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復讀
居佳美初中畢業後沒有考上高中,她沒有復學,就待在了家裡。她的面前只有兩條路——招工和頂母親的職。要是這兩樣都實現不了,劉偉達又只把她當妹妹待,那最有可能的就是嫁給當地的一位年青的漁民。
她的身份,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居民,因而少了農家兒女的辛苦,但也少了居民的那種優越。
頂母親的職,不是沒有可能。但祖美娟那時還不到四十歲,遠沒有到達內退的年齡。但如果要變通,還是有可行的方法。那時年齡彈性很大,就是知情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有的人,為了某種的需要,篡改了年齡,要是細細追究起來,他可能十歲就工作了。
居佳美沒有頂母親的職。這個職,若干年後,給她的妹妹頂了。
招工,也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多少年都沒有招過了,只能耐心的等待。居佳美那時年齡還小,她能等的起。
劉偉達沒考上,祖美鳳後悔了,不該把她的職答應給老四頂。可現在頂職的手續仍沒辦,反悔還來的及,可是她不敢。答應了老四的事,現在要是反悔,就會鬧的雞犬不寧,搞不好要出人命。
她不想還好,一想心裡就不寒而慄。老四可不是好惹的,這幾天眼神就有些不對勁,那霸道的橫肉更是在陰鬱的臉上常常浮現!算了,還是在其它方面補償兒子吧。
祖美鳳對兒子的愧疚感越來越強了,多次在背人處抹眼淚,心直往下沉。
居佳美可能還小了點,不太諳世事,更有可能是被情字所困,加上父母的溺愛,她那時確實有些無心無肺,頂職、招工,對她來說不是緊迫的事情。就是劉偉達看的很重的考大學這事,她也看的相當平淡,考不取就考不取唄,大不了去打魚。劉偉達負責捕,她負責划船,同進同出,形影不離……這樣的夢,小小年紀的居佳美已不止做過一次了。
劉偉達第一年沒考上,心裡還算平靜,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努力的再幹上一年,興許就成功了。這也是他過度的相信了自己,沒有往不利的方面深想。待到了往不利的方面深想的時候,那已經是他上了馬背不能下馬背了。
其實,那一年班上有好幾個同學,和他一樣,選擇了復讀。可一年後,這幾個人都再次名落孫山。於是,有人放棄了,但也有人在堅持。
劉偉達選擇了堅持。祖美娟當然會支持,居水生也不可能反對。只要劉偉達不放棄,他倆就支持。可這時劉偉達的心情不再平靜了,只是一顆不言敗的決心在支撐了他。
不知為什麼,劉偉達的腦筋就是轉不彎來,明明知道這裡的師資力量不行,他盡可以選擇去縣城復讀,至少也要到師資力量相對好一點的其它學校去復讀。反正都是住宿,遠近應該關係不大,可是他還是選擇在這裡復讀。
從選擇在這裡復讀的那一刻起,他的噩運就註定了,不可能考上。
儘管年齡上只增加了一歲,居佳美卻成熟了許多。她不在使小性子了,而是在心中默默的關心劉偉達,有時甚至表現的像一個姐姐一樣的愛護他。
她內心仍非常的矛盾,既希望劉偉達考上,實現他的願望,可又怕他考上了,遠走高飛。到那時,自己就配不上他了……但人不能太自私,哥哥劉偉達的前途比起自己來應該更重要。
……居佳美的話明顯少了,就是笑也是有些勉強,她有了很重的心事……祖美娟知道女兒的心思,可是她能說什麼,又能做什麼呢?
就在劉偉達第二次復學期間,漁業大隊說沒就沒了,這看起來牢不可破的漁業生產組織,一眨眼的功夫,仿佛又回到了解放之初,各家捕各家的魚了。
祖美娟要上班,不可能去划船。待在家裡的居佳美頓時忙碌起來,幫父親划船,到街上去賣魚。好在居佳美在湖盪里野慣了,不嬌氣,能吃的苦,應付的倒也從從容容。
劉偉達第二次去復讀時,漁村里就有了不少的議論。
居水生這對夫婦怎麼想的,這祖美娟好歹還是個教師,應該明白些事理。這瓢頭瓢腦的兒子,還讓他復學,這不是拿錢往水裡扔嗎?也有的說,這又不是親兒子,花這麼大的精力值得嗎?有人說的更露骨,我就是養在家裡,不要他做任何事,也不會讓他出這個丑了……
其實,在復學這個方面,劉偉達並不是最突出,有的人為了考個初中專,在初三就復讀了五、六年,高中更是有八年抗戰的。
不遠的一個村子,就有一個叫王曉宏的初中生,初三就讀了六年。當然,他最終修成了正果,考上了師範,成了名小學教師,後來還當了小學的校長。
高考的年齡比較寬泛,初中就不同了,有個年齡限制。王曉宏在這六年的初三當中,他的年齡就像他讀的年級一樣,始終沒有變。
也有很多人議論紛紛,可王曉宏的父親就有那本事,他能自我解嘲。
「我家的兒子,就是茅廁中的那石頭,多浸一年,就多臭一成。臭狠了,自然有人會撈了上來。」
劉偉達努力的辛苦了又一年,卻又一次的敗走華容道。
這可不是平靜不平靜的問題了,劉偉達的心在滴血……他變得沉默了,為了排遣心中的那份深深的失落,那份重重的愧疚,他發瘋似的去幹活,白天他替下居佳美去捕魚,可到了晚上,他的心又開始焦慮、痛楚起來。
怎麼就考不上呢,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小姨的嘆息,姨父的寬容,居佳美的關心,甚至他不領情的祖美鳳,都讓他感到無地自容。
他的眼前突然就出現了空虛、出現了平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狹窄……這種狹窄,使他感到了害怕……他焦躁了起來,一種想毀滅自己的狂怒從心中升騰了起來。
這時,他還沒完全失去理智,絕對不能在家裡狂怒,這樣會傷了小姨的心,讓姨父痛苦,居佳美驚恐,必須到無人的地方處,在那裡他想怎麼毀滅就怎麼毀滅……
夜色已籠罩了大地,曠野一片黑暗,風從遠處吹來,帶著湖水的濕氣,擠進茂密的草叢。於是,草叢顛狂了起來,不停的扭曲細長柔弱的身軀,就像群魔亂舞時瓢動的長髮,發出的聲響更像群魔嘴中發出的「荷荷」聲。
螢火蟲好像並不受風的影響,它們在草叢中上下翻飛,劃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弧線,「三姑娘」一直不急不慢的在單調的鳴叫,就好像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青蛙的鼓譟,蟋蟀的歡唱……這些聲音,劉偉達原來是多麼的喜歡,可現在這聲音卻使他更加的煩躁……
「你顛狂什麼,難道你也來譏笑我!」
他發瘋似的在黑暗中雙手亂抓著奮力拔草。可湖灘上的野草韌性十足,不容易扯斷,很多的野草邊緣密布了鋸齒。不多時,劉偉達的雙手已是鮮血淋漓,人也是氣喘噓噓了。
筋疲力盡的劉偉達,重重的仰面倒在散亂的雜草上,任淚水在兩頰上流。他不去管它,可風兒卻溜上了他的臉,輕柔的想幫他擦乾。
天上是一片的黑暗,可不久月亮出來了。這是月光和雲兒在較勁,月光最終戰勝了烏雲,跑了出來,將它的清輝灑向了大地。
劉偉達久久的注視著月亮,悠遠深邃的天空,似乎抹去了他心中些許的憂傷。他坐了起來,摸出他那珍愛無比的口琴,這是早年小姨送給他的,吹出了一曲憂傷的曲子。
他將這憂傷的曲子,吹了一遍又一遍,吹裂了嘴唇,吹乾了舌燥,吹出了眼淚,可這又有什麼用?這聲音在自然的聲音面前,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微不足道。但就是這微不足道的聲音,依附於風力,越過了曠野,就像鐘樓的鐘聲,悠悠揚揚的不知會傳出去多遠,才會沉寂於大地。
居佳美就是循著這憂傷的曲子,才找到劉偉達的。
這之前,劉偉達的心情已經平靜了。顛狂的野草,他不再厭惡了,這時反而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的瓢勁又上來了……那野草倒伏了又站起,站起了又倒伏,即使風再大,哪怕它看起來瑟瑟發抖,甚至會匍匐在地,可風過後,它依然會堅挺的站了起來……
草都能這樣,難道人還做不到。不能倒下,一定要站起來!劉偉達又暗暗的下了決心,再試一次。
居佳美在草叢中找到了他,但她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他。這樣的目光,劉偉達不回去也得回去了,不過這次,他收穫了一種心情,也收穫了一個道理。
她的身份,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居民,因而少了農家兒女的辛苦,但也少了居民的那種優越。
頂母親的職,不是沒有可能。但祖美娟那時還不到四十歲,遠沒有到達內退的年齡。但如果要變通,還是有可行的方法。那時年齡彈性很大,就是知情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有的人,為了某種的需要,篡改了年齡,要是細細追究起來,他可能十歲就工作了。
居佳美沒有頂母親的職。這個職,若干年後,給她的妹妹頂了。
招工,也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多少年都沒有招過了,只能耐心的等待。居佳美那時年齡還小,她能等的起。
劉偉達沒考上,祖美鳳後悔了,不該把她的職答應給老四頂。可現在頂職的手續仍沒辦,反悔還來的及,可是她不敢。答應了老四的事,現在要是反悔,就會鬧的雞犬不寧,搞不好要出人命。
她不想還好,一想心裡就不寒而慄。老四可不是好惹的,這幾天眼神就有些不對勁,那霸道的橫肉更是在陰鬱的臉上常常浮現!算了,還是在其它方面補償兒子吧。
祖美鳳對兒子的愧疚感越來越強了,多次在背人處抹眼淚,心直往下沉。
居佳美可能還小了點,不太諳世事,更有可能是被情字所困,加上父母的溺愛,她那時確實有些無心無肺,頂職、招工,對她來說不是緊迫的事情。就是劉偉達看的很重的考大學這事,她也看的相當平淡,考不取就考不取唄,大不了去打魚。劉偉達負責捕,她負責划船,同進同出,形影不離……這樣的夢,小小年紀的居佳美已不止做過一次了。
劉偉達第一年沒考上,心裡還算平靜,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努力的再幹上一年,興許就成功了。這也是他過度的相信了自己,沒有往不利的方面深想。待到了往不利的方面深想的時候,那已經是他上了馬背不能下馬背了。
其實,那一年班上有好幾個同學,和他一樣,選擇了復讀。可一年後,這幾個人都再次名落孫山。於是,有人放棄了,但也有人在堅持。
劉偉達選擇了堅持。祖美娟當然會支持,居水生也不可能反對。只要劉偉達不放棄,他倆就支持。可這時劉偉達的心情不再平靜了,只是一顆不言敗的決心在支撐了他。
不知為什麼,劉偉達的腦筋就是轉不彎來,明明知道這裡的師資力量不行,他盡可以選擇去縣城復讀,至少也要到師資力量相對好一點的其它學校去復讀。反正都是住宿,遠近應該關係不大,可是他還是選擇在這裡復讀。
從選擇在這裡復讀的那一刻起,他的噩運就註定了,不可能考上。
儘管年齡上只增加了一歲,居佳美卻成熟了許多。她不在使小性子了,而是在心中默默的關心劉偉達,有時甚至表現的像一個姐姐一樣的愛護他。
她內心仍非常的矛盾,既希望劉偉達考上,實現他的願望,可又怕他考上了,遠走高飛。到那時,自己就配不上他了……但人不能太自私,哥哥劉偉達的前途比起自己來應該更重要。
……居佳美的話明顯少了,就是笑也是有些勉強,她有了很重的心事……祖美娟知道女兒的心思,可是她能說什麼,又能做什麼呢?
就在劉偉達第二次復學期間,漁業大隊說沒就沒了,這看起來牢不可破的漁業生產組織,一眨眼的功夫,仿佛又回到了解放之初,各家捕各家的魚了。
祖美娟要上班,不可能去划船。待在家裡的居佳美頓時忙碌起來,幫父親划船,到街上去賣魚。好在居佳美在湖盪里野慣了,不嬌氣,能吃的苦,應付的倒也從從容容。
劉偉達第二次去復讀時,漁村里就有了不少的議論。
居水生這對夫婦怎麼想的,這祖美娟好歹還是個教師,應該明白些事理。這瓢頭瓢腦的兒子,還讓他復學,這不是拿錢往水裡扔嗎?也有的說,這又不是親兒子,花這麼大的精力值得嗎?有人說的更露骨,我就是養在家裡,不要他做任何事,也不會讓他出這個丑了……
其實,在復學這個方面,劉偉達並不是最突出,有的人為了考個初中專,在初三就復讀了五、六年,高中更是有八年抗戰的。
不遠的一個村子,就有一個叫王曉宏的初中生,初三就讀了六年。當然,他最終修成了正果,考上了師範,成了名小學教師,後來還當了小學的校長。
高考的年齡比較寬泛,初中就不同了,有個年齡限制。王曉宏在這六年的初三當中,他的年齡就像他讀的年級一樣,始終沒有變。
也有很多人議論紛紛,可王曉宏的父親就有那本事,他能自我解嘲。
「我家的兒子,就是茅廁中的那石頭,多浸一年,就多臭一成。臭狠了,自然有人會撈了上來。」
劉偉達努力的辛苦了又一年,卻又一次的敗走華容道。
這可不是平靜不平靜的問題了,劉偉達的心在滴血……他變得沉默了,為了排遣心中的那份深深的失落,那份重重的愧疚,他發瘋似的去幹活,白天他替下居佳美去捕魚,可到了晚上,他的心又開始焦慮、痛楚起來。
怎麼就考不上呢,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小姨的嘆息,姨父的寬容,居佳美的關心,甚至他不領情的祖美鳳,都讓他感到無地自容。
他的眼前突然就出現了空虛、出現了平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狹窄……這種狹窄,使他感到了害怕……他焦躁了起來,一種想毀滅自己的狂怒從心中升騰了起來。
這時,他還沒完全失去理智,絕對不能在家裡狂怒,這樣會傷了小姨的心,讓姨父痛苦,居佳美驚恐,必須到無人的地方處,在那裡他想怎麼毀滅就怎麼毀滅……
夜色已籠罩了大地,曠野一片黑暗,風從遠處吹來,帶著湖水的濕氣,擠進茂密的草叢。於是,草叢顛狂了起來,不停的扭曲細長柔弱的身軀,就像群魔亂舞時瓢動的長髮,發出的聲響更像群魔嘴中發出的「荷荷」聲。
螢火蟲好像並不受風的影響,它們在草叢中上下翻飛,劃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弧線,「三姑娘」一直不急不慢的在單調的鳴叫,就好像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青蛙的鼓譟,蟋蟀的歡唱……這些聲音,劉偉達原來是多麼的喜歡,可現在這聲音卻使他更加的煩躁……
「你顛狂什麼,難道你也來譏笑我!」
他發瘋似的在黑暗中雙手亂抓著奮力拔草。可湖灘上的野草韌性十足,不容易扯斷,很多的野草邊緣密布了鋸齒。不多時,劉偉達的雙手已是鮮血淋漓,人也是氣喘噓噓了。
筋疲力盡的劉偉達,重重的仰面倒在散亂的雜草上,任淚水在兩頰上流。他不去管它,可風兒卻溜上了他的臉,輕柔的想幫他擦乾。
天上是一片的黑暗,可不久月亮出來了。這是月光和雲兒在較勁,月光最終戰勝了烏雲,跑了出來,將它的清輝灑向了大地。
劉偉達久久的注視著月亮,悠遠深邃的天空,似乎抹去了他心中些許的憂傷。他坐了起來,摸出他那珍愛無比的口琴,這是早年小姨送給他的,吹出了一曲憂傷的曲子。
他將這憂傷的曲子,吹了一遍又一遍,吹裂了嘴唇,吹乾了舌燥,吹出了眼淚,可這又有什麼用?這聲音在自然的聲音面前,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微不足道。但就是這微不足道的聲音,依附於風力,越過了曠野,就像鐘樓的鐘聲,悠悠揚揚的不知會傳出去多遠,才會沉寂於大地。
居佳美就是循著這憂傷的曲子,才找到劉偉達的。
這之前,劉偉達的心情已經平靜了。顛狂的野草,他不再厭惡了,這時反而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的瓢勁又上來了……那野草倒伏了又站起,站起了又倒伏,即使風再大,哪怕它看起來瑟瑟發抖,甚至會匍匐在地,可風過後,它依然會堅挺的站了起來……
草都能這樣,難道人還做不到。不能倒下,一定要站起來!劉偉達又暗暗的下了決心,再試一次。
居佳美在草叢中找到了他,但她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他。這樣的目光,劉偉達不回去也得回去了,不過這次,他收穫了一種心情,也收穫了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