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比武大會(二)
「王伯當,我不是聽說你被內外侯官的人抓去了嗎?沒想到你的命還挺大的,居然能從內外侯官的監牢里走出來,看來你也不是一個等閒之輩呀。」辛文禮冷嘲熱諷地說道。
「辛文禮,借你的吉言,在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二人的幫助下,還有李密和謝映登等人從中周旋,僥倖得脫。」王伯當說。
「連李都督那麼大的官,你都能巴結上。」
「實不相瞞,我們琅琊王氏當初也是名門貴族,只是到了我這輩上衰敗了,後來,我奪取了武狀元,在京城為官,李密一直待我甚厚,後來,我犯了事兒,辭官不做,才流落江湖。」
「看來你們這些出身名門貴族的人在朝中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即使家道敗落了,還能和那些權貴搭上關係。
而我出身低賤,雖然立了不少戰功,可是到現在仍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總兵。」
「辛文禮,我奉勸你一句,人要知足,總兵的官職雖然不是太高,但是手握兵權,也算是實力派。」
辛文禮冷笑了一聲,說:「我那數千人馬又能算得了什麼,此次,如果能奪得先鋒大印,便可掌握這五萬軍隊,縱橫天下。」
「手中掌握的兵馬多,擔的責任就大,想在朝中站穩腳跟,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你為什麼來爭奪先鋒大印?」
「實不相瞞,我並非為我自己著想的,而是,為他人來爭奪此印!」
「為他人?」辛文禮表示懷疑,「那你是為誰來奪此印的?」
「我想這就不必和你說了。」
就在此時,宇文士及高聲喊道:「第二局比武開始!」
宇文士及的話音剛落,辛文禮的劍已出鞘。
他使了一招「仙人指路」,那劍直奔王伯當的眉心而去,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王伯當用手中的素纓銀槍將辛文禮的這一劍撥開,兩個人便戰在一處。
這二人新仇舊恨聚集在一起,互不相讓。
什麼比武不比武的,辛文禮只想一劍斬下王伯當的頭顱當球踢,王伯當恨不得一槍刺穿他的胸膛。
兩個人拼得你死我活,險象環生。
那辛月娥看在眼裡,替他倆擔心不已,一個是自己的哥哥,一個是自己的心上人,傷著誰,她都接受不了。
她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
老程站在台下觀看,心裡也是一陣緊張,對程咬銀說:「兄弟,你看這辛文禮和一條瘋狗似的,逮著誰都咬,王伯當會不會有危險?」
程咬銀氣定神閒地說:「哥,依我看,雖然辛文禮看上去十分勇猛,但是,王伯當的槍法並未亂,攻守兼備,勝券在握。」
程咬銀跟王伯當學過槍法,已經能看出一些門道來。
「是嗎?我怎麼沒看出來?」
此時,台上已經三十個回合過去了,依然未分勝負。
辛文禮的心中有點懊惱,只因他這第四層「劍道合一」還差那麼一點兒,尚未練成,始終就拿不下王伯當,他不由得心中焦躁,又想使用袖箭贏他。
打著打著,只見辛文禮突然將手中的長劍收回,然後,平行遞出,刺向王不當的胸膛,與此同時,右臂袖口裡的袖箭已經彈射而出,奔向王伯當的咽喉。
東方玉梅站在台下看得真切,尖叫了一聲:「伯當小心!」
王伯當因為上次吃過辛文禮的虧,所以,這次格外加著小心。
他先用素纓銀槍把他的長劍撥開,然後奮力向右一閃身,躲過了那隻袖箭。
辛文禮一看王伯當將他的袖箭躲了過去,於是,又把左臂抬起,準備打出第二支袖箭。
就在這時,主考官宇文述高喊了一聲:「停!」
王伯當虛晃一槍,跳出圈外。
在場的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宇文述,只聽他說道:「我有言在先,不准下死手,否則的話,就是違規,辛文禮誰讓你使用暗器的?」
「我——。」辛文禮一聽,臉上一紅。
「我們是自家人在一起,選拔先鋒大將,並非真正面對敵人,你怎麼可以使出這種卑鄙的手段呢?其心何其毒也!」宇文述說,「按照比武大會的規則,我宣布本場比賽,王伯當勝,辛文禮心術不正,取消繼續參賽資格。」
辛文禮滿面羞愧,跳下台去,帶著辛大成和辛大剛走了。
「小妹,你走不走?」辛文禮問道。
辛月娥卻說:「大哥,你們先走吧,我想在這裡看到比武大會的最終結果。」
辛文禮自然明白辛月娥的話外之意,不過,他也不好勉強她,於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走了。
「第三場比武,由瓦崗山的翟讓對楊玄德。」宇文士及宣布道。
翟讓和楊玄德二人登上了高台。
楊玄德也就是楊積善,他乃是楊素的第四子,武藝也很出眾。
楊玄感作為楚國公,身份太高,不便參加此次的比賽,於是,就讓他的四弟登台爭奪先鋒大印。
楊素打了一輩子的仗,深知掌握兵權的重要性,自然會向楊玄感灌輸這種思想。
楊玄感心想如果自己的四弟能奪得這五萬軍隊的指揮權,那麼,他在朝中就可以和宇文家族分庭抗禮了。
楊積善手使一桿長槍。
翟讓自從被單雄信從牢中救出之後,和兄長翟寬、侄子翟摩侯,還有親信王儒信等人趕赴瓦崗山,由於他手頭頗豐,如今已經聚集了數千人馬。
他曾經身為東郡法曹,總覺得做官才是正道,占山為王,提心弔膽地過日子,終非長久之計。
因此,當他聽說了此次的比武大會,也想來試一試。
翟讓善使一條大槊。
槊比槍要長很多,一般長度在丈八以上;
重量上,也比大槍重許多;
鋒刃比大槍的鋒刃也要長很多,舞起來呼呼颳風,發出「唆唆」的聲音;
槊的穿透力特別強,一般的盔甲都可以刺穿,通常情況下,無纓。
兩個人互相見禮之後,楊積善說:「翟讓,我聽說你是東郡的法曹,有一次,你喝醉了酒,竟把你的上司給打了,你也因此貪了官司,不知可有此事?」
「不錯,是有此事。」
「既然如此,我想咱倆就不必再比下去了。」
「此話怎講?」
楊積善冷笑了一聲說:「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奪得了先鋒大印,到那時,你的官長便是宇文老將軍,如果有一天,你再喝醉了酒,把宇文老將軍給打了,那還了得!不如,你乾脆認輸,下台得了!」
翟讓一聽楊積善的話語之中,含有譏諷之意,臉上是一陣青,一陣白,說:「楊積善,休要逞口舌之能,你有什麼能耐,都使出來吧。」
翟讓把手中的大槊一順,槊尖刺向楊積善的左肋。
楊積善見翟讓的這一招來勢洶洶,不敢怠慢,挺起手中的大槍和他戰在一處。
兩個人打鬥了三十個回合,未分勝負。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
因此,楊積善在兵器上吃著虧,他夠不著翟讓,翟讓卻能夠著他。
而且,在力道上,翟讓也要比他大很多。
兩個人打著打著,楊積善一個不留神,翟讓一槊刺向他的腹部,楊積善想要躲開,已然不及。
楊積善低頭一看,那大槊的槊尖貼著他的衣服停了下來。
楊積善嚇出了一身冷汗,他也不傻,他知道這是翟讓手下留情,如果大槊再向前遞幾寸的話,他的腹部便要被大槊扎穿,自己的小命兒就交代了。
楊積善認輸,跳下高台回歸本隊。
楊玄感瞪了他一眼,楊積善嚇得一縮脖子,站在他大哥的身後,不敢再說話了。
宇文士及登台,高聲說道:「今天上午,我們已經進行了三場比武,其中,尤俊達、王伯當和翟讓勝出,今天的比武就到這裡結束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上繼續。」
眾人紛紛散去。
晚上。
邦潤客棧。
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二人正在房間裡談話。
程咬銀說:「哥,我看此次比武大會,高手如雲,就拿王伯當、尤俊達和翟讓他們三個人來說,你能打得過他們其中的哪一位?我看我們還是放棄回家吧。」
「兄弟,如果拿武力和他們硬拼的話,我承認我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你別忘了,逢強智取,遇弱活擒,如果運用得當的話,或許我們還有機會。」老程樂觀地說道。
「今天的比武,你看出什麼問題來了沒有?」
「沒有啊,我覺得還算公平公正。尤其是宇文述趕走了辛文禮,絲毫沒給他留情面。」
程咬銀沉思了片刻,說:「今天上午勝出的都是綠林中人,官府中人一個也沒有取勝。」
「如果當官的都那麼能打的話,朝廷還用得著向天下英雄選拔先鋒大將嗎?」
程咬銀想了想,把頭搖了搖,說:「也有你這麼一說,可是,我總覺得其中可能另有玄機。」
「能有什麼玄機?」
「目前,我也參悟不透。」
「你想多了,誰的功夫高,誰就做先鋒大將,這很公平,將來報效朝廷,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甚至能像霍去病那樣,名垂青史!」老程說。
程咬銀用手摸了摸程咬金的頭,說:「哥,你沒發燒吧,就憑你這兩下子,你還想奪取先鋒大將印?」
「那有啥?那衛青、霍去病不也是兩個肩頭扛著一個腦袋嗎?我比起他們又少了啥?」
「……」
他們兄弟倆正在談論之時,齊國遠來了,笑著說道:「總瓢把子,請你們過去一敘!」
「單雄信要請我老程喝酒?」
「正是。」
「好吧,」老程哈哈一笑,「我把他從內外侯官的監牢之中救出來,他請我喝頓酒,倒也不虧!」
「辛文禮,借你的吉言,在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二人的幫助下,還有李密和謝映登等人從中周旋,僥倖得脫。」王伯當說。
「連李都督那麼大的官,你都能巴結上。」
「實不相瞞,我們琅琊王氏當初也是名門貴族,只是到了我這輩上衰敗了,後來,我奪取了武狀元,在京城為官,李密一直待我甚厚,後來,我犯了事兒,辭官不做,才流落江湖。」
「看來你們這些出身名門貴族的人在朝中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即使家道敗落了,還能和那些權貴搭上關係。
而我出身低賤,雖然立了不少戰功,可是到現在仍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總兵。」
「辛文禮,我奉勸你一句,人要知足,總兵的官職雖然不是太高,但是手握兵權,也算是實力派。」
辛文禮冷笑了一聲,說:「我那數千人馬又能算得了什麼,此次,如果能奪得先鋒大印,便可掌握這五萬軍隊,縱橫天下。」
「手中掌握的兵馬多,擔的責任就大,想在朝中站穩腳跟,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你為什麼來爭奪先鋒大印?」
「實不相瞞,我並非為我自己著想的,而是,為他人來爭奪此印!」
「為他人?」辛文禮表示懷疑,「那你是為誰來奪此印的?」
「我想這就不必和你說了。」
就在此時,宇文士及高聲喊道:「第二局比武開始!」
宇文士及的話音剛落,辛文禮的劍已出鞘。
他使了一招「仙人指路」,那劍直奔王伯當的眉心而去,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王伯當用手中的素纓銀槍將辛文禮的這一劍撥開,兩個人便戰在一處。
這二人新仇舊恨聚集在一起,互不相讓。
什麼比武不比武的,辛文禮只想一劍斬下王伯當的頭顱當球踢,王伯當恨不得一槍刺穿他的胸膛。
兩個人拼得你死我活,險象環生。
那辛月娥看在眼裡,替他倆擔心不已,一個是自己的哥哥,一個是自己的心上人,傷著誰,她都接受不了。
她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
老程站在台下觀看,心裡也是一陣緊張,對程咬銀說:「兄弟,你看這辛文禮和一條瘋狗似的,逮著誰都咬,王伯當會不會有危險?」
程咬銀氣定神閒地說:「哥,依我看,雖然辛文禮看上去十分勇猛,但是,王伯當的槍法並未亂,攻守兼備,勝券在握。」
程咬銀跟王伯當學過槍法,已經能看出一些門道來。
「是嗎?我怎麼沒看出來?」
此時,台上已經三十個回合過去了,依然未分勝負。
辛文禮的心中有點懊惱,只因他這第四層「劍道合一」還差那麼一點兒,尚未練成,始終就拿不下王伯當,他不由得心中焦躁,又想使用袖箭贏他。
打著打著,只見辛文禮突然將手中的長劍收回,然後,平行遞出,刺向王不當的胸膛,與此同時,右臂袖口裡的袖箭已經彈射而出,奔向王伯當的咽喉。
東方玉梅站在台下看得真切,尖叫了一聲:「伯當小心!」
王伯當因為上次吃過辛文禮的虧,所以,這次格外加著小心。
他先用素纓銀槍把他的長劍撥開,然後奮力向右一閃身,躲過了那隻袖箭。
辛文禮一看王伯當將他的袖箭躲了過去,於是,又把左臂抬起,準備打出第二支袖箭。
就在這時,主考官宇文述高喊了一聲:「停!」
王伯當虛晃一槍,跳出圈外。
在場的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宇文述,只聽他說道:「我有言在先,不准下死手,否則的話,就是違規,辛文禮誰讓你使用暗器的?」
「我——。」辛文禮一聽,臉上一紅。
「我們是自家人在一起,選拔先鋒大將,並非真正面對敵人,你怎麼可以使出這種卑鄙的手段呢?其心何其毒也!」宇文述說,「按照比武大會的規則,我宣布本場比賽,王伯當勝,辛文禮心術不正,取消繼續參賽資格。」
辛文禮滿面羞愧,跳下台去,帶著辛大成和辛大剛走了。
「小妹,你走不走?」辛文禮問道。
辛月娥卻說:「大哥,你們先走吧,我想在這裡看到比武大會的最終結果。」
辛文禮自然明白辛月娥的話外之意,不過,他也不好勉強她,於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走了。
「第三場比武,由瓦崗山的翟讓對楊玄德。」宇文士及宣布道。
翟讓和楊玄德二人登上了高台。
楊玄德也就是楊積善,他乃是楊素的第四子,武藝也很出眾。
楊玄感作為楚國公,身份太高,不便參加此次的比賽,於是,就讓他的四弟登台爭奪先鋒大印。
楊素打了一輩子的仗,深知掌握兵權的重要性,自然會向楊玄感灌輸這種思想。
楊玄感心想如果自己的四弟能奪得這五萬軍隊的指揮權,那麼,他在朝中就可以和宇文家族分庭抗禮了。
楊積善手使一桿長槍。
翟讓自從被單雄信從牢中救出之後,和兄長翟寬、侄子翟摩侯,還有親信王儒信等人趕赴瓦崗山,由於他手頭頗豐,如今已經聚集了數千人馬。
他曾經身為東郡法曹,總覺得做官才是正道,占山為王,提心弔膽地過日子,終非長久之計。
因此,當他聽說了此次的比武大會,也想來試一試。
翟讓善使一條大槊。
槊比槍要長很多,一般長度在丈八以上;
重量上,也比大槍重許多;
鋒刃比大槍的鋒刃也要長很多,舞起來呼呼颳風,發出「唆唆」的聲音;
槊的穿透力特別強,一般的盔甲都可以刺穿,通常情況下,無纓。
兩個人互相見禮之後,楊積善說:「翟讓,我聽說你是東郡的法曹,有一次,你喝醉了酒,竟把你的上司給打了,你也因此貪了官司,不知可有此事?」
「不錯,是有此事。」
「既然如此,我想咱倆就不必再比下去了。」
「此話怎講?」
楊積善冷笑了一聲說:「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奪得了先鋒大印,到那時,你的官長便是宇文老將軍,如果有一天,你再喝醉了酒,把宇文老將軍給打了,那還了得!不如,你乾脆認輸,下台得了!」
翟讓一聽楊積善的話語之中,含有譏諷之意,臉上是一陣青,一陣白,說:「楊積善,休要逞口舌之能,你有什麼能耐,都使出來吧。」
翟讓把手中的大槊一順,槊尖刺向楊積善的左肋。
楊積善見翟讓的這一招來勢洶洶,不敢怠慢,挺起手中的大槍和他戰在一處。
兩個人打鬥了三十個回合,未分勝負。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
因此,楊積善在兵器上吃著虧,他夠不著翟讓,翟讓卻能夠著他。
而且,在力道上,翟讓也要比他大很多。
兩個人打著打著,楊積善一個不留神,翟讓一槊刺向他的腹部,楊積善想要躲開,已然不及。
楊積善低頭一看,那大槊的槊尖貼著他的衣服停了下來。
楊積善嚇出了一身冷汗,他也不傻,他知道這是翟讓手下留情,如果大槊再向前遞幾寸的話,他的腹部便要被大槊扎穿,自己的小命兒就交代了。
楊積善認輸,跳下高台回歸本隊。
楊玄感瞪了他一眼,楊積善嚇得一縮脖子,站在他大哥的身後,不敢再說話了。
宇文士及登台,高聲說道:「今天上午,我們已經進行了三場比武,其中,尤俊達、王伯當和翟讓勝出,今天的比武就到這裡結束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上繼續。」
眾人紛紛散去。
晚上。
邦潤客棧。
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二人正在房間裡談話。
程咬銀說:「哥,我看此次比武大會,高手如雲,就拿王伯當、尤俊達和翟讓他們三個人來說,你能打得過他們其中的哪一位?我看我們還是放棄回家吧。」
「兄弟,如果拿武力和他們硬拼的話,我承認我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你別忘了,逢強智取,遇弱活擒,如果運用得當的話,或許我們還有機會。」老程樂觀地說道。
「今天的比武,你看出什麼問題來了沒有?」
「沒有啊,我覺得還算公平公正。尤其是宇文述趕走了辛文禮,絲毫沒給他留情面。」
程咬銀沉思了片刻,說:「今天上午勝出的都是綠林中人,官府中人一個也沒有取勝。」
「如果當官的都那麼能打的話,朝廷還用得著向天下英雄選拔先鋒大將嗎?」
程咬銀想了想,把頭搖了搖,說:「也有你這麼一說,可是,我總覺得其中可能另有玄機。」
「能有什麼玄機?」
「目前,我也參悟不透。」
「你想多了,誰的功夫高,誰就做先鋒大將,這很公平,將來報效朝廷,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甚至能像霍去病那樣,名垂青史!」老程說。
程咬銀用手摸了摸程咬金的頭,說:「哥,你沒發燒吧,就憑你這兩下子,你還想奪取先鋒大將印?」
「那有啥?那衛青、霍去病不也是兩個肩頭扛著一個腦袋嗎?我比起他們又少了啥?」
「……」
他們兄弟倆正在談論之時,齊國遠來了,笑著說道:「總瓢把子,請你們過去一敘!」
「單雄信要請我老程喝酒?」
「正是。」
「好吧,」老程哈哈一笑,「我把他從內外侯官的監牢之中救出來,他請我喝頓酒,倒也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