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後的審美觀
病後雜記,在高燒幾日後剛剛痊癒,深感疲憊。
這兩天,在學校寫作的一首小詩登上了校園活動的舞台,CCTV也來到學校進行拍攝。我坐在觀眾席上,看著前面的過道上工作人員操縱著那台黑咕隆咚的大攝像機,我親自點選的四個同學站在學校的舞台上,朗誦著我寫的詩。可笑的是,我沒站在上面,並且甚至在背景上也沒有我的名字。那台攝像機轉頭對向我了,鏡頭的口子黑漆漆的,看著那個攝像頭,不禁有些恍惚了。
也不知道是怎麼了,05後的審美觀變得很特殊,但也不特殊,當然,這裡也不是單指05後,也許現在很多人皆是如此的。我選上去的4位朗誦者,身高平均達到一米八,放在薈薈眾生中應該也稱的上是郎才女貌,青青子衿的了。學校選中唱歌的人,也大多如此這般。而作為原作者,我身高僅一米七,自然是不被表演所青睞的。
從表演看是這樣,從男女之間的情愫上看也是這樣。現在的05後,談戀愛看的是一張臉,一個身高,或許還會看一腦袋的數字,更有甚者看的是一張張收據單,現在的05後非同一般的成熟,對各式各樣的社會現狀也很有體會。
身邊有這樣一位同學,在入高中的兩個月,談了兩次戀愛。我並不是反對戀愛,只是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規律,我們很容易喜歡上皮囊,一副好的皮囊勝過一肚子墨水,勝過很多東西,即便這皮囊是批量生產的,多麼諷刺,但這也是現狀,當很多人都在同意某樣觀點的時候,這觀點就變成對的了。已經這麼大了,也才剛剛懂得「三人成虎」的現實意義。
05後在資訊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把多元的文化不論優劣,全部都收納進自己的世界,唯獨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棄之於地,試問如今還有哪些學生可以背誦出全片的三字經?我恐怕是找不到幾個吧。
我倒是覺得可以欣然接納的,這又有什麼不可的?總比有些人被稱為「網絡男神」好吧。雖然大家大部分都喜歡那種批量生產的皮囊,但不重要,總有這麼一些人是不要皮囊的。
不是我就不想要皮囊,誰不想成為完人呢?但是總有些東西是要放棄的,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上小學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是真命天子,必有一番宏圖;升入初中,你可能仍覺得自己天賦異稟,是可造之才;升入高中,你會發現之前的一切推論皆是錯誤,咱不過也就是凡夫俗子;上了大學,你可能更會覺得自己終將平淡一生,碌碌無為了。人生和買彩票一樣,出身時買中了頭獎,那就一番風順,青雲直上。可是頭獎只有那麼幾個,剩下的呢,不就是最終逃不過被碎紙廠粉碎的命運嗎?
承認吧,大家其實都是普通人,都只是世界這個大舞台中的一個小小配角。
不知道怎麼從對05後的審美觀上引導到這個問題了,有時候就是喜歡亂想,那是多麼遠的事情了,不如先把今天過好。
再來談談05後吧,作為05後的一員,我對05後的審美觀可謂是既不理解,又很失望。就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我不知道在5年後人們還會不會談婚論嫁,站在舞台上的是不是相似的臉。
文化應該多元的發展,人類是多元的進步,審美也沒有是非對錯,不知道今天所說的這些是不是會被評為一種杞人憂天的思想,也無所謂了,反正否定也成為一種常態了。
或許在未來,我的作品上仍不會有我的名字,但我還是會寫,為什麼不寫呢?
不過是大家的審美不同罷了,其他人可能更注重表現出來的吧,沒事,我注重內容就行了。
可能有讀者會認為我這個乳臭未乾的高一學生不配在這裡大談審美,「他才高一」「學習是最輕鬆的」「不懂成年人的悲哀和痛苦」。他們說的不錯,我的確無法懂得,但至少我生活在05後的群體中,在平凡的這個群體中,想要成為文人。
審美是什麼呢?沒人可以給它下個定義。
9:35分,對面還亮著燈。
路漫漫的遠了,眼前有著層層白霧。那盡頭是什麼呢?
我不知道。
這兩天,在學校寫作的一首小詩登上了校園活動的舞台,CCTV也來到學校進行拍攝。我坐在觀眾席上,看著前面的過道上工作人員操縱著那台黑咕隆咚的大攝像機,我親自點選的四個同學站在學校的舞台上,朗誦著我寫的詩。可笑的是,我沒站在上面,並且甚至在背景上也沒有我的名字。那台攝像機轉頭對向我了,鏡頭的口子黑漆漆的,看著那個攝像頭,不禁有些恍惚了。
也不知道是怎麼了,05後的審美觀變得很特殊,但也不特殊,當然,這裡也不是單指05後,也許現在很多人皆是如此的。我選上去的4位朗誦者,身高平均達到一米八,放在薈薈眾生中應該也稱的上是郎才女貌,青青子衿的了。學校選中唱歌的人,也大多如此這般。而作為原作者,我身高僅一米七,自然是不被表演所青睞的。
從表演看是這樣,從男女之間的情愫上看也是這樣。現在的05後,談戀愛看的是一張臉,一個身高,或許還會看一腦袋的數字,更有甚者看的是一張張收據單,現在的05後非同一般的成熟,對各式各樣的社會現狀也很有體會。
身邊有這樣一位同學,在入高中的兩個月,談了兩次戀愛。我並不是反對戀愛,只是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規律,我們很容易喜歡上皮囊,一副好的皮囊勝過一肚子墨水,勝過很多東西,即便這皮囊是批量生產的,多麼諷刺,但這也是現狀,當很多人都在同意某樣觀點的時候,這觀點就變成對的了。已經這麼大了,也才剛剛懂得「三人成虎」的現實意義。
05後在資訊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把多元的文化不論優劣,全部都收納進自己的世界,唯獨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棄之於地,試問如今還有哪些學生可以背誦出全片的三字經?我恐怕是找不到幾個吧。
我倒是覺得可以欣然接納的,這又有什麼不可的?總比有些人被稱為「網絡男神」好吧。雖然大家大部分都喜歡那種批量生產的皮囊,但不重要,總有這麼一些人是不要皮囊的。
不是我就不想要皮囊,誰不想成為完人呢?但是總有些東西是要放棄的,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上小學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是真命天子,必有一番宏圖;升入初中,你可能仍覺得自己天賦異稟,是可造之才;升入高中,你會發現之前的一切推論皆是錯誤,咱不過也就是凡夫俗子;上了大學,你可能更會覺得自己終將平淡一生,碌碌無為了。人生和買彩票一樣,出身時買中了頭獎,那就一番風順,青雲直上。可是頭獎只有那麼幾個,剩下的呢,不就是最終逃不過被碎紙廠粉碎的命運嗎?
承認吧,大家其實都是普通人,都只是世界這個大舞台中的一個小小配角。
不知道怎麼從對05後的審美觀上引導到這個問題了,有時候就是喜歡亂想,那是多麼遠的事情了,不如先把今天過好。
再來談談05後吧,作為05後的一員,我對05後的審美觀可謂是既不理解,又很失望。就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我不知道在5年後人們還會不會談婚論嫁,站在舞台上的是不是相似的臉。
文化應該多元的發展,人類是多元的進步,審美也沒有是非對錯,不知道今天所說的這些是不是會被評為一種杞人憂天的思想,也無所謂了,反正否定也成為一種常態了。
或許在未來,我的作品上仍不會有我的名字,但我還是會寫,為什麼不寫呢?
不過是大家的審美不同罷了,其他人可能更注重表現出來的吧,沒事,我注重內容就行了。
可能有讀者會認為我這個乳臭未乾的高一學生不配在這裡大談審美,「他才高一」「學習是最輕鬆的」「不懂成年人的悲哀和痛苦」。他們說的不錯,我的確無法懂得,但至少我生活在05後的群體中,在平凡的這個群體中,想要成為文人。
審美是什麼呢?沒人可以給它下個定義。
9:35分,對面還亮著燈。
路漫漫的遠了,眼前有著層層白霧。那盡頭是什麼呢?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