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年前趕集
臨近年關,西蓮塘村外出打工的村民,陸陸續續的回家過年了。
越是距離大年三十,年味越是濃厚。
最高興的莫過於西蓮塘村的留守兒童了。
一來,外出打工一年的父母都回家了,二來,父母在外面打工賺到了錢,都會從外面的大城市裡,買兩三套新衣服回來,還有在農村里見不到的糖果餅乾,和瓜子,總會帶一些回來。
這讓他們,既興奮又嚮往著外面的美好的世界。
到了臘月二十四這天,南方的小年到了,意味著入了年關,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衛生了,又祭了灶王爺,做了糖糍粑,就拿出兩個碗,先裝去祠堂里堆年去了。
剩下的,留著過年走親戚送禮,以及家裡人吃。
黃秀蘭帶著兒女,也在忙碌著收拾這個破敗不堪的家。
還煮了十斤的糯米糖糍粑,齊然帶著弟弟齊遠,在用力的搓揉著。
「大姐!做快點,我想吃了。」齊遠穿著姐姐帶回來的新衣服,圍在旁邊,喊道。
「你去幫忙燒水去,別天天的就知道吃,不幹活。」齊然無語的批評道。
「誰說的,你和小闖哥不在家,每天下午,放學回來,都是我幫忙餵豬的。」齊遠不高興的嘟囔著。
「那你去外面把菠蘿葉端回來,過來幫忙搓。」齊然又吩咐道。
「可是,我不會做呀。」齊遠驚訝的回道。
「很簡單呀,先捏一小塊,再搓成一個小圓球,最後放在手掌心上,雙手輕輕一壓扁了,再拿兩張菠蘿葉包上,就可以拿去大鍋里蒸了。」齊然一邊示範,一邊解析道。
「好嘞!我看明白了。」齊遠一聽,信心滿滿的,一溜煙就跑到外面的院子裡,端樹葉子去了。
「那我去燒水去。」黃秀蘭打擾完了衛生,拿著一條破毛巾擦了汗,就去外面的那間低矮的廚房裡忙活了。
一個多小時之後,一鍋軟糯香甜的糯米糖糍粑做好了。
黃秀蘭打開灶頭上那個大鍋蓋,一股清香隨著熱騰騰的水蒸氣冒了出來。
「媽,可以吃了吧!我餓死了。」齊遠望眼欲穿,守著在旁邊,委屈的說道。
「等一下,我要先拿七八個出來,裝兩碗去祠堂里堆年,剩下的,就可以拿來吃了。」黃秀蘭回道。
「那也吃不了那麼多呀,我感覺我能吃兩個,就飽了。」齊遠盯著大鍋,鬱悶的回道。
「留著慢慢吃呀!又沒讓你一天吃完。」齊然給齊遠一個白眼,訓斥道,「再說了,大年初二,還要帶點去舅公家拜年呢。」
「那不放壞了呀。」齊遠驚訝的問道。
「唉!你個傻子,你以前沒過過年麼?這大冷的冬天,哪裡放得壞,到時候要吃了,又可以拿出來蒸一下,就能吃了。」黃秀蘭拿著兩個碗,一碗裝了四五個,堆出碗邊,就先端一邊放著了,一邊給齊遠科普道。
「以前可不是沒做過麼?往年家裡沒錢,連糯米都買不起。」齊遠委屈巴巴的叫道。
「那以後,年年過年,年年做來給你吃。」齊然一聽,心酸的回道。
「好呀!到時候,像今年一樣,多買點肉,還做臘肉,等過年了,再每天殺一個雞,這樣,我過年的時候,就能天天都能吃上雞腿了。」齊遠高興的喊道。
「小吃貨,小心天天吃肉,變成了大胖子,將來娶不到老婆。」齊然一聽,也笑了。
是的!口袋裡慢慢的鼓起來了,生活就越過越好了。
先解決了溫飽,再蓋起了新房,日子就越來越有奔頭了。
「嘿嘿!那我就靠才華征服她,我將來還要上大學的。」齊遠厚著臉皮,嘿嘿的笑著說道。
「趕緊吃你的,別天天有吃的,也堵不住你的嘴。」齊然也笑著,嗔怒道。
「太燙了,我拿筷子插著吃。」齊遠說完,拿著一個筷子,從糖糍粑中間穿過,就拿出門口,撕開上下兩面的葉子,吃了起來。
軟糯香甜的紅糖糍粑,滿滿的都是童年的味道。
齊遠吃得,滿嘴都是糖糍粑沾嘴的樣子,甜得讓他,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心裡那種小小的滿足感,讓他第一次感覺,過年是那麼的美好。
接下來的幾天,又到了去鎮上趕集的日子了。
爸媽的身體不好,齊然就早早的起來,帶著那個負責在身後跑腿的小弟弟齊遠,就到村路口,等著村裡的拖拉機開過來,一起去了鎮上的集市里。
隨著改革開放的寬度越來越大,很多在珠三角生產的衣服,生活用品,廚具等,都出現在了南方這個偏遠的山區小鎮上。
不過,這時候的小偷也非常的猖狂。
很多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上一秒還揣在口袋裡,下一秒就在熙熙攘攘的市場裡,被人割破了口袋,順手牽羊走了。
這是時代變革帶來的深刻的影響,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錢包鼓起來了,也有很多人走了旁門左道。
雖然,監管和打擊一直存在,但加強保護好錢財的防範意識,總好過等發生了事情之後,苦苦追討的好。
所以,這兩年,農村人進城,吃過了虧,也變得聰明了起來。
先穿一件有口袋的襯衫在裡面,把現金放進口袋裡,再穿一件厚厚的外套。
這樣,誰也不知道,錢在哪裡藏著了。
齊然回村子裡,出門之前,也被家裡人拉著,耳提面命的告戒了一翻,才小心翼翼的放好要買年貨的那兩百塊,拉著齊遠,穿過這個人流潮湧的集市里。
這兩年,物品越來越豐富,很多農村人沒見過的東西,也越發多了起來,那種土包子進城,眼花繚亂的感覺,越發讓市場裡的人,多了起來,就連出來擺地攤的小商販,也是熱情滿滿的,一邊忙得昏天黑地的,一邊又累並快樂著,笑得牙開臉紅的。
齊遠提著花生,瓜子和糖,緊緊的跟在姐姐齊然的後面,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路走了過來,看得眼花繚亂的,眼睛都沒眨過,每次恨不得就黏在各種五花繚亂的攤子上。
齊然在賣春聯的攤子旁停了下來。
那種新春祝福的春聯最受歡迎。
齊然看著老闆在給那些圍觀的農村人在解析,怎麼區分上聯和下聯,以及橫幅從哪裡開始貼。
一時間,出門見過兩天世面的農村人,口袋裡裝了幾個錢,就想著,要買幾副對聯回家貼了。
他們雖然沒讀過多少年書,很多人也未必聽得懂,但決不妨礙他們要買春聯回家的熱情,畢竟,這兩年解決了溫飽,就要開始用文化知識來裝門面了。
何況,那些沒有什麼文化的農村人,最羨慕那些讀了很多書的農村人。
而貼春聯,可是老祖宗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
前些年,吃不飽的年代,沒有人有這些心情去操心這些事情。現在,可不一樣了,農村人進城打工也賺到了錢,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就開始注重家裡的孩子上學的事情了。所以,買春聯回家貼著過年,不僅能在這個冬天的增添許多氣氛,還可以拿來考一下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有理由讓他們明年繼續努力學習去了。
齊然可是上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初中的時候,在學校里也學過對聯的知識,知道怎麼區分對聯的上下聯,還知道對聯的含義,便挑了一副寓意很好的春聯貼家裡的大門口的,又挑了一副貼廚房門口的,還買了兩幅門神,就帶著齊遠繼續逛下一個攤子去了。
越是距離大年三十,年味越是濃厚。
最高興的莫過於西蓮塘村的留守兒童了。
一來,外出打工一年的父母都回家了,二來,父母在外面打工賺到了錢,都會從外面的大城市裡,買兩三套新衣服回來,還有在農村里見不到的糖果餅乾,和瓜子,總會帶一些回來。
這讓他們,既興奮又嚮往著外面的美好的世界。
到了臘月二十四這天,南方的小年到了,意味著入了年關,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衛生了,又祭了灶王爺,做了糖糍粑,就拿出兩個碗,先裝去祠堂里堆年去了。
剩下的,留著過年走親戚送禮,以及家裡人吃。
黃秀蘭帶著兒女,也在忙碌著收拾這個破敗不堪的家。
還煮了十斤的糯米糖糍粑,齊然帶著弟弟齊遠,在用力的搓揉著。
「大姐!做快點,我想吃了。」齊遠穿著姐姐帶回來的新衣服,圍在旁邊,喊道。
「你去幫忙燒水去,別天天的就知道吃,不幹活。」齊然無語的批評道。
「誰說的,你和小闖哥不在家,每天下午,放學回來,都是我幫忙餵豬的。」齊遠不高興的嘟囔著。
「那你去外面把菠蘿葉端回來,過來幫忙搓。」齊然又吩咐道。
「可是,我不會做呀。」齊遠驚訝的回道。
「很簡單呀,先捏一小塊,再搓成一個小圓球,最後放在手掌心上,雙手輕輕一壓扁了,再拿兩張菠蘿葉包上,就可以拿去大鍋里蒸了。」齊然一邊示範,一邊解析道。
「好嘞!我看明白了。」齊遠一聽,信心滿滿的,一溜煙就跑到外面的院子裡,端樹葉子去了。
「那我去燒水去。」黃秀蘭打擾完了衛生,拿著一條破毛巾擦了汗,就去外面的那間低矮的廚房裡忙活了。
一個多小時之後,一鍋軟糯香甜的糯米糖糍粑做好了。
黃秀蘭打開灶頭上那個大鍋蓋,一股清香隨著熱騰騰的水蒸氣冒了出來。
「媽,可以吃了吧!我餓死了。」齊遠望眼欲穿,守著在旁邊,委屈的說道。
「等一下,我要先拿七八個出來,裝兩碗去祠堂里堆年,剩下的,就可以拿來吃了。」黃秀蘭回道。
「那也吃不了那麼多呀,我感覺我能吃兩個,就飽了。」齊遠盯著大鍋,鬱悶的回道。
「留著慢慢吃呀!又沒讓你一天吃完。」齊然給齊遠一個白眼,訓斥道,「再說了,大年初二,還要帶點去舅公家拜年呢。」
「那不放壞了呀。」齊遠驚訝的問道。
「唉!你個傻子,你以前沒過過年麼?這大冷的冬天,哪裡放得壞,到時候要吃了,又可以拿出來蒸一下,就能吃了。」黃秀蘭拿著兩個碗,一碗裝了四五個,堆出碗邊,就先端一邊放著了,一邊給齊遠科普道。
「以前可不是沒做過麼?往年家裡沒錢,連糯米都買不起。」齊遠委屈巴巴的叫道。
「那以後,年年過年,年年做來給你吃。」齊然一聽,心酸的回道。
「好呀!到時候,像今年一樣,多買點肉,還做臘肉,等過年了,再每天殺一個雞,這樣,我過年的時候,就能天天都能吃上雞腿了。」齊遠高興的喊道。
「小吃貨,小心天天吃肉,變成了大胖子,將來娶不到老婆。」齊然一聽,也笑了。
是的!口袋裡慢慢的鼓起來了,生活就越過越好了。
先解決了溫飽,再蓋起了新房,日子就越來越有奔頭了。
「嘿嘿!那我就靠才華征服她,我將來還要上大學的。」齊遠厚著臉皮,嘿嘿的笑著說道。
「趕緊吃你的,別天天有吃的,也堵不住你的嘴。」齊然也笑著,嗔怒道。
「太燙了,我拿筷子插著吃。」齊遠說完,拿著一個筷子,從糖糍粑中間穿過,就拿出門口,撕開上下兩面的葉子,吃了起來。
軟糯香甜的紅糖糍粑,滿滿的都是童年的味道。
齊遠吃得,滿嘴都是糖糍粑沾嘴的樣子,甜得讓他,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心裡那種小小的滿足感,讓他第一次感覺,過年是那麼的美好。
接下來的幾天,又到了去鎮上趕集的日子了。
爸媽的身體不好,齊然就早早的起來,帶著那個負責在身後跑腿的小弟弟齊遠,就到村路口,等著村裡的拖拉機開過來,一起去了鎮上的集市里。
隨著改革開放的寬度越來越大,很多在珠三角生產的衣服,生活用品,廚具等,都出現在了南方這個偏遠的山區小鎮上。
不過,這時候的小偷也非常的猖狂。
很多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上一秒還揣在口袋裡,下一秒就在熙熙攘攘的市場裡,被人割破了口袋,順手牽羊走了。
這是時代變革帶來的深刻的影響,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錢包鼓起來了,也有很多人走了旁門左道。
雖然,監管和打擊一直存在,但加強保護好錢財的防範意識,總好過等發生了事情之後,苦苦追討的好。
所以,這兩年,農村人進城,吃過了虧,也變得聰明了起來。
先穿一件有口袋的襯衫在裡面,把現金放進口袋裡,再穿一件厚厚的外套。
這樣,誰也不知道,錢在哪裡藏著了。
齊然回村子裡,出門之前,也被家裡人拉著,耳提面命的告戒了一翻,才小心翼翼的放好要買年貨的那兩百塊,拉著齊遠,穿過這個人流潮湧的集市里。
這兩年,物品越來越豐富,很多農村人沒見過的東西,也越發多了起來,那種土包子進城,眼花繚亂的感覺,越發讓市場裡的人,多了起來,就連出來擺地攤的小商販,也是熱情滿滿的,一邊忙得昏天黑地的,一邊又累並快樂著,笑得牙開臉紅的。
齊遠提著花生,瓜子和糖,緊緊的跟在姐姐齊然的後面,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路走了過來,看得眼花繚亂的,眼睛都沒眨過,每次恨不得就黏在各種五花繚亂的攤子上。
齊然在賣春聯的攤子旁停了下來。
那種新春祝福的春聯最受歡迎。
齊然看著老闆在給那些圍觀的農村人在解析,怎麼區分上聯和下聯,以及橫幅從哪裡開始貼。
一時間,出門見過兩天世面的農村人,口袋裡裝了幾個錢,就想著,要買幾副對聯回家貼了。
他們雖然沒讀過多少年書,很多人也未必聽得懂,但決不妨礙他們要買春聯回家的熱情,畢竟,這兩年解決了溫飽,就要開始用文化知識來裝門面了。
何況,那些沒有什麼文化的農村人,最羨慕那些讀了很多書的農村人。
而貼春聯,可是老祖宗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
前些年,吃不飽的年代,沒有人有這些心情去操心這些事情。現在,可不一樣了,農村人進城打工也賺到了錢,日子也越過越好了,就開始注重家裡的孩子上學的事情了。所以,買春聯回家貼著過年,不僅能在這個冬天的增添許多氣氛,還可以拿來考一下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有理由讓他們明年繼續努力學習去了。
齊然可是上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初中的時候,在學校里也學過對聯的知識,知道怎麼區分對聯的上下聯,還知道對聯的含義,便挑了一副寓意很好的春聯貼家裡的大門口的,又挑了一副貼廚房門口的,還買了兩幅門神,就帶著齊遠繼續逛下一個攤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