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藍圖
第388章 藍圖
對於這個名為『哲別』的小部族來說,今日,也算是數年難得一見的大日子。
——漢人的商隊,其實並不多。
尤其是在漢人邊關嚴格的審查制度下,漢人商隊別說是將鹽、茶等稀罕物運出邊關了;
就連最尋常的貨物,想要運出漢室邊關——尤其是北方邊牆,都是千難萬難。
換而言之,每一個能將鹽、茶等貨物運出邊關,並平平安安抵達草原的商隊,都是毋庸置疑的六邊形戰士。
——首先,他們需要有經驗。
他們知道哪裡可以逃出邊關,走哪條路會更安全,哪裡有水源、哪裡有合適的駐營地;
甚至於走哪條路,會碰到哪些邊關將領、草原部族,他們都會有大概的準備。
除此之外,與遊牧部族的交流、交易方式,在草原上的生存、行走之道,他們也都門兒清。
——其次,他們的『人脈』,必定不容小覷。
即便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走小道潛逃出關;
但能從漢地內陸帶著貨物,一路暢通無阻的抵達邊關,並在漢家嚴苛至極的邊境線潛逃出關,他們不可能完全不依靠官面上的人脈。
送一支商隊大搖大擺的出邊關,邊關將領是絕對不敢的。
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商隊偷偷出關,就能得到一大筆好處,大部分邊關將領也都是願意的。
——最後,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樣的漢人商隊,無論是在草原上,還是在漢人地界,都是一批不能輕易得罪的亡命徒!
試想一下;
在匪盜、流寇,甚至於『官匪』遍地的草原,能從漢匈交接一路平安抵達草原腹地的商隊,能是什麼善男信女?
即便是在治安狀況相對良好的漢地,這種奔波於天下各地的商隊,也難免會經過窮山惡水,並遭遇山賊、匪盜。
問題來了。
難道商隊這百十來號大漢,都是能應對匪盜、賊寇打劫的護衛嗎?
不;
不單如此。
在極個別情況下,他們,甚至可能直接化身匪寇!
比如在一座位於交通要道、必經之路的山路前,兩個商隊相約同行,相互照應;
結果等到了山的那頭,出來的卻並非兩個完整的商隊,而是一個殘缺的商隊,外加兩個商隊的貨物。
在草原上也一樣。
——就這百十來號人,看著不過是持刃民夫,在騎兵面前根本不夠看;
但他們行走草原的經驗,使得他們具備能對抗同等數量的騎兵,並不占下風的團體戰力!
再加上這樣的商隊,一年到頭也不過五指之數,且一趟就能走個三五年;
尋常部族若是運氣差一些,十年八年都碰不上一回。
故而,對於這些商隊,即便『殺人越貨』的衝動是那麼強烈,各部族也會為了可持續性發展,而勉強壓下邪念,老老實實和他們交易。
就拿這個名為『哲別』的小部族來說,上一次有漢人商隊出現在這個部落,已經是足足七年前的事。
彼時,頭人還是個小年輕;
頭人清楚地記得,那一次,漢人商隊為部族帶來了很多的鹽、茶,以及布匹、陶瓷、青銅祭品。
那些鹽,在之後的數年時間裡,讓哲別部度過了許多次危機;
那些茶,讓部族裡的許多老邁貴族,從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
總的來說——僅僅只是那一次交易,從漢人商隊手中換下來的一車貨物,就讓整個哲別部,過了足足好幾年的安生日子。
也正是那幾年的安穩發展,讓曾經人口不過千、兵丁不過二百的弱小部族,發展到了如今,這個可戰之兵超過千人的~
稍微強大一點的弱小部族。
作為哲別部如今的頭人,貴族心裡很清楚:如果自己把握得好——能換下足夠數量的貨物,並規避掉其餘大部族的覬覦,那這次交易,就是哲別部再次壯大的契機。
而在這樣一場關乎部族興衰存亡的『大宗貿易』面前,那柄出自秦少府的青銅劍,僅僅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小插曲而已……
「我們部的羊羔肉,哪怕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吃了,那也是要誇讚的。」
如是道出一語,貴族手上也不忘忙活,從剛烤好的全羊羔上切下一塊,眉眼含笑的遞到了商賈面前。
商賈也不矯情,伸手接過便是一頓啃——一邊吃,一邊也不忘豎起大拇指,嘟嘟囔囔的誇讚著哲別部的熱情好客,以及羊羔肉的美味。
只是吃著吃著,商賈就好似發覺了什麼般,略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從懷中,取出一塊布包,將其攤開,露出布包里那僅僅只有一小撮,卻比雪花都還要更白一些的精鹽。
而後,便在哲別頭人,以及在場所有人貪婪的目光注視下,將滋滋冒油的羊羔肉在精鹽上輕輕沾了沾。
再送到嘴邊吃下,商賈這才流露出一臉享受的神情。
同樣流露享受之色的,自然還有哲別頭人,乃至於在場的每一位哲別部勇士。
——那麼細、那麼白,細到根本沒有結塊,且比美人後背都還要雪白的細鹽!
便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平日裡都吃不上這麼好的鹽吧?
就算是在漢地,如此細鹽,怕也是漢人的皇帝,才能勉強吃上一點點?
哲別頭人如是想著。
但很快,哲別頭人便打消了詢問此等細鹽價格的念頭。
按照過往的慣例,或者說是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多年來約定俗成的默契,漢人商隊以『斤』為單位,尤其是動輒數百斤為單量出售給草原部族的鹽,實際上都是稍微劣質一些的粗鹽。
這樣的粗鹽,整體呈現淡黃色,且大多不是顆粒狀、粉末狀,而是拳頭大小的結塊。
雖然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把這樣的結塊輕易掰碎,但放的時間久了,也還是會重新結成塊。
除此之外,雙方也另外有一層默契——像這種能被商隊大批量運出邊關的鹽,大部分會在表面蒙上一層塵土;
待運出邊關,漢人商隊也不會把這層塵土倒出,而是會直接和粗鹽混在一起。
所以這些整體暗黃,且默認會結塊的粗鹽,其實還有一定量的塵土混雜其中。
雙方對此都瞭然於胸,卻也都絕口不提,一切,都在不言中。
至於方才,商賈用來沾烤肉吃的那種雪花細鹽,即便不問,哲別頭人也大概能估算出價值。
——方才那柄青銅劍,大概被商賈折算成了『一百金』,為哲別部換回了二百斤粗鹽。
換而言之,即便是那等最劣質、最苦澀,會結塊、摻有土的粗鹽,在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的交易價格,都基本是和同等重量的黃金持平的。
別忘了;
二百斤鹽,是哲別頭人強烈要求,才最終爭取來的。
一開始,商賈給出的駕碼,可是只有五十斤。
若真以五十斤鹽的價格成交——價值百金的青銅劍,最後卻只賣出五十斤鹽的價格,那可就是2:1的金-鹽交換比!
金2,鹽1!
最劣質的粗鹽尚且如此,那等雪花白鹽,自更是不必說了。
金10鹽1?
都未必換得下!
所以,哲別頭人很明智的壓下了對商賈手中,那看上去就品質不錯的細鹽的覬覦。
實在不行,回頭私下找到商賈,買下個一斤半斤的,藏起來嘗嘗鮮得了……
「不知道客人此來,除了我挽弓之民最需要的鹽,還是否帶來的別的貨物?」
「別的貨物,客人又想要換回些什麼東西?」
「——客人應該也能看出來,我哲別部,並不是一個非常富有、非常強大的部族。」
「除了每一個挽弓之民都擁有的牛、羊、馬,以及他們的皮毛,我哲別部,恐怕也拿不出其他能讓客人喜歡的東西了。」
酒過三巡,『肉』過五味;
哲別部的勇士們、女人們,開始圍著篝火跳起舞來。
而在主座,哲別頭人和漢商,也終於開始聊起正事。
哲別頭人一番話,算是相對標準的開場白。
漢商心裡也早有準備:草原上的部族,除了極個別大部族,能拿出金、銅等貴重金屬外,其他絕大多數中小部族,能拿出來的其實就只有牛羊牧畜。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正所謂: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其實都是無比貧窮的。
但想想就知道:漢人商隊費勁千辛萬苦,帶著幾十車貨物潛逃出邊關,輾轉草原萬千里,自然不可能憑藉百十來號護衛,堂而皇之的驅趕幾千、幾萬頭牛羊牧畜回邊關。
事實上,牛羊牧畜,是漢人商隊在草原上,唯一不接受的貨幣。
沒辦法——實在帶不回去。
可這又不對了。
——既然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手裡都只有牛羊牧畜,能勉強有些價值;
而漢人商隊,又不接受牛羊牧畜作為貨款;
那雙方之間,該如何完成交易呢?
答案是: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走私商人,漢商心裡很清楚,如何從草原部族手中,摳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方才那柄青銅劍;
再比如……
「尊敬的大王,想必是明白我們漢商的規矩的。」
「——牛羊牧畜,即便是再好、再多,我們,也是無法帶回漢地的。」
「而且是越多,越運不回去。」
如是一語,為哲別頭人的詢問給出應答,便見那漢商意猶未盡的放下手中肉塊;
胡亂在身上抹了抹手,又佯做遲疑的發出一聲長嘆;
許久,方再開口道:「大王想要的東西,我手裡,應該都有。」
「有可以通便的茶葉,有可以製作成衣服的布匹,乃至於最好的絲綢。」
「如果大王有需要,我還有精美的陶瓷器,以及祭祀用的青銅器?」
聽聞此言,那哲別頭人只苦笑著搖了搖頭,擺明哲別部並不需要任何奢侈品。
——那是大部族的專屬。
像哲別部這樣的小部族,根本沒資格,也沒有能力擁有絲綢、陶瓷,以及青銅祭祀器這樣的奢侈品。
能換回部分生存物資,對於哲別部而言,就已經是天降大驚喜。
見哲別頭人如此反應,那漢商顯然也是早有預料,當即便笑著點點頭。
又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將上半身朝哲別頭人的方向稍一頃;
而後壓低音量道:「如果大王願意,我可以接受馬匹。」
「——我商隊百十人,一人二馬,總共兩百匹左右。」
「如果有健康、年輕的公馬,那價錢,想必會讓大王非常滿意……」
商賈此言一出,哲別頭人肉眼可見的瞳孔一縮!
看向漢商的目光,也不再向先前那般清澈了。
——馬匹!
——尤其還是可做培育馬種之用的公馬!
就和漢人再如何,也絕不會讓茶種、軍械流出邊關一樣;
草原上的匈奴人,也從來都不會允許任何一匹健康的公馬,以任何形式流入漢地!
但話又說回來;
不讓公馬流入漢地,是匈奴帝國高層的共識;
對於哲別部這樣的小部族而言,別說是賣公馬——就算是舉部遷移,依附漢家,也不過就是個價碼合不合適的問題。
再加上漢商明確表示:價格會很好;
一時間,哲別商人陷入了兩難之地。
——如果有公馬從這片區域流入漢地,並最終被單于庭發現,那這片地區的所有部族,都無一例外的要迎來災難。
運氣好一點,是被單于庭敲詐一波,牛羊牧畜被搶走大半,一夜回到解放前;
運氣差一點,便是三駕馬車如國境蝗蟲,將整個哲別部吃干抹淨,渣兒都不剩。
但哲別頭人很清楚:這既是風險,也同樣是機遇。
只要把握住、把握的好——能換回足夠的物資,甚至是和這個商隊建立起穩定、長久的貿易關係;
那哲別部逐漸成長為中型部族,甚至又一個強大部族,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
哲別頭人思考了很久。
一會兒抬手摸摸脖頸,似是在確定項上人頭還在位;
一會兒又摸摸肚子,似是在yy日後,那每日都能吃飽喝足,甚至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
最終,還是貪婪勝過了謹慎;
哲別頭人深吸一口氣,伸手緊緊攥住了漢商的手腕。
「三匹!」
「只有三匹公馬!」
「另外,再給你二百匹老馬,讓這三匹公馬藏在裡面!」
(本章完)
對於這個名為『哲別』的小部族來說,今日,也算是數年難得一見的大日子。
——漢人的商隊,其實並不多。
尤其是在漢人邊關嚴格的審查制度下,漢人商隊別說是將鹽、茶等稀罕物運出邊關了;
就連最尋常的貨物,想要運出漢室邊關——尤其是北方邊牆,都是千難萬難。
換而言之,每一個能將鹽、茶等貨物運出邊關,並平平安安抵達草原的商隊,都是毋庸置疑的六邊形戰士。
——首先,他們需要有經驗。
他們知道哪裡可以逃出邊關,走哪條路會更安全,哪裡有水源、哪裡有合適的駐營地;
甚至於走哪條路,會碰到哪些邊關將領、草原部族,他們都會有大概的準備。
除此之外,與遊牧部族的交流、交易方式,在草原上的生存、行走之道,他們也都門兒清。
——其次,他們的『人脈』,必定不容小覷。
即便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走小道潛逃出關;
但能從漢地內陸帶著貨物,一路暢通無阻的抵達邊關,並在漢家嚴苛至極的邊境線潛逃出關,他們不可能完全不依靠官面上的人脈。
送一支商隊大搖大擺的出邊關,邊關將領是絕對不敢的。
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商隊偷偷出關,就能得到一大筆好處,大部分邊關將領也都是願意的。
——最後,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樣的漢人商隊,無論是在草原上,還是在漢人地界,都是一批不能輕易得罪的亡命徒!
試想一下;
在匪盜、流寇,甚至於『官匪』遍地的草原,能從漢匈交接一路平安抵達草原腹地的商隊,能是什麼善男信女?
即便是在治安狀況相對良好的漢地,這種奔波於天下各地的商隊,也難免會經過窮山惡水,並遭遇山賊、匪盜。
問題來了。
難道商隊這百十來號大漢,都是能應對匪盜、賊寇打劫的護衛嗎?
不;
不單如此。
在極個別情況下,他們,甚至可能直接化身匪寇!
比如在一座位於交通要道、必經之路的山路前,兩個商隊相約同行,相互照應;
結果等到了山的那頭,出來的卻並非兩個完整的商隊,而是一個殘缺的商隊,外加兩個商隊的貨物。
在草原上也一樣。
——就這百十來號人,看著不過是持刃民夫,在騎兵面前根本不夠看;
但他們行走草原的經驗,使得他們具備能對抗同等數量的騎兵,並不占下風的團體戰力!
再加上這樣的商隊,一年到頭也不過五指之數,且一趟就能走個三五年;
尋常部族若是運氣差一些,十年八年都碰不上一回。
故而,對於這些商隊,即便『殺人越貨』的衝動是那麼強烈,各部族也會為了可持續性發展,而勉強壓下邪念,老老實實和他們交易。
就拿這個名為『哲別』的小部族來說,上一次有漢人商隊出現在這個部落,已經是足足七年前的事。
彼時,頭人還是個小年輕;
頭人清楚地記得,那一次,漢人商隊為部族帶來了很多的鹽、茶,以及布匹、陶瓷、青銅祭品。
那些鹽,在之後的數年時間裡,讓哲別部度過了許多次危機;
那些茶,讓部族裡的許多老邁貴族,從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
總的來說——僅僅只是那一次交易,從漢人商隊手中換下來的一車貨物,就讓整個哲別部,過了足足好幾年的安生日子。
也正是那幾年的安穩發展,讓曾經人口不過千、兵丁不過二百的弱小部族,發展到了如今,這個可戰之兵超過千人的~
稍微強大一點的弱小部族。
作為哲別部如今的頭人,貴族心裡很清楚:如果自己把握得好——能換下足夠數量的貨物,並規避掉其餘大部族的覬覦,那這次交易,就是哲別部再次壯大的契機。
而在這樣一場關乎部族興衰存亡的『大宗貿易』面前,那柄出自秦少府的青銅劍,僅僅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小插曲而已……
「我們部的羊羔肉,哪怕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吃了,那也是要誇讚的。」
如是道出一語,貴族手上也不忘忙活,從剛烤好的全羊羔上切下一塊,眉眼含笑的遞到了商賈面前。
商賈也不矯情,伸手接過便是一頓啃——一邊吃,一邊也不忘豎起大拇指,嘟嘟囔囔的誇讚著哲別部的熱情好客,以及羊羔肉的美味。
只是吃著吃著,商賈就好似發覺了什麼般,略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從懷中,取出一塊布包,將其攤開,露出布包里那僅僅只有一小撮,卻比雪花都還要更白一些的精鹽。
而後,便在哲別頭人,以及在場所有人貪婪的目光注視下,將滋滋冒油的羊羔肉在精鹽上輕輕沾了沾。
再送到嘴邊吃下,商賈這才流露出一臉享受的神情。
同樣流露享受之色的,自然還有哲別頭人,乃至於在場的每一位哲別部勇士。
——那麼細、那麼白,細到根本沒有結塊,且比美人後背都還要雪白的細鹽!
便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平日裡都吃不上這麼好的鹽吧?
就算是在漢地,如此細鹽,怕也是漢人的皇帝,才能勉強吃上一點點?
哲別頭人如是想著。
但很快,哲別頭人便打消了詢問此等細鹽價格的念頭。
按照過往的慣例,或者說是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多年來約定俗成的默契,漢人商隊以『斤』為單位,尤其是動輒數百斤為單量出售給草原部族的鹽,實際上都是稍微劣質一些的粗鹽。
這樣的粗鹽,整體呈現淡黃色,且大多不是顆粒狀、粉末狀,而是拳頭大小的結塊。
雖然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把這樣的結塊輕易掰碎,但放的時間久了,也還是會重新結成塊。
除此之外,雙方也另外有一層默契——像這種能被商隊大批量運出邊關的鹽,大部分會在表面蒙上一層塵土;
待運出邊關,漢人商隊也不會把這層塵土倒出,而是會直接和粗鹽混在一起。
所以這些整體暗黃,且默認會結塊的粗鹽,其實還有一定量的塵土混雜其中。
雙方對此都瞭然於胸,卻也都絕口不提,一切,都在不言中。
至於方才,商賈用來沾烤肉吃的那種雪花細鹽,即便不問,哲別頭人也大概能估算出價值。
——方才那柄青銅劍,大概被商賈折算成了『一百金』,為哲別部換回了二百斤粗鹽。
換而言之,即便是那等最劣質、最苦澀,會結塊、摻有土的粗鹽,在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的交易價格,都基本是和同等重量的黃金持平的。
別忘了;
二百斤鹽,是哲別頭人強烈要求,才最終爭取來的。
一開始,商賈給出的駕碼,可是只有五十斤。
若真以五十斤鹽的價格成交——價值百金的青銅劍,最後卻只賣出五十斤鹽的價格,那可就是2:1的金-鹽交換比!
金2,鹽1!
最劣質的粗鹽尚且如此,那等雪花白鹽,自更是不必說了。
金10鹽1?
都未必換得下!
所以,哲別頭人很明智的壓下了對商賈手中,那看上去就品質不錯的細鹽的覬覦。
實在不行,回頭私下找到商賈,買下個一斤半斤的,藏起來嘗嘗鮮得了……
「不知道客人此來,除了我挽弓之民最需要的鹽,還是否帶來的別的貨物?」
「別的貨物,客人又想要換回些什麼東西?」
「——客人應該也能看出來,我哲別部,並不是一個非常富有、非常強大的部族。」
「除了每一個挽弓之民都擁有的牛、羊、馬,以及他們的皮毛,我哲別部,恐怕也拿不出其他能讓客人喜歡的東西了。」
酒過三巡,『肉』過五味;
哲別部的勇士們、女人們,開始圍著篝火跳起舞來。
而在主座,哲別頭人和漢商,也終於開始聊起正事。
哲別頭人一番話,算是相對標準的開場白。
漢商心裡也早有準備:草原上的部族,除了極個別大部族,能拿出金、銅等貴重金屬外,其他絕大多數中小部族,能拿出來的其實就只有牛羊牧畜。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正所謂: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其實都是無比貧窮的。
但想想就知道:漢人商隊費勁千辛萬苦,帶著幾十車貨物潛逃出邊關,輾轉草原萬千里,自然不可能憑藉百十來號護衛,堂而皇之的驅趕幾千、幾萬頭牛羊牧畜回邊關。
事實上,牛羊牧畜,是漢人商隊在草原上,唯一不接受的貨幣。
沒辦法——實在帶不回去。
可這又不對了。
——既然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手裡都只有牛羊牧畜,能勉強有些價值;
而漢人商隊,又不接受牛羊牧畜作為貨款;
那雙方之間,該如何完成交易呢?
答案是: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走私商人,漢商心裡很清楚,如何從草原部族手中,摳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方才那柄青銅劍;
再比如……
「尊敬的大王,想必是明白我們漢商的規矩的。」
「——牛羊牧畜,即便是再好、再多,我們,也是無法帶回漢地的。」
「而且是越多,越運不回去。」
如是一語,為哲別頭人的詢問給出應答,便見那漢商意猶未盡的放下手中肉塊;
胡亂在身上抹了抹手,又佯做遲疑的發出一聲長嘆;
許久,方再開口道:「大王想要的東西,我手裡,應該都有。」
「有可以通便的茶葉,有可以製作成衣服的布匹,乃至於最好的絲綢。」
「如果大王有需要,我還有精美的陶瓷器,以及祭祀用的青銅器?」
聽聞此言,那哲別頭人只苦笑著搖了搖頭,擺明哲別部並不需要任何奢侈品。
——那是大部族的專屬。
像哲別部這樣的小部族,根本沒資格,也沒有能力擁有絲綢、陶瓷,以及青銅祭祀器這樣的奢侈品。
能換回部分生存物資,對於哲別部而言,就已經是天降大驚喜。
見哲別頭人如此反應,那漢商顯然也是早有預料,當即便笑著點點頭。
又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將上半身朝哲別頭人的方向稍一頃;
而後壓低音量道:「如果大王願意,我可以接受馬匹。」
「——我商隊百十人,一人二馬,總共兩百匹左右。」
「如果有健康、年輕的公馬,那價錢,想必會讓大王非常滿意……」
商賈此言一出,哲別頭人肉眼可見的瞳孔一縮!
看向漢商的目光,也不再向先前那般清澈了。
——馬匹!
——尤其還是可做培育馬種之用的公馬!
就和漢人再如何,也絕不會讓茶種、軍械流出邊關一樣;
草原上的匈奴人,也從來都不會允許任何一匹健康的公馬,以任何形式流入漢地!
但話又說回來;
不讓公馬流入漢地,是匈奴帝國高層的共識;
對於哲別部這樣的小部族而言,別說是賣公馬——就算是舉部遷移,依附漢家,也不過就是個價碼合不合適的問題。
再加上漢商明確表示:價格會很好;
一時間,哲別商人陷入了兩難之地。
——如果有公馬從這片區域流入漢地,並最終被單于庭發現,那這片地區的所有部族,都無一例外的要迎來災難。
運氣好一點,是被單于庭敲詐一波,牛羊牧畜被搶走大半,一夜回到解放前;
運氣差一點,便是三駕馬車如國境蝗蟲,將整個哲別部吃干抹淨,渣兒都不剩。
但哲別頭人很清楚:這既是風險,也同樣是機遇。
只要把握住、把握的好——能換回足夠的物資,甚至是和這個商隊建立起穩定、長久的貿易關係;
那哲別部逐漸成長為中型部族,甚至又一個強大部族,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
哲別頭人思考了很久。
一會兒抬手摸摸脖頸,似是在確定項上人頭還在位;
一會兒又摸摸肚子,似是在yy日後,那每日都能吃飽喝足,甚至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
最終,還是貪婪勝過了謹慎;
哲別頭人深吸一口氣,伸手緊緊攥住了漢商的手腕。
「三匹!」
「只有三匹公馬!」
「另外,再給你二百匹老馬,讓這三匹公馬藏在裡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