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兄弟請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隋煬帝接到伏允可汗的求救信之後,不禁讚嘆裴矩的超凡見識。

  於是,他下旨給宇文述,讓他全權處理此事。

  宇文述升帳,把楊雄、翟讓和程咬金請來開會。

  「隴西以西,河西走廊一帶,在漢武帝時期,朝廷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最終,把這一帶收歸到大漢的版圖,開闢了絲綢之路。

  魏晉南北朝時期,經過連年的戰亂,中原國家忙於內戰,無暇顧及到這一帶,因此,這裡被日漸強大的吐谷渾占有,這些胡人見利忘義,毫無信譽可言,經常侵擾我大隋的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此次屯兵數萬在大隋的邊境就是圖謀不軌。

  陛下的意思並不是要和吐谷渾交好,那樣做只是表面文章,而是要效仿漢武帝將他們徹底消滅,把這一帶重新納入大隋的版圖。」宇文述說道。

  「吐谷渾在夾縫中生存,卻逐漸強大了起來,這倒是沒有想到的。」楊雄手捻須髯說道。

  「是啊,如今,鐵勒部正在攻打伏俟城,針對眼前的形勢,各位有什麼高見?」

  「老將軍,您是主將,作戰經驗豐富,您讓我們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翟讓說道。

  宇文述一笑說道:「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們要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辦法,此次出兵,務必將吐谷渾徹底消滅。程咬金,你怎麼看?」

  「老帥,楊將軍,我是個粗人,斗大的字不識兩筐,既沒讀過兵書戰策,也沒有什麼實際作戰經驗,不瞞你們說,此次出兵作戰,我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說得對與不對,請二位將軍多多包涵。」

  其實,宇文述已經知道就是這個程咬金把自己的孫子宇文承趾給閹了,他心裡也很生氣,心想程咬金下手也太狠點兒了,但是,作為主將,他表面上不能帶出來,於是,說道:「程咬金,你但說無妨。」

  「我覺得伊吾的位置至關重要,伊吾王的態度似乎不是很明朗,我願率本部人馬出其不意攻打伊吾。

  只要我們把伊吾打下來,我們進可攻,退可守,便可立於不敗之地。」老程說道。

  宇文述一聽,心想,這程咬金倒也談到了點子上,只是他也太狂了點,憑他手下一萬騎兵,就想把伊吾國給打下來,那麼,我就讓他去,讓他去吃點苦頭,他若打不下來,我再治他的罪,叫他心服口服,也不算遲,於是,點了點頭,說:「你的這個想法和我一致。伊吾的位置的確非常重要,是扼守大隋和西域之間的咽喉要地。」

  宇文述和楊雄商量了一下,同意了老程的作戰計劃,讓他明天早上就帶兵出發。

  老程很是高興。

  「另外,陛下交給了我們一項特殊的任務,就是遣一個能說會道之人出使西突厥,讓西突厥不要發兵支援吐谷渾,誰願意為使?」宇文述問道。

  這可是一件十分危險的差使,因為誰都知道西突厥和吐谷渾的關係不一般,而且,西突厥的泥撅處羅可汗生性殘暴,嗜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說話了。

  宇文述見大家無人敢接這個差使,只好暫且放到一邊。

  晚上。

  老程回到自己的營帳,就把今天在大帳之中開會的情況向程咬銀訴說了一遍。

  程咬銀一聽,大吃了一驚,說:「哥,你這也太冒險了,你區區一萬人馬,就想把伊吾國給打下來,談何容易?萬一打不下來,那宇文述抓你一招之錯,還能有你好果子吃嗎?你別忘了那宇文承趾可是他的孫子。」

  「這——,」老程用手一拍腦門子,想了想,額頭也冒了汗,也覺得自己有些魯莽了,可是,軍中無戲言,說過的話,怎能輕易反悔?兀自嘴硬地說,「一個小小的伊吾有什麼了不起的?」

  「既然你已經領了命令,現在後悔也沒用了,」程咬銀說,「不過,出使西突厥一事,我倒想去嘗試一下。」

  「你?你現在只是一個火頭兵,宇文述能同意讓你出使西突厥嗎?」老程說。

  「那可不一定,我聽說在陳勝、吳廣起義之時,趙王武臣被燕國人俘虜了去,張耳、陳餘派出去十幾名使者,都被斬首了,後來,還是一名火頭兵主動請纓出使燕國,才把趙王武臣給救了回來,難道說我還不如那個火頭兵嗎?

  如果在平時的話,肯定不會讓我去的,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無人願意為使,我去找宇文述談一談,或許可行。

  再說了,你走了,我在這裡也閒著無聊,還不如到西突厥去溜達溜達。」


  老程擔心地說道:「兄弟,西突厥與東突厥可不一樣,他們和吐谷渾的關係密切,萬一他們把你扣押下,又怎麼辦呢?」

  「哥,你不是說富貴險中求嗎?萬一我出使成功了呢,朝廷豈不是要嘉獎於我?

  如果你再把伊吾國給拿下,那咱們兄弟倆豈不是揚眉吐氣一回?」

  「那倒也是。」

  宇文述營帳。

  營帳里點著蠟燭,宇文述正坐在文案邊,讀《孫子兵法》。

  宇文士及侍立在一旁。

  宇文述為了鍛鍊宇文士及,經常把他帶在身邊。都說做父母得偏愛小兒子,宇文述也不例外。

  程咬銀昂首挺胸走進營帳,躬身施禮說道:「老將軍,程咬銀前來拜訪。」

  宇文述把手裡的書放下,看了看他,好像有點面熟,問道:「程咬銀,你和副先鋒程咬金是什麼關係?」

  「回老將軍,他是我哥。」

  「你哥是副先鋒,而你卻是一名火頭兵?」

  「是的。」

  「那麼,你找本將軍何事?」

  「我聽說朝廷要派人出使西突厥,但不知使者的人選確定下來沒有?」

  「暫且沒有。」

  「在下不才,想報效朝廷,出使西突厥,說服西突厥不要發兵增援吐谷渾。」

  宇文述一聽程咬銀說這話,也感到很吃驚,問道:「你現在身居何職?」

  「回老將軍的話,我現在只是一名火頭兵。」

  宇文述聽了之後,哈哈一笑,說:「讓一名火頭兵出使西突厥,倘若被人家知道了,豈不是笑我大隋無人?」

  宇文士及看了看程咬銀,然後說道:「爹,依我看,程咬銀相貌不俗,一表人才,倘若給他換套像樣的衣服穿,那麼,西突厥的人怎麼知道他是一名火頭兵呢?

  而且,既然程咬銀敢主動請纓出使西突厥,說明他胸有成竹,就憑這份膽量,也實屬難得。」

  宇文述一聽,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問程咬銀:「你有把握完成此次的使命嗎?」

  「有!」程咬銀底氣十足地說。

  宇文述轉過臉來,又對宇文士及說:「去拿套新衣服給他換上,我看看。」

  「是,爹!」

  人配衣服,馬配鞍,這話是一點也不假呀,程咬銀把火頭兵的服飾脫下,把那身新衣服穿上,又把頭髮梳了梳,整個人就像是換了個人似的,精神煥發,光彩奪目,果然是相貌堂堂。

  宇文述心想後生可畏呀,遣他為使,倒也不丟大隋的份兒。

  「好吧,本將軍同意了,你明天早上即可前往西突厥。」

  「是,在下領命。」

  伏俟城。

  當伏允可汗得知隋朝一下子派來二十多萬軍隊時,他大吃了一驚,頓時預感到情況不妙,他心想這大隋不是來支援他的,而是來要他命的。

  他現在後悔不已,心想自己這樣做,豈不是引狼入室嗎?

  伏允可汗坐立不安,唉聲嘆氣,他的兒子慕容順在旁邊問道:「爹,你怎麼了?」

  「順兒,難道你沒有意識到隋朝的舉動很不正常嗎?」

  「爹,孩兒並未察覺。」

  「你想想看,我們有難,向隋朝請求支援,而隋朝的天子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竟然派出二十萬大軍,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他們早有準備。」

  「不錯,因為我們占據了河西走廊一帶,切斷了大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隋朝的天子一直耿耿於懷。

  當初,隋文帝時期,他們忙著平南陳,挑撥離間東、西突厥,而無暇顧及我們,現在東突厥俯首稱臣,與大隋關係甚好。

  如今的大隋已今非昔比,國力強盛,軍事強大,因此,便有吞併我們之心。

  此次,他們就要聯合鐵勒部,從東西兩個方向前後夾擊我們,想要讓我們亡國滅種啊。」伏允可汗憂慮地說。

  「爹,你不必太過憂慮,請允許我親自出馬,出使西突厥,讓他們發兵來支援我們。」

  「你想出使西突厥?」

  「正是。」

  「你有把握說服泥撅處羅可汗嗎?」

  「我有把握,」慕容順十分自信地說,「記得在戰國時期,最終,秦國能夠統一六國,就是因為六國相互之間不能長期聯合起來。

  曾經信陵君兩次合縱都把秦軍打敗,秦軍被迫退回函谷關,很長時間不敢出來,這就說明合縱的力量是強大的。

  我們現在的狀況和當初也差不了多少,唇亡齒寒的道理,我想泥撅處羅可汗也不是不懂。

  如果我們被大隋朝消滅的話,大隋的下一個攻擊目標將會是他們。」

  伏允可汗聽了之後,點了點頭說道:「我兒長見識了。」

  於是,伏允可汗同意了慕容順的請求,讓他出使西突厥,請求增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