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父與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2章 父與子

  「進不當人子!」

  太子宮中,劉據一腳端翻了書案,憤怒說道。

  劉進今日在朝堂上,一力支持漢帝動武,讓劉據感到顏面無存,倍感羞恥。

  畢竟,劉進是他的兒子。

  哪怕滿朝公卿都知道,劉據父子的關係並不睦恰。

  但知道歸知道,這麼旗幟鮮明的和他作對,確是頭一次。

  之前兩人幾次矛盾,其烈度甚至遠高於此次。

  兩個兒子都被趕出了長安!

  可劉據卻無能為力。

  但那幾次矛盾,劉進沒有出面。

  基本上是漢帝做主,也使得兩人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止面衝突。

  可這一次—·

  他在書房裡,宛如一頭暴怒的獅子。

  史良娣和上官氏出面勸說,卻被劉據趕出了書房。

  「殿下,皇太孫來了,在外面求見。」

  侍衛無且在門外,輕聲稟報。

  劉據怒道:「不見,讓那逆子滾。」

  「喏!」

  無且聞聽,忙恭聲領命。

  書房外的迴廊里,劉進正陪著母親史良娣和上官氏說話。

  無且走過來,輕聲道:「平輿候,殿下說不見。」

  「我知道了!」

  「進,你別急,我再去和太子說說。

  「不用了。」

  史良娣和上官氏大急,還想要勸說。

  可劉進卻拍了拍史良娣的手,邁步朝書房走去。

  「殿下,主公說他不見你。」

  「無且,讓開。」

  「這—.

  「你知道的,你攔不住我。」

  劉進的臉色陰沉,看著無且說道:「這是我父子之間的事情,你不要參與。」

  P正無且還想說話,但劉進卻不耐煩了「奉先。」

  「喏!」

  「按住他,別讓人來打攪我父子說話。」

  「喏!」

  趙安國二話不說,上前就攔住無且「殿下,你這樣讓微臣很難做。」

  「難做,就別做了!

  劉進說著話,邁步往書房走。

  「殿下如此,可休怪微臣得罪。

  無且的臉色變了,抬手就要推開趙安國。

  可趙安國又豈是他能對付?

  只見趙安國臉一黑,探手叼住了無且的手腕,順勢一拉,噗通就把他按在了地上。

  周圍的侍衛見狀,忙要上前。

  「退下!」

  史良娣沉下了臉。

  「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來人,把無且拿下,關起來。」

  「太子妃,你——·

  「這太子宮裡,還輪不到你來做主。」

  太子的確是太子宮之主。

  但問題是,太子常年待在博望苑。

  這太子宮裡一直都是史良娣在打理,她這一發怒,侍衛們頓時停下來。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一咬牙便上前按住了無且。

  「奉先,在外面看著,我與父親說話,任何人敢靠近,格殺勿論。」

  「喏!」

  隨著劉進發話,趙安國二話不說,反手從後背皮囊里拽出了大戟,抱在懷中。

  太子的確是太子宮之主。

  可史良娣和劉進,一個太子妃,一個皇太孫,而且還是漢帝最為倚重的皇太孫。

  這兩人加起來,威勢不比太子低。

  無且掙扎著,大聲道:「殿下,不可以啊,不可以啊!」

  但侍衛們很快就發現,無且的掙扎其實很弱。

  更像是在演戲。


  「衛率,差不多得了。

  幾個侍衛把他拽到了旁邊,笑著說道:「太子不會怪你的。」

  「廢話,我當然知道,可我也得把這戲演足了才成。」

  說完,他怒道:「還不鬆開。」

  侍衛們嘻嘻哈哈,鬆開了無且。

  無且則輕舒一口氣。

  他席地而坐,揉著頭苦笑道:「好端端的父子,何必鬧的這麼僵呢?」

  他當然忠於劉據。

  特別是劉據疏遠了李禹之後,就把無且視為心腹。

  但無且也知道,劉據是個柔善之人。

  得罪了,最多挨一頓棍子。

  可惹怒了劉進,那可是真殺人!

  他當初差一點就入了虎豹營騎,不對,現在應該是叫做虎豹龍騎。

  內心裡,對劉進還是尊敬的。

  在沒有任何人支持的情況下,這位皇孫一步步成為皇長孫,成為皇太孫,甚至還擁有了漢帝認可的私人武裝。

  一個敢孤身打入叛賊窩子裡的皇太孫,你說他不會殺人?

  誰相信!

  而且,劉進在南陽的壯舉,也傳入了長安。

  其中最為離譜的,便是他一個人在宛城縣,一聲怒吼,鎮壓萬餘叛軍。

  一騎當萬,便是霸王也沒有這般豪勇。

  無且是個武人,自然對劉進感到萬般的敬佩。

  「父親!」

  「出去!」

  劉進推門走進了書房。

  劉據二話不說,拿起桌上的鎮紙就砸了過來。

  「我說了,不想見你。」

  劉進微微側身,就躲過了鎮紙。

  當螂,鎮紙落地。

  劉進反手關上了房門。

  趙安國走上前,彎腰從地上撿起鎮紙,而後懷抱大戟,如門神一般立在了外面。

  書房裡,突然安靜下來。

  劉進走上前,把桌子扶起來。

  撩衣,在絨毯上坐下。

  「父親,我們得談談。」

  「談什麼?」

  「什麼都可以——-我記憶里,咱們父子二人從十年前,我大病痊癒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坐下來談談。我至今仍記得,我十歲那年生病之前,正月十五那天,你還抱著我,把我架在你脖子上一起看花燈——呵呵,我估摸著,你現在是架不動了吧。」

  劉據一證,抬頭看了劉進一眼。

  汝聽聽,汝人言否?

  你現在這個頭,差不多一米九了吧,站在我跟前,比我高了一個頭。

  膘肥體壯的,我還架你?

  可臉上,卻露出一抹暖意。

  「你長大了,我也架不動了。』

  「其實我都知道。」

  「知道什麼?」

  「楊姬。」

  「啊?」

  「身為人子,我不好說母親有錯,但過去了,終歸是要過去的。』

  「哼!」

  ,

  劉據,冷哼一聲。

  「這些年來,父親你雖說對我不聞不問,但該有的,也少一分一毫。你我父子,本不該鬧成現在這種局面。即便你我有分歧,可以坐下來談,何必弄的好像生死仇人。

  我也知道,父親怒我對曲、直冷酷。

  但我要說的是,讓他們離開長安,其實也是保護。」

  「你倒是好心啊。」

  「父親聽我說完。

  對劉據的陰陽怪氣,劉進並不在意。

  他微微一笑,正色道:「曲、直頑劣,很難改過。

  父親能保他們一時,但保不得他們一世。我這麼說吧,就算讓他們回來,以他們那頑劣的個性,難免會招惹出什麼禍事來。以祖父那強硬的性子,一旦觸怒了,誰能保住他們?父親別忘了諸邑姑姑和陽石姑姑,何等受祖父寵愛,結果呢?


  劉據,眼皮子跳動兩下,卻沒有反駁。

  漢帝一生強硬。

  但如果他不強硬,他就做不到北狩焉支山。

  死在他手裡的皇親國戚可不少,誰敢攔他的宏圖大業,那就是他的生死仇人。

  如今,漢帝年邁。

  性子依舊強硬,而且變得多疑。

  劉據很清楚,滿朝文武之中,漢帝只對劉進沒有提防。

  就連他,這個親兒子,都沒有劉進的待遇。

  劉曲和劉直..

  那可真不好說。

  人言虎毒不食子。

  可父皇的性子,越老越古怪,誰能保證?

  他們在食邑封地,可以隨意折騰當地官府,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麼說吧,他二人肆意妄為,至少會有一個緩衝。除國,罷爵,了不起了。只要他二人不謀逆,不造反,祖父便能讓他們一世逍遙。

  可回長安呢?

  父親敢保證,以曲、直那點腦子,會不會被人蠱惑,會不會被人引誘?

  小事也就罷了,若是大事,誰能保他?你?還是我?父親,說心裡話,我絕不會保他們。

  不落井下石,就是我對他們二人最大的寬容。」

  你··

  劉據眼皮子又跳了兩下。

  他很想反駁。

  但話到嘴邊,還是咽了回去。

  仔細想想,劉曲和劉直·—.腦子好像的確不是太夠。

  以前沒覺得,可劉進這麼一講,還真是如此。

  正常人:會跑去找人刺殺劉進,且沒有什麼掩護?

  正常人,又豈能幹出來害死朝廷命官的事情?

  「你在威脅孤嗎?」

  劉據咬著牙,惡狠狠問道。

  「我可不敢,我是你兒子,可做不出這大逆不道的事情。」

  「你有什麼不敢,你現在多風光?父皇都撐你,不管你做什麼,他都會表示贊同。」

  「那說明,我做對了。

  「那我就錯了嗎?」

  劉據強壓著的火氣,騰地一下子便竄了起來。

  「樓蘭作亂,當以懷柔。」

  「如何懷柔?」劉進立刻頂了回去,大聲道:「別忘了,安歸可是狐鹿姑一手推出來的人,他對匈奴,遠非我朝廷可比。你怎麼去懷柔?對他說,

  來臣服我們吧,我們幫你抵抗匈奴?安歸是傻子嗎?他敢做出這種事情,心裡早就有了決斷。

  與他金銀?

  還是與他和親?

  解憂姑姑在烏孫已受盡了屈辱,讓女人去做我們這些男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他麼的愧為皇太孫。」

  劉據張了張嘴,卻不知該怎麼辯解。

  最終,化作一聲嘆息。

  「但你要知道,民力疲憊——」

  「我知道民力疲憊,但為何疲憊?」

  「這.」

  「我曾與祖父談過此事,也不能說是民力疲憊,只能說是缺乏活力。

  想當初,太宗皇帝繼位,經諸呂之亂,民心不穩,國庫空虛。北有匈奴,南有趙佗,兼之治下藩王勢力過於強橫,所以不得不暫時隱忍,推動休養生息之策。

  韜光養晦,積蓄力量。

  但太宗皇帝卻從未忘記過白馬之圍的恥辱。

  之後曾祖父登基,平息了內憂,國力日漸強盛。

  那時候,老百姓的確過的很好,家裡的糧食甚至吃不完·...-但是當祖父登基之後,意欲征伐匈奴,卻發現國帑空虛,甚至要向民間借款,才打成了北伐之戰。

  祖父也是無奈,收攏了鹽鐵酒等產業的經營權。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此前那些藉助休養生息之策,賺的盆滿缽滿的士紳反對。」

  劉進說著,往劉據身邊挪了挪。

  「可他們真就能代表百姓嗎?

  祖父雖說禁了鹽鐵,但並非沒有給與他們生路。之所以不滿,就是感覺賺的少了。以前坐在家裡就能賺到錢,現在卻要四處奔波——.可說實話,這不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嗎?可他們貪心不足,於是把大量金錢轉移到土地上,使得百姓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


  再加上各地人口不斷增加,土地卻越來越少。

  那些圍著父親,慫父親支持的士紳們,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父親莫忘記了,太宗年間,關中烏氏前車之鑑——有一倍的利益,他們便會不顧一切,有十倍的利益,他們連祖宗都能出賣。父親啊,那些人真的值得信任?」

  劉據陰沉著臉,沒有回答。

  「孩兒與祖父談過,要開源,一定要開源。

  「如何開源?」

  劉據抬起頭,露出了好奇之色。

  而劉進則沉聲道:「父親,可知天下之大?

  1

  「啊?

  9

  「奉先,去把我帶來的輿圖拿來。」

  「喏!」

  門外,傳來了趙安國的回應聲,緊跟著,腳步漸漸遠去。

  劉據臉上的好奇之色,也越來越濃。

  劉據父子那天,談了很久。

  幾乎是徹夜交談,一直到第二天天亮。

  也正是從那天起,劉據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他在之後的朝會上,主動提出了出兵的想法,也讓漢帝龍顏大悅,卻讓朝堂上的賢良文學感到震驚。

  要知道,太子此前,可是堅定反對出兵的。

  怎地—

  有人前往博望苑,想要拜訪太子。

  可不料想,太子已率宮衛離開了長安。

  數日後,漢帝制詔:太子劉據為欽差,前往燕趙巡視與此同時,遠在中山國的霍光突然發動了攻勢,三天之後,河間王縱火焚燒了宮苑,滿門二百三十餘人,葬身火海之中。

  不久,漢帝再次下旨:除河間國,置清河郡。

  任司隸校尉長史黃霸為清河郡太守。

  劉進得知消息後,氣得暴跳如雷。

  他手裡可用之人本來就不多,之前被杜延年勾搭走了兩個,好不容易給填上了,結果漢帝又要從他手中調人。

  黃霸,可是他最看重的人。

  據傳,劉進跑去了椒房殿向皇后哭訴,但卻沒有任何用處。

  黃霸接到了旨意後,又找到了田延年,以清河郡都尉的名義,把田延年勾搭走了。

  十二從事本就不滿員。

  現在,越發不夠了——·

  不管劉進如何反對,事情已經定下來,他也沒辦法。

  黃霸還帶著田延年親自登門賠罪,總算是讓劉進消了氣。

  十二從事雖然威風,卻終究比不得一郡都尉的誘惑。

  畢竟,那是比兩千石的官員。

  劉進只能勉力一番,送走了黃、田二人。

  走吧,去折騰吧!

  黃霸的能力,無需贅言。

  司隸校尉諸多瑣事,也虧得有黃霸在,才能井然有序。

  田延年歸附的時間雖短,也打上了劉進的烙印。

  不管怎麼說,這兩人都算得上是劉進的人,這一點不會有任何變化。

  黃霸離開前,向劉進推薦了丙吉接任長史一職。

  劉進在考慮一番後,答應下來。

  八從事,又有出缺。

  但劉進並沒有急於補充,而是繼續把精力放在虎豹龍騎的訓練上。

  與此同時,四州分區賽也落下了帷幕。

  長安這邊的鞠賽也結束了,十五支球隊將匯合於長安,展開一場巔峰之戰。

  據各地傳來的消息,設立在四州的博鋪,在分區賽事中,盈利十二萬金。接下來的長安巔峰賽,收入將超過二十萬金。因為隨著巔峰賽拉開序幕,也吸引了各地的富豪紛紛下注。

  而其中一人,卻引起了劉進的關注。

  阿木提!

  劉進足足等了一年的阿木提,終於出現在了長安。

  他通過萊娘,向劉進遞上拜帖。

  「這老東西終於來了!」

  劉進收到消息之後,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對古力娜扎爾道:八「告訴萊娘,三天之後,我在孔雀天做東,請他吃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