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義成公主
東突厥。
突厥汗國分裂以後,東突厥大體上以金山為界,與西突厥劃分汗國原來的疆域,大致上處於大隋的正北方向。
隨著兩國勢力的此消彼長,所轄範圍也時有伸縮。
在開皇十九年的時候,和親啟民可汗的安義公主,去世了。
為了鞏固兩國的關係,隋文帝又把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給了啟民可汗。
啟民可汗也是唯一娶了兩位隋朝公主的突厥可汗。
早上。
義成公主的帳中。
義成公主正對著銅鏡梳妝。
當初安義公主死了,大隋要再選一名公主嫁給啟民可汗,卻沒有人願意來,誰會喜歡啟民可汗那個糟老頭子?
北方又是苦寒之地,風土人情和大隋完全不同,誰又能忍受得了這思鄉之苦?
可是,為了民族大義,為了避免兩國再起戰端,義成公主效仿漢朝的昭君,毅然決然地來到了這裡,卻把自己的青春和終身幸福葬送了。
「公主,你還是那麼年輕,美麗。」婢女冰兒說道。
「瞧你這張嘴,淨會說好聽的。」義成公主笑道。
這冰兒乃是義成公主從大隋帶過來的貼身侍女,情同姐妹。
「主子,冰兒可沒有半點恭維你的意思,我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再看看那些突厥的女人,有誰有你長得好看?」
「好啦,好啦,淨說這些沒用的,」義成公主嗔道,「最近,有沒有聽說發生了什麼事?」
「聽說,昨日大隋派使臣來了。」
「哦?來的都是誰?」
「來了十來個人,聽說領頭的叫韋雲起。」
「韋雲起?」義成公主很是吃驚,她站起身來,在大帳內走來走去。
「主子怎麼了?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當初,我在大隋之時,就曾聽說過韋雲起的名字,他是個文武雙全的將軍,皇上派他到這裡來,難道說又要開始打仗了嗎?」義成公主憂慮地說道。
「我在外面沒有聽說東、西突厥與大隋之間再生戰端,倒是聽說契丹興兵攻占了大隋的營州,難道這件事和韋雲起他們到這裡來有關係嗎?」
「極有可能。契丹與大隋本來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
他們之間發生戰爭是早晚的事兒,只是契丹此次進兵神速,都沒有聽說,就已經把營州給奪下了,那營州對大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大隋豈能置之不理?難道說他們是來找啟民可汗借兵的嗎?」
冰兒一笑說:「主子,你分析得透徹。」
「你這個小蹄子,我看你自從到了突厥,其他的功夫沒見長,這拍馬屁的功夫卻是大有長進。」義成公主白了她一眼說道。
冰兒嘿嘿一笑,說:「並非我在拍馬屁,而是公主分析得入情入理,的確精闢。」
正在此時,從帳外走進一人,義成公主和冰兒閃目觀看,來的非是旁人,正是太子咄吉士。
只見他唬著臉,也不笑,說道:「冰兒,你出去,我和公主有話說。」
「主子,我——。」那冰兒每次看到咄吉士,都嚇得渾身發抖。
「那你先出去吧。」義成公主說道。
冰兒如釋重負,趕緊溜了出去,帳內只剩下義成公主和咄吉士兩個人。
義成公主每次看到他那貪婪的眼神,都會覺得很煩。
「太子殿下,你找我有什麼事兒?」義成公主冷冷地問道。
「公主,難道到現在你還不明白我的心意嗎?」
「咄吉士,我不明白你在說些什麼?」
「實不相瞞,自從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就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你了,此刻,帳內沒有第三個人,不如你就成全了我吧,我們一起共赴雲雨,同享快樂。」
「住口!不許你再說這種話,難道你不知道我是你父親的女人嗎?」義成公主面帶寒霜地說道。
誰知咄吉士哈哈一笑,恬不知恥地說道:「這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在我們突厥,父親去世了,兒子可以繼承他的財產、權力和除了自己親生母親以外的所有女人。
如今,我父親年老體衰,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到那時,我將繼承可汗之位,你不還是我的女人嗎?
既然我們早晚要在一起,那麼,不如現在就……。」
「咄吉士,你給我滾出去!」義成公主又羞又臊,又惱又恨,作為從小接受中原文化長大的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突厥人的這個「胡俗」,她想不明白,這是什麼規矩,為什麼兒子可以娶父親的女人?
咄吉士聽義成公主讓她滾,惱羞成怒,走上前來,一把抱住了義成公主。
「放開我,你要幹什麼?」
咄吉士根本不予理會,一下子把她推倒在床上。
還沒等義成公主反應過來,咄吉士一下子撲了上去,把她壓在身下。
初秋的季節,天氣還很炎熱,衣服本來穿得就少,義成公主胴體的曲線美暴露在咄吉士的面前,勾起了他原始的欲望和衝動。
咄吉士低下了頭,來親吻她的臉蛋,同時,用手去撕扯她的衣服。
「滾開,放開我!」義成公主趕緊用手來推他,可是她一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能推得動他?
眼看咄吉士就要得手了。
忽聽「咔嚓」一聲響,咄吉士感覺到自己的後腦勺被人用什麼重擊了一下,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剛才誰打的我?」咄吉士放開義成公主,站起身來,扭回頭觀看,只見一人身材高大,挺著個草包肚子,站在他的面前,手裡還拿著一條半截的板凳腿。
此人不是程咬金,卻又是誰?
只聽老程說:「是我打的你,咋得了?」
「我特麼……!」
咄吉士剛想發火,仔細觀看,認識!這不是在萬國盛會上力斗獨角獸的那個程咬金嗎?
他頓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沒了氣焰。
「兔崽子,連你的繼母都不放過!」
「好,程咬金,你給我等著!」咄吉士扔下這麼一句話,抱頭鼠竄而去。
義成公主把衣衫整理了整理,頭髮攏了攏,站起身來問道:「你叫程咬金?」
老程趕緊躬身施禮說道:「是的,程咬金見過公主。」
義成公主明白眼前的這個人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卻是俠肝義膽。
因此,她心裡對程咬金也很是感激。
「你怎麼會在這裡?」
「不瞞公主,我是隋朝的使者韋雲起的隨從,我們是跟隨他一起來到這裡的。」
「韋雲起此次前來是不是想借兵?」
「公主,你怎麼會知道?」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契丹人侵犯了我們大隋的營州,隋煬帝肯定不會不管這件事的。那韋雲起是個文武雙全的大將,皇上派他來,不是來借兵,又是來幹什麼的呢?」
「公主猜得沒錯,皇上的確是這個意思,只怕啟民可汗不願借兵給我們,還要請公主在啟民可汗的面前,多多美言啊。」
義成公主娓娓地說道:「我讀書不多,可我也聽說過漢朝昭君出塞的故事。
當初,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走投無路,於公元前52年投降了漢朝,尋求漢朝的庇護,並主動請願為漢朝防守陰山。
公元前36年,漢朝發兵幫助呼韓邪單于迅速占有了匈奴全境。
呼韓邪單于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了這件事之後,主動提出願意遠嫁匈奴。
從那以後,漢朝與匈奴之間五十年沒有發生戰爭,兩國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大大地增加了漢朝與匈奴之間的民族友誼,鞏固了兩國的關係,為漢朝和匈奴的和平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我自知自己比不了王昭君,無論是才華、智慧還是美貌,她都遠在我之上。
可是,我也希望能為大隋和東突厥兩國的百姓做出一點貢獻。
於是,我拋棄一切,來到這裡,目的就是希望隋朝能與東突厥和平相處,為兩國的百姓造福,使他們少受連年征戰之苦。
只要能為百姓造福,維持兩國的和平,要我做什麼都可以。」
義成公主的一番話,使老程肅然起敬,沒想到隋朝的宗室之女還能有如此高的覺悟。
「公主所言令在下敬佩,想必公主在這裡也吃了不少苦頭。」
義成公主嘆了一口氣說道:「安義公主嫁給啟民可汗的時候,就是因為水土不服,不習慣這裡面的氣候,不久就病死了。
後來,隋文帝又下詔征宮室之女嫁給他,就沒有人願意來了。
而我也是因緣巧合被送到了這裡。
這裡是苦寒之地,風沙也多,就連那井水都特別的苦澀,如果我當初知道會是這個樣子的話,我可能也就不會來了。
如今,既然我已經嫁給了啟民可汗,那就得侍奉他一直到老,這幾年,他親附大隋,沒有和大隋發生什麼大的摩擦,這也是我最大的安慰。」
突厥汗國分裂以後,東突厥大體上以金山為界,與西突厥劃分汗國原來的疆域,大致上處於大隋的正北方向。
隨著兩國勢力的此消彼長,所轄範圍也時有伸縮。
在開皇十九年的時候,和親啟民可汗的安義公主,去世了。
為了鞏固兩國的關係,隋文帝又把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給了啟民可汗。
啟民可汗也是唯一娶了兩位隋朝公主的突厥可汗。
早上。
義成公主的帳中。
義成公主正對著銅鏡梳妝。
當初安義公主死了,大隋要再選一名公主嫁給啟民可汗,卻沒有人願意來,誰會喜歡啟民可汗那個糟老頭子?
北方又是苦寒之地,風土人情和大隋完全不同,誰又能忍受得了這思鄉之苦?
可是,為了民族大義,為了避免兩國再起戰端,義成公主效仿漢朝的昭君,毅然決然地來到了這裡,卻把自己的青春和終身幸福葬送了。
「公主,你還是那麼年輕,美麗。」婢女冰兒說道。
「瞧你這張嘴,淨會說好聽的。」義成公主笑道。
這冰兒乃是義成公主從大隋帶過來的貼身侍女,情同姐妹。
「主子,冰兒可沒有半點恭維你的意思,我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再看看那些突厥的女人,有誰有你長得好看?」
「好啦,好啦,淨說這些沒用的,」義成公主嗔道,「最近,有沒有聽說發生了什麼事?」
「聽說,昨日大隋派使臣來了。」
「哦?來的都是誰?」
「來了十來個人,聽說領頭的叫韋雲起。」
「韋雲起?」義成公主很是吃驚,她站起身來,在大帳內走來走去。
「主子怎麼了?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當初,我在大隋之時,就曾聽說過韋雲起的名字,他是個文武雙全的將軍,皇上派他到這裡來,難道說又要開始打仗了嗎?」義成公主憂慮地說道。
「我在外面沒有聽說東、西突厥與大隋之間再生戰端,倒是聽說契丹興兵攻占了大隋的營州,難道這件事和韋雲起他們到這裡來有關係嗎?」
「極有可能。契丹與大隋本來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
他們之間發生戰爭是早晚的事兒,只是契丹此次進兵神速,都沒有聽說,就已經把營州給奪下了,那營州對大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大隋豈能置之不理?難道說他們是來找啟民可汗借兵的嗎?」
冰兒一笑說:「主子,你分析得透徹。」
「你這個小蹄子,我看你自從到了突厥,其他的功夫沒見長,這拍馬屁的功夫卻是大有長進。」義成公主白了她一眼說道。
冰兒嘿嘿一笑,說:「並非我在拍馬屁,而是公主分析得入情入理,的確精闢。」
正在此時,從帳外走進一人,義成公主和冰兒閃目觀看,來的非是旁人,正是太子咄吉士。
只見他唬著臉,也不笑,說道:「冰兒,你出去,我和公主有話說。」
「主子,我——。」那冰兒每次看到咄吉士,都嚇得渾身發抖。
「那你先出去吧。」義成公主說道。
冰兒如釋重負,趕緊溜了出去,帳內只剩下義成公主和咄吉士兩個人。
義成公主每次看到他那貪婪的眼神,都會覺得很煩。
「太子殿下,你找我有什麼事兒?」義成公主冷冷地問道。
「公主,難道到現在你還不明白我的心意嗎?」
「咄吉士,我不明白你在說些什麼?」
「實不相瞞,自從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就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你了,此刻,帳內沒有第三個人,不如你就成全了我吧,我們一起共赴雲雨,同享快樂。」
「住口!不許你再說這種話,難道你不知道我是你父親的女人嗎?」義成公主面帶寒霜地說道。
誰知咄吉士哈哈一笑,恬不知恥地說道:「這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在我們突厥,父親去世了,兒子可以繼承他的財產、權力和除了自己親生母親以外的所有女人。
如今,我父親年老體衰,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到那時,我將繼承可汗之位,你不還是我的女人嗎?
既然我們早晚要在一起,那麼,不如現在就……。」
「咄吉士,你給我滾出去!」義成公主又羞又臊,又惱又恨,作為從小接受中原文化長大的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突厥人的這個「胡俗」,她想不明白,這是什麼規矩,為什麼兒子可以娶父親的女人?
咄吉士聽義成公主讓她滾,惱羞成怒,走上前來,一把抱住了義成公主。
「放開我,你要幹什麼?」
咄吉士根本不予理會,一下子把她推倒在床上。
還沒等義成公主反應過來,咄吉士一下子撲了上去,把她壓在身下。
初秋的季節,天氣還很炎熱,衣服本來穿得就少,義成公主胴體的曲線美暴露在咄吉士的面前,勾起了他原始的欲望和衝動。
咄吉士低下了頭,來親吻她的臉蛋,同時,用手去撕扯她的衣服。
「滾開,放開我!」義成公主趕緊用手來推他,可是她一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能推得動他?
眼看咄吉士就要得手了。
忽聽「咔嚓」一聲響,咄吉士感覺到自己的後腦勺被人用什麼重擊了一下,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剛才誰打的我?」咄吉士放開義成公主,站起身來,扭回頭觀看,只見一人身材高大,挺著個草包肚子,站在他的面前,手裡還拿著一條半截的板凳腿。
此人不是程咬金,卻又是誰?
只聽老程說:「是我打的你,咋得了?」
「我特麼……!」
咄吉士剛想發火,仔細觀看,認識!這不是在萬國盛會上力斗獨角獸的那個程咬金嗎?
他頓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沒了氣焰。
「兔崽子,連你的繼母都不放過!」
「好,程咬金,你給我等著!」咄吉士扔下這麼一句話,抱頭鼠竄而去。
義成公主把衣衫整理了整理,頭髮攏了攏,站起身來問道:「你叫程咬金?」
老程趕緊躬身施禮說道:「是的,程咬金見過公主。」
義成公主明白眼前的這個人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卻是俠肝義膽。
因此,她心裡對程咬金也很是感激。
「你怎麼會在這裡?」
「不瞞公主,我是隋朝的使者韋雲起的隨從,我們是跟隨他一起來到這裡的。」
「韋雲起此次前來是不是想借兵?」
「公主,你怎麼會知道?」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契丹人侵犯了我們大隋的營州,隋煬帝肯定不會不管這件事的。那韋雲起是個文武雙全的大將,皇上派他來,不是來借兵,又是來幹什麼的呢?」
「公主猜得沒錯,皇上的確是這個意思,只怕啟民可汗不願借兵給我們,還要請公主在啟民可汗的面前,多多美言啊。」
義成公主娓娓地說道:「我讀書不多,可我也聽說過漢朝昭君出塞的故事。
當初,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單于打敗,走投無路,於公元前52年投降了漢朝,尋求漢朝的庇護,並主動請願為漢朝防守陰山。
公元前36年,漢朝發兵幫助呼韓邪單于迅速占有了匈奴全境。
呼韓邪單于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了這件事之後,主動提出願意遠嫁匈奴。
從那以後,漢朝與匈奴之間五十年沒有發生戰爭,兩國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大大地增加了漢朝與匈奴之間的民族友誼,鞏固了兩國的關係,為漢朝和匈奴的和平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我自知自己比不了王昭君,無論是才華、智慧還是美貌,她都遠在我之上。
可是,我也希望能為大隋和東突厥兩國的百姓做出一點貢獻。
於是,我拋棄一切,來到這裡,目的就是希望隋朝能與東突厥和平相處,為兩國的百姓造福,使他們少受連年征戰之苦。
只要能為百姓造福,維持兩國的和平,要我做什麼都可以。」
義成公主的一番話,使老程肅然起敬,沒想到隋朝的宗室之女還能有如此高的覺悟。
「公主所言令在下敬佩,想必公主在這裡也吃了不少苦頭。」
義成公主嘆了一口氣說道:「安義公主嫁給啟民可汗的時候,就是因為水土不服,不習慣這裡面的氣候,不久就病死了。
後來,隋文帝又下詔征宮室之女嫁給他,就沒有人願意來了。
而我也是因緣巧合被送到了這裡。
這裡是苦寒之地,風沙也多,就連那井水都特別的苦澀,如果我當初知道會是這個樣子的話,我可能也就不會來了。
如今,既然我已經嫁給了啟民可汗,那就得侍奉他一直到老,這幾年,他親附大隋,沒有和大隋發生什麼大的摩擦,這也是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