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成長與警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天後的一個上午,我正在教室里心不在焉地聽著課,突然,班主任老師走進教室,神色略顯凝重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先停一下手中的筆,一會兒有幾位特別的客人要來咱們學校舉辦一場非常重要的講座,大家要認真聽,用心學。」我微微抬起頭,心中湧起一絲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講座,能讓老師這般重視?

  沒過多久,教室門被輕輕推開,我一眼就看到了林宇舅舅,他穿著一身筆挺的西服,對我擠了一下眼,在他身邊還有幾位身著制服的叔叔阿姨,他們胸前的國徽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莊重肅穆。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到這裡,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乎你們自身安全與成長的知識。」舅舅走上講台,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每一位同學,聲音洪亮且堅定。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一些真實發生過的案例,希望大家能從中汲取教訓,學會保護自己。」

  我挺直了身子,坐得端端正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講台,心中莫名地湧起一股緊張與期待。「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和你們一樣,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對未來充滿憧憬。」舅舅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痛心,「可是,他的父母因為生活的壓力,常常把氣撒在他身上,稍有不順心,就對他拳腳相加。他選擇默默忍受,因為他覺得那是自己的親人,不能反抗。但你們知道嗎?這種隱忍並沒有換來父母的改變,反而讓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聽到這兒,我的心猛地一顫,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子軒的模樣,他胳膊上的淤青、那無助的眼神……一幕幕如同電影般清晰。我緊緊地攥著拳頭,心中滿是憤怒與懊悔。

  舅舅的聲音依舊在教室里迴蕩:「直到有一天,這個孩子被打得遍體鱗傷,住進了醫院。同學們,我想告訴你們,即便對方是你們的親生父母,一旦他們動手傷害你們,你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勇敢地報警,不要因為親情的羈絆而選擇隱忍,你們的安全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台下的同學們都聽得格外認真,大家的臉上或是震驚,或是憤怒,或是若有所思,顯然都被舅舅講述的案例深深觸動。這時,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學緩緩舉起手,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道:「叔叔,如果報警了,爸爸媽媽會不會更生氣啊?他們會不會不要我了?」

  舅舅微微俯身,目光溫和地看著她,輕聲說道:「孩子,首先要明確的是,父母動手打孩子本身就是不對的行為。打孩子不是教育方法問題,是法律底線問題。報警並不是要和父母作對,而是為了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是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今天來的檢察院的叔叔阿姨們和我們心理輔導老師們都會幫助暴力的家長去改正他們的錯誤。」舅舅的回答讓女同學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安心了一些。

  緊接著,又有好幾個同學紛紛舉手提問,舅舅和其他幾位叔叔阿姨都一一耐心解答,教室里的氣氛熱烈而凝重,瀰漫著對自我保護的深刻思考。

  隨著講座的深入,舅舅又語重心長地說道:「同學們,有時候,父母和老師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在某些方面出現失職,但這絕不是你們的錯。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們一定要愛自己、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更不要變成你們討厭的人。」

  舅舅接著舉例子:「想像一下,有個同學一直受到別人的欺負,可能是被同學嘲笑、排擠,或者像我們之前說的,在家裡被父母打罵。一開始,他是那個可憐的被害人,心裡特別委屈、難過,也很無助。但是,如果這種傷害一直持續,沒有人幫助他,也沒有正確的引導,慢慢地,他心裡的委屈和憤怒會越積越多,就像一個氣球,被吹得越來越大。到了某個時候,這個同學可能就會想:「憑什麼我要一直受欺負?」然後,他可能就會用同樣錯誤的方式去反抗,甚至去傷害他人。這時候,他就從一個原本善良、無辜的被害人,變成了一個會去傷害別人的人。」

  放學回到家,我徑直走進房間,關上房門,坐在書桌前,腦海中依舊迴蕩著講座上的內容。我拿出日記本,決定把今天的感受和對子軒的思念都寫下來。

  「親愛的子軒,今天舅舅來學校舉辦了一場很特別的講座,主題是如何保護自己。。。」我一筆一划地寫著,淚水漸漸模糊了雙眼,滴落在日記本上,洇濕了字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