定:

  全力支持阮恩的提議,準備奪取東海縣全境。她決定親自率領一部分精銳力量與宋江軍合作,共同實施這一行動。方夢華認為,控制東海縣不僅能為綠林會提供一個強大的海上基地,還可以為未來抗金提供更多的戰略資源。

  參考武鬍的建議,進行內部整編。她計劃在綠林會內部推行類似「十旗」的整編模式,選擇適合的基地作為後方大本營,集中力量進行輪戰和資源調配。她特別提出,要確保後方基地的安全與生產力,以支持前線作戰,並且減少非戰鬥人員對作戰行動的拖累。

  通過這次會議,方夢華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她在京東綠林會中的地位,也為未來的抗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京東綠林會將按照新制定的戰略計劃,逐步整編內部力量,集中優勢兵力,做好迎接未來更大挑戰的準備。

  會議結束時,方夢華的計劃得到了京東綠林會全體頭領的認可。她不僅成功地將綠林會的戰略方向引向了更大的海上行動,還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綠林會中的地位,成為了眾人公認的領袖和盟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