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楊廣奪宗(十)
晚上。
楊素府上。
楊約從宇文述那裡得到了秋蟬,又得到了「曇花一現」和翡翠鴛鴦鐲兩件寶物,自然心情舒暢。
楊素和楊約兄弟二人見面,自然是無話不談。
楊素屏退了左右,屋裡只剩下他們兄弟二人。
楊約就把楊廣想要奪取太子之位一事向他哥講述了一遍。
事關重大,楊素低頭不語。
「哥,我認為我們應該支持晉王奪取太子之位。」楊約說道。
「為什麼?」楊素問道。
楊約從懷中拿出一張地圖,鋪在了桌子上。
「哥,你請看,雖然說我們大隋建立已經有二十年左右了,但是,外患一直沒有解決。
在我們大隋的西南邊是吐谷渾,西邊是西突厥,北邊是東突厥,再往東依次是室韋、靺鞨、契丹、高句麗,還有遼東,這些國家和割據勢力隨時都有可能進犯大隋,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大隋的未來岌岌可危啊。
太子楊勇沒有帶兵作戰經驗,軍事能力不足,而晉王久在軍中,曾親自率兵滅了南陳,在軍中的威望甚高,軍事領導能力,指揮才能也遠非楊勇可比。」楊約分析說。
楊素曾是楊廣的部下,兩個人並肩作戰,對於楊廣的軍事方面的才能,楊素也十分欽佩,於是,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從軍事方面來說,大隋的外患眾多,楊勇的確難以堪當重任,而且我們的府兵越來越暴露出弊端,急需改制。」
「哥,另外楊勇寵幸高熲,不把我們兄弟放在眼裡,有高熲在,我們兄弟永遠上不了位。」楊約想到此處,惱恨地說道。
「我不是聽說高熲被免官了嗎?」
楊約一聽,笑了笑,說道:「哥,免官又算得了什麼呢?將來楊勇要是繼承了皇位,一句話,便可以使他官復原職。
想當初,漢武帝時期的竇嬰三起三落,也被免過官了,後來不也做了丞相嗎?
還有那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多次被罷職,等到諸葛亮率兵來犯的時候,他又官復原職,被拜為平西大都督,等等,歷史如鏡,這些都是例子。
只要高熲不死,隨時都有官復原職的可能。」
「你說的也是。」楊素聽了,點了點頭。
楊約又徐徐地說道:「再說朝中發生的一些事,楊勇這邊,生活上不檢點,妻與妾的位置本末倒置,專寵小妾雲昭訓,氣死了太子妃元珍;
雲定興也被投進大牢;
高熲被免官,楊勇失去了左膀右臂;
他寫信恐嚇晉王,已被皇后察知,那封信現已落入獨孤皇后手中,成了難以翻供的證據;
陛下讓他修建萬年宮,卻塌方了,並且還死傷了很多人。他任用雲定興作為監工,那雲定興卻大肆斂財。
陛下和皇后現在對太子極其惱怒。
再反觀晉王生活簡樸,把其他妃嬪都打發了出去,與正妻蕭妃的感情甚好,這一點讓獨孤皇后十分欣慰;
而且,晉王有張衡、郭衍和宇文述等人支持他,要兵有兵,要將有將,勝券在握。
我們若能趁此機會立功的話,晉王必定會對我們感激不盡,將來他繼承了皇位,定然不會虧待我們的,我們將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我們再想辦法把那高熲整死,在朝中還有誰敢和我們兄弟作對?」
楊素聽了他弟弟所說的一番話,原本帶著憂慮的臉上逐漸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說道:「好,既然兄弟你這麼說,待我面見陛下參太子一本。」
他們兄弟正在談話之間,忽然有僕人進來稟報說:「大人,皇上有旨,要你即刻進宮。」
兄弟二人對看了一眼,楊約起身告辭。
楊素也令人備轎,趕往皇宮。
仁壽宮。
隋文帝的書房。
每當隋文帝心煩意亂的時候,他總是喜歡把楊素叫過來傾訴一番,楊素所說的話,總是能對上他的心坎,他為手下能有這樣一位忠臣而感到欣慰。
人們常說,人上了年紀,性情會變得古怪。
隋文帝現在身體不好,越來越覺得身邊沒有人可以信任了,他時常感嘆怪不得古之帝王都喜歡稱孤道寡,看來坐上皇帝這個寶座之後,的確很難再有朋友了,好在他還有楊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素進門之後,伏在地上磕頭。
「處道啊,快快請起!」隋文帝說。
楊素,字處道,弘農郡華陰縣人,他是北魏諫議大夫楊暄之孫、北周驃騎大將軍楊敷之子。
他以軍功拜為荊州總管,封越國公,軍事才能出眾,是出了名的猛將。
「不知陛下今夜喚我前來何事?」楊素站起身來,問道。
「你先坐下。」
「有陛下在,臣不敢坐。」楊素恭敬地說道。
「此處沒有外人,坐下好說話。」隋文帝笑道。
「謝陛下!」楊素便側著身子坐下了,「以臣觀看,陛下的氣色不是太好呀,最近身體好嗎?睡眠、飲食好嗎?」
「處道啊,還是你觀察得細緻,什麼都瞞不過你,」隋文帝嘆了一口氣,「不瞞你說,已經有很多個夜晚沒睡好了。」
「為什麼?陛下有什麼心事嗎?」
「可能是年紀大了,睡眠少了。」
「陛下,您說笑了,您和我的年紀相差無幾,我每天晚上至少得睡三四個時辰,中午還得補一覺。」楊素說。
「真羨慕你呀,你是武將出身,身體素質好,你看朕現在垂垂老矣。」
「陛下為國事操勞,十分辛苦,但是,也要適當地注意身體,加強鍛鍊啊。」
「你說得沒錯,可是煩心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朕勤政為民,一心想做一名聖君,到頭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隋文帝搖了搖頭說。
「陛下的功德可比秦皇、漢武,如果不是陛下,天下還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
自秦漢以後,在陛下的努力之下,天下又重新歸於一統,其功德超過三皇五帝。
陛下心繫天下的百姓,讓他們休養生息,如今,國庫充盈,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富足,陛下必將會名垂青史,為萬人景仰。」
楊素雖然也有溜須拍馬的成分,但說的也是實話。
隋文帝把手搖了搖,苦笑了一聲,說:「處道啊,你言過其實了。」
楊素看著眼前的隋文帝已經沒有了開皇初年的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心裡也不是滋味。
「我今天把你請來,是想和你探討一下,為什麼當初漢高祖劉邦想要廢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沒有成功,而漢景帝廢太子劉榮,改立十皇子劉徹為太子,卻成功了呢?」隋文帝問道。
楊素是何等的聰明,他一聽隋文帝提起漢朝兩位皇帝廢立太子之事,便明白了他的心意。
楊素沉思了片刻,說道:「回陛下的話,漢高祖劉邦原本是一介布衣,泗水亭長,在芒碭山斬蛇起義,後來,經過七年的奮戰,終於平秦滅楚,得了天下。
至於他廢太子沒有成功,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他立太子立得過早,他在做漢王的時候,那時的他也沒想到自己後來會有八個兒子,因為呂雉的緣故,便把長子劉盈立為太子了;
其二,後來,戚夫人為他生了劉如意,深得他的喜愛,他覺得太子劉盈太過仁弱,不像自己,而劉如意卻和自己很是相像,便有了改立太子的念頭。
他這個人對於異姓王很殘忍,能下得了手,但是,對於自己家裡面的事,總是猶豫不定;
其三,他在沒有廢太子之前,就把這件事搞得沸沸揚揚,眾人皆知,他迫於張良、樊噲和叔孫通等大臣的壓力,再加上,呂后又請來了商山四皓保護太子,他便認為劉盈為太子是民心所向,不能輕易更改了。
其四,還是他這個人的性格優柔寡斷,把商山四皓看得過重了,商山四皓也不能代表天下人的想法,在那時,即便他殺了商山四皓又能怎麼樣呢,可是,他沒有這麼做;
其五,人們常說知子莫若父,可是,他不是這樣的,在漢高祖的八個兒子之中,最出色的乃是第四子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可是他並沒有看出這一點。
他是因為喜愛戚夫人,愛屋及烏,所以,想把劉如意立為太子,而他作為皇帝,最終卻沒有保護好戚夫人和劉如意,為天下人所恥笑。」
楊素府上。
楊約從宇文述那裡得到了秋蟬,又得到了「曇花一現」和翡翠鴛鴦鐲兩件寶物,自然心情舒暢。
楊素和楊約兄弟二人見面,自然是無話不談。
楊素屏退了左右,屋裡只剩下他們兄弟二人。
楊約就把楊廣想要奪取太子之位一事向他哥講述了一遍。
事關重大,楊素低頭不語。
「哥,我認為我們應該支持晉王奪取太子之位。」楊約說道。
「為什麼?」楊素問道。
楊約從懷中拿出一張地圖,鋪在了桌子上。
「哥,你請看,雖然說我們大隋建立已經有二十年左右了,但是,外患一直沒有解決。
在我們大隋的西南邊是吐谷渾,西邊是西突厥,北邊是東突厥,再往東依次是室韋、靺鞨、契丹、高句麗,還有遼東,這些國家和割據勢力隨時都有可能進犯大隋,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大隋的未來岌岌可危啊。
太子楊勇沒有帶兵作戰經驗,軍事能力不足,而晉王久在軍中,曾親自率兵滅了南陳,在軍中的威望甚高,軍事領導能力,指揮才能也遠非楊勇可比。」楊約分析說。
楊素曾是楊廣的部下,兩個人並肩作戰,對於楊廣的軍事方面的才能,楊素也十分欽佩,於是,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從軍事方面來說,大隋的外患眾多,楊勇的確難以堪當重任,而且我們的府兵越來越暴露出弊端,急需改制。」
「哥,另外楊勇寵幸高熲,不把我們兄弟放在眼裡,有高熲在,我們兄弟永遠上不了位。」楊約想到此處,惱恨地說道。
「我不是聽說高熲被免官了嗎?」
楊約一聽,笑了笑,說道:「哥,免官又算得了什麼呢?將來楊勇要是繼承了皇位,一句話,便可以使他官復原職。
想當初,漢武帝時期的竇嬰三起三落,也被免過官了,後來不也做了丞相嗎?
還有那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多次被罷職,等到諸葛亮率兵來犯的時候,他又官復原職,被拜為平西大都督,等等,歷史如鏡,這些都是例子。
只要高熲不死,隨時都有官復原職的可能。」
「你說的也是。」楊素聽了,點了點頭。
楊約又徐徐地說道:「再說朝中發生的一些事,楊勇這邊,生活上不檢點,妻與妾的位置本末倒置,專寵小妾雲昭訓,氣死了太子妃元珍;
雲定興也被投進大牢;
高熲被免官,楊勇失去了左膀右臂;
他寫信恐嚇晉王,已被皇后察知,那封信現已落入獨孤皇后手中,成了難以翻供的證據;
陛下讓他修建萬年宮,卻塌方了,並且還死傷了很多人。他任用雲定興作為監工,那雲定興卻大肆斂財。
陛下和皇后現在對太子極其惱怒。
再反觀晉王生活簡樸,把其他妃嬪都打發了出去,與正妻蕭妃的感情甚好,這一點讓獨孤皇后十分欣慰;
而且,晉王有張衡、郭衍和宇文述等人支持他,要兵有兵,要將有將,勝券在握。
我們若能趁此機會立功的話,晉王必定會對我們感激不盡,將來他繼承了皇位,定然不會虧待我們的,我們將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我們再想辦法把那高熲整死,在朝中還有誰敢和我們兄弟作對?」
楊素聽了他弟弟所說的一番話,原本帶著憂慮的臉上逐漸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說道:「好,既然兄弟你這麼說,待我面見陛下參太子一本。」
他們兄弟正在談話之間,忽然有僕人進來稟報說:「大人,皇上有旨,要你即刻進宮。」
兄弟二人對看了一眼,楊約起身告辭。
楊素也令人備轎,趕往皇宮。
仁壽宮。
隋文帝的書房。
每當隋文帝心煩意亂的時候,他總是喜歡把楊素叫過來傾訴一番,楊素所說的話,總是能對上他的心坎,他為手下能有這樣一位忠臣而感到欣慰。
人們常說,人上了年紀,性情會變得古怪。
隋文帝現在身體不好,越來越覺得身邊沒有人可以信任了,他時常感嘆怪不得古之帝王都喜歡稱孤道寡,看來坐上皇帝這個寶座之後,的確很難再有朋友了,好在他還有楊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素進門之後,伏在地上磕頭。
「處道啊,快快請起!」隋文帝說。
楊素,字處道,弘農郡華陰縣人,他是北魏諫議大夫楊暄之孫、北周驃騎大將軍楊敷之子。
他以軍功拜為荊州總管,封越國公,軍事才能出眾,是出了名的猛將。
「不知陛下今夜喚我前來何事?」楊素站起身來,問道。
「你先坐下。」
「有陛下在,臣不敢坐。」楊素恭敬地說道。
「此處沒有外人,坐下好說話。」隋文帝笑道。
「謝陛下!」楊素便側著身子坐下了,「以臣觀看,陛下的氣色不是太好呀,最近身體好嗎?睡眠、飲食好嗎?」
「處道啊,還是你觀察得細緻,什麼都瞞不過你,」隋文帝嘆了一口氣,「不瞞你說,已經有很多個夜晚沒睡好了。」
「為什麼?陛下有什麼心事嗎?」
「可能是年紀大了,睡眠少了。」
「陛下,您說笑了,您和我的年紀相差無幾,我每天晚上至少得睡三四個時辰,中午還得補一覺。」楊素說。
「真羨慕你呀,你是武將出身,身體素質好,你看朕現在垂垂老矣。」
「陛下為國事操勞,十分辛苦,但是,也要適當地注意身體,加強鍛鍊啊。」
「你說得沒錯,可是煩心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朕勤政為民,一心想做一名聖君,到頭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隋文帝搖了搖頭說。
「陛下的功德可比秦皇、漢武,如果不是陛下,天下還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
自秦漢以後,在陛下的努力之下,天下又重新歸於一統,其功德超過三皇五帝。
陛下心繫天下的百姓,讓他們休養生息,如今,國庫充盈,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富足,陛下必將會名垂青史,為萬人景仰。」
楊素雖然也有溜須拍馬的成分,但說的也是實話。
隋文帝把手搖了搖,苦笑了一聲,說:「處道啊,你言過其實了。」
楊素看著眼前的隋文帝已經沒有了開皇初年的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心裡也不是滋味。
「我今天把你請來,是想和你探討一下,為什麼當初漢高祖劉邦想要廢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沒有成功,而漢景帝廢太子劉榮,改立十皇子劉徹為太子,卻成功了呢?」隋文帝問道。
楊素是何等的聰明,他一聽隋文帝提起漢朝兩位皇帝廢立太子之事,便明白了他的心意。
楊素沉思了片刻,說道:「回陛下的話,漢高祖劉邦原本是一介布衣,泗水亭長,在芒碭山斬蛇起義,後來,經過七年的奮戰,終於平秦滅楚,得了天下。
至於他廢太子沒有成功,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他立太子立得過早,他在做漢王的時候,那時的他也沒想到自己後來會有八個兒子,因為呂雉的緣故,便把長子劉盈立為太子了;
其二,後來,戚夫人為他生了劉如意,深得他的喜愛,他覺得太子劉盈太過仁弱,不像自己,而劉如意卻和自己很是相像,便有了改立太子的念頭。
他這個人對於異姓王很殘忍,能下得了手,但是,對於自己家裡面的事,總是猶豫不定;
其三,他在沒有廢太子之前,就把這件事搞得沸沸揚揚,眾人皆知,他迫於張良、樊噲和叔孫通等大臣的壓力,再加上,呂后又請來了商山四皓保護太子,他便認為劉盈為太子是民心所向,不能輕易更改了。
其四,還是他這個人的性格優柔寡斷,把商山四皓看得過重了,商山四皓也不能代表天下人的想法,在那時,即便他殺了商山四皓又能怎麼樣呢,可是,他沒有這麼做;
其五,人們常說知子莫若父,可是,他不是這樣的,在漢高祖的八個兒子之中,最出色的乃是第四子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可是他並沒有看出這一點。
他是因為喜愛戚夫人,愛屋及烏,所以,想把劉如意立為太子,而他作為皇帝,最終卻沒有保護好戚夫人和劉如意,為天下人所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