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無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1章 無題

  漢帝非常非常非常高興。

  他高興,是因為劉進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這是一個同樣有著開疆擴土心念的人,與他相得益彰。

  漢帝本就是拿中國雄心勃勃,誓要超越千古一帝的霸道之主。

  如果是太子劉據在跟前,絕對會碟不休勸說漢帝,不要輕啟戰端,勞民傷財之類的話語。

  而劉進,則毫不猶豫的表示要打。

  骨子裡,他們就是同一類人!

  「進,此次要打,也賴你之功。

  你從南陽運來的黃金,足矣製成此次征伐。而馬鈴薯的推廣,也加強了朕的決心。

  朕將傾漢家之物力,一舉蕩平西域。」

  劉進看著他,正色道:「若蕩平西域,當如何治?」

  「嗯?」

  漢帝一愣,看向了劉進,眼中閃爍著驚喜之色,

  他的『蕩平』,說穿了只是鎮撫。

  但劉進所問的『治』,卻是想要把西域徹底納入漢家疆土。

  「來人,取西域堪輿圖來。」

  他呼的站起,大聲喊喝。

  不多時,一個小太監捧著一卷沉重的羊皮地圖進來,在郭的吩咐下,

  把地圖展開。

  「你,是弘恭?」

  那小太監聞聽一,抬頭看向了劉進。

  「殿下竟還記得奴婢。

  「我當然記得你。」

  「弘恭是郭推薦過來的,極是聰慧,很有眼色。

  「是嗎?」

  劉進笑了笑,扭頭朝郭看了一眼。

  郭一愜。

  因為他從劉進的目光中,看出了一絲別樣的意味。

  這弘恭,有問題?

  他心裡一咯,扭頭面帶微笑向弘恭看去。

  之死那雙眼睛裡,卻冷冰冰的,不見絲毫的暖意。

  得查查!

  「弘恭,下去吧。」

  郭揮手,示意弘恭退下。

  「怎麼了?」

  漢帝覺察到了不對勁,待弘恭退出大殿之後,疑惑問道。

  郭,則看向了劉進。

  「此事,與郭翁無關。」

  劉進猶豫了一下,輕聲道:「祖父可還記得去年,司隸校尉成立時,曾抓捕胡巫?」

  「嗯?」

  §

  「在抓捕過程中,孩兒發現了一條線索。

  弘恭曾化名李縱,在江充手下一密探家中躲藏,並且練出一口流利的長安話—.」

  郭眉頭一,道:「可是孝里市的李爽?」

  「正是此人。」

  劉進接著道:「李爽後來被人刺殺,但在他死之前,曾交代過一件事情:弘恭長於眩術,曾做過幻人。兒臣就覺得,其人居心不良。恰好這弘恭此前曾隨郭翁駕車,所以我知曉此人。但兒臣手裡沒有證據,當時的情況又複雜,兒臣不好插手宮中事務。

  於是便請了倚華,暗中監視今日見他出現,兒臣便想起了這件事。

  此人背後是河間王一脈,只不過河間王現在自身難保,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郭的臉色發白。

  他疏忽了!

  而漢帝,則面沉似水。

  他看了郭一眼,嚇得郭撲通便匍匐在地「祖父,兒臣說了,此事與郭翁無關。

  那弘恭當時有江充掩護,又說得一口的長安方言。就算郭翁警惕,也不太容易察覺。

  而且,倚華也對我說古,郭翁與弘恭沒有關係。」

  「你這老貨,朕把宮中安危託付你手中,怎可如此大意。

  把首尾處理乾淨。

  這次朕的孫兒為你擔保,下次再犯錯,朕定不饒你。

  漢帝也是人精。


  他知道,劉進和郭關係不錯,有維護之意。

  而且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有江充的掩護,郭雖說手握三千鸛雀,也未必能事事清楚。

  他知道郭忠心。

  所以乾脆借劉進的名義,饒了郭。

  郭輕呼一口氣,看向劉進的目光,帶著感激。

  「郭翁,還請恕罪,之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你,是因為當時我想看看,這弘恭在宮中是否還有內應。我若是提前通知了你,怕是會打草驚蛇。而且我也沒想到祖父如此果決,突然就對河間王動手。我當時在南陽,想提醒你,

  也來不及了。」

  「殿下莫如此說,是老臣的疏忽。」

  郭點點頭,表示理解。

  至於他心裡的想法?

  劉進懶得在意。

  畢竟,他現在和去年此時,已不能同日而語。

  那時候他地位不穩。

  所以必須要小心翼翼。

  而現在——·

  劉進覺得,至少可以在這宣室殿裡,大口呼吸。

  「進的想法,是要拿下西域?」

  「祖父,拿下西域之後,我等可順勢西進,徹底打通安息之通路。可惜,當初博望侯並未抵達安息,若不然能繪製更為詳盡的地圖。若能拿下安息,則我們先可以坐擁波斯灣,把整個海灣拿下-那裡,資源豐富,且有大量金屬礦藏。

  我們正要大煉鋼鐵,而國內的礦藏用一點是一點,總有用完的時候。

  所以我的意思是,先拿下西域,打通安息通路之後,自安息大量買進金屬礦藏。」

  劉進說話間,用紙筆畫出一個簡易的中東地圖。

  可惜,現在挖掘不了石油和天然氣但若是能把安息徹底拿下,併入漢家疆土,也能為後世的兒孫,留下一筆巨大的財富。

  想想後世,為了資源何等的艱難如果華國能擁有安息,也就是後來的某國土地,又將是怎樣的一種景象?

  漢帝,有點懵!

  劉進這個餅,畫的太大了。

  大到了讓他有點難以想像的地步。

  外面的世界,如此富饒嗎?

  原以為占居漢家疆土,便是天下最富饒之地。

  可是聽劉進所言有點饞了!

  「進,此事朕會考慮,你不要對外說。

  郭,若朕聽到外面有一絲半點的風聲,便先砍了你的狗頭。』

  「老臣明白。

  「先把進繪製的圖收好,而後納入密函,非朕允許,不得泄露。』

  「喏!」

  郭不是傻子。

  能在漢帝身邊這麼久,始終聖眷不減,又怎可能是個傻子?

  劉進剛才的話,他已經記在了心裡。

  若能如劉進所言,把西域完全納入漢家疆土,功勞難以想像。

  這不是他一家能吃進去的。

  而且郭家現在,也沒有這個能力。

  但不急,還來得及!

  至於劉進說破弘恭的身份,郭一點都不生氣。

  這算什麼?

  他還得感謝劉進點出了弘恭,不然郭家勢必要有滅頂之災。

  漢帝和劉進又談了很久,直到夜半才放他離去。

  次日,漢帝招來了朝中丁大臣。

  談及樓蘭的變故,他強硬表示,必須要予以回擊。

  而太子則不認同。

  他以為,民生乏力,百姓厭戰,實不宜再起戰端且大漢實力強大,應該有足夠的戰略定力。樓蘭小國,不值得大動干戈。

  最關鍵的是,太子認為匈奴實力也很強盛,若是對樓蘭開戰,匈奴勢必會加入。

  到時候,定然一發不可收拾。

  劉據的態度,得到朝中諸多人的贊同。

  特別是董仲舒一脈的賢良文學,更一個個跳出來支持。

  「被一個小國羞辱至斯,卻句句不離大國氣度,臉都不要了!」


  劉進忍不住了,跳出來說道:「等,等到什麼時候?等到西域諸國都知道我大漢軟弱可欺?等到他們一個個投向匈奴?博望侯十數年心血,在爾等看來便抵不過一個天朝之名?

  今天樓蘭反了,明天大宛反了。

  在往後,鄯善、高昌、姑師一個個都反了,烏孫反不反?

  全都反了,我們在西域可還有立錐之地?再者說,民力疲乏,確是如此。可正因如此,更要以西域為契機,振奮民心。百姓厭戰?為何厭戰?因為沒有得到利益。若我們徹底抹掉樓蘭,把樓蘭納入疆土,你看看民間又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劉據眉頭一燮,道:「張口閉口談利益,何以治天下?」

  「治天下便不需要利益了嗎?

  你問問這滿朝文武,王侯公卿,哪個不談利益。」

  「劉進,你放肆!」

  劉進的地圖炮放出之後,劉據勃然大怒。

  朝堂上眾人,更一個個跳出來爭辯。

  有的贊成打,有的不贊成。

  雙方吵的不可開交。

  漢帝見狀,心中不滿。

  他起身道:「平輿候曾言: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至,皆為漢土。

  朕心甚慰。

  樓蘭之先例不可破,安歸謀逆,罪無可恕。此前樓蘭以漢家為主,一直以來都忠心耿耿。今被宵小所害,朕也不允許。朕意已決,令李廣利起兵,

  征伐樓蘭叛賊安歸。若匈奴想要阻攔,朕亦不惜一戰。便傾盡漢家之物力,

  也要與他一戰。

  不過,此次用兵,諸公也不必擔心。

  平輿候自南陽歸,繳獲黃金二十萬,足以支撐。」

  二十萬金?

  朝堂上,眾人眼晴一亮。

  很多人不願意開戰,說穿了,是害怕如之前衛青那樣,從民間籌集軍餉可若是不必籌集軍,對樓蘭一戰···

  就在眾人一個個暗自盤算時,漢帝再次開口。

  「此戰,樓蘭當納入我漢家疆土,務必一戰功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