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一頭扎進水泥[上]
早在反天女教的錦國統治以前,虎利者古祿已經是公認的虎利王接班人。她常被拿來與同期另外兩位女首領作比較:像塔娜一樣極具魅力,威望不輸多龍。可惜,者古祿對戀愛異常著迷,她一旦陷入愛情,就會失去所有的美好品德,變成另一個尖酸刻薄的人。
人生軌跡的偏差,從者古祿遇到那個風趣幽默的行代津男人開始。她第一次感到自己被如此深切地愛著,簡直像是擁有了整個世界,萬事萬物都該圍繞著她這個故事的女主角轉動。於是,她無故曠工,不履行職責,不過問事務,滿腦子都是對婚後未來美好生活的構想。神堂、長老院、甚至虎利王,只要有人敢指責她,她就要翻臉發火。對她而言,除了丈夫和婚後生活,似乎沒有值得在意的東西了。無論發生什麼,她都是最幸福的。
這樣蠻橫無理的者古祿,與往日隨和大度的領導者判若兩人。經長老院投票決議,者古祿被剝奪了祭司的身份與職稱,其本人毫無不舍之意,在長老們面前罵著神堂的種種制度缺陷,聲稱這個國家配不上自己,便好像終於解脫了似地,收拾行李揚長而去。
失去了社會地位,者古祿很快舉辦婚禮,並為丈夫生下一個兒子,此後一直沒有在外工作。她作為家庭主婦,把家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丈夫也對她極好,總歸過得不錯。
後來錦國入侵,東佛多霍沒怎麼遭到戰爭波及,平民百姓照常過日子。丈夫的生意受了點兒影響,兒子在學校開始學習錦國語言,除了這些細微的變化,者古祿依舊過著如夢似幻的幸福生活。只要有愛情,她無所謂其他的什麼,直到錦國開始宗教迫害運動。
戰爭不僅帶來血流成河,還會帶來權力的更迭。虎利很早就投降了,虎利的百姓和軍隊逃過一劫,但天女教的厄難是無論如何躲不過去的。虎利街頭貼滿詆毀天女教的標語和畫報,大批遭到驅逐的教徒向外逃離,在神堂岌岌可危的終焉之刻,這個曾被婚姻沖昏頭腦的女人小心翼翼找上門來。她用佛多霍語對門前寥寥無幾的衛兵說:「我的名字是虎利者古祿。讓我想個法子救大家。」
衛兵勸道:「者古祿大姐,半年之後就要流血斷頭了。現在天女教的人,除了往外跑的,就是留下等死的。您不如跟您的丈夫回行代津。」
「我留下不是為了等死,傻子才等死。虎利王不敢救咱們,咱們總得想辦法救自己吧?能成就活了,不成再殉道。」者古祿滿臉恨鐵不成鋼地教訓道:「一個個的爭先恐後尋死,把自己給感動夠嗆,那天女教不就在虎利斷了根兒了嗎?」
認定自己有能力救人的者古祿,看不下去同胞們飛蛾撲火一般壯烈卻愚蠢的行為,選擇賭上性命重新出山。丈夫卻對此很不贊同,他希望者古祿帶著兒子跟自己回行代津去,不要在刀口上和錦王耍雜技。者古祿信任丈夫,也信任丈夫的愛願意讓他無條件支持自己,畢竟自己已經心甘情願地支持了丈夫許多年。
她說:「我一定可以救下許多虎利人,讓他們不至於背井離鄉。如果天女不肯拯救,就由我來當天女。」
當天夜裡,丈夫偷偷離開了她,帶著兒子和全部家產登上返回行代津的船,並在床頭留下字條:如果你放著生路不走,執意要走死路,不能耽誤我和兒子的未來。永別了我的黃眼兒愛人,當然也歡迎你隨時來行代津找我,如果那時我還未成新家。
沒有任何法律受理這起犯罪,因為者古祿以天女教祭司的身份重出江湖,本就是違法的。她甚至沒有人權,一切不公平待遇都可以無成本地落在她頭上。她崩潰了,就這樣毫無預兆地被拋棄,被她此生最信賴的愛人。這些年來,她為了家庭奮不顧身,舊日的同事和朋友也不聯繫,丈夫和兒子幾乎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社會關係,當時她還以為他們可以永遠陪在自己身邊。失去愛情?甚至半年後她很可能和同胞們一起失去性命!最糟糕的事態一股腦壓過來,她還有餘力感慨自己的不幸嗎?她是個無依無靠、無人憐憫的棄兒,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沒有家人,沒有愛。她自找的。
儘管如此,她無法離開佛多霍。如果離開佛多霍,她會後悔一輩子。正是在這樣的抉擇岔路口,她才猛然察覺到:原來除了家庭,還有其他值得在意的事情。
者古祿的心被傷了,頭腦明白該做什麼。回歸神堂以後,她特意挑了個錦國高官來訪的日子,下令用炸藥爆破了所有的宗教場所,表明讓步態度。至少不像鷹青神堂的祭司們,梗著脖子公開與錦王作對,生怕不觸怒錦王、生怕錦王不砍他們的腦袋。
她站在廢墟前,大聲告誡人們:「天女從未讓我們給她修神堂,從未讓我們供奉她的像,從未讓我們用各種儀式拜她。天女與宇宙一起誕生,至今為止換了無數形態,如果非得拘泥於現在的像,甚至白白浪費許多生命,豈不是太愚蠢了?」
這無疑令留在虎利殉道的教徒們氣餒,辱罵者古祿的言論便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前些日子者古祿不知道,還強忍悲痛地協助神堂向地下轉移,並做了許多奉承錦國的宣傳工作,力圖削弱錦國對虎利天女教的注意,畢竟錦國現在正忙著對鷹青天女教火力全開,甚至還沒到半年之期就處死了幾個影響力最大的祭司。
當辱罵的言論傳到者古祿耳中,她除了沉默不知還能做什麼。丈夫偷走她的錢和首飾,她沒有可以借錢的朋友,只能變賣家當維持生計,人們卻說她收了錦國的好處,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是錦國用來消滅天女教的叛徒。的確,她在多年前突然一走了之,又在這時突然回來主持事務,怎麼想都十分可疑。
沒有人支持她,沒有人替她說話,她的信用銀行早已清零。神堂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請她回來碰碰運氣,並不堅定地站在她這邊。這讓者古祿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做著沒有意義的事。從結婚開始至今的人生都是沒有意義的。天下真有這樣的蠢貨嗎?實在是不可思議。
一個平靜的夜晚,當者古祿縮在桌前起草新規,思考著是該在家提前自殺,還是去刑場赴死時,有一位少年登門拜訪。者古祿打開家門,少年尚處發育的個子比者古祿矮上一截,者古祿微微低頭看他。
少年向她行禮,嘴角噙著笑容:「女士,您還記得我嗎?我是虎利東船。」
者古祿麻木地請他入座,從壁爐拿起開水壺,足足反應好一陣兒,才把眼前的少年和記憶里的孩子對上號。
東船的父親是錦國人,天女教家庭出身。現任錦王從上台起就打壓國內天女教,雖然不像對佛多霍的天女教這樣殘暴,但會給信奉天女教的人以不公正的待遇。東船的父親是個生意人,無法忍受宗教上的歧視,便飄洋過海來到佛多霍的虎利定居。
在虎利紮根期間,者古祿曾幫過他很大的忙(儘管者古祿早就忘了),還幾次帶小東船去神堂玩。沒成想年輕力壯的錦王幹了幾十年,竟一路打下佛多霍大陸,繼續施行對天女教的迫害。東船的父親把者古祿的努力看在眼裡,也想出一份力。
彼時者古祿還沒什麼感激之情,也沒意識到東船的父親能提供多大幫助。作為看不到希望的、在沉默中崩潰的將死之人,她態度冷淡地向東船要求資金支持和場所支持,並提出與虎利王進行談判——東船的父親必須充當她的籌碼,替她實現一切與虎利王的交換條件。
在者古祿眼裡,東船的父親沒什麼資源,只有一些錦國的生意朋友和一些錢,根本幫不上忙。她忘記了一些事情:在某些時局下,人脈能重塑形象,並且錢是萬能的。
東船的父親不僅請者古祿住進自己家,還將錦國的朋友們介紹給她,邀請她出席各種充滿錦國人的場合,將她對外打造成「有很多錦國朋友」的形象,在思想和觀念上更接近錦國,因此變得更像一個錦國人,而不是舊日的天女教祭司。
與此同時,錦國為佛多霍帶來許多機會,但王宮捉襟見肘的財政資金入不了錦國的眼,虎利王只能眼睜睜看著項目流向相對富裕的鷹青。虎利需要一個能生錢的移動國庫。當這個國庫被者古祿毫不在意地帶到談判桌上時,虎利王註定會無條件答應者古祿的一切要求了。
「我保證『天女教』的名頭從此在虎利消失,但需要王宮為神堂人員創造新崗位。天女從人類的語言出現以前就存在,天女是一種抽象的精神,不是一種書面的教條,我支持在取消教條的前提下保留精神——所以,新崗位必須能夠掌管虎利的意識形態,且不得受長老院干涉。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靈活調整,做一些符合錦國價值觀的宣傳工作,絕不給咱虎利添麻煩。」
者古祿的背後有一個移動國庫。即使她提出要坐虎利王的位子(雖然她的天女教出身徹底與首領無緣),長老院都會立即給她騰地方。因此這些提議很快被通過了。
東船的父親雖有身家,但不是虎利的首富,所作所為也只是想還者古祿的人情、想替天女教出力,並未謀划過成本收益。沒人能預料,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商人們就算排著隊給虎利當移動國庫也沒有機會了。東船的父親在危難關頭不計回報為虎利做出的貢獻,使他成為虎利王宮最敬重的國之義士和最親密的合作夥伴。
虎利諾溫上位了。十六歲的年輕人,王室旁支血統,打小沒聽說過什麼有天賦(反倒他的妹妹在工匠技藝方面有過人的天賦),在某次機會中意外地展現了管理才能,又憑藉其過人的親和力成為錦王的把兄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穩穩地保住了者古祿的命。
者古祿想出的法子,表面上天衣無縫,但當一個部門堆滿了神堂出身的人時,很難不引起懷疑。短短一個月期間,總督就不打招呼地派人來突擊抽查了五六次,還曾抓走兩人去總督府訊問。者古祿摸不清錦國方面抱著什麼態度,生怕哪天被找個由子一網打盡。她從太陽升起開始就過著害怕看不見太陽落下的生活,甚至早早地寫好了遺書,滿篇都是對前夫的怨恨與詛咒。
幸好有諾溫。諾溫上位後,與錦王關係越來越好,二人成為十分投機的忘年交。隨著錦國對虎利的信任日漸增長,總督終於不再來找者古祿的麻煩了,甚至常請者古祿去錦國做文化交流。連者古祿也與錦王關係變得很好,虎利這一脈的天女教算是以改頭換面的方式倖存了。
然而,別忘了,者古祿一旦陷入愛情,就會失去所有的美好品德。在人生步入正軌不久後,她遇到一個名為鷹青蠶的男人,這個男人再度令她感受到被愛,並擅自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蠶是行代津裔的黃眼兒,和前夫一樣都是商人,和前夫一樣風趣幽默,比前夫個頭更高、樣貌更秀氣。
二人的相識緣於一場虎利與鷹青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談判。在虎利的地盤,蠶想為鷹青討更多好處,又打聽到者古祿是能說得上話的人,便抱著諂媚的初衷提出請者古祿吃飯。他們吃過飯,飲過酒,聊了許多私事,又聊了各自不幸的婚姻,頓時生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感。
當天晚上,他們在湖畔散步,風很大,者古祿的睫毛被吹進眼睛裡。她一邊揉眼睛,一邊抱怨著:「睫毛又長又密就是這點不好,很容易倒睫。」她揉啊揉,揉得眼淚都下來了,還是揉不出那根睫毛。恰在此時,另一隻眼睛的睫毛掉了進去,現在她兩隻眼睛都睜不開了,氣得在湖邊跺腳大叫,眼淚流得越來越多。
蠶在她身邊大聲笑起來。者古祿的喊叫聲有多大,蠶的笑聲就有多大。
「不許笑!不許笑!」者古祿哭得厲害。
「不笑了。我幫您把睫毛弄出來。」蠶溫和的聲線夾雜著笑意。
「不行!別動我眼睛!」者古祿看不見,但察覺到蠶湊近,知道對方要幫自己翻眼皮。她心裡害怕,不敢讓蠶碰眼睛,怕蠶沒輕沒重的,給自己弄疼了,連忙掙扎著推開他。
「沒事的,一下子就好。放鬆,好不好?我很熟練的。」蠶耐心地在她耳邊哄道。也許蠶很擅長安撫別人,他的聲音帶著莫名的魔力,夾在湖風裡輕飄飄地傳入耳中,竟讓者古祿焦躁的心情逐漸平息。者古祿心想:反正也不會更糟了,信他一次吧。便不再亂動,嘴裡催促道:「那請您快一點吧!」
話語落下,一股強力掀起她的眼皮,脆弱的眼球頓時暴露在空氣中。她無法聚焦,眼淚在刺激下嘩啦啦流了更多,是拼命才抑制住躲閃的本能。忽然感到溫熱的氣息打在額頭,軟乎乎的東西拂上來,者古祿緊張得心臟幾乎跳出喉嚨。恐懼使她不適,卻沒有感到噁心,反倒無比期待蠶替她舔舐另一隻眼睛。
在蠶舔出第二根睫毛後,者古祿一邊擦著眼淚,一邊用餘光模糊看見蠶用手指從舌尖取下什麼。
蠶笑道:「您的睫毛真的很長啊,看來美麗也是有負擔的。」
他的笑容在月光下十分柔和,很好看。者古祿紅著臉,不說話了。而蠶在意識到者古祿不說話以後,也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尷尬地找些別的話題。者古祿只簡短地應著,話比方才少了許多。二人又走一段,便揮手告別了。
人生軌跡的偏差,從者古祿遇到那個風趣幽默的行代津男人開始。她第一次感到自己被如此深切地愛著,簡直像是擁有了整個世界,萬事萬物都該圍繞著她這個故事的女主角轉動。於是,她無故曠工,不履行職責,不過問事務,滿腦子都是對婚後未來美好生活的構想。神堂、長老院、甚至虎利王,只要有人敢指責她,她就要翻臉發火。對她而言,除了丈夫和婚後生活,似乎沒有值得在意的東西了。無論發生什麼,她都是最幸福的。
這樣蠻橫無理的者古祿,與往日隨和大度的領導者判若兩人。經長老院投票決議,者古祿被剝奪了祭司的身份與職稱,其本人毫無不舍之意,在長老們面前罵著神堂的種種制度缺陷,聲稱這個國家配不上自己,便好像終於解脫了似地,收拾行李揚長而去。
失去了社會地位,者古祿很快舉辦婚禮,並為丈夫生下一個兒子,此後一直沒有在外工作。她作為家庭主婦,把家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丈夫也對她極好,總歸過得不錯。
後來錦國入侵,東佛多霍沒怎麼遭到戰爭波及,平民百姓照常過日子。丈夫的生意受了點兒影響,兒子在學校開始學習錦國語言,除了這些細微的變化,者古祿依舊過著如夢似幻的幸福生活。只要有愛情,她無所謂其他的什麼,直到錦國開始宗教迫害運動。
戰爭不僅帶來血流成河,還會帶來權力的更迭。虎利很早就投降了,虎利的百姓和軍隊逃過一劫,但天女教的厄難是無論如何躲不過去的。虎利街頭貼滿詆毀天女教的標語和畫報,大批遭到驅逐的教徒向外逃離,在神堂岌岌可危的終焉之刻,這個曾被婚姻沖昏頭腦的女人小心翼翼找上門來。她用佛多霍語對門前寥寥無幾的衛兵說:「我的名字是虎利者古祿。讓我想個法子救大家。」
衛兵勸道:「者古祿大姐,半年之後就要流血斷頭了。現在天女教的人,除了往外跑的,就是留下等死的。您不如跟您的丈夫回行代津。」
「我留下不是為了等死,傻子才等死。虎利王不敢救咱們,咱們總得想辦法救自己吧?能成就活了,不成再殉道。」者古祿滿臉恨鐵不成鋼地教訓道:「一個個的爭先恐後尋死,把自己給感動夠嗆,那天女教不就在虎利斷了根兒了嗎?」
認定自己有能力救人的者古祿,看不下去同胞們飛蛾撲火一般壯烈卻愚蠢的行為,選擇賭上性命重新出山。丈夫卻對此很不贊同,他希望者古祿帶著兒子跟自己回行代津去,不要在刀口上和錦王耍雜技。者古祿信任丈夫,也信任丈夫的愛願意讓他無條件支持自己,畢竟自己已經心甘情願地支持了丈夫許多年。
她說:「我一定可以救下許多虎利人,讓他們不至於背井離鄉。如果天女不肯拯救,就由我來當天女。」
當天夜裡,丈夫偷偷離開了她,帶著兒子和全部家產登上返回行代津的船,並在床頭留下字條:如果你放著生路不走,執意要走死路,不能耽誤我和兒子的未來。永別了我的黃眼兒愛人,當然也歡迎你隨時來行代津找我,如果那時我還未成新家。
沒有任何法律受理這起犯罪,因為者古祿以天女教祭司的身份重出江湖,本就是違法的。她甚至沒有人權,一切不公平待遇都可以無成本地落在她頭上。她崩潰了,就這樣毫無預兆地被拋棄,被她此生最信賴的愛人。這些年來,她為了家庭奮不顧身,舊日的同事和朋友也不聯繫,丈夫和兒子幾乎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社會關係,當時她還以為他們可以永遠陪在自己身邊。失去愛情?甚至半年後她很可能和同胞們一起失去性命!最糟糕的事態一股腦壓過來,她還有餘力感慨自己的不幸嗎?她是個無依無靠、無人憐憫的棄兒,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沒有家人,沒有愛。她自找的。
儘管如此,她無法離開佛多霍。如果離開佛多霍,她會後悔一輩子。正是在這樣的抉擇岔路口,她才猛然察覺到:原來除了家庭,還有其他值得在意的事情。
者古祿的心被傷了,頭腦明白該做什麼。回歸神堂以後,她特意挑了個錦國高官來訪的日子,下令用炸藥爆破了所有的宗教場所,表明讓步態度。至少不像鷹青神堂的祭司們,梗著脖子公開與錦王作對,生怕不觸怒錦王、生怕錦王不砍他們的腦袋。
她站在廢墟前,大聲告誡人們:「天女從未讓我們給她修神堂,從未讓我們供奉她的像,從未讓我們用各種儀式拜她。天女與宇宙一起誕生,至今為止換了無數形態,如果非得拘泥於現在的像,甚至白白浪費許多生命,豈不是太愚蠢了?」
這無疑令留在虎利殉道的教徒們氣餒,辱罵者古祿的言論便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前些日子者古祿不知道,還強忍悲痛地協助神堂向地下轉移,並做了許多奉承錦國的宣傳工作,力圖削弱錦國對虎利天女教的注意,畢竟錦國現在正忙著對鷹青天女教火力全開,甚至還沒到半年之期就處死了幾個影響力最大的祭司。
當辱罵的言論傳到者古祿耳中,她除了沉默不知還能做什麼。丈夫偷走她的錢和首飾,她沒有可以借錢的朋友,只能變賣家當維持生計,人們卻說她收了錦國的好處,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是錦國用來消滅天女教的叛徒。的確,她在多年前突然一走了之,又在這時突然回來主持事務,怎麼想都十分可疑。
沒有人支持她,沒有人替她說話,她的信用銀行早已清零。神堂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請她回來碰碰運氣,並不堅定地站在她這邊。這讓者古祿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做著沒有意義的事。從結婚開始至今的人生都是沒有意義的。天下真有這樣的蠢貨嗎?實在是不可思議。
一個平靜的夜晚,當者古祿縮在桌前起草新規,思考著是該在家提前自殺,還是去刑場赴死時,有一位少年登門拜訪。者古祿打開家門,少年尚處發育的個子比者古祿矮上一截,者古祿微微低頭看他。
少年向她行禮,嘴角噙著笑容:「女士,您還記得我嗎?我是虎利東船。」
者古祿麻木地請他入座,從壁爐拿起開水壺,足足反應好一陣兒,才把眼前的少年和記憶里的孩子對上號。
東船的父親是錦國人,天女教家庭出身。現任錦王從上台起就打壓國內天女教,雖然不像對佛多霍的天女教這樣殘暴,但會給信奉天女教的人以不公正的待遇。東船的父親是個生意人,無法忍受宗教上的歧視,便飄洋過海來到佛多霍的虎利定居。
在虎利紮根期間,者古祿曾幫過他很大的忙(儘管者古祿早就忘了),還幾次帶小東船去神堂玩。沒成想年輕力壯的錦王幹了幾十年,竟一路打下佛多霍大陸,繼續施行對天女教的迫害。東船的父親把者古祿的努力看在眼裡,也想出一份力。
彼時者古祿還沒什麼感激之情,也沒意識到東船的父親能提供多大幫助。作為看不到希望的、在沉默中崩潰的將死之人,她態度冷淡地向東船要求資金支持和場所支持,並提出與虎利王進行談判——東船的父親必須充當她的籌碼,替她實現一切與虎利王的交換條件。
在者古祿眼裡,東船的父親沒什麼資源,只有一些錦國的生意朋友和一些錢,根本幫不上忙。她忘記了一些事情:在某些時局下,人脈能重塑形象,並且錢是萬能的。
東船的父親不僅請者古祿住進自己家,還將錦國的朋友們介紹給她,邀請她出席各種充滿錦國人的場合,將她對外打造成「有很多錦國朋友」的形象,在思想和觀念上更接近錦國,因此變得更像一個錦國人,而不是舊日的天女教祭司。
與此同時,錦國為佛多霍帶來許多機會,但王宮捉襟見肘的財政資金入不了錦國的眼,虎利王只能眼睜睜看著項目流向相對富裕的鷹青。虎利需要一個能生錢的移動國庫。當這個國庫被者古祿毫不在意地帶到談判桌上時,虎利王註定會無條件答應者古祿的一切要求了。
「我保證『天女教』的名頭從此在虎利消失,但需要王宮為神堂人員創造新崗位。天女從人類的語言出現以前就存在,天女是一種抽象的精神,不是一種書面的教條,我支持在取消教條的前提下保留精神——所以,新崗位必須能夠掌管虎利的意識形態,且不得受長老院干涉。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靈活調整,做一些符合錦國價值觀的宣傳工作,絕不給咱虎利添麻煩。」
者古祿的背後有一個移動國庫。即使她提出要坐虎利王的位子(雖然她的天女教出身徹底與首領無緣),長老院都會立即給她騰地方。因此這些提議很快被通過了。
東船的父親雖有身家,但不是虎利的首富,所作所為也只是想還者古祿的人情、想替天女教出力,並未謀划過成本收益。沒人能預料,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商人們就算排著隊給虎利當移動國庫也沒有機會了。東船的父親在危難關頭不計回報為虎利做出的貢獻,使他成為虎利王宮最敬重的國之義士和最親密的合作夥伴。
虎利諾溫上位了。十六歲的年輕人,王室旁支血統,打小沒聽說過什麼有天賦(反倒他的妹妹在工匠技藝方面有過人的天賦),在某次機會中意外地展現了管理才能,又憑藉其過人的親和力成為錦王的把兄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穩穩地保住了者古祿的命。
者古祿想出的法子,表面上天衣無縫,但當一個部門堆滿了神堂出身的人時,很難不引起懷疑。短短一個月期間,總督就不打招呼地派人來突擊抽查了五六次,還曾抓走兩人去總督府訊問。者古祿摸不清錦國方面抱著什麼態度,生怕哪天被找個由子一網打盡。她從太陽升起開始就過著害怕看不見太陽落下的生活,甚至早早地寫好了遺書,滿篇都是對前夫的怨恨與詛咒。
幸好有諾溫。諾溫上位後,與錦王關係越來越好,二人成為十分投機的忘年交。隨著錦國對虎利的信任日漸增長,總督終於不再來找者古祿的麻煩了,甚至常請者古祿去錦國做文化交流。連者古祿也與錦王關係變得很好,虎利這一脈的天女教算是以改頭換面的方式倖存了。
然而,別忘了,者古祿一旦陷入愛情,就會失去所有的美好品德。在人生步入正軌不久後,她遇到一個名為鷹青蠶的男人,這個男人再度令她感受到被愛,並擅自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蠶是行代津裔的黃眼兒,和前夫一樣都是商人,和前夫一樣風趣幽默,比前夫個頭更高、樣貌更秀氣。
二人的相識緣於一場虎利與鷹青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談判。在虎利的地盤,蠶想為鷹青討更多好處,又打聽到者古祿是能說得上話的人,便抱著諂媚的初衷提出請者古祿吃飯。他們吃過飯,飲過酒,聊了許多私事,又聊了各自不幸的婚姻,頓時生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感。
當天晚上,他們在湖畔散步,風很大,者古祿的睫毛被吹進眼睛裡。她一邊揉眼睛,一邊抱怨著:「睫毛又長又密就是這點不好,很容易倒睫。」她揉啊揉,揉得眼淚都下來了,還是揉不出那根睫毛。恰在此時,另一隻眼睛的睫毛掉了進去,現在她兩隻眼睛都睜不開了,氣得在湖邊跺腳大叫,眼淚流得越來越多。
蠶在她身邊大聲笑起來。者古祿的喊叫聲有多大,蠶的笑聲就有多大。
「不許笑!不許笑!」者古祿哭得厲害。
「不笑了。我幫您把睫毛弄出來。」蠶溫和的聲線夾雜著笑意。
「不行!別動我眼睛!」者古祿看不見,但察覺到蠶湊近,知道對方要幫自己翻眼皮。她心裡害怕,不敢讓蠶碰眼睛,怕蠶沒輕沒重的,給自己弄疼了,連忙掙扎著推開他。
「沒事的,一下子就好。放鬆,好不好?我很熟練的。」蠶耐心地在她耳邊哄道。也許蠶很擅長安撫別人,他的聲音帶著莫名的魔力,夾在湖風裡輕飄飄地傳入耳中,竟讓者古祿焦躁的心情逐漸平息。者古祿心想:反正也不會更糟了,信他一次吧。便不再亂動,嘴裡催促道:「那請您快一點吧!」
話語落下,一股強力掀起她的眼皮,脆弱的眼球頓時暴露在空氣中。她無法聚焦,眼淚在刺激下嘩啦啦流了更多,是拼命才抑制住躲閃的本能。忽然感到溫熱的氣息打在額頭,軟乎乎的東西拂上來,者古祿緊張得心臟幾乎跳出喉嚨。恐懼使她不適,卻沒有感到噁心,反倒無比期待蠶替她舔舐另一隻眼睛。
在蠶舔出第二根睫毛後,者古祿一邊擦著眼淚,一邊用餘光模糊看見蠶用手指從舌尖取下什麼。
蠶笑道:「您的睫毛真的很長啊,看來美麗也是有負擔的。」
他的笑容在月光下十分柔和,很好看。者古祿紅著臉,不說話了。而蠶在意識到者古祿不說話以後,也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尷尬地找些別的話題。者古祿只簡短地應著,話比方才少了許多。二人又走一段,便揮手告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