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都是生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64章 都是生意

  惠州港。

  望著海面聚集的一排排軍艦,李牧嘴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經過整頓改編的廣東水師,終於有了幾分海軍的樣子。儘管還很稚嫩最少看起來像那麼回事。

  想要進一步提高,接下來需要經歷實戰考驗。

  海盜和叛車,都是不錯的新手副本。用來練兵,最是合適。

  侯爺,眼前這些軍航,都是廣東水師的主力艦。

  其中最大的軍艦,能夠容納千餘官兵。配備多門火炮,能夠在數里之外攻擊敵人。

  李牧用半生不熟的海軍知識介紹道。

  廣州水師的具體戰鬥力是個謎,但從紙面數據來看,在大虞朝還是能排上號的。

  在開國前幾十年,朝廷還是很重視水師發展的,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

  後續因為禁海政策,打斷了水師的發展,造艦技術停止了一百多年。

  以至於原本世界第一的大虞海軍,逐漸被西方世界超越,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方的技術差距並不大,

  大家都停留在風帆時代,只是因為各自需求不一樣,走上了不同的技術路線。

  「嗯!」

  「能打贏叛軍就行!

  舞陽侯的回答,讓李牧非常無語。

  果然很大虞,對水師的要求真心不高。

  叛軍的內河水師,純粹就是一群漁民組成的。艦船小不說,很多船上連火炮都沒有裝備。

  一直到擊敗了江南水師,才收穫了幾條軍艦。

  在內河折騰一下還行,一旦到了海上,海浪都可以把他們帶走。

  即便是如此,叛軍水師依舊受到了朝廷的忌憚。硬是封鎖了長江下游,

  切斷了兩岸之間的聯繫。

  「侯爺放心,區區叛軍水賊根本不足為懼。

  只待跨海作戰訓練完成,我們就可以揮師北上,打破叛軍對南京的圍困李牧當即畫餅道。

  整頓水師,同樣是一件得罪人的活兒。沒有總督的支持,他這個提督幹起來也麻煩。

  想要獲得舞陽侯的全力支持,那就必須先讓人家看到,整頓水師能夠帶來的收益。

  解南京之圍,無疑是最好的理由。

  朝廷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總督優先支援南京戰場,確保應天府不失。

  在這種背景下,所有增援南京的計劃,都必須慎重考慮。

  具備可行性的,更是要優先去落實。

  「好!」

  「待到擊敗叛軍之日,本督親自為諸位將士請功!」

  舞陽侯敷衍的回答道。

  如果不是李牧再三邀請,他根本不會出現在這裡。

  在圍剿白蓮教叛軍的問題上,主角是陸軍,水師只是打下手的。

  能夠擊敗叛軍水師自然最好,若是做不到這一點,只要把大軍安穩送到蘇州府登陸。

  後續能夠保障糧草供應,同樣算完成了任務。

  投入重金是不可能的,浙江陷入戰火中沒有收益,只有兩廣福建能提供稅款,他這個總督也不富裕。

  不過對整頓水師,他還是非常支持的。

  戰爭不是兒戲,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意外,都有可能導致戰爭失敗。

  如果不好生整頓,萬一在路上被叛軍偷襲成功,連累陸軍損失慘重就麻煩了。

  總督興致不高,巡視工作很快完成。

  不過李牧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今天這齣戲,不光是做給朝廷看的,也是做給海商們看的。

  海外利益利潤太過豐厚,他這個兩廣提督不摻和一手,實在是說不過去。

  倘若是之前,李牧還要慎重考慮,同海商們好生商議。

  這次情況不一樣,士紳集團遭到重創,依附他們的海商也免不了受影響一些運氣不好的倒霉蛋,甚至直接在白蓮教叛亂中一命鳴呼。

  此刻正處於海上利益重新洗牌階段,想要介入海外貿易,無疑是最佳節點。


  事實上,相比親自下場做生意,李牧更喜歡直接收取商稅。

  不過海商利益集團,力量依舊雄厚。

  兩廣、浙江、南直隸的海商群體,遭到了白蓮教叛軍的禍害,可福建地區的海商卻沒有受損。

  在陸地上,他們全部加在一起,李牧也可以輕鬆把人給收拾了。

  到了海上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光他魔下的幾條船,真不是這幫傢伙的對手。

  哪怕加上廣東水師,也無法做到海上獨尊。

  惹不起整個海商群體,但是對上單獨任何一家,還是能占據優勢的。

  既然大家互相忌憚,那麼搭建平台,曬一曬手中的實力。

  接下來找個機會,坐在一起商議一下海上利益劃分,大家共同發財才是正途。

  李牧的目標非常明確,不管各家在海上怎麼斗,他都可以看不見。

  可一旦自家的貨船在海上發生意外,那就別怪他高舉朝廷的禁海令,伺機彌補自己的損失。

  計劃都開始實施了,李牧手中至今都沒有一支能夠遠洋的船隊。

  沒有船隊不是問題,作為大虞朝的官員,只要大權在握就不愁沒有合作夥伴。

  今天這一出大戲之後,那些喪失了朝中靠山的海商,自己就會找上門來尋求合作。

  自家的船隊發展起來前,收攏一幫小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大虞朝,後台硬的商人都把走私買賣當合法買賣做,根本不避諱人。

  站在李牧的位置上,倘若心黑一點的話,甚至可以劃定一片島嶼,作為官方指定的海盜銷贓窩點。

  現在海外的幾大銷贓窩點,背後都有官方背景。

  具體是誰在幕後操盤,一時半會兒尚未弄清楚。

  反正他這位兩廣提督剛上任不久,就有人送來了一筆分紅。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天過後分紅數額,還會有所增加。

  主打就是利益捆綁,把官軍將領變成自己人。

  沒有任何意外,李牧也收了錢。

  為了平叛工作順利進行,必須要先穩住這些傢伙。

  真要是端了銷贓、補給窩點,那幫海盜就要上岸劫掠了。

  漫長的海岸線,完全是防不勝防。

  推倒原來的秩序容易,要建立新秩序難。

  揚州府。

  李牧在兩廣厲兵秣馬,裴雲軒這位江南總督,卻是壓力山大。

  叛軍圍困南京之後,並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

  長江以南的多座州府,先後落入叛軍手中。

  從地圖上來看的話,浙江、南直隸、江西三省之地,都只剩下了一零星的小塊面積。

  浙江的問題,不需要他操心,可南直隸和江西可都是他的轄區。

  「總督大人,保重身體啊!」

  古有文上前勸說道。

  朝廷催促他們儘快收復安慶,逼迫叛軍放棄應天府。

  遺憾的是這份計劃,純粹屬於異想天開。

  如果只是一座孤立的應天府,叛軍確實有可能因為安慶丟失,被迫選擇撤軍。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整個江西地區,在朝廷手中的除了南昌一座孤城外,就只有南面的幾個縣。

  那是當初福建大軍出兵江西,為數不多的成果。

  南直隸這邊,也先後丟了徽州府、寧國府、應天府和蘇州府也丟了大半。

  加上叛軍在湖廣、浙江的地盤,無論是否擁有安慶,叛軍都不會放棄奪取南京。

  「南昌告急了!

  如果再沒有援兵的話,整個江西都要落入叛軍之手。

  本官這個江南總督,馬上就要成為一個笑話。

  裴雲軒一臉無奈的說道。

  現在他是真的想出兵增援南昌,可惜手中無兵可用。

  為了讓京營出力,他都親自過去慰問了。

  結果那幫傢伙,嘴上答應好好的,具體執行的時候依舊在敷衍。


  內心深處,他嚴重懷疑那幫丘八選擇做壁上觀,就是想看到南京淪陷。

  一切都是利益惹得禍,白蓮教叛亂鬧到現在,文官集團依舊沒有向武將做出讓步。

  沒有在談判桌上拿到自己想要的,勛貴們繼續執行自己的「刮骨療毒」計劃。

  叛軍洗禮過一遍之後,他們再跳出來收復失地。

  在此之前,該划水的划水,該混日子的混日子。

  具體表現就是湖廣戰場,在最近發生了變化。

  新任的寶慶參將、辰州參將,在李牧的支持下,先後收復了寶慶府和辰州府。

  就連長沙地區,也僅有一座府城在叛軍手中,其他地區均被新上任的長沙副將收復。

  最令人意外的是常德府,居然被湖南民團給收復了,現在還向岳州、荊州地區發起了進攻。

  倘若猜測正確的話,平叛大戰的轉折點,將發生在南京淪陷之後,

  得出了這個結論後,裴雲軒整個人都不好了。

  政治鬥爭無所謂,打擊一下江南集團的氣焰,他也樂見其成。

  可問題在於他現在是江南總督,搞丟了南京的話,他就是主要責任人。

  「總督大人,直接和舞陽侯攤牌談條件吧!

  眼下想要扭轉乾坤的,唯有讓兩廣出兵。

  看朝廷的人事任命就知道,徐閣老那邊多半是和勛貴們達成了交易。

  最近這些日子,湖廣戰場正在全面反攻,倘若我們這邊沒有動作,朝廷那邊交代不過去。

  勛貴集團想要的,無非是多占幾個位置。」

  古有文開口勸說道。

  作為楚黨的成員,自家老大和勛貴妥協之事,他自然有所耳聞。

  站在個人立場上,他肯定是不爽的,豈能讓一群武夫拿捏。

  只是從全局上考慮,他覺得事情,還是可以商量的。

  叛軍在湖廣折騰的每一天,都是在割他們的肉,放他們的血。

  官軍早日收復失地,他們才能儘快拿回失去的一切。

  倘若拖的時間長了,再想重新回去,可就難了。

  萬一白蓮教高層腦子一熱,真在自己的控制區搞土地革命,那可就要完續子。

  一旦白蓮教把土地分給了底層民眾,就算官軍收復了失地,他們想要重新拿回土地也不容易。

  既然他們可以為大局做出妥協,那麼其他官員,同樣可以妥協。

  打壓江南士紳集團已經進入尾聲,沒必要把自己也給搭進去。

  就算舞陽侯不答應立即增援南京,只要能夠從背後出兵,收復江西的廣大地區,也能夠緩解他們的壓力。

  「罷了!

  為了大局著想,本督就忍辱負重一次。

  劉師爺,你親自走一趟廣州,同舞陽侯進行談判。

  只要他肯出兵,本督願意和他一起為國舉賢。

  本督的底線是兩名副將、五名參將,更低層次的軍官,你看著和他談即可。

  文官方面的話,可以放鬆一些,他們沒有那麼多人可以安插。」

  裴雲軒狠了狠心說道。

  作為封疆大吏,誰都有親信要培養。

  現在讓出來的這些位置,都是從他手中摳出來的。

  本質上,官場就是一個大型抱團遊戲。

  哪個派系占據的位置多、位置重要,哪個派系在朝中的話語權就重。

  以往的時候,文官抱團打壓武將,沒把地方將領放在心上。

  可是經歷了白蓮教叛亂之後,情況一下子發生了變化。

  打壓武將的核心觀念,不會發生改變。

  可是各大派系想要掌握主動權,也需要培養屬於自家派系的武將。

  像現在這種遇到事情,指揮不動軍隊的尷尬場面,誰也不想來第二次。

  內心深處,裴雲軒打定了主意,等戰爭結束後一定要把今天的損失找補回來。

  「總督大人英明!」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在場一眾官員齊聲回應道。


  在眾人看來,選擇妥協就對了。

  舞陽侯遲遲不向他們提供支援,甚至還玩手段扣下了揚州營和淮安營,

  本質上就是利益衝突。

  前段時間,舞陽侯向朝廷舉薦了不少官員,其中有數人要補江西和南直隸缺。

  出於利益上的考慮,裴雲軒一口予以回絕。

  在地方官員任命上,總督的話語權非常重。

  或許他支持的人不一定能上位,但他明確反對的人,一定坐不到位置上去。

  現在是戰爭時期,如果上下關係不和,別說是圍剿叛軍,光內鬥就夠令人秋心的。

  「總督大人,除了派人遊說舞陽侯外,新任兩廣提督李牧也必須予以重視。

  幾年前此人還是揚州參將,能夠迅速升遷到兩廣提督的高位,絕不是單純靠平叛軍功就能上位的。

  據下官所知,此人不光是舞陽侯的親信,背後還有當朝最顯赫的景李兩家。

  在勛貴年輕一代中,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現在上位的勛貴將領,大部分都是從他魔下提拔起來的。」

  一旁的馬同知開口提醒道。

  吃一塹,長一智。

  在李牧擔任揚州參將時期,因為權力衝突的緣故,他就沒有少吃虧。

  如果不是揚州營撤離,現在的揚州城,誰說了算都不一定。

  守備軍組建的治安管理大隊,直接在城中搶了衙門的活兒。

  遇到事情,城中居民寧願去守備衙門解決,都不願意進衙門最可氣是那幫傢伙,破案速度遠比衙門要快,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財路。

  「」嗯!

  劉師爺,過去的時候,多備一份厚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