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楊玄感請纓
兵部尚書段文振府上。
段文振是遼西郡令支縣人,段部鮮卑族。
段文振的祖父是段壽,父親是北周時期和隋朝的將領段威。
段文振有膽有識,聰慧過人,為人正直,早先是宇文護的親信,一直屢立奇功。
後來,歸附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對段文振非常信任和重視,段文振得到重用,成為兵部尚書。
楊玄感攜帶重禮前去拜訪他。
段文振出門降階相迎。
「段公,玄感這廂有禮了,些許薄禮不成敬意。」楊玄感躬身施禮說道。
「楚國公大駕光臨,蓬蓽生輝,不過,你太客氣了。有什麼話儘管說,禮品就不需要了,請你務必帶回去。」
「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
「不不不,不管什麼事,只要不違反朝廷的制度,我能幫上忙的,一定幫,但是,禮物我是萬萬不能收的。」
楊玄感見他說得很肯定,也沒辦法,只好讓手下人把禮物抬走。
二人攜手攬腕進了廳堂,分賓主落坐,有僕人獻茶。
「楚國公,今日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見教?」段文振首先問道。
「我聽說陛下要御駕親征,段公您身為兵部尚書,可知此事?」楊玄感開門見山地問道。
段文振手捻須髯,點頭說:「不錯,是有此事,陛下已經通知我隨駕出征。」
「段公,我父親在世之時,每次出征,從不落後,如今父親大人不在了,我繼承了他的爵位,我怎麼能落在眾人的後面呢?我願為段公馬前一卒,隨軍出征。」楊玄感誠懇地說道。
段文振哈哈一笑:「楚國公,你太謙虛了,你身份高貴,武藝出眾,乃是大將之才,怎麼能做我的馬前卒呢?我如何能承受得起啊?」
「段公,只要能讓我隨駕出征,讓我做什麼都行。」
「好的,你的心意,我已經知道了,明日我見到陛下後,當奏明此事。你就回去靜候佳音吧。」
楊玄感聽了之後大喜,說:「多謝段公。」
第二天,段文振見到隋煬帝之後,向他稟明了此事,隋煬帝感慨地說:「人們常說,將門必出將軍,相門必出相國,看來,此話果然不假啊。」
「楊玄感武藝超群,乃世之虎將,有他在陛下的身邊,陛下可以高枕無憂了。」段文振說。
「愛卿,你說的也是,念他一片忠心的份上,就讓他隨駕出征吧。」
「陛下聖明。」
「此次朕親自出征,意義非同一般,如果我們能打下吐谷渾的話,可以說超過了秦皇、漢武,我打算把蕭皇后,以及後宮的一些妃嬪,還有我的姐姐樂平公主楊麗華也帶上一起出征。」
「陛下,這樣做恐怕有所不妥吧?」
「有何不妥?」
楊麗華的身份尊貴,她乃是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隋文帝楊堅長女。
「樂平公主,年近五旬,身體虛弱,此次出征,路途遙遠,崎嶇不平,天氣多變,我擔心她受不了旅途勞頓之苦,倘若有個什麼閃失,又該怎麼辦呢?」
「非也,我姐姐整日待在宮中,十分煩悶,我正好藉此機會,帶她出去遊玩一番。」
「陛下,行軍打仗,怎麼能說是遊山玩水呢?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隋煬帝不以為然地笑道:「我們對吐谷渾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依我觀察,我們此次出征和遊玩也沒什麼區別,正好趁此機會彰顯我大隋國威。」
「陛下,切不可掉以輕心,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主動權,但是,戰場上瞬息萬變,不到最後關頭,都很難預料最終的結果。」
「愛卿言之有理。」
晚上。
楊廣又想起了陳貴妃。
當初,隋文帝楊堅病重之時,在仁壽宮修養身體,令楊廣和陳貴妃共同服侍於他。
楊廣被陳貴妃的美貌所吸引。
有一天的晚上,楊廣來到了陳貴妃的寢宮,陳貴妃衣著單薄,雪白的肌膚若隱若現,直把楊廣的一雙眼睛看直了。
他情不自禁地從背後一下子抱住了她。
陳貴妃大吃了一驚,連忙推他。
可是她越是推,楊廣摟抱得越緊,口中說道:「自從我第一眼看見你,我就喜歡上你了,今夜你就成全了我吧!」
陳貴妃又羞又惱,說:「我是你父王的妃子,咱們之間怎麼能做那種苟且之事?」
「據我所知,匈奴單于死了之後,他的兒子便會把他父親的妃嬪全部繼承過來,為什麼我不可以?」
「楊廣,匈奴乃是蠻夷之邦,不懂禮數,與禽獸無異,而我們中原人,怎麼能效仿他們呢?」
「我不管什麼禮數不禮數的,我現在只想得到你。」
楊廣把陳貴妃緊緊地抱在懷裡,在她的脖子上是又親又啃。
陳貴妃一個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能反抗得了,最終,在楊廣的威逼利誘之下,楊廣,終於,遂了心愿,霸占了陳貴妃。
事後,陳貴妃衣衫不整,哭著來到隋文帝楊堅的榻前,哭拜於地,說:「陛下,楊廣對我無禮!」
「你說什麼?」隋文帝驚問道。
「太子,他……他是個禽獸。」陳貴妃泣不成聲地說道。
「咳,咳!」隋文帝氣得一陣咳嗽,咳痰帶血,嘆道:「獨孤皇后誤我。快來人!」
從外面走進一名侍衛,躬身施禮說:「陛下,請吩咐!」
「速把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叫來。」
「是!」
那名侍衛答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時間不長,柳述和元岩趕了過來,隋文帝怒不可遏,說:「楊廣是個畜生,我要把他太子之位廢掉,再把楊勇召回,重新立為太子。」
柳述和元岩都嚇愣了:「陛下,太子乃國之根本,怎能輕易廢掉?」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隋文帝也不便說得那麼露骨,只說你們倆照辦就行了。
柳述和元岩對隋文帝赤膽忠心,知道隋文帝之所以這麼做,其中定有隱情。
柳述和元岩出來之後,寫好了詔書,把詔書拿給楊素看。
楊素暗自心驚,表面上卻不露聲色,他趕緊把這件事向太子楊廣做了稟報。
楊廣與楊素商量,當即決定矯詔,讓東宮的侍衛入上台宿衛,門禁出入,取決於宇文述和郭衍,又令張衡侍疾。
隋文帝當夜便駕崩了。
有很多人認為隋文帝死於張衡之手,否則的話,怎麼會這麼巧呢?
段文振是遼西郡令支縣人,段部鮮卑族。
段文振的祖父是段壽,父親是北周時期和隋朝的將領段威。
段文振有膽有識,聰慧過人,為人正直,早先是宇文護的親信,一直屢立奇功。
後來,歸附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對段文振非常信任和重視,段文振得到重用,成為兵部尚書。
楊玄感攜帶重禮前去拜訪他。
段文振出門降階相迎。
「段公,玄感這廂有禮了,些許薄禮不成敬意。」楊玄感躬身施禮說道。
「楚國公大駕光臨,蓬蓽生輝,不過,你太客氣了。有什麼話儘管說,禮品就不需要了,請你務必帶回去。」
「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
「不不不,不管什麼事,只要不違反朝廷的制度,我能幫上忙的,一定幫,但是,禮物我是萬萬不能收的。」
楊玄感見他說得很肯定,也沒辦法,只好讓手下人把禮物抬走。
二人攜手攬腕進了廳堂,分賓主落坐,有僕人獻茶。
「楚國公,今日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見教?」段文振首先問道。
「我聽說陛下要御駕親征,段公您身為兵部尚書,可知此事?」楊玄感開門見山地問道。
段文振手捻須髯,點頭說:「不錯,是有此事,陛下已經通知我隨駕出征。」
「段公,我父親在世之時,每次出征,從不落後,如今父親大人不在了,我繼承了他的爵位,我怎麼能落在眾人的後面呢?我願為段公馬前一卒,隨軍出征。」楊玄感誠懇地說道。
段文振哈哈一笑:「楚國公,你太謙虛了,你身份高貴,武藝出眾,乃是大將之才,怎麼能做我的馬前卒呢?我如何能承受得起啊?」
「段公,只要能讓我隨駕出征,讓我做什麼都行。」
「好的,你的心意,我已經知道了,明日我見到陛下後,當奏明此事。你就回去靜候佳音吧。」
楊玄感聽了之後大喜,說:「多謝段公。」
第二天,段文振見到隋煬帝之後,向他稟明了此事,隋煬帝感慨地說:「人們常說,將門必出將軍,相門必出相國,看來,此話果然不假啊。」
「楊玄感武藝超群,乃世之虎將,有他在陛下的身邊,陛下可以高枕無憂了。」段文振說。
「愛卿,你說的也是,念他一片忠心的份上,就讓他隨駕出征吧。」
「陛下聖明。」
「此次朕親自出征,意義非同一般,如果我們能打下吐谷渾的話,可以說超過了秦皇、漢武,我打算把蕭皇后,以及後宮的一些妃嬪,還有我的姐姐樂平公主楊麗華也帶上一起出征。」
「陛下,這樣做恐怕有所不妥吧?」
「有何不妥?」
楊麗華的身份尊貴,她乃是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隋文帝楊堅長女。
「樂平公主,年近五旬,身體虛弱,此次出征,路途遙遠,崎嶇不平,天氣多變,我擔心她受不了旅途勞頓之苦,倘若有個什麼閃失,又該怎麼辦呢?」
「非也,我姐姐整日待在宮中,十分煩悶,我正好藉此機會,帶她出去遊玩一番。」
「陛下,行軍打仗,怎麼能說是遊山玩水呢?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隋煬帝不以為然地笑道:「我們對吐谷渾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依我觀察,我們此次出征和遊玩也沒什麼區別,正好趁此機會彰顯我大隋國威。」
「陛下,切不可掉以輕心,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主動權,但是,戰場上瞬息萬變,不到最後關頭,都很難預料最終的結果。」
「愛卿言之有理。」
晚上。
楊廣又想起了陳貴妃。
當初,隋文帝楊堅病重之時,在仁壽宮修養身體,令楊廣和陳貴妃共同服侍於他。
楊廣被陳貴妃的美貌所吸引。
有一天的晚上,楊廣來到了陳貴妃的寢宮,陳貴妃衣著單薄,雪白的肌膚若隱若現,直把楊廣的一雙眼睛看直了。
他情不自禁地從背後一下子抱住了她。
陳貴妃大吃了一驚,連忙推他。
可是她越是推,楊廣摟抱得越緊,口中說道:「自從我第一眼看見你,我就喜歡上你了,今夜你就成全了我吧!」
陳貴妃又羞又惱,說:「我是你父王的妃子,咱們之間怎麼能做那種苟且之事?」
「據我所知,匈奴單于死了之後,他的兒子便會把他父親的妃嬪全部繼承過來,為什麼我不可以?」
「楊廣,匈奴乃是蠻夷之邦,不懂禮數,與禽獸無異,而我們中原人,怎麼能效仿他們呢?」
「我不管什麼禮數不禮數的,我現在只想得到你。」
楊廣把陳貴妃緊緊地抱在懷裡,在她的脖子上是又親又啃。
陳貴妃一個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能反抗得了,最終,在楊廣的威逼利誘之下,楊廣,終於,遂了心愿,霸占了陳貴妃。
事後,陳貴妃衣衫不整,哭著來到隋文帝楊堅的榻前,哭拜於地,說:「陛下,楊廣對我無禮!」
「你說什麼?」隋文帝驚問道。
「太子,他……他是個禽獸。」陳貴妃泣不成聲地說道。
「咳,咳!」隋文帝氣得一陣咳嗽,咳痰帶血,嘆道:「獨孤皇后誤我。快來人!」
從外面走進一名侍衛,躬身施禮說:「陛下,請吩咐!」
「速把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叫來。」
「是!」
那名侍衛答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時間不長,柳述和元岩趕了過來,隋文帝怒不可遏,說:「楊廣是個畜生,我要把他太子之位廢掉,再把楊勇召回,重新立為太子。」
柳述和元岩都嚇愣了:「陛下,太子乃國之根本,怎能輕易廢掉?」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隋文帝也不便說得那麼露骨,只說你們倆照辦就行了。
柳述和元岩對隋文帝赤膽忠心,知道隋文帝之所以這麼做,其中定有隱情。
柳述和元岩出來之後,寫好了詔書,把詔書拿給楊素看。
楊素暗自心驚,表面上卻不露聲色,他趕緊把這件事向太子楊廣做了稟報。
楊廣與楊素商量,當即決定矯詔,讓東宮的侍衛入上台宿衛,門禁出入,取決於宇文述和郭衍,又令張衡侍疾。
隋文帝當夜便駕崩了。
有很多人認為隋文帝死於張衡之手,否則的話,怎麼會這麼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