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
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
豫章何去何從?
這是華歆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整個揚州,除淮南之地外,剩下的江東郡縣統稱為「瘴地」。
豫章雖毗鄰富庶的荊州,卻被南嶺山群隔開,兩地不通。
豫章郡的治所,南昌縣。
已是本郡人口最多,相對而言最為富庶的地方了。
這裡有著重要的水路交通樞紐。
在過去幾年,豫章郡一連進行了數次權力更迭。
先是豫章太守周術病逝,然後諸葛玄被推舉為了太守。
可朝廷又命朱皓為太守。
於是朱皓便聯合劉繇,一起進攻諸葛玄。
結果劉繇的部下笮融又叛變,殺死了朱皓。
劉繇又領兵攻打笮融。
最後笮融身死,朝廷又任命了華歆為新的豫章太守。
總之,豫章過去幾年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整個南昌縣上至士族豪強,下至蒼頭百姓,全都閉門閉戶,不敢出門。
甚至百姓家中連隔夜的柴薪都沒有。
現在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勤政愛民的太守,大伙兒都捨不得他。
聽說劉繇病死,百姓們便堵在太守府外,久久不肯離去。
非要華歆接領揚州刺史不可。
但華歆保持了一個政客的冷靜,好言婉拒了百姓們的請求。
豫章到底太過弱小,周邊又強權環伺。
必須得認真思考,決定它未來的歸屬。
「子魚以為當今天下何者為雄?」
王朗認真詢問華歆。
華歆愣了一下,緩緩道:
「荊州劉景升,吳地孫伯符,兗州曹孟德,徐州劉玄德。」
「此一輩,與我豫章利害息息相關。」
能把影響力輻射到豫章來的,只有這麼四個諸侯。
再遠的,手就伸不過來了。
「子魚能用之將,能過此四人乎?」
王朗接著問。
華歆搖了搖頭,嘆道,「莫及也。」
「那豫章資糧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與他郡?」
華歆再度搖頭,誠實地回答道,「皆不如也。」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華歆也明白王朗的意思了。
亂世之中,誰又能夠明哲保身呢?
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趕緊尋一個強大的諸侯,及時站隊吧。
「景興之意,吾已明了。」
華歆皺著眉,說道:
「先前虞仲翔來此,便是有意使我投降孫策。」
「只是此於豫章而言,未必是明智之舉。」
按照正常的時間線,歷史上的華歆是在被虞翻勸說一頓後,便直接舉城投降孫策了。
但這個位面的華歆卻有所顧慮。
無他,因為歷史上的孫策當時已經統一了江東六郡,只剩下一個豫章了。
並且在那之前,孫策還擊敗了劉表,斬敵兩萬餘眾,威震江東。
故以當時孫策的威名,華歆自然不敢跟他交兵,主動就獻城投降了。
不過此時的孫策,手中僅吳郡、會稽兩地而已。
豫章北面的廬江、丹陽俱是曹操、劉備、劉表的從屬勢力。
也就說現在江東的局勢非常不明朗,誰也說不好鹿死誰手。
所以面對虞翻過來的勸降,華歆心中產生了猶豫。
江東這麼多人覬覦,這麼多諸侯下場干預。
華歆只要一個站隊錯誤,就有可能落得個三族消消樂的下場。
兼之他的性格,本身就是內斂低調,敏感多疑。
在這重大的站隊問題上,就更不可能輕易做決定了。
「孫逆橫行江東,朝廷卻許之以柴桑,想必是想引誘劉表與孫策兩家內鬥。」
王朗認真地分析道。
「孫劉兩家相爭,徒使豫章受害。」
「子魚可要想清楚,究竟是要幫誰。」
華歆眼眸蹙起,眉宇間一川不平。
劉表與孫策與他挨得最近。
從感性上講,華歆肯定是更加心向前者的。
畢竟劉表是漢室宗親,名列大漢八俊,又是亂世良牧。
他沒道理投靠孫策這個軍閥頭子。
從理性上講,華歆沒有上帝視角。
劉表目前看來,就是要遠遠強過孫策的。
荊州號稱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戰艦數千,糧秣無數。
孫策手上就兩個瘴地,如何與劉景升相敵?
「我欲回絕了孫使,投靠劉景升,何如?」
華歆認真徵詢王朗的意見。
王朗卻搖了搖頭,正色說道:
「愚竊以為,子魚誰都可以投靠,唯獨不可在劉景升與孫伯符之間做出選擇。」
「這是為何?」
華歆有些莫名,現在孫劉兩家可能要在長江上打一仗了。
到時候豫章就能夠作為一個重要的後勤補給地,對他們兩家而言,是非常值得拉攏的對象。
王朗一捋鬍鬚,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劉景升,仁義之主也!」
「只是其終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坐觀時變。」
「天下名士俱避亂於荊州,劉牧盡收海內俊傑,卻不知所任。」
「此必使國危而無輔。」
「今天下方有事,而劉牧坐保江、漢之間,足見其並無四方之志。」
言外之意,劉表的外交政策,始終是死保荊州。
不會過多干預荊州之外的事務。
王朗擔心華歆投靠了劉表,日後豫章有難,劉表會不會全力施救。
其實,劉表想當周文王,天下很多人都看得出來。
但我們都知道,劉表錯估了形勢。
把群雄並起的漢末,當成了內憂外患的殷商。
他以為只要一直苟下去,就能奪得天下。
以至於在擁有強大的實力時,卻不知抓緊時間擴張地盤。
諸葛恪就曾評價道,
——「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
「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
「北方都定之後,操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當時雖有智者,不能復為畫計於是景升兒子。」
就是說劉表在荊州有那麼強大的實力,不趁著曹操弱小的時候,把他兼併了。
反而眼睜睜地看著曹操吞併二袁,蠶食河北、淮南之地。
等曹操騰出手來收拾荊州時,再多的計謀之士,也無能為力了。
荊州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很多人都勸過劉表,不能一直這樣苟。
但劉表對此卻振振有詞,說這叫,「內不失職貢,外不背盟主。」
美其名曰是中庸之道。
不過正是由於劉表的中庸之道,才使此時的王朗對荊州信心不足。
王朗認定劉表保不住豫章,投靠他,等於是白白為荊州打工。
「若是不投劉景升,莫不是要我投孫伯符?」
華歆再出聲問。
其實豫章周邊四個諸侯,孫策肯定是下下選。
無論是名頭上,還是實力上,他都是最弱的。
當然了,如果考慮到南方交州的士燮,那還有第五個選擇。
可問題是,
連江東之地,此時都被認為是瘴地。
更加往南的交州,人口加起來還沒荊州一個郡多,到處都是蚊蟲、毒蛇、蟻獸。
這些自詡禮儀之邦出身的士人,誰願意去那裡安住?
「孫伯符其意頗猥,猘兒也,難與之爭鋒。」
王朗皺起眉,想起此前被其暴打的情景。
「其人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
「又有周公瑾,為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謀而有成,所規不細。」
「彼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
華歆聞言,乃道:
「既然劉景升、孫伯符皆非上選。」
「景興之意,莫不是要我去投靠曹操、劉備?」
正是如此……
王朗點了點頭,「曹孟德位列三公,當世人傑。」
「劉備漢左將軍,王霸之略。」
「今朝廷遠在陳地,為曹劉二人所掌。」
「向者使孫逆討柴桑,引之攻劉表,必是曹劉共議所為。」
「河南早晚要與河北袁紹一戰,曹劉兩家能摒棄前嫌,化干戈為玉帛,合力對抗袁紹。」
「此乃成大事之人所為也!」
說著,王朗忍不住豎了一根大拇指,盛讚曹操、劉備兩人格局大。
凡是能夠成大事的人,必是不會被感情所累,這是標準的政治人物。
王朗的話還在家繼續。
「河南用李翊為謀主,其人足智多謀,弄江淮俊傑如稚兒。」
「聽聞前滅淮南袁術,多用此人之謀。」
「現在李翊合河南之力,專欲對付河北。」
「河北強盛,若我等以少眾從河南,曹劉必喜,以我為重。」
「況曹操、劉備俱有霸王之志,明德於四海。」
「以我觀之,天下英雄,僅此二人而已。」
王朗認認真真地分析,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兩人。
劉表、孫策等輩俱不足以成事。
投靠他們任何一個,都是沒有前途的。
何況李翊的戰略規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那就是,儘可能拉攏除河北之外的所有勢力。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只要你干河北,我河南一定幫幫場子。
這是有大格局,大戰略的人,才能做到並將之實施的規劃。
李翊絕對是一個可比蘇秦、張儀的縱橫家。
跟著這樣的人混,才會有前途。
「聞說李翊督淮南軍事,我等何不使人向他投誠。」
「以其戰略眼光,斷不會棄我豫章於不顧。」
王朗也是聽說過李翊的事跡的,這人很有戰略眼光。
一定能夠意識到豫章的戰略價值。
何況李翊在江東大力扶持代理人,不就是因為騰不出手來處理江東事務嗎?
豫章百姓擁戴華歆,華歆完全可以作為揚州西土的代理人。
多一個附庸,李翊也能夠更好的制衡江東勢力,他肯定不會拒絕豫章的投誠。
「只是……」
華歆面色一沉,仍舊有些猶豫。
他倒不是擔心李翊會拒絕豫章的投誠。
畢竟誰會嫌自己附庸多?
那還不是能收狗就儘量多收。
「劉營重心皆在淮南,丹陽一地,尚且控制力不足。」
「況我豫章西土乎?」
華歆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他真正擔心的是,徐州是否跟荊州一樣,能夠保全住豫章。
荊州毗鄰豫章,它保不住,純粹是因為劉表自己不下場干預。
根本不會舉荊州之力,來救豫章一郡。
而徐州方面,則是隔得太遠,中間隔著一個丹陽。
雖說丹陽袁胤已經投靠了徐州,是徐州附庸。
但兩地隔著沼澤、山川、湖泊,相救倒也困難。
「所以,我們不妨試一試。」
「如何試?」
「派人前往徐州,試探一下李翊的態度。」
「若他當真豫章予以重視,定會舉淮南之兵,保我豫章。」
王朗洋洋灑灑地說道。
華歆背著手,躊躇難決。
總覺得這些選擇都各有利弊,實在難以決出一個最佳人選出來。
王朗接著勸說道:
「今河南擁奉王室,投河南,便等於投靠漢室朝廷。」
「此宜從一也。」
「劉玄德乃漢左將軍,與四世三公的袁氏也是姻親。」
「此宜從二也。」
一提到袁氏,就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但這句話真正有含金量的是後半句,而非前半句。
若說四世三公,並非袁氏專利。
弘農楊氏,也是四世三公,楊修就出自這個家族。
但他們家的影響力,明顯比不上袁氏。
包括汝南許氏,也是三世三公。
許劭就出自這個家族,其影響力依然遠遠比不上袁氏。
袁氏號稱門生故吏遍天下,是個什麼概念呢?
保守估計,袁氏的門生多達數千人。
你想一個中央政府才養多少官員。
上至朝廷大員,下至地方郡守。
這主要得益於兩漢實行的察舉制,做官必須要有人舉薦。
以袁家在官場的地位,上至三公下至郡守、縣令。
經過了四代人,近百年的經營,由袁家舉薦出來的官員不可勝數。
權傾朝野的董卓,曾經說過,「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你便知道袁氏在當時是什麼影響力了。
順帶一提,董卓自己就是袁氏的門生。
把冀州讓給袁紹的韓馥,也說,「吾本袁氏故吏,度德而讓。」
此外,天下間唯二的四世三公,弘農楊氏,跟袁氏還是姻親關係。
所以,漢末家族,真的是一個龐大的關係網。
劉備是帝室苗裔,漢左將軍,其夫人是袁氏嫡女。
光這一層背景,就值得王朗力薦華歆,向徐州投誠。
他們豫章本郡有不少官員,都是袁氏故吏。
既然老劉家與老袁家有這樣一層關係,袁術的族弟袁胤又已經向徐州投誠。
那為什麼豫章不緊隨他們的步伐呢?
「今左將軍上稟朝廷之命,下奉獻黎庶之託。」
「為天子、朝廷安定淮南。」
「若能舉豫章之土,獻予河南,也是華某之幸事也。」
終於,華歆被王朗說動。
決定舉豫章之地,向河南投誠。
「只是未知誰人可為我出使徐州,面見李子玉。」
「……便由朗親自去吧。」
王朗一拱手,「吾久聞李子玉賢名,其以少年之紀便為劉營謀主。」
「如今未至而立之年,便督淮南軍政,節制兩郡人馬。」
「這樣的奇才,一定能夠意識豫章的戰略價值。」
這也是王朗再尋找一個脫身的機會。
他自敗給孫策後,孫策想讓為自己效力,王朗不肯。
於是孫策便不許王朗離開江東。
倒也沒軟禁他,只是不許他過江。
王朗來找華歆,本也是想向他求助。
希望他這個一郡長官兒,幫他一把,幫他潛逃出長江。
華歆畢竟是郡一把手,想辦法送出去一個人還是沒問題的。
且他與王朗是故交,關係很好。
有了王朗的保證,華歆心中也寬慰了不少。
「……如此最好不過,景興到徐州時,一定要仔細探查李翊為人。」
「切莫使豫章所託非人,否則華某罪過大焉。」
華歆再三叮囑,王朗連連保證。
隨後,華歆秘密安排船隻,把王朗送入長江。
自己則回復虞翻,表示須要先考慮考慮孫策的請求。
這是他的拖字訣。
同時,華歆也抓住了孫策的軟肋。
孫策此時遠沒有歷史上那麼強大,卻不得不提前拉攏華歆。
因為他接下來要出兵荊州。
豫章,尤其是治所南昌縣,可以作為重要的後勤補給地。
孫策現在也不敢亂來,害怕把華歆逼急了,投靠劉表。
這對馬上要與荊州開戰的孫吳而言,絕非好事。
所以當華歆使出拖字訣時,虞翻也不好逼迫他。
只能先書信一封,發回吳地,備言其事。
孫策見此,只回信說,讓虞翻先穩住華歆。
他隨後便到。
不表。
……
又是一年冬來到。
今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稍晚一些。
但卻遠比過去幾年都要更冷。
由於趕上新年,一向是個大忙人的李翊,難得將工作推去。
反倒回家和家人們團聚,把酒言歡。
新年嘛,就陪著家裡人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算是盡到一個家長的責任。
另一個原因就是,袁瑩有身孕了。
雖然她是後來的,但確實比麋夫人要快。
考慮到這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李翊對此還是頗為重視的。
悉心照顧袁夫人。
而除李翊之外,最為開心的當屬劉備。
得知軍師有後了,竟比自己有後還興奮。
立馬強制下令讓李翊回家照看孩子,府中事務,可暫時擱下,交由龐統、荀攸等人代為處理。
沒辦法,軍師有事,就勞累勞累其他人吧。
當然,一些軍國大務,手下人不好決定的,還是得送到李府來。
交由李翊親自拍案決定。
不過,這已經遠比此前輕鬆不少。
這幾天,李翊便陪著家人在城外賞雪。
然後又與曹豹、太史慈等好友,於雪中平野縱馬,狩獵尋野。
眾人打到上好的野味,都專門送過來給李翊。
像虎筋虎骨都是上好的補品,極為珍貴。
李翊謝過眾人,便命庖人就於雪地里烤了,邀大伙兒一起來吃。
麋貞與袁瑩兩姊妹關係倒是好,一起端坐在旁側,指示僕人烤肉。
恰逢李翊走過來,袁瑩見著夫君,開心的上前向他行禮。。
「……夫人,有孕在身,且安心坐好。」
「不必多這些繁縟禮節。」
袁瑩摸了摸肚子,笑道:
「現在孩子還見不著哩。」
說著,又去烤肉熟了麼,想端來給李翊嘗嘗。
麋貞見此趕忙起身,給李翊騰座位,微微一笑:
「……夫君請坐。」
李翊瞧她一眼,見她面有風霜之色,眼底微微發黑,便問:
「可是又看了一晚的帳本?」
由於麋貞是商賈大家出身,平日裡便管府上的帳務。
畢竟李翊處理軍政都已經夠忙的了,能多一個賢內助,分擔內務再好不過。
李翊輕輕擁住了她的肩,佯作嚴厲道:
「你若再這般辛苦,我可要讓桃紅將府中的帳本都收了去,藏起來。」
「左不過是幾處莊子,何必勞費心神?」
由於劉備賞賜了李翊好幾處莊子,李翊一直疏於打理。
麋貞由於職業病犯了,覺得幾處莊子荒著也不是事兒,便主動接領過來幫忙打理。
「閒置著倒也可惜,雖說只是幾個莊園。」
「可若當真經營起來,或許來日也能派上用場,為夫君幫襯一二。」
麋貞將頭輕輕埋在李翊胸口裡。
「這幾日,妾身想親自去園子裡看看,您可要一起?」
李翊無奈地颳了刮她的鼻尖,「罷了,你定個時機便是。」
正說間,袁瑩端著一盤烤肉走來,笑道:
「~噫,看來瑩兒來的不是時候哩。」
李翊右手抱著麋貞,朝她揮了揮左手,道:
「不,你來的正是時候。」
「過來坐。」
袁瑩嫣然一笑,將烤盤放下,依言坐了。
只是手仍合在李翊掌心,頸側不覺漸泛起一層薄紅。
與李翊旖旎在一處。
「夫君,此前你讓我畫的圖紙,我畫好了哩。」
袁瑩依偎在李翊懷裡,小鳥依人般地說道。
「哦?可有交給匠人麼?」
「那當然~」袁瑩一揚頭,眉眼盈盈,「匠人看過之後,半天就做好了。」
「哦?這麼快?」
李翊一喜,「快命人拿上來我看。」
不多時,下人抬上一口鍋來。
眾人皆圍了過來查看。
「這是何物啊?」
「……不知啊,郯侯做事向來特立獨行,我等俗子豈能知曉?」
眾人都不知道李翊又發明了個什麼稀奇玩意兒。
看這樣子,難不成是鎧甲斗具的一種,背著背上放暗箭的?
「諸位不必猜了,此物名為鍋,是做菜用的。」
李翊也不賣關子,向眾人說明了,鐵鍋的用處。
這個時候還沒有炒菜的概念,做飯都是用釜、甑。
由於徐州有鐵官營,兼之魯、沛兩國鐵礦豐富。
李翊便命工匠,用銅鐵打造了一口黑鍋。
之所以現在才推出來,還是因為軍用需求大於民用。
隨著徐州冶鐵技術的發展,以及鐵礦開採的正規化。
徐州的鐵務的經營成功,使得大量的優質鐵礦得以開採。
李翊這才有將鐵礦推向民用的打算。
像之前打造甲冑兵刃,包括曲轅犁等農具,這些都是剛需。
多少鐵用來生產民用器具,多少鐵用來生產軍用武器。
這些都是由政府制定標準,嚴格規定的。
與此同時,李翊力勸劉備取消稅務壁壘。
即徐州各郡國之間,鋼鐵、糧食、食鹽等重要物資,中間的關稅一律取消。
至於與淮南的水路交通,也不得對這些物資徵收稅款。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極大打擊了從前利用關稅牟利的黑心群體。
同時加強了徐州各郡國之間的聯繫,使之連接的更加緊密。
由於淮南水路交通重地的稅款被取消,也極大促進了外州商賈的貿易往來。
即成功招攬了大量外資。
在李翊的嚴格管控下,民間百姓幾乎不會出現缺少鐵製農具的情況了。
同時,民用的切菜刀也能夠正大光明的放在鐵鋪內售賣。
徐州對於鐵礦的成功管控,是整個大漢帝國,實現鋼鐵生產業發展的一次重大飛躍。
李翊表面上是發明了一口鍋,實際上這口鍋背後承載著徐州鋼鐵產業的騰飛。
「既然諸位皆在,便一起試一試這口鍋做出來的飯食,味道如何。」
李翊即招來庖人,命他們生火下油,開始準備炒菜。
而炒的菜也很簡單,
——韭菜炒雞蛋。
經典的家常菜,一頓能炫三碗白米飯。
很快,菜炒好了,盛在一口大碗裡。
李翊命眾人取筷子來吃。
在這個時代,吃就是一種享受。
吃美食,更是美不可言。
適才炒菜之時,眾人光是聞到那香味便覺食指大動。
是以個個急不可耐。
「……善!善!」
「……善呀!大善!」
真要說一盤韭菜炒雞蛋能有多美味,倒也不至於。
可問題是這些人從來沒有吃過炒菜。
而炒菜和釜甑燉出來的菜完全是兩種滋味,第一次吃到炒菜,眾人能不覺得好吃嗎?
「不想郯侯還有這般手藝,縱是太和公在世,亦未必至此也!」
眾人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不忘誇讚李翊的廚藝,拍他的馬屁。
「既然諸位喜歡,就多吃一些。」
「我再命庖人去做。」
李翊即吩咐庖人接著炒,直到讓眾人都吃高興了為止。
恰逢此時,桃紅箭步走來,躬身拜道:
「先生,有外賓到了。」
李翊聞言,面色微有不豫,沉聲道:
「吾難得與諸公在此賞雪烤肉,誰敢來壞我雅興?」
桃紅見李翊發怒,也略有些惶恐,欠身道:
「那人自稱是您的故友許攸。」
許攸?
李翊眉梢一挑,旋即轉怒為喜,道:
「既是許子遠到來,我當親自去迎!」
話落,直接掠過了桃紅。
桃紅聞言,問一旁的麋貞道:
「主母,這位許攸是什麼人吶?」
「為何令先生如此重視。」
要知道,李翊平日要接見不少外客。
時間長了,便漸漸推給龐統。
只說有龐統鎮不住的人物,再來由李翊出面接見。
「許是夫君的貴人吧……」
麋貞淡淡答道。
少時,李翊於城外見著許攸,大聲笑著走上前。
「……子遠,子遠!別來無恙啊!」
許攸取下遮雪的斗笠,向李翊作揖道:
「郯侯!故人許攸有禮了!」
李翊連忙接過許攸的斗笠,正色說道:
「~誒,莫要如此講話。」
「你我乃是舊友,莫要如此見疏。」
許攸聞言大喜,他雖說是河北重臣。
但李翊現在的身份同樣也不低。
軍師中郎將,督兩郡兵馬,縣侯加賜金印紫綬。
「……好好好,攸虛長子玉些年歲,便妄稱一聲愚兄吧。」
「此次愚兄專程從河北來徐州見子玉,只是為了敘舊情。」
「為此,愚兄專門給你帶了禮物哩。」
許攸咧嘴一笑,命人將禮物呈上來。
「此有金銀五十斤,錦緞十匹,明珠一顆。」
「僅表愚兄相敬之意。」
……
(求兄弟們給主角孩子取個名)
(本章完)
豫章何去何從?
這是華歆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整個揚州,除淮南之地外,剩下的江東郡縣統稱為「瘴地」。
豫章雖毗鄰富庶的荊州,卻被南嶺山群隔開,兩地不通。
豫章郡的治所,南昌縣。
已是本郡人口最多,相對而言最為富庶的地方了。
這裡有著重要的水路交通樞紐。
在過去幾年,豫章郡一連進行了數次權力更迭。
先是豫章太守周術病逝,然後諸葛玄被推舉為了太守。
可朝廷又命朱皓為太守。
於是朱皓便聯合劉繇,一起進攻諸葛玄。
結果劉繇的部下笮融又叛變,殺死了朱皓。
劉繇又領兵攻打笮融。
最後笮融身死,朝廷又任命了華歆為新的豫章太守。
總之,豫章過去幾年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整個南昌縣上至士族豪強,下至蒼頭百姓,全都閉門閉戶,不敢出門。
甚至百姓家中連隔夜的柴薪都沒有。
現在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勤政愛民的太守,大伙兒都捨不得他。
聽說劉繇病死,百姓們便堵在太守府外,久久不肯離去。
非要華歆接領揚州刺史不可。
但華歆保持了一個政客的冷靜,好言婉拒了百姓們的請求。
豫章到底太過弱小,周邊又強權環伺。
必須得認真思考,決定它未來的歸屬。
「子魚以為當今天下何者為雄?」
王朗認真詢問華歆。
華歆愣了一下,緩緩道:
「荊州劉景升,吳地孫伯符,兗州曹孟德,徐州劉玄德。」
「此一輩,與我豫章利害息息相關。」
能把影響力輻射到豫章來的,只有這麼四個諸侯。
再遠的,手就伸不過來了。
「子魚能用之將,能過此四人乎?」
王朗接著問。
華歆搖了搖頭,嘆道,「莫及也。」
「那豫章資糧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與他郡?」
華歆再度搖頭,誠實地回答道,「皆不如也。」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華歆也明白王朗的意思了。
亂世之中,誰又能夠明哲保身呢?
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趕緊尋一個強大的諸侯,及時站隊吧。
「景興之意,吾已明了。」
華歆皺著眉,說道:
「先前虞仲翔來此,便是有意使我投降孫策。」
「只是此於豫章而言,未必是明智之舉。」
按照正常的時間線,歷史上的華歆是在被虞翻勸說一頓後,便直接舉城投降孫策了。
但這個位面的華歆卻有所顧慮。
無他,因為歷史上的孫策當時已經統一了江東六郡,只剩下一個豫章了。
並且在那之前,孫策還擊敗了劉表,斬敵兩萬餘眾,威震江東。
故以當時孫策的威名,華歆自然不敢跟他交兵,主動就獻城投降了。
不過此時的孫策,手中僅吳郡、會稽兩地而已。
豫章北面的廬江、丹陽俱是曹操、劉備、劉表的從屬勢力。
也就說現在江東的局勢非常不明朗,誰也說不好鹿死誰手。
所以面對虞翻過來的勸降,華歆心中產生了猶豫。
江東這麼多人覬覦,這麼多諸侯下場干預。
華歆只要一個站隊錯誤,就有可能落得個三族消消樂的下場。
兼之他的性格,本身就是內斂低調,敏感多疑。
在這重大的站隊問題上,就更不可能輕易做決定了。
「孫逆橫行江東,朝廷卻許之以柴桑,想必是想引誘劉表與孫策兩家內鬥。」
王朗認真地分析道。
「孫劉兩家相爭,徒使豫章受害。」
「子魚可要想清楚,究竟是要幫誰。」
華歆眼眸蹙起,眉宇間一川不平。
劉表與孫策與他挨得最近。
從感性上講,華歆肯定是更加心向前者的。
畢竟劉表是漢室宗親,名列大漢八俊,又是亂世良牧。
他沒道理投靠孫策這個軍閥頭子。
從理性上講,華歆沒有上帝視角。
劉表目前看來,就是要遠遠強過孫策的。
荊州號稱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戰艦數千,糧秣無數。
孫策手上就兩個瘴地,如何與劉景升相敵?
「我欲回絕了孫使,投靠劉景升,何如?」
華歆認真徵詢王朗的意見。
王朗卻搖了搖頭,正色說道:
「愚竊以為,子魚誰都可以投靠,唯獨不可在劉景升與孫伯符之間做出選擇。」
「這是為何?」
華歆有些莫名,現在孫劉兩家可能要在長江上打一仗了。
到時候豫章就能夠作為一個重要的後勤補給地,對他們兩家而言,是非常值得拉攏的對象。
王朗一捋鬍鬚,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劉景升,仁義之主也!」
「只是其終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坐觀時變。」
「天下名士俱避亂於荊州,劉牧盡收海內俊傑,卻不知所任。」
「此必使國危而無輔。」
「今天下方有事,而劉牧坐保江、漢之間,足見其並無四方之志。」
言外之意,劉表的外交政策,始終是死保荊州。
不會過多干預荊州之外的事務。
王朗擔心華歆投靠了劉表,日後豫章有難,劉表會不會全力施救。
其實,劉表想當周文王,天下很多人都看得出來。
但我們都知道,劉表錯估了形勢。
把群雄並起的漢末,當成了內憂外患的殷商。
他以為只要一直苟下去,就能奪得天下。
以至於在擁有強大的實力時,卻不知抓緊時間擴張地盤。
諸葛恪就曾評價道,
——「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
「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
「北方都定之後,操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當時雖有智者,不能復為畫計於是景升兒子。」
就是說劉表在荊州有那麼強大的實力,不趁著曹操弱小的時候,把他兼併了。
反而眼睜睜地看著曹操吞併二袁,蠶食河北、淮南之地。
等曹操騰出手來收拾荊州時,再多的計謀之士,也無能為力了。
荊州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很多人都勸過劉表,不能一直這樣苟。
但劉表對此卻振振有詞,說這叫,「內不失職貢,外不背盟主。」
美其名曰是中庸之道。
不過正是由於劉表的中庸之道,才使此時的王朗對荊州信心不足。
王朗認定劉表保不住豫章,投靠他,等於是白白為荊州打工。
「若是不投劉景升,莫不是要我投孫伯符?」
華歆再出聲問。
其實豫章周邊四個諸侯,孫策肯定是下下選。
無論是名頭上,還是實力上,他都是最弱的。
當然了,如果考慮到南方交州的士燮,那還有第五個選擇。
可問題是,
連江東之地,此時都被認為是瘴地。
更加往南的交州,人口加起來還沒荊州一個郡多,到處都是蚊蟲、毒蛇、蟻獸。
這些自詡禮儀之邦出身的士人,誰願意去那裡安住?
「孫伯符其意頗猥,猘兒也,難與之爭鋒。」
王朗皺起眉,想起此前被其暴打的情景。
「其人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
「又有周公瑾,為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謀而有成,所規不細。」
「彼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
華歆聞言,乃道:
「既然劉景升、孫伯符皆非上選。」
「景興之意,莫不是要我去投靠曹操、劉備?」
正是如此……
王朗點了點頭,「曹孟德位列三公,當世人傑。」
「劉備漢左將軍,王霸之略。」
「今朝廷遠在陳地,為曹劉二人所掌。」
「向者使孫逆討柴桑,引之攻劉表,必是曹劉共議所為。」
「河南早晚要與河北袁紹一戰,曹劉兩家能摒棄前嫌,化干戈為玉帛,合力對抗袁紹。」
「此乃成大事之人所為也!」
說著,王朗忍不住豎了一根大拇指,盛讚曹操、劉備兩人格局大。
凡是能夠成大事的人,必是不會被感情所累,這是標準的政治人物。
王朗的話還在家繼續。
「河南用李翊為謀主,其人足智多謀,弄江淮俊傑如稚兒。」
「聽聞前滅淮南袁術,多用此人之謀。」
「現在李翊合河南之力,專欲對付河北。」
「河北強盛,若我等以少眾從河南,曹劉必喜,以我為重。」
「況曹操、劉備俱有霸王之志,明德於四海。」
「以我觀之,天下英雄,僅此二人而已。」
王朗認認真真地分析,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兩人。
劉表、孫策等輩俱不足以成事。
投靠他們任何一個,都是沒有前途的。
何況李翊的戰略規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那就是,儘可能拉攏除河北之外的所有勢力。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只要你干河北,我河南一定幫幫場子。
這是有大格局,大戰略的人,才能做到並將之實施的規劃。
李翊絕對是一個可比蘇秦、張儀的縱橫家。
跟著這樣的人混,才會有前途。
「聞說李翊督淮南軍事,我等何不使人向他投誠。」
「以其戰略眼光,斷不會棄我豫章於不顧。」
王朗也是聽說過李翊的事跡的,這人很有戰略眼光。
一定能夠意識到豫章的戰略價值。
何況李翊在江東大力扶持代理人,不就是因為騰不出手來處理江東事務嗎?
豫章百姓擁戴華歆,華歆完全可以作為揚州西土的代理人。
多一個附庸,李翊也能夠更好的制衡江東勢力,他肯定不會拒絕豫章的投誠。
「只是……」
華歆面色一沉,仍舊有些猶豫。
他倒不是擔心李翊會拒絕豫章的投誠。
畢竟誰會嫌自己附庸多?
那還不是能收狗就儘量多收。
「劉營重心皆在淮南,丹陽一地,尚且控制力不足。」
「況我豫章西土乎?」
華歆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他真正擔心的是,徐州是否跟荊州一樣,能夠保全住豫章。
荊州毗鄰豫章,它保不住,純粹是因為劉表自己不下場干預。
根本不會舉荊州之力,來救豫章一郡。
而徐州方面,則是隔得太遠,中間隔著一個丹陽。
雖說丹陽袁胤已經投靠了徐州,是徐州附庸。
但兩地隔著沼澤、山川、湖泊,相救倒也困難。
「所以,我們不妨試一試。」
「如何試?」
「派人前往徐州,試探一下李翊的態度。」
「若他當真豫章予以重視,定會舉淮南之兵,保我豫章。」
王朗洋洋灑灑地說道。
華歆背著手,躊躇難決。
總覺得這些選擇都各有利弊,實在難以決出一個最佳人選出來。
王朗接著勸說道:
「今河南擁奉王室,投河南,便等於投靠漢室朝廷。」
「此宜從一也。」
「劉玄德乃漢左將軍,與四世三公的袁氏也是姻親。」
「此宜從二也。」
一提到袁氏,就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但這句話真正有含金量的是後半句,而非前半句。
若說四世三公,並非袁氏專利。
弘農楊氏,也是四世三公,楊修就出自這個家族。
但他們家的影響力,明顯比不上袁氏。
包括汝南許氏,也是三世三公。
許劭就出自這個家族,其影響力依然遠遠比不上袁氏。
袁氏號稱門生故吏遍天下,是個什麼概念呢?
保守估計,袁氏的門生多達數千人。
你想一個中央政府才養多少官員。
上至朝廷大員,下至地方郡守。
這主要得益於兩漢實行的察舉制,做官必須要有人舉薦。
以袁家在官場的地位,上至三公下至郡守、縣令。
經過了四代人,近百年的經營,由袁家舉薦出來的官員不可勝數。
權傾朝野的董卓,曾經說過,「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你便知道袁氏在當時是什麼影響力了。
順帶一提,董卓自己就是袁氏的門生。
把冀州讓給袁紹的韓馥,也說,「吾本袁氏故吏,度德而讓。」
此外,天下間唯二的四世三公,弘農楊氏,跟袁氏還是姻親關係。
所以,漢末家族,真的是一個龐大的關係網。
劉備是帝室苗裔,漢左將軍,其夫人是袁氏嫡女。
光這一層背景,就值得王朗力薦華歆,向徐州投誠。
他們豫章本郡有不少官員,都是袁氏故吏。
既然老劉家與老袁家有這樣一層關係,袁術的族弟袁胤又已經向徐州投誠。
那為什麼豫章不緊隨他們的步伐呢?
「今左將軍上稟朝廷之命,下奉獻黎庶之託。」
「為天子、朝廷安定淮南。」
「若能舉豫章之土,獻予河南,也是華某之幸事也。」
終於,華歆被王朗說動。
決定舉豫章之地,向河南投誠。
「只是未知誰人可為我出使徐州,面見李子玉。」
「……便由朗親自去吧。」
王朗一拱手,「吾久聞李子玉賢名,其以少年之紀便為劉營謀主。」
「如今未至而立之年,便督淮南軍政,節制兩郡人馬。」
「這樣的奇才,一定能夠意識豫章的戰略價值。」
這也是王朗再尋找一個脫身的機會。
他自敗給孫策後,孫策想讓為自己效力,王朗不肯。
於是孫策便不許王朗離開江東。
倒也沒軟禁他,只是不許他過江。
王朗來找華歆,本也是想向他求助。
希望他這個一郡長官兒,幫他一把,幫他潛逃出長江。
華歆畢竟是郡一把手,想辦法送出去一個人還是沒問題的。
且他與王朗是故交,關係很好。
有了王朗的保證,華歆心中也寬慰了不少。
「……如此最好不過,景興到徐州時,一定要仔細探查李翊為人。」
「切莫使豫章所託非人,否則華某罪過大焉。」
華歆再三叮囑,王朗連連保證。
隨後,華歆秘密安排船隻,把王朗送入長江。
自己則回復虞翻,表示須要先考慮考慮孫策的請求。
這是他的拖字訣。
同時,華歆也抓住了孫策的軟肋。
孫策此時遠沒有歷史上那麼強大,卻不得不提前拉攏華歆。
因為他接下來要出兵荊州。
豫章,尤其是治所南昌縣,可以作為重要的後勤補給地。
孫策現在也不敢亂來,害怕把華歆逼急了,投靠劉表。
這對馬上要與荊州開戰的孫吳而言,絕非好事。
所以當華歆使出拖字訣時,虞翻也不好逼迫他。
只能先書信一封,發回吳地,備言其事。
孫策見此,只回信說,讓虞翻先穩住華歆。
他隨後便到。
不表。
……
又是一年冬來到。
今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稍晚一些。
但卻遠比過去幾年都要更冷。
由於趕上新年,一向是個大忙人的李翊,難得將工作推去。
反倒回家和家人們團聚,把酒言歡。
新年嘛,就陪著家裡人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算是盡到一個家長的責任。
另一個原因就是,袁瑩有身孕了。
雖然她是後來的,但確實比麋夫人要快。
考慮到這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李翊對此還是頗為重視的。
悉心照顧袁夫人。
而除李翊之外,最為開心的當屬劉備。
得知軍師有後了,竟比自己有後還興奮。
立馬強制下令讓李翊回家照看孩子,府中事務,可暫時擱下,交由龐統、荀攸等人代為處理。
沒辦法,軍師有事,就勞累勞累其他人吧。
當然,一些軍國大務,手下人不好決定的,還是得送到李府來。
交由李翊親自拍案決定。
不過,這已經遠比此前輕鬆不少。
這幾天,李翊便陪著家人在城外賞雪。
然後又與曹豹、太史慈等好友,於雪中平野縱馬,狩獵尋野。
眾人打到上好的野味,都專門送過來給李翊。
像虎筋虎骨都是上好的補品,極為珍貴。
李翊謝過眾人,便命庖人就於雪地里烤了,邀大伙兒一起來吃。
麋貞與袁瑩兩姊妹關係倒是好,一起端坐在旁側,指示僕人烤肉。
恰逢李翊走過來,袁瑩見著夫君,開心的上前向他行禮。。
「……夫人,有孕在身,且安心坐好。」
「不必多這些繁縟禮節。」
袁瑩摸了摸肚子,笑道:
「現在孩子還見不著哩。」
說著,又去烤肉熟了麼,想端來給李翊嘗嘗。
麋貞見此趕忙起身,給李翊騰座位,微微一笑:
「……夫君請坐。」
李翊瞧她一眼,見她面有風霜之色,眼底微微發黑,便問:
「可是又看了一晚的帳本?」
由於麋貞是商賈大家出身,平日裡便管府上的帳務。
畢竟李翊處理軍政都已經夠忙的了,能多一個賢內助,分擔內務再好不過。
李翊輕輕擁住了她的肩,佯作嚴厲道:
「你若再這般辛苦,我可要讓桃紅將府中的帳本都收了去,藏起來。」
「左不過是幾處莊子,何必勞費心神?」
由於劉備賞賜了李翊好幾處莊子,李翊一直疏於打理。
麋貞由於職業病犯了,覺得幾處莊子荒著也不是事兒,便主動接領過來幫忙打理。
「閒置著倒也可惜,雖說只是幾個莊園。」
「可若當真經營起來,或許來日也能派上用場,為夫君幫襯一二。」
麋貞將頭輕輕埋在李翊胸口裡。
「這幾日,妾身想親自去園子裡看看,您可要一起?」
李翊無奈地颳了刮她的鼻尖,「罷了,你定個時機便是。」
正說間,袁瑩端著一盤烤肉走來,笑道:
「~噫,看來瑩兒來的不是時候哩。」
李翊右手抱著麋貞,朝她揮了揮左手,道:
「不,你來的正是時候。」
「過來坐。」
袁瑩嫣然一笑,將烤盤放下,依言坐了。
只是手仍合在李翊掌心,頸側不覺漸泛起一層薄紅。
與李翊旖旎在一處。
「夫君,此前你讓我畫的圖紙,我畫好了哩。」
袁瑩依偎在李翊懷裡,小鳥依人般地說道。
「哦?可有交給匠人麼?」
「那當然~」袁瑩一揚頭,眉眼盈盈,「匠人看過之後,半天就做好了。」
「哦?這麼快?」
李翊一喜,「快命人拿上來我看。」
不多時,下人抬上一口鍋來。
眾人皆圍了過來查看。
「這是何物啊?」
「……不知啊,郯侯做事向來特立獨行,我等俗子豈能知曉?」
眾人都不知道李翊又發明了個什麼稀奇玩意兒。
看這樣子,難不成是鎧甲斗具的一種,背著背上放暗箭的?
「諸位不必猜了,此物名為鍋,是做菜用的。」
李翊也不賣關子,向眾人說明了,鐵鍋的用處。
這個時候還沒有炒菜的概念,做飯都是用釜、甑。
由於徐州有鐵官營,兼之魯、沛兩國鐵礦豐富。
李翊便命工匠,用銅鐵打造了一口黑鍋。
之所以現在才推出來,還是因為軍用需求大於民用。
隨著徐州冶鐵技術的發展,以及鐵礦開採的正規化。
徐州的鐵務的經營成功,使得大量的優質鐵礦得以開採。
李翊這才有將鐵礦推向民用的打算。
像之前打造甲冑兵刃,包括曲轅犁等農具,這些都是剛需。
多少鐵用來生產民用器具,多少鐵用來生產軍用武器。
這些都是由政府制定標準,嚴格規定的。
與此同時,李翊力勸劉備取消稅務壁壘。
即徐州各郡國之間,鋼鐵、糧食、食鹽等重要物資,中間的關稅一律取消。
至於與淮南的水路交通,也不得對這些物資徵收稅款。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極大打擊了從前利用關稅牟利的黑心群體。
同時加強了徐州各郡國之間的聯繫,使之連接的更加緊密。
由於淮南水路交通重地的稅款被取消,也極大促進了外州商賈的貿易往來。
即成功招攬了大量外資。
在李翊的嚴格管控下,民間百姓幾乎不會出現缺少鐵製農具的情況了。
同時,民用的切菜刀也能夠正大光明的放在鐵鋪內售賣。
徐州對於鐵礦的成功管控,是整個大漢帝國,實現鋼鐵生產業發展的一次重大飛躍。
李翊表面上是發明了一口鍋,實際上這口鍋背後承載著徐州鋼鐵產業的騰飛。
「既然諸位皆在,便一起試一試這口鍋做出來的飯食,味道如何。」
李翊即招來庖人,命他們生火下油,開始準備炒菜。
而炒的菜也很簡單,
——韭菜炒雞蛋。
經典的家常菜,一頓能炫三碗白米飯。
很快,菜炒好了,盛在一口大碗裡。
李翊命眾人取筷子來吃。
在這個時代,吃就是一種享受。
吃美食,更是美不可言。
適才炒菜之時,眾人光是聞到那香味便覺食指大動。
是以個個急不可耐。
「……善!善!」
「……善呀!大善!」
真要說一盤韭菜炒雞蛋能有多美味,倒也不至於。
可問題是這些人從來沒有吃過炒菜。
而炒菜和釜甑燉出來的菜完全是兩種滋味,第一次吃到炒菜,眾人能不覺得好吃嗎?
「不想郯侯還有這般手藝,縱是太和公在世,亦未必至此也!」
眾人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不忘誇讚李翊的廚藝,拍他的馬屁。
「既然諸位喜歡,就多吃一些。」
「我再命庖人去做。」
李翊即吩咐庖人接著炒,直到讓眾人都吃高興了為止。
恰逢此時,桃紅箭步走來,躬身拜道:
「先生,有外賓到了。」
李翊聞言,面色微有不豫,沉聲道:
「吾難得與諸公在此賞雪烤肉,誰敢來壞我雅興?」
桃紅見李翊發怒,也略有些惶恐,欠身道:
「那人自稱是您的故友許攸。」
許攸?
李翊眉梢一挑,旋即轉怒為喜,道:
「既是許子遠到來,我當親自去迎!」
話落,直接掠過了桃紅。
桃紅聞言,問一旁的麋貞道:
「主母,這位許攸是什麼人吶?」
「為何令先生如此重視。」
要知道,李翊平日要接見不少外客。
時間長了,便漸漸推給龐統。
只說有龐統鎮不住的人物,再來由李翊出面接見。
「許是夫君的貴人吧……」
麋貞淡淡答道。
少時,李翊於城外見著許攸,大聲笑著走上前。
「……子遠,子遠!別來無恙啊!」
許攸取下遮雪的斗笠,向李翊作揖道:
「郯侯!故人許攸有禮了!」
李翊連忙接過許攸的斗笠,正色說道:
「~誒,莫要如此講話。」
「你我乃是舊友,莫要如此見疏。」
許攸聞言大喜,他雖說是河北重臣。
但李翊現在的身份同樣也不低。
軍師中郎將,督兩郡兵馬,縣侯加賜金印紫綬。
「……好好好,攸虛長子玉些年歲,便妄稱一聲愚兄吧。」
「此次愚兄專程從河北來徐州見子玉,只是為了敘舊情。」
「為此,愚兄專門給你帶了禮物哩。」
許攸咧嘴一笑,命人將禮物呈上來。
「此有金銀五十斤,錦緞十匹,明珠一顆。」
「僅表愚兄相敬之意。」
……
(求兄弟們給主角孩子取個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