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闖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應一位朋友的邀請,寫一篇對旅遊的見解。

  也不知道該如何起頭,就以那位朋友所最嚮往的兩處地方說起吧。前兩天,她提起最想去的兩處地方,一個是大唐不夜城,一個是長白山。

  對於這兩處地方,在我看來,就是天壤之別。這兩處地方,一處是我到了門前不想去的,一處是未曾去過的地方。

  大唐不夜城,名字取得怪好聽的,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還不如叫「大唐人擠人」。站在入口的時候,我就對這樣的景區充滿了失望,燈光亮的人睜不開眼,這種濃重的市井氣味可不是在旅遊時所提倡的。整座景區全部是人為構築的,你在裡面能感受到任何一點古老的文化氣息嗎?唐之盛世早已是往事雲煙,想要還原,強求不得。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去這種景區,難道是為了去看人頭,數人頭嗎?

  長白山景區,比這大唐不夜城便好上許多。那畢竟是山,下雪後更能感受「半日清閒」。雖然門票比大唐不夜城要貴一些,但是也是值得的。況且大唐不夜城有些黃牛票,能將一張票炒至三四百,這不是比長白山貴了嗎?長白山作為一座《山海經》上記述的神山,還是值得去瞻仰一下的。

  但是對於05後,學生黨來說,我倒是認為一些小景點值得去。陝西藍田水陸庵,門票不過區區十元,其在隋唐年間製造,是真正的文化古蹟,卻沒什麼人去看。可惜這一座老庵,倒是埋沒在人為建築的光環指下了。洛陽白馬寺,門票也未超過30元,但也能讓你領略寺廟的文化。又何必去那些光怪陸離的花花世界呢?

  此次前往旅遊,途中道旁還有一座鳳翼樓,現在在網上搜索卻毫無蹤跡,這樓不要錢便可參觀,可以將方圓百里的景色盡收眼底,卻也人跡罕至,不知道是為什麼,大家反倒是對便宜而好的景點產生了排斥的心理。

  有人說:「BJ的雪景很好看。」,說的沒錯,但是在哪兒看雪不是雪呢,如果旅遊是為了湊季節,是為了拍照發圈,是為了告訴別人我去過,那這樣的旅遊沒有意義。那不是在旅遊,那是在向你的朋友宣告,我有錢,我能去到我想去的地方,你們不配。

  中國人的旅遊是要注重情趣的。人多的地方不去,人少的地方也不去,太冷清的地方不去,太熱鬧的地方不去。總結來說,還是骨子裡的那種中庸。中國人愛喝茶,過的也是向茶一樣清淡的生活。

  山水可去,也要去。三五好友,結伴而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可旅遊的人又何必管那麼多,在好山中體會文人的意境,在好水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山水,在涵養中華民族的美,涵養的是地大物博的景。

  古蹟,這是非去不可的。古蹟給你留下的是生命的烙印,觸摸古蹟,能讓你感受到一種深處的呼喚,一種本真的召喚。這是歷史書上帶不來的,只有到了地方,感受到那種氣息,才會引發本能的洞悉。古蹟不止帶來的是一種衝擊,還帶來對靈魂的拷問。

  可去之地還有很多,在這裡也無法一一詳解了。

  05後的旅遊必將是與眾不同的旅遊,走在時代的浪潮里,聽青春的聲音。

  學生黨還要學會墨家思想,能省則省,曾經我的旅遊平均每人要高達3000元,而現在可以做到從無錫到西安平均每人1000元,省下的錢足以讓我再去兩次。省錢,成為去遠遊的一個快捷通道。

  如果夸父逐日跑遍了整個華夏大地,

  那便讓我追隨他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