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交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面對張遼耿直的諫言,王允似乎也回想起當初他與陳封,還有曹操一同共謀刺殺董卓大計的那個夜晚。

  當時,他與曹操都沒有想太多,二人都對刺殺董卓並沒有詳細的謀劃。

  在那個時間點,是無名的陳封主動提出了要做好準備,並提出了不少有利於後續刺殺董卓的要點。

  現在的情況,張遼的直言勸諫與當初陳封的舉動極為相似。

  張遼並沒有在意王允此時在長安中所擁有的權勢,他只是用自己拋離開利益的目光來看待問題罷了。

  在張遼看來,王允和陳封無疑都是他的朋友,他最信任的人。

  二者本來都是朋友,既然是朋友,又何必如同對待敵人一般,不坦誠相待呢。

  陳封聞言也有些羞愧,他輕嘆一口氣,對王司徒道:

  「司徒,先前是我有些多疑了,我為我之前的舉動道歉。」

  「只是,拋開我自己的原因,我還是認為調集我的部隊進入長安城,不是一件明智的舉動。」

  王司徒沉默了一會兒後,也不禁問道:

  「伯賢但說無妨,我便聽聽你等入京會引起什麼問題。」

  陳封也是定下了心神,開始侃侃而談:

  「首先,據我所知,長安城中的守軍大多是先前董卓的部下,他們本來是為董卓效力。現在因為王司徒所說的大義,這些守軍暫時願意保護長安城。」

  「很大程度上,這些士兵願意跟隨王司徒你保護長安城,一方面是因為利益,更多的,還是因為王司徒你和他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而如果作為您親信的我如果進入了長安城,那些守軍就多半會產生一些疑心,擔心自己的待遇和處境會否因為我的軍隊而出現變動。」

  「這種疑心會讓現在的長安守軍戰意下降,也會讓我的軍隊受到京城中其他人的排擠。」

  陳封的分析也讓王司徒靜下心來,細細思索了一會兒。

  最終王司徒也不禁點了點頭,發覺陳封的話語確實有不少道理。

  現在願意保護長安城的士兵大多是與他互相信任,若他引入陳封軍,或許還真如陳封所說的那般失去城中守軍的信任。

  「你說得不錯,現在讓你們入京確實是時機不符。」

  「但長安城中的守軍不足也確實是一個問題,光憑城中的這四萬守軍,我不認為可以抵擋得住弘農縣中的叛逆大軍。」

  王允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向陳封訴說了他的心腹大患。

  對於王允的擔憂,陳封與張遼也對視一眼,最終陳封方才笑著上前說道:

  「司徒,對於弘農郡中的賈詡大軍,我實則也是有一策,可以助司徒你打敗弘農郡的叛逆。」

  王允也不由得心中一震,用訝然的眼神看向了陳封,道:

  「竟有此事?」

  陳封則笑著點了點頭,但眼神卻掃視了一番周圍的護衛,隨後對王允搖了搖頭。

  王允也是立刻會意,令院中的護衛們紛紛離開庭院,直到院中只剩下陳封,張遼和王允三人時,陳封方才開口將他與賈詡之間的事情告知了王允。

  得知那霸占了弘農,並號召董卓舊部反攻長安的反賊頭子賈詡居然與陳封相熟,並且和陳封約定不久之後背刺董卓舊部的時候,王允的眼神也顯得無比錯愕和驚訝。

  可以說,陳封的這個消息頓時就讓王允的心頭大患減小了許多,一時間,王允都被陳封說出的消息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良久之後,王允才苦笑著摸了摸鬍子,對陳封曰:

  「伯賢,看來還是我小瞧了你啊。那賈詡居然早早就被你策反,如此一來,先前我等的心腹之患,看起來也是不足為懼了。」

  陳封則搖了搖頭,道:

  「司徒此言詫異,雖然賈詡已經被我等策反,但賈詡手中也只有兩萬多部隊。」

  「而現在弘農郡已經聚集了十萬董卓舊部,即使賈詡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將領,但這十萬大軍也依然對我們存在了不小的威脅。」

  一旁的張遼也是補充道:

  「不僅如此,那賈詡雖然也承諾會背叛董卓聯軍,但賈詡此人很重親情,若我們無法保證賈詡本人和他家族的安全,後續或許還會橫生變故。」


  陳封也是點了點了點頭,道:

  「所以說,我們還是要細細籌劃一番,要設計出一個計劃,來徹底瓦解董卓舊部聯軍才行。」

  王允這才放下了喜悅的心情,明白二人所言非虛。

  雖然賈詡的存在讓長安面對的局勢變得不那麼危險,但想要徹底平定董卓舊部掀起來的亂局,他們還需要從長計議才行。

  雙方也開始交涉起互相的情報和兵力,王允為了更好地對後續董卓舊部進行謀劃,還搬出一張極其詳細的長安附近地圖。

  在其上,長安附近的各大城鎮,各大交通路線以及小路都詳細地被標記了出來。

  僅僅是這樣的一副地圖,就已經稱得上是長安城中絕對的軍師機密了。

  而王允將這副地圖分享給陳封和張遼,也是表明了他對陳封和張遼的信任。

  三人一同在庭院中謀劃了一整個下午,直到太陽落山之際,眾人才離開了庭院,前去食用晚餐。

  經過一下午的討論,陳封和王允也得出了一些初步的共識和計劃。

  但具體的內容,他們還需要和長安城中的其他大臣們,如皇甫嵩這位長安守將具體商議一番,才能做出決定。

  在此之前,陳封作為此戰的一股重要力量,王允也表示他要先讓長安城中的其他大臣們熟悉一番陳封,後續陳封才能更方面地從長安城中獲取補給。

  剿滅了董卓勢力之後,王允也是收繳了董卓和其部下的所有財產,再加上王允等人也是第一時間攻陷了董卓花重金修建的郿塢,整個長安城可以說是完全不缺補給和金錢。

  光是糧草,長安城中就有著快上百萬石的積蓄,有著如此規模的補給,才讓王允等人有把握在十萬大軍的圍攻下,繼續守住長安城。

  當然,在得知賈詡是自己人後,王司徒對於防守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與之相反,王司徒更希望徹底肅清掉那些掀起反旗的董卓舊部,讓司隸重歸和平。

  至於說其他的諸侯,王允認為他們應該是沒有那個膽子當眾掀起反旗,然後帶兵來攻打司隸的。

  只要長安城和司隸能安定下來,大漢不說恢復到以前的程度,但至少天子不會成為諸侯的玩物。

  只是,王司徒也已經快要六十歲了,在這個年代已經稱得上是年老了。

  這樣年齡的王司徒在策劃了刺殺董卓之後,實則精力已經非常有限。

  他最多也就只能配合陳封等人一同平定掉司隸中的亂象,後續的事情王允也只能是有心無力罷了。

  初步的商議完成後,王允也總算是明白了陳封的底線何在。

  簡單來說,陳封願意配合王司徒的一切不影響到陳封自身權利的行動。

  只要王司徒不是派陳封去送死,亦或是要剝奪陳封的軍權,陳封都會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全力配合王允的一舉一動。

  次日,王司徒也帶著陳封前往了朝堂之上,在天子的見證之下,陳封被封為了車騎將軍,並獲得了開府的資格。

  陳封也在眾大臣之中徹底亮相,理論上陳封也是有了被計入史書的可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