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觸動全社會的神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卻驅不散小輝心頭的陰霾。今天,是子軒媽媽庭審的日子,那個他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即將站在法庭上,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接受審判。一想到這兒,小輝的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疼得厲害。

  林宇,身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他深知,這場庭審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是對過往錯誤的審視。他站在鏡子前,仔細整理著衣領,眼神中卻有著難以掩飾的凝重。

  就在林宇準備出門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小輝打來的。「舅舅,我想去庭審現場,我想知道結果,我要為子軒討個公道!」電話那頭,小輝帶著哭腔,聲音急切又無助。林宇的心猛地一揪,他心疼這個孩子,更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小輝,舅舅知道你很難過,也知道你對子軒的情誼。可是庭審現場有規定,未成年人不能進去。你放心,庭審一結束,舅舅就第一時間給你打電話,把所有的情況都告訴你,好嗎?」林宇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和而堅定,試圖安撫小輝的情緒。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接著傳來小輝壓抑的啜泣聲,「舅舅,那你一定要早點告訴我……」小輝哽咽著,最終還是妥協了。

  林宇掛斷電話,深吸一口氣,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走出家門。他知道,今天法庭內將要揭開的傷疤,不僅屬於子軒一家,也將觸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

  法庭內,氣氛莊嚴肅穆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高懸的國徽散發著冷峻的光芒,注視著下方的一切。法官身著黑色法袍,正襟危坐,手中的法槌仿佛承載著千鈞重量,靜靜擺在一旁。旁聽席上,坐滿了神情各異的人,他們或是媒體記者,或是關心此案的市民,還有像林宇這樣,懷著複雜心情前來的專業人士。

  子軒媽媽被法警押解著走進法庭,她整個人仿佛被抽乾了生氣,身形佝僂,面容憔悴,眼神空洞而絕望。曾經那個風風火火、為了生活和孩子疲於奔命的女人,此刻只剩下無盡的懊悔與自責。她緩慢而艱難地走向被告席。

  庭審開始,法醫走上證人席,用冷靜、專業的聲音陳述:「經法醫鑑定,被害人子軒符合被他人用鈍器反覆擊打,導致全身廣泛性的軟組織損傷,最終死於失血性創傷性休克合併肺脂肪栓塞。」這冰冷的診斷結果,如同炸彈一般在法庭內炸開,旁聽席上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有人面露不忍,有人搖頭嘆息。

  林宇坐在旁聽席上,心中的憤怒與悲痛交織在一起。他不禁想到,要是自己能早點介入子軒的家庭,用專業知識幫助他們疏導矛盾,或許這場悲劇就不會發生。

  隨著庭審的推進,證據一一呈現,證人依次發言,子軒媽媽始終低著頭,淚水不受控制地流淌,打濕了她身前的桌面。她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過多辯解,仿佛已經在內心深處給自己判了刑,接受這應得的懲罰。

  最終,法官拿起法槌,重重敲響,那一聲清脆的聲響,打破了法庭內的寂靜,宣告著審判結果:「趙婧,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2年。」一時間,法庭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消化這個沉重的結果。

  法官微微頓了頓,目光掃視全場,聲音沉穩有力地說道:「每個孩子都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他們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希望父母們都能用正確平和的方式與孩子們溝通。在這裡,我也要呼籲,無論是親友、鄰居、老師還是路人,如果發現身邊的孩子遭受家庭暴力要及時制止,或向公安機關報告舉報。」這一番話,如同一束光照進黑暗的角落,讓人們在悲痛之餘,看到了改變的希望,也意識到守護孩子成長的責任重大。

  庭審結束後,林宇剛走出法庭,就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小輝的電話。「小輝,庭審結束了,子軒媽媽被判處有期徒刑 12年。」林宇的聲音有些沙啞,透著疲憊與痛心。

  電話那頭,小輝沉默了片刻,隨後傳來輕輕的啜泣聲。過了一會兒,小輝說:「舅舅,今天是星期天,你帶我去墓地看望子軒吧,我有好多話想對他說。」林宇聽得出小輝話語中的堅定,他答應了下來。

  午後的墓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宛如破碎的記憶。微風輕輕拂過,帶來絲絲涼意,也吹動著墓前的花草。小輝手捧著一束鮮花,緩緩走到子軒的墓前,蹲下身子,將鮮花輕輕放在墓碑前。墓碑上子軒的照片,笑容依舊燦爛,卻刺痛了小輝的眼睛。

  「子軒,我來看你了。」小輝的聲音輕柔,仿佛害怕驚擾了沉睡的朋友,「天堂里不會有人再打罵你了,你能安息了。」小輝的淚水止不住地流淌,滴落在墓碑前的土地上。

  「子軒,我會帶著你的夢想一起長大,你曾經說過,你想成為一名畫家,畫出世界上最美的風景,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生活的美好。雖然你走了,但我不會讓你的夢想破滅,我會努力學習繪畫,以後,每一幅畫裡,都會有你的影子。」小輝的眼神中透著堅毅,在這一刻,他與子軒仿佛跨越了生死,達成了某種默契。

  在回家的路上,林宇沉浸在思緒中。他作為一名心理醫生,心中感慨萬千,這場庭審不僅僅是對一個案件的審判,更是對整個社會教育觀念的一次深刻剖析。他意識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更加關注家庭關係中的潛在矛盾,用專業知識去預防類似悲劇的發生。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輝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活節奏,但他心中對子軒的思念從未停歇。他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繪畫,每一幅畫都是他對子軒的傾訴,每一筆色彩都是他希望的寄託。在學校里,他積極參與各種關於反家庭暴力、兒童心理健康的宣傳活動,用子軒的經歷,告訴同學們要勇敢地保護自己,也要學會與父母溝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