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能上能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電子市場網點一共有36名員工,其中10位員工存在各種各樣的親屬關係,如何定義員工之間的「親屬關係」成為一道難題。

  「電子市場業務量大且集中,收派員收入相對來說算好的,所以,沒有收派員願意調到別的網點。看來員工沾親帶故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杜遲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找到林機鋒。

  林機鋒道:「如來急快遞公司基層崗位有一個傳統,那就是通過熟人或親屬介紹人來公司上班,久而久之,公司內部員工與員工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有好處,但帶來的問題還是比較明顯的。公司以前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因此,也沒有相關的制度規定可以依照執行。」

  杜遲明白,電子市場網點人員雖然不多,但卻形成了明顯的小圈圈,比如,馮征、江龍倆就是連襟關係,上個月為了考核任務達標,馮征將自已區域的快遞偷偷轉給江龍,讓江龍業務量達標,從而雙雙都能拿到業務績效獎。

  「若不打破網點內部這些小圈圈,我很難管得下去。就拿我自已來說吧,不准在中轉場內抽菸,我都說過好幾次了,郭向松就是當成耳旁風,為什麼呢?他多次在別人面前說,他和我杜遲什麼樣什麼樣的關係。像郭向松這種人,電子市場網點還有好幾個呢!」

  林機鋒聽著杜遲的訴苦,想了想,「現在新勞動法剛剛實施,總部正在更新人資制度。這麼地吧,我把電子市場網點人員情況向總部反映,在總部出台正式規定之前,你在網點不能冒動,以免帶來更加的被動。」

  說到新頒布的勞動合同法,杜遲想起來了,他上次到分部參加過相關的培訓,由於是關於人事方面的法規,又是國家頒布的法,他當時覺得與自已收派件無關,因此,也就沒有什麼聽老師講課。

  「你上次不是在分部培訓過勞動法嗎?」林機鋒問。

  「上次培訓我沒有認真聽講,只知道要頒布新勞動法,當時沒有覺得與我們收派員有什麼關係。」杜遲有點尷尬的回答。

  「發給你的培訓資料還在嗎?」

  杜遲想了想,更加尷尬的回答:「我身邊資料那麼多,這些與收派件無關的培訓資料,又是那樣花里胡哨的講解圖,我現在都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

  林機鋒轉身從抽屜里取出上次培訓的資料,遞給杜遲,一臉嚴肅地道:「你現在要擺正自已的位置,你不但是一名收派員,還是一名基層管理人員。而管理,就不單單要管理收派件業務這一塊,還有人的管理,物的管理,內外部關係的處理,等等。這些管理都離不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司制度。」

  杜遲連連點頭,林機鋒說的還真是完全正確的。在火災之前,杜遲的工作中心還是收派件,抓業務增長,客戶開發,叮囑收派員不要填錯地址,不要送錯件之類的。

  「任何事情都是兩方面的,這次網點火災,也許敲醒了你的頭腦。」林機鋒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一件事。「上次工商所來人說的事處理了嗎?」

  杜遲愣了半天,他忘記了工商所人說的是什麼事了。

  「工商所說我們是無照經營,要求電子市場網點馬上辦一個營業執照呀?這個事你都能忘記啦?」林機鋒瞪著雙眼。

  「我想起來了,上次不是說要分部人員去辦嗎?」

  林機鋒:「是叫分部人員去辦,但你得要催辦,具體的要你去與工商所聯繫,你不能這樣被動地等,甚至都不放在腦子裡。當時工商所說可以不罰款,但要我們補一個情況說明給他們,紙質說明你送給工商所了嗎?…」

  杜遲的腦子都快要炸裂開來了。

  上次工商所來了幾名工作人員,確實說了一大堆,當時分部也有管理人員在場,杜遲原以為這與政府部門人員打交道是分部人的事,與自已收派件無關。

  「我這回去就辦,就辦…」

  回到電子市場網點,看到收派員們正在交接當天的快遞。往常這個時間,杜遲會過問每個收派員收派件情況,可以這樣說,他現在能對每個收派員的業務情況,以及所負責的客戶,做到「如數家珍」般熟悉,這也是他暗暗自豪的地方。

  「王群,你說的電子市場二樓那幾家客戶業務量不對頭的。」有一次,收派員王群報錯了當天的收件量,被杜遲立馬糾正過來。其他收派員被震驚,以後再也沒有收派員報錯當天的收派件量了。

  而今天,杜遲卻並沒有關注收派員的收件量,看到了王群騎著一輛摩托車,匆匆地旁若無人地駛進中轉場。

  「老王!你怎麼沒有戴頭盔呢?」杜遲大聲地問王群。


  「我急著回網點,把那個頭盔落在客戶那裡了。」王群頭也不回地答。

  杜遲走過去,對著王群:「沒有戴頭盔,罰款50元!」

  王群大感意外,「憑什麼?我沒有戴頭盔又不是有意的,憑什麼罰我款?我又沒有違反公司對收派員的規定!」

  「騎機動車要戴頭盔,這是交通上有規定…」

  王群馬上反駁:「違反交通規定,那應該由交警來管,輪不到你來罰我款。」

  王群的一句話直接讓杜遲語塞。

  「不行,收派員不戴頭盔太危險了,就是公司沒有制度,我也要罰他款,要殺一儆百。」杜遲想到這裡,竟少有的惡狠狠地對王群道:「你這個款我罰定了,你愛咋的咋的!」

  這個世道往往就是這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一橫三分理。王群氣勢洶洶的樣子卻被杜遲這種「野蠻」管理方式震住了。嘴上還像是在嘟噥著什麼,卻低著頭在處理快件,沒有再呈現反抗的舉動。

  王群在不情願的情況下上交了罰款。等冷靜下來後,杜遲又對王群產生了同情,後來杜遲找到王群,「你那50元罰款錢,我來給你吧。」

  王群睜大眼道:「那怎麼行!我的罰款怎麼能讓你支付呢,不行。」

  杜遲看著王群,突然覺得他今天不但可愛,表情也很天真。

  「你有一家老小跟著你要吃飯,我是一個人在深圳,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這個款由我來付吧,不要推辭了。」

  從王群罰款事件中,杜遲越發感到網點制定具體制度的重要性,但他確實無暇也無能力照管這一塊。

  「我能管好電子市場這個網點嗎?」近段時間,杜遲莫名地在拷問自已靈魂。

  「網點好多具體制度要制定,可是我整天在忙,再加上我的文化水平也不夠,做這些文職工作,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杜遲見到林機鋒時訴苦道。

  「現在公司在推廣業務員分片承包制度,我想分包一塊區域,這個電子市場網點主管我做不了。」杜遲突然又向林機鋒提出這個要求。

  林機鋒對杜遲的為人和文化水平那是了如指掌的。他看著杜遲一臉的猶愁中露出少年的羞澀。

  杜遲目前業務水平沒有問題,但他才初中畢業,年紀又是這麼輕,電子市場是一個大網點,業務量、人員等等都比其他網點要複雜,看來讓他管理這麼大的網點,可能還真是為難他了。

  「把你調到中山小區去如何?」林機鋒耐心地問了一聲。

  杜遲忙擺手道:「我不想做官了,我還是去收派件順手。」

  「人家年輕人是想往上爬,你倒好,還想向下走。」

  杜遲馬上道:「我不是心血來潮,我是有考慮的,電子市場快遞業務我太熟悉不過,正好公司有分包區域的政策,這對我可能是一個好機會。再說啦,我做收派員的收入還比兼職網點主管的收入高。」

  「公司不缺收派員,是缺能把收派員組織起來的人。」

  杜遲搖了搖頭,又擺手說他不是組織收派員的那號人。

  林機鋒聽著聽著,覺得杜遲想得還是較全面並經過深思熟慮的,對他自己還是有認識。說實話,當一個組織「老大」,無論這個老大有多大或有多小,肯定不是能力最強的人,而是立場最堅定的那個人!於是道:「那行,我和宋經理協商一下後給你回復。」

  就這麼的,杜遲做了一段時間網點主管後,又分包了華強北電子市場其中一塊區域業務。

  華強北電子市場已悄然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電子市場之一,緊跟隨著的,快遞業務也是高歌猛進,杜遲所分包的區域更是如此。

  「我要買一部小型貨車!」杜遲一直對街路上跑的汽車心生夢想,不過以前只是想想而已,而現在這個夢想可能成真。

  在那個年代,用小型貨車收派件,在很多收派員心裡是不敢想的事。其一是收派成本加大,其二是一次性要投入好幾萬元購車款。

  「羊毛出在羊身上!現在投入大一點,我的收派件量肯定隨之增加,且用汽車收派件可以收一些大貨件,這也是公司提倡的。」杜遲現在是這樣考慮問題。

  說到收大貨快件,杜遲曾向宋經理建議過,電子市場雖然是以小件為主,但大件業務增長很快,如果現在不主動收發大貨件,其他快遞公司會趁虛而入,以後要再想進入這大貨業務市場難度會增加很多。

  但公司考慮到收派員購汽車的意願不強,因此,杜遲的建議也就沒有得到公司的支持。

  「現在有一種家庭用的小型汽車,不但可以裝貨物,還能坐人。」當杜遲將購車的想法告訴杜快時,杜快當然很是高興,於是馬上建議購一部家庭和送貨兩用的車,這樣星期天或空閒時間,可以開著車帶著家人到外面兜兜風。

  聽到弟弟這樣的建議,杜遲覺得很對。來深圳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帶上家人在深圳玩玩。父母親年齡也不小了,他們倆一生沒有出過遠門,現在他和弟弟都在深圳,若是能開著車帶著二老在深圳這高樓大廈之間穿梭,那將是人生一大快事!

  「不過我在深圳購車的事,千萬別和父母說。」杜遲向杜快打招呼。

  「為什麼?王小飛家蓋二層樓,安裝一部電話,他父母逢人便說,引來多少村民的羨慕嫉妒恨,我們也讓父母親在村子裡風光一把,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嘛。」

  杜遲搖了搖頭,「只是購一部車,還讓父母親都覺得風光,那你我也太沒有想法了。」

  杜快雖然不同意哥哥不讓父母知道購車的看法,但他這個人腦子好使,不和父母說就不說唄,反正他自已也很少打電話回去,不要把話說多了,哥哥突然改變主意,那不是空喜一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