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失去的東西,我會拿回來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6章 失去的東西,我會拿回來的!

  「報!」

  「張虞所部於昨日傍晚撤軍!」

  斥候快步入帳,向公孫瓚稟告道。

  「好啊!」

  聞言,公孫瓚欣喜大笑,謂左右眾人,說道:「諸子皆言,張虞兵勢洶洶,不可與之交鋒。而今張虞糧盡而撤,此乃天公助我,且看我如何破敵!」

  因容錯率低,公孫瓚不敢冒險,故屯兵與張虞隔易水對峙多時,今張虞如期撤軍,真就給他一個擊敗張虞的機會。

  關靖眉頭微,說道:「張虞為軍中名將,深譜兵法。今時撤軍恐其有備,故明公需好生謀劃一番。」

  公孫瓚語氣中充滿自信,說道:「兵馬撤退,豈能如列陣時整齊,況且大軍渡河鬆散。今張虞渡清泉河撤軍之時,便是張虞兵敗之際。」

  關靖遲疑半響,說道:「明公用兵之事,靖不敢多言。僅是仆以為,明公需小心用兵。」

  公孫瓚微揚起臉以向關靖,說道:「「長史行事謹慎,然我用兵十餘年,

  破烏桓,斬鮮卑,屠黃巾,退袁紹,征戰不下數十戰,其中用兵之玄妙非外人所能知。」

  「張虞不撤軍尚可,其撤軍之時便是被我所敗之日!」

  之前有言,公孫瓚最擅長的戰術便是在敵軍撤退時追擊。故今公孫瓚的戰術不變,準備銜尾追擊張虞。然公孫瓚為了能有必破張虞之把握,他精心挑選戰場,打算在張虞大軍半渡時而發起突襲。

  見公孫瓚脾氣上來,關靖便不敢多言。在軍略上指點,公孫瓚尚能聽些意見,然公孫一旦有了自己想法,他便知自己勸不動了!

  公孫瓚語氣嚴肅,說道:「田楷點齊軍中精銳步騎,隨我晝夜追擊張虞,今兵貴神速,不可耽擱,故舍輻重而行。而軍中營壘由關長史把守,以為留後接應。」

  「遵命!」

  望著領命退下的文武,公孫瓚面露厲色,手中緊劍柄,心中已是暗暗發誓,他要擊敗張虞,打進幽州,狠狠懲治劉虞舊部。

  至於袁紹,他失去的東西,他會一點點拿回來。昔光武崛起於幽州,以幽州突騎橫掃天下,他不相信他做不到。

  清泉河,從起源於太行山,流經於廣陽郡,至漁陽郡,與東北流向的易水匯合,最終注入渤海。

  張虞從五月三日撤軍,便以正常撤軍的情況行兵,留步卒在後押運輻重,騎卒在前開道。

  五日上午時分,張虞便率兵至清泉河畔。而為了渡河,張虞選擇讓步卒搭建舟橋,以便大軍及時通行。

  張虞駐於丘坡上,行軍的數萬步騎難入他眼,他今時刻關注周圍動向。

  「君侯,舟橋已搭建完畢,今是否讓軍士渡河!」呂范策馬上前,詢問道。

  張虞眯眼眺望遠方,心中泛起了嘀咕,今怎不露見公孫瓚的身影,莫非公孫瓚無意出兵追擊?

  「渡河!」

  張虞不敢確定周圍是否有其斥候的身影,僅考慮片刻,便吩附說道:「先讓騎卒大部渡河,留少數騎卒於南岸,步卒依序渡河!」

  「諾!」

  見張虞似乎有所憂慮,荀攸策馬說道:「君侯不妨將輻重散落於後,令騎卒下馬休息,而令甲士坐於車上休整。若公孫瓚斥候於左右探見,當會回稟公孫瓚,待其用兵時,將會先奪輻重,君侯兵馬可趁機備戰。」

  「公達知我意爾!」

  張虞點了點頭,笑道:「傳令高順、許褚、徐晃三將,騎下馬,步歇息,待我軍令時,諸軍齊發用武。」

  「遵命!」

  一小待斥候傳令於各部,綿延近十里的三萬步騎依照秩序分成多部,部分騎卒率先過河,之後才是步卒,而未歸河的兵馬則如荀攸所建議般懶散歇息,

  連斥候都有所懈怠。

  因浮橋僅四架,各部需先整軍列隊才能渡河,而三萬步騎人與牲畜相加多達五萬口,不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將河渡過。

  在張虞大軍渡河之時,兵馬懈怠一幕,讓公孫瓚帳下斥候瞧見,並迅速回凜給公孫瓚。

  二十里外,公孫瓚率數百騎先至,當即遇見了回的斥候。

  公孫瓚用鞭指著斥候,問道:「今張虞兵馬情況何如?」

  「明公,張虞所部正在渡河撤軍,各部兵馬鬆懈,騎兵下馬休息,步卒坐地歇腳,連斥候的警戒都鬆散不少!」斥候說道。

  「好!」

  公孫瓚大喜不已,說道:「張虞撤軍懈怠,是為用武之機啊!」

  說著,公孫瓚謂左右說道:「昔張虞聲東擊西,誘鄒靖率兵救援薊縣,

  而張虞埋伏於中道,突襲鄒靖所部。鄒靖兵馬無備,遂被張虞所斬。我今當為鄒靖復仇,令張虞敗於我手中,如能斬張虞首級,則幽州可望爾!」

  「明公,今將如何用兵?」副將問道。

  公孫瓚一反常態的理智,說道:「你我在此等候步騎,先讓敵軍渡河過半,可待至半途松、疲憊時,再以騎卒陷陣破敵,步卒列陣掃尾,將敵寇趕入河水中!」

  公孫瓚臉上雖平靜,但心中已是笑抽,他少年初讀兵略以來,便知半渡而擊的道理。今不管張虞是否察覺到他的蹤跡,隨著他兵馬陸續抵達,他便能趁河水隔絕兩軍之際,發起突襲猛攻,

  半渡而擊,騎卒陷陣,今張虞距離兵敗,怕是不遠了!

  而他將能乘破張虞之勢,北威幽燕,南恐河冀,讓河北之人無不畏懼他!

  「遵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孫瓚所率精銳步騎萬人已齊至戰場。在公孫瓚的指揮下,騎卒率先進發,而步卒則是在後列陣進發。而萬人步騎規模的軍隊無邊無垠,即便斥候再怎無能,今一眼便能望見。

  很快,張虞收到了公孫瓚兵馬動靜的消息。

  「君侯,公孫瓚率大軍至此,其意在於破我。故君侯不如走避北岸,而讓諸將於南岸依照計劃用兵!」郭圖擔憂道。

  張虞神情憤怒,說道:「破敵盡在此時,今豈能畏敵而撤至北岸。況我至北岸,豈能激勵諸將用兵,故君休得胡亂言語!」

  郭圖心意雖好,但今惹怒張虞。爭霸天下,若讓將領頂前面,而自己在後面規避風險,且不說能否讓將領心服,今則難以激發將土的士氣。況針對公孫瓚追擊,張虞已經準備許久,他自有信心擊敗公孫瓚。

  張虞策馬而出,用鞭指揮候騎,吩附說道:「升起令旗,令高順、許褚率步卒上弓弩,徐晃、趙雲率騎等候軍令!」

  「諾!」

  說罷,張虞率騎撤走入陣中。而為防止令旗被人忽略,候騎親至各部向眾人傳播張虞的軍令。

  馬蹄聲碎,在公孫遣騎奔襲張虞方陣時,殿後的許褚、高順二人趕忙讓部下撤至輻重車後,從車裡取出勁弩強弓。另一批步卒行至車前,持盾而列陣。

  ps:今天狀態不太對勁,寫得內容質量不高,請諸位見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