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覲見劉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戰爭總算是結束了,也好在是劉備贏了。

  作為勝利的一方,漢中成就了黃漢升的赫赫威名,成就了法孝直的算無遺策,更是讓劉備一雪逢曹必敗的前恥。

  劉備一時意氣風發,風頭無倆,整個漢軍更是士氣高揚,氣勢如虹,漢室復興已然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夢想了。

  但現在的劉備也沒有力氣再繼續北伐了,戰後的他第一時間清點戶頭,收攏人口,組織生產,墾荒種田。

  越靠近沔陽城,人煙越發多了起來,加之暮春時節,農田中莊稼鬱鬱蔥蔥、青翠茂盛,一派田園風光,跟冬日漢中戰場上那種滿目瘡痍、肅殺蕭瑟的氣氛有著鮮明的對比。

  以管窺豹,整個沔陽、整個漢中甚至整個季漢的元氣正在慢慢地復甦起來。

  從軍營到沔陽城,十里路程,不過咫尺之遙,劉封信馬由韁,可他心思沉沉,思慮萬千,不知不覺間他已然來到了沔陽城下。

  華陽國志載:高帝東伐,蕭何常居漢中,足兵足食,築沔陽城,置沔陽縣。《水經注》也載:沔水又東,徑沔陽縣城故城南。城,舊言漢祖在漢中,蕭何所築也。

  沔陽城就在今日的漢中市勉縣,周長不過五里,牆高約摸三丈,城池雖然不大,可也是整個漢中除了南鄭之外最大的城池了,而且位置處在要衝。

  整座城北枕天盪山,南臨沔水,即今日的漢江,隔水而望的,就是黃忠陣斬夏侯淵的定軍山。城池的西面是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的陽平關,東面則是廣袤開闊、一望無際的漢中平原。

  從上帝視角看去,整個城池就像一片方塊,鑲嵌在這秦嶺巴山、漢中平原上,與這蒼茫大地、千古歲月生生世世地糾纏在一起。親臨城下,交雜著千年之後的無限思緒,劉封突然體會到了一種萬古寂寥的悵然。

  城牆下把守的城門校尉自然也是認得劉封的,很愉快地給三人放了行。入了城,三人也減慢了馬速,在城中街道上緩步騎行。

  城中沒有富麗堂皇的民居,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沒有整齊劃一的青石板路,只有土路土牆土房。遠處高聳矗立的門樓垛台,街上行色匆匆的戴甲軍士,無時無刻不提醒著劉封,這不是後世的旅遊景區,金戈鐵馬的烽火歲月就在眼前。

  此時的劉備暫住在城中的官署衙門中,不一會劉封就來到了門前,早有門下小吏在此迎候。三人下馬,將馬匹交由僕役看管後,便隨著小吏去覲見劉備。

  終於要見到三國的大人物了,劉封的心中有些忐忑,畢竟穿越以來,他還沒有見過劉備,這次可以說是他跟劉備的初次相逢。

  當然這位被寄居的身軀似乎對之前的事還保留著部分記憶,倒也不會讓劉封在劉備面前冒冒失失,露出什麼馬腳來。

  來到了官署堂前,趁著小吏上前通報的時間,劉封整了整衣冠,理了理佩劍,再抓緊時間默默過了一遍剛剛路上的所思所想,就像後世準備跟主管匯報工作的小蝦米一樣。

  隨著小吏的傳喚,劉封留下寇延、鄧炯兩人在外等候,自己坦然地步入了堂中。

  只見廳堂里側擺放著一座列有星辰北斗的屏風,屏風之前,一位頭戴爵弁、身著金色華服的老人跽坐於榻上,正與堂下的幾位文臣儒士商議交談。

  劉封顧及禮儀,沒有特意端詳幾人的容貌,便屈身下拜道:「兒劉封叩見父親。」

  沒錯,眼前的老人便是劉備了,見劉封進來了,立即停止了談論,變得喜笑顏開。

  「公授來啦,快快起身,入席先坐吧。」劉備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劉封這麼熱情。

  面對劉備的體貼關愛,劉封有些不太適應,畢竟此刻的他與劉備沒有過多的交集,也沒有前世劉封與劉備長年相處深厚的感情積累,所以略顯有些拘謹矜持。

  此時的廳堂中還有三人,分列兩側,坐於席上。

  劉備左手側為首一人,身形清癯頎長,眼神深邃明亮,此人劉封認得,便是劉備的首席謀主、定軍山之戰最大的功臣,法正法孝直了。

  劉備右手側也坐著一人,年紀約摸三十上下,面龐圓潤飽滿,儀態溫文大方,最為神奇的是,他的兩條眉毛花白,異於常人,不用說了,這位便是「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馬季常了。

  法正的下手還有一人,此人年紀與劉封大抵相仿,外表神采奕奕、俊秀爽朗。可劉封搜羅了一下記憶,好像不認識此人。

  而馬良的下手還空著一個座位,想必就是給劉封預留的吧。劉封脫履上前,跽坐席上。待坐定後,劉封才有機會略微用餘光細細打量劉備這位三國英主。

  劉備的頭冠衣服是極其華美的,頭上的爵弁是古之王侯才能佩戴的,是劉備尊貴地位的象徵。

  身上的華服應該是用蜀錦製成的,衣服上紋路多樣、花團錦簇,彩色的絲線有若游龍穿梭奔騰,看上去流光溢彩、燦若雲霞、鮮艷又奪目。看來劉備還是過上了「美衣服」的快意生活。

  相比之下,劉備的容貌就顯得平平無奇了。他是一位的老人,畢竟此時的劉備已經五十有九,將近花甲之年了。

  歲月的洗禮讓他的臉上寫滿了風霜,但臉膛仍是紫紅色的,顯得神采奕奕。眼睛雖小,卻含帶笑意,與劉封四目相對,仿佛能讓劉封感受到一股父親的慈愛與溫情。當然,最特別的是劉備長著兩隻招風的大耳朵,看上去是比普通人大多了,略顯滑稽。

  但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有著穿著的烘托映襯,加之久居上位的威嚴,此時的劉備雖談不上「天日之表、龍鳳之姿」,但也儼然有一方諸侯的王者氣度了。

  「公授啊,想必來前已有人知會於你了吧,此次召你前來,是有上庸的軍情要與你商議。」

  劉備沒有直接安排劉封攻打上庸的任務,說明任命尚未決定,還在討論之中。想必是下面的一些人,逞一時口舌之快,見風就是雨,把尚在討論中的任命當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