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控燕山,圖遠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64章 控燕山,圖遠謀

  時間轉眼而過,很快便至十二月。臨近新年春節,依照習俗慣例,張虞先與父親張冀祭祀祖先,之後在次日拜見張冀。

  「勞父親遠遷至安邑了!」

  望著爺孫玩鬧的場景,張虞跪坐於席,恭敬說道。

  張冀摸著張的腦袋,樂道:「木末至安邑,我豈能不來?況我兒今下關中,坐擁並、雍二州,功成名就,揚我張氏門媚,你我父子需共祭祖先!」

  之前在北疆的生活,因胡人掠邊之故,張冀常年苦大仇深。而今隨著邊疆的穩定,張虞所建功績顯赫,加之近來天天與孫兒們嬉鬧,張冀自是心情樂呵。

  張虞說道:「父親若不至安邑,我亦會攜妻兒至晉陽拜見父親。」

  「不必了!」

  張冀笑呵呵,說道:「你今府治初遷安邑,年後又將出征幽州,若因私情而耽擱公事,當是為父之失。」

  頓了頓,張冀問道:「我聞濟安徵辟然明公(張奐)之子為屬吏,不知可有此事?」

  「回父親,兒徵辟張公二子張猛為屬吏,今任州府功曹,隨府治遷於安邑。

  」張虞說道。

  張冀沉吟了下,說道:「我早年從軍時,得賴張公賞識。故他既為故人之子,濟安不妨多多照料。」

  說著,張冀恐讓張虞難辦,說道:「如有才能便用,若無才能則賞一閒職。」

  張虞笑道:「父親可要見張猛一面?」

  張冀有所意動,說道:「若不妨礙公事,抽空可見上一面。故人已逝,其子在我兒帳下效力,不可不見。」

  「虞讓人通知聲張猛!」

  「好!」

  張冀拍腿而嘆,說道:「我有空需回參合塢,看望塢中故人,回見故鄉家宅。今若不往見之,恐腿腳難行,將難再見北疆故人!」

  見狀,張虞說道:「父親若是思念家鄉,倒是可遣人接鄉民至安邑相會。」

  張翼拖了拖失,說追:

  安歲八工x

  錢費入,今倒是不必。我時間多,

  抽空回鄉便可,不勞濟安操心。你多將精力放在公事上,天下紛爭,群雄逐鹿,

  莫要因私事而分心!」

  「好!」

  聊了半響,恰逢有人通報,劉和今來拜見,於是張虞便向張冀告辭。

  臨行前,張冀提醒道:「濟安年歲正盛,需以大事為先,莫要沉迷女色,既傷身體,又空費時間!」

  「多謝父親叮囑!」張虞臉色微紅,說道。

  他帶鄒綺、尹汶出遊的驪宮之事,宅中妻妾多有耳聞,今怕不是妻妾吃味,

  傳到父親的耳朵里。

  將兒子留在張冀身側,張虞便趨步離開,至議堂接見劉和。

  堂內,披麻的劉和見張虞身影,起身而迎,拱手說道:「拜見車騎將軍。」

  「幽州多禮了!」

  張虞示意劉和坐下,問道:「不知君此番前來,可是有關幽州消息?」

  「然也!」

  劉和說道:(「我已聯絡上代郡義土,因受我父之恩,代地義士言我軍如出雁門,眾人便願殺郡守以迎我軍入燕。而閻柔表官之事,我已得朝廷批覆,准許閻柔出任代郡太守。」

  「善!」

  張虞不禁露出笑容,說道:「代郡如能控制,則上谷可望。大軍如走軍都或蒲陰,則能至燕南。其間沿途道路暢通,大軍將無需為兵糧所憂。」

  并州若想至河北需經太行八陘,到幽州地區,除了井陘道外,便是從雁門郡出發,走軍都陘或蒲陰陘。而欲走二陘,需要經過代郡或上谷郡(今張家口),

  便能至燕南地區。

  歷史上土木堡之變,瓦剌便是從張家口入寇,先擊敗朱祁鎮,之後從蒲陰險進入河北平原,包圍了京師。

  故張虞此番出兵征討幽州的道路,與瓦剌包圍北京的道路近似,皆是從張家口中轉,之後取道至燕南。其中的不同,則是張虞從雁門西進,而瓦剌是從塞外南下。

  劉和沉吟少許,說道:「我今得從事齊周消息,言他與鮮于輔等人已至燕北,與閻柔於平城相見。閻柔與眾人奔走召集燕北漢、胡義士,聚攏幽州各地兵馬,預計能得人兩萬餘眾。我今欲先行北上雁門,看能否於大軍開拔前,奪取代、上谷燕北二郡,以確保道路暢通。」


  「可行!」

  張虞說道:「僅恐北疆今時天氣嚴寒,幽州率兵北上多有不便!」

  聞言,劉和神情嚴肅,說道:「公孫瓚與我有深仇,今區區風寒無所畏懼,

  我早日至代地,便能聯絡更多義土。」

  見劉和報仇心切,張虞說道:「既然如此,幽州可率三千精騎先行,看能否於燕北立足,以便糧草轉運至代地。待開春之後,雨雪融化,我將率大軍北上與幽州匯合。」

  「好!」

  劉和先應了聲,之後沉吟少許,說道:「我屯兵河東已有月余,軍中糧草已是緊缺,故若率兵北上,沿途恐需君侯提供糧草。」

  「提供糧草不難!」

  張虞不假思索,說道:「我下令於辛太原與楊雁門,讓二郡調撥軍糧於幽州。」

  「多謝君候!」

  劉和面露感激,說道:「此番出討幽州,皆賴君侯之力。我如能報得大仇,

  將會回報君侯。」

  「不必言謝!」

  張虞感嘆說道:「昔我上黨受蝗災所害,劉公撥三十萬石糧與我,於我有再造之恩。今劉公被公孫瓚所害,我豈能不為劉公復仇!」

  張虞出兵幽州的目的不少,除了為了方便日後進攻河北外,張虞真有意為劉虞報仇。在張虞的發家路上,劉虞真就提供不少幫助,撥糧三十萬石賑濟上黨,

  幾乎是挽救了張虞的基業。

  有了三十萬石糧,張虞方能先破了太原,後續調太原之糧賑濟上黨,吸收河北流民入晉,讓他騰空而起。之後出兵討關中,劉虞心甘情願出糧,為張虞省去大批軍糧。

  故厚恩之下,張虞若不為劉虞報仇,他怕不是會飽受非議。

  劉和起身告辭之後,陪坐的呂范擔憂說道:「朝廷以劉和為幽州牧,君侯出兵征討公孫瓚,若是擊敗公孫瓚,恐會讓劉和得利!」

  張虞笑了笑,說道:「子衡所言,我豈會不知。今征討幽州,便是助劉和繼任州牧。」

  「那君侯為何行勞而無功之事?」呂范疑惑問道。

  郭圖授須而笑,說道:「呂司馬莫非以為無劉和出任幽州牧,便能打下幽州不成?」

  「我軍今如克幽州,袁紹憂慮北疆之患,斷然不願見我軍占據幽州,故會果斷出兵,襲擊我并州。或是出兵幽州,將我軍驅逐出幽州。」郭圖說道:「今若是劉和治幽州,袁紹顧慮朝廷詔令,暫能忍受一時,故除非公孫瓚有敗亡之危,

  袁紹不會輕易出兵。」

  呂范若有所思,說道:「依公則之意而觀,袁紹既無意見君侯坐擁幽州,也不願見公孫瓚盤踞幽州,而是欲讓幽州難為其邊患。」

  郭圖與張虞對視了眼,笑道:「今不敢篤定袁紹所思,但卻能斷言以袁紹性格斷不會行無利可圖之事。」

  頓了頓,郭圖補充說道:,「袁紹或欲作壁上觀,如公孫瓚若勝則西取并州,

  而公孫瓚兵敗恐會出兵助之。」

  「袁紹作壁上觀,欲讓幽州難為其患,故樂意見公孫瓚兵敗。然為避免我軍取幽州,故或會於公孫瓚危急時出兵,以解公孫瓚之危,消北疆之患。」

  呂范稍微漸漸明百形勢,說道:「而君侯知我軍難下幽州,故欲以劉和為幽州牧,用他與公孫瓚爭鬥,避免今後我軍東征袁紹,公孫瓚會出兵相助!」

  「大體如此!」

  張虞負手步,說道:,「幽州距我并州遙遠,而與冀州毗鄰,故欲治幽州不易。我今出兵欲能據燕北二郡,扶持劉和立足幽州,我便是足矣!」

  「日後如若征討河北,大軍出上黨,令劉和率兵南下,或是遣騎卒劫掠冀州。彼時我軍背靠秦、晉,而袁紹腹地遼闊,其將無能為也!」

  幽州位於冀州的北部,如果張虞能將手伸入河北,他日後與袁紹作戰時,他便能派兵從南下襲擾袁紹。而他的大軍因背靠并州,將會讓袁紹無法襲擾。故二者作戰,張虞將能更從容與袁紹交戰。

  幽州領土的話,張虞不可能不占領,要不然張虞怎會表奏閻柔出任代郡太守。故張虞實際的自的是控制燕山以北的代、上谷二郡,將燕山之險掌握在手中,而燕南地區讓劉和管理。

  一旦燕山之險被張虞所有,那麼燕南的幽州諸郡將無險可阻,遼闊的平原將會在張虞馬蹄的進攻範圍內,而這算是張虞變相控制幽州的一種方式。

  呂范點了點頭,讚嘆道:「君侯智謀深遠,非范所能料!」

  張虞駐步於堂,望著窗台外的雪沫,沉聲說道:「我今據有三普與關中,中原能為我強敵者,除袁紹之外,別無二者。故與之交鋒,豈能倉促而行,需早作圖謀。」

  隨著大量郡國被諸侯兼併,亂世逐鹿的局面已經過了前期,最關鍵的中期即將到來,而中期的發揮將決定誰有資格統一中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