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折翼之痛(下)
從來沒覺得自己幸運過,尤其是青春里的那幾年。
下定決心再好好補習一次,迎來的是另一個重擊,課間休息的時候收到一條簡訊,「某有錢花」發來的催債信息,我一臉懵,仔細一讀,說是「野雞大學」的教育貸款,這個月到期了……
對於還是青春懵懂的自己來說,這樣的信息讓我害怕。放學後立即給那個學校老師打了電話詢問情況,她說是我的教育貸款,之前給我說清楚了學費是分期還款的。
「我已經沒在學校了,這個也要還?」我知道問了一個廢話問題,只想尋求一點好轉。
「是的,你沒退學,這個學費也是實實在在借款交了的。」
「那我回來辦理退學,把我學費退給我。」
「就算你回來辦理退學,也不會全部退,只能退幾十塊錢吧。」
「憑什麼只能退這麼多?我都沒上課也沒住宿,只在學校里待了一天……」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真覺得那時的自己愚蠢,可能是被嚇到了,也可能是真的沒有社會經驗……
我信了,但我還是請了假去辦理退學,想再爭取一下退我的學費。
辦理了退學,學費一分錢也沒退。我在學校教務處詢問了幾個老師,結果都一樣,退不了。那時候太傻也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也不會去據理力爭。從學校出來後,我給家裡打了電話,說了事情原委,毫無疑問,父母又是對我一頓劈頭蓋臉的責怪,我只能弱弱的回應著他們:
「當時辦理的時候你們也同意的,不在這裡讀也是你們要求的」。
「我們哪裡懂這些,你自己不會帶腦子嗎?」
「那現在怎麼辦?要還錢啊。」淚腺發達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電話那頭決絕的語氣「沒有錢還,這麼多錢我去哪裡給你找。」
「那我不補習了,我去打工自己掙錢還」。
「只會說你不讀,你不讀你要幹嘛,你去打工能掙幾個錢?你以為有那麼好掙錢嗎?」電話里傳來的還是父親的責罵,母親在旁邊也是絮絮叨叨。
那時候只是初秋,但我感覺已是寒冬。我在「野雞大學」旁邊的公園裡對著耳朵旁的電話抽泣,再一次感受到了絕望,好想從這個橋上一躍而下,結束這一切……
我還是沒那個膽子放棄自己的生命,在父母的責備聲中掛了電話,我也不記得那時候有沒有給葉寒打電話,只記得也沒有回補習學校,就在「野雞大學」附近小旅館開了一個房間,和初次來到這個陌生又痛苦的地方時一樣,房間小的只能放下一張床,床上剛好只能放下一個弱小無助的我。一整晚沒有入睡,背靠著牆,抱頭痛哭。滿腦子都是「我該怎麼辦」「我怎麼這麼倒霉」「我還要不要回去補習」……
半夜母親又打來電話,除了責備還有語重心長的勸讀,但是又說沒有錢能幫到我。我根本沒有想到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去保護自己,維護自己權益,我只有害怕,只有想著該怎麼去還這個錢,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是被騙了,被一個自稱大學的學校騙了。一萬七對我來說真的是筆巨款,對家裡來說靠著小麵館去扶養我們三姐弟成長已是艱難。
我還是給電話里的母親說不讀了,目前又是哭著說:「你不讀我還真的還不如去死算了。」
又是這句話,我哭的更加的大聲。她繼續說道:「打工不好打,也掙不了什麼錢,除非像有些人一樣去賣……」
我震驚了,我的母親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我知道她的意思是不讓我出去打工,怕我誤入歧途,但是這句話真的傷到我了。我放聲大哭,然後掛掉了她的電話。我當時的想法就就是折磨我的一直是他們是我的父母,說是為了我好也罷說是為了他們自己面子也罷,反正不能去做他們不願意讓我們做的事情。又沒錢可以幫到我,又不讓我自己出去掙錢。
那年的我,因為青春里的所謂的愛情、因為背上了「巨額」債務、因為父母的不理解、因為自己對前途的迷茫對生活的失望,瘦的像個骷髏,眼窩深陷,身心俱疲。
我還是回到了補習的學校,不過不是繼續補習,而是辦理退學。班主任給我打來電話,問我只請了兩天假為什麼今天還不來上課。我去到她的辦公室說我要退學:「老師,我不想讀了,學費還能不能退給我?」
「為什麼不想讀了,你今年高考的分數離本科沒差幾分,今年努點力,明年應該沒問題的。」
「就是不想讀了,壓力太大了,我也靜不下來。」這時候已經泣不成聲。
老師嘆了口氣:「我還是希望你能繼續讀,壓力這個東西,補習的同學都有,把壓力變成動力,再爭取一下,說不定就是柳暗花明了。」
「不想讀了。」我態度堅決。
老師也沒再勸,只是說原本這個學費只能退一半,看我這樣壓力大,估計家裡也有困難,就把一千塊學費全部退給我。
我道謝之後離開了補習學校。
本來我在補習學校就租的有房子,那時候房租兩三百,房間裡就是一張床,一和書桌,一個餐桌。退了學之後我開始找工作,去面試了幾家服裝店導購,最後入職一家內衣店當導購。
已然忘記那時候是怎樣的心態,只是覺得我靜不下心去補習了,只要不讀書,怎麼都可以。
服裝店的老闆看我是高中畢業生,相比較其他的導購而言,我是學歷最高的,她讓我好好學習導購知識,半年後可以讓我當店長。我內心也沒有多大波瀾,只覺得都可以,一切不強求。
在這導購的工作期間,我還是會聯繫葉寒,我也會跑到他的城市去找他,每一次都是我再三乞求,他才會見我。甚至後來有一次他都不會讓我去他的學校,他說來車站接我,但我們見面只在車站,因為他不想讓他喜歡的人誤會我們,雖然他們還沒在一起。總是沒說幾句話就要趕我離開。他說你快走吧,我們真的回不去了,以後別來找我了,跑來跑去的也麻煩,浪費錢。不管我哭沒哭,他態度都很堅決,我轉身走進車站,站在候車室的窗前,我都能在樓下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到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然後我把手上他送我的紅繩用指甲刀剪斷,裝進了兜里。(那是剛在一起時他讓他媽媽編織的,我們一人一條,給我帶上的時候他還深情的表演了求婚)
但我還是沒死心,每天還是會給他分享我的生活,也不知道是礙於一些什麼,他也沒把握拉黑。某個夜晚我照常給他發去微信,我問他是不是真的喜歡那個女生,他說:「相比較你,我更喜歡她。」
我看著這幾個字,笑了,是嘲笑也好是諷刺也好,在我笑的這一刻我突然釋懷了,想著和他糾纏的這段時間,什麼事情都沒做好,每天晚上都是哭著和外地當兵的表哥或者閨蜜打電話,覺得該結束了。然後我就沒有再回復他信息,放下了手機,安然入睡。
好幾天都沒給他發信息,不再糾纏他,某天半夜被旁邊奇怪的聲音嚇醒之後發了個朋友圈,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葉寒給我發的信息:「發生了什麼?你沒事吧!」
我依然一個字沒有回覆他,只覺得他這時候的關心對我來說毫無波瀾了,原來走出一段感情可以這麼快,可以這麼輕鬆……
在店裡認識了兩個女孩,都比我小,一個是小琴,她很樂觀開朗,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比我多一點;一個是小雲,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我和小琴走的近一點,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結婚的原因吧,那段時間真的很感謝她。她經常帶我去她家吃飯,認識她的家裡人;也經常帶我和她去酒吧認識她的朋友,我那時候還不會喝酒,去酒吧也只是陪她,有人勸我酒都是她代我喝;我們兩個也經常在外面約飯,尤其是一家「野菜豆湯圓子火鍋」,我們兩個都喜歡吃,每次都是吃撐到走不動路,馬路邊蹲著一起傻笑……
毫不誇張的說是她治癒了我。
我住的地方很雜亂,什麼人都有,半夜害怕的時候也是給她打電話,同年,也就是2016年年底,我逃水電費的時候,所有行李也都是寄存在她家。也不是支付不起幾十塊錢的水電費,只是我在得知大二的閨蜜要去廣東打寒假工,那裡的工資吸引了我,而我要把身上所有的錢當做路費和生活費。厚著臉皮的像老闆預支工資,因為臨近元旦,老闆回外省老家了,說是回來後再預支給我,可我等不及,我要趕在元旦前和閨蜜「出逃」。所以半夜把所有行李收拾好放在小琴家,第二天再去找閨蜜的路上給老闆發信息辭職,感謝她的栽培……
元旦的前兩天到達閨蜜的城市,在她宿舍住了一晚。在元旦節當天凌晨,我們到達了東莞。
下定決心再好好補習一次,迎來的是另一個重擊,課間休息的時候收到一條簡訊,「某有錢花」發來的催債信息,我一臉懵,仔細一讀,說是「野雞大學」的教育貸款,這個月到期了……
對於還是青春懵懂的自己來說,這樣的信息讓我害怕。放學後立即給那個學校老師打了電話詢問情況,她說是我的教育貸款,之前給我說清楚了學費是分期還款的。
「我已經沒在學校了,這個也要還?」我知道問了一個廢話問題,只想尋求一點好轉。
「是的,你沒退學,這個學費也是實實在在借款交了的。」
「那我回來辦理退學,把我學費退給我。」
「就算你回來辦理退學,也不會全部退,只能退幾十塊錢吧。」
「憑什麼只能退這麼多?我都沒上課也沒住宿,只在學校里待了一天……」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真覺得那時的自己愚蠢,可能是被嚇到了,也可能是真的沒有社會經驗……
我信了,但我還是請了假去辦理退學,想再爭取一下退我的學費。
辦理了退學,學費一分錢也沒退。我在學校教務處詢問了幾個老師,結果都一樣,退不了。那時候太傻也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也不會去據理力爭。從學校出來後,我給家裡打了電話,說了事情原委,毫無疑問,父母又是對我一頓劈頭蓋臉的責怪,我只能弱弱的回應著他們:
「當時辦理的時候你們也同意的,不在這裡讀也是你們要求的」。
「我們哪裡懂這些,你自己不會帶腦子嗎?」
「那現在怎麼辦?要還錢啊。」淚腺發達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電話那頭決絕的語氣「沒有錢還,這麼多錢我去哪裡給你找。」
「那我不補習了,我去打工自己掙錢還」。
「只會說你不讀,你不讀你要幹嘛,你去打工能掙幾個錢?你以為有那麼好掙錢嗎?」電話里傳來的還是父親的責罵,母親在旁邊也是絮絮叨叨。
那時候只是初秋,但我感覺已是寒冬。我在「野雞大學」旁邊的公園裡對著耳朵旁的電話抽泣,再一次感受到了絕望,好想從這個橋上一躍而下,結束這一切……
我還是沒那個膽子放棄自己的生命,在父母的責備聲中掛了電話,我也不記得那時候有沒有給葉寒打電話,只記得也沒有回補習學校,就在「野雞大學」附近小旅館開了一個房間,和初次來到這個陌生又痛苦的地方時一樣,房間小的只能放下一張床,床上剛好只能放下一個弱小無助的我。一整晚沒有入睡,背靠著牆,抱頭痛哭。滿腦子都是「我該怎麼辦」「我怎麼這麼倒霉」「我還要不要回去補習」……
半夜母親又打來電話,除了責備還有語重心長的勸讀,但是又說沒有錢能幫到我。我根本沒有想到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去保護自己,維護自己權益,我只有害怕,只有想著該怎麼去還這個錢,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是被騙了,被一個自稱大學的學校騙了。一萬七對我來說真的是筆巨款,對家裡來說靠著小麵館去扶養我們三姐弟成長已是艱難。
我還是給電話里的母親說不讀了,目前又是哭著說:「你不讀我還真的還不如去死算了。」
又是這句話,我哭的更加的大聲。她繼續說道:「打工不好打,也掙不了什麼錢,除非像有些人一樣去賣……」
我震驚了,我的母親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我知道她的意思是不讓我出去打工,怕我誤入歧途,但是這句話真的傷到我了。我放聲大哭,然後掛掉了她的電話。我當時的想法就就是折磨我的一直是他們是我的父母,說是為了我好也罷說是為了他們自己面子也罷,反正不能去做他們不願意讓我們做的事情。又沒錢可以幫到我,又不讓我自己出去掙錢。
那年的我,因為青春里的所謂的愛情、因為背上了「巨額」債務、因為父母的不理解、因為自己對前途的迷茫對生活的失望,瘦的像個骷髏,眼窩深陷,身心俱疲。
我還是回到了補習的學校,不過不是繼續補習,而是辦理退學。班主任給我打來電話,問我只請了兩天假為什麼今天還不來上課。我去到她的辦公室說我要退學:「老師,我不想讀了,學費還能不能退給我?」
「為什麼不想讀了,你今年高考的分數離本科沒差幾分,今年努點力,明年應該沒問題的。」
「就是不想讀了,壓力太大了,我也靜不下來。」這時候已經泣不成聲。
老師嘆了口氣:「我還是希望你能繼續讀,壓力這個東西,補習的同學都有,把壓力變成動力,再爭取一下,說不定就是柳暗花明了。」
「不想讀了。」我態度堅決。
老師也沒再勸,只是說原本這個學費只能退一半,看我這樣壓力大,估計家裡也有困難,就把一千塊學費全部退給我。
我道謝之後離開了補習學校。
本來我在補習學校就租的有房子,那時候房租兩三百,房間裡就是一張床,一和書桌,一個餐桌。退了學之後我開始找工作,去面試了幾家服裝店導購,最後入職一家內衣店當導購。
已然忘記那時候是怎樣的心態,只是覺得我靜不下心去補習了,只要不讀書,怎麼都可以。
服裝店的老闆看我是高中畢業生,相比較其他的導購而言,我是學歷最高的,她讓我好好學習導購知識,半年後可以讓我當店長。我內心也沒有多大波瀾,只覺得都可以,一切不強求。
在這導購的工作期間,我還是會聯繫葉寒,我也會跑到他的城市去找他,每一次都是我再三乞求,他才會見我。甚至後來有一次他都不會讓我去他的學校,他說來車站接我,但我們見面只在車站,因為他不想讓他喜歡的人誤會我們,雖然他們還沒在一起。總是沒說幾句話就要趕我離開。他說你快走吧,我們真的回不去了,以後別來找我了,跑來跑去的也麻煩,浪費錢。不管我哭沒哭,他態度都很堅決,我轉身走進車站,站在候車室的窗前,我都能在樓下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到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然後我把手上他送我的紅繩用指甲刀剪斷,裝進了兜里。(那是剛在一起時他讓他媽媽編織的,我們一人一條,給我帶上的時候他還深情的表演了求婚)
但我還是沒死心,每天還是會給他分享我的生活,也不知道是礙於一些什麼,他也沒把握拉黑。某個夜晚我照常給他發去微信,我問他是不是真的喜歡那個女生,他說:「相比較你,我更喜歡她。」
我看著這幾個字,笑了,是嘲笑也好是諷刺也好,在我笑的這一刻我突然釋懷了,想著和他糾纏的這段時間,什麼事情都沒做好,每天晚上都是哭著和外地當兵的表哥或者閨蜜打電話,覺得該結束了。然後我就沒有再回復他信息,放下了手機,安然入睡。
好幾天都沒給他發信息,不再糾纏他,某天半夜被旁邊奇怪的聲音嚇醒之後發了個朋友圈,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葉寒給我發的信息:「發生了什麼?你沒事吧!」
我依然一個字沒有回覆他,只覺得他這時候的關心對我來說毫無波瀾了,原來走出一段感情可以這麼快,可以這麼輕鬆……
在店裡認識了兩個女孩,都比我小,一個是小琴,她很樂觀開朗,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比我多一點;一個是小雲,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我和小琴走的近一點,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結婚的原因吧,那段時間真的很感謝她。她經常帶我去她家吃飯,認識她的家裡人;也經常帶我和她去酒吧認識她的朋友,我那時候還不會喝酒,去酒吧也只是陪她,有人勸我酒都是她代我喝;我們兩個也經常在外面約飯,尤其是一家「野菜豆湯圓子火鍋」,我們兩個都喜歡吃,每次都是吃撐到走不動路,馬路邊蹲著一起傻笑……
毫不誇張的說是她治癒了我。
我住的地方很雜亂,什麼人都有,半夜害怕的時候也是給她打電話,同年,也就是2016年年底,我逃水電費的時候,所有行李也都是寄存在她家。也不是支付不起幾十塊錢的水電費,只是我在得知大二的閨蜜要去廣東打寒假工,那裡的工資吸引了我,而我要把身上所有的錢當做路費和生活費。厚著臉皮的像老闆預支工資,因為臨近元旦,老闆回外省老家了,說是回來後再預支給我,可我等不及,我要趕在元旦前和閨蜜「出逃」。所以半夜把所有行李收拾好放在小琴家,第二天再去找閨蜜的路上給老闆發信息辭職,感謝她的栽培……
元旦的前兩天到達閨蜜的城市,在她宿舍住了一晚。在元旦節當天凌晨,我們到達了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