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將士用命,豈非福報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檄文,自諸夏之裔起,便是一種極為濃重,宣揚自身正統合法性,專門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等的文書。

  最早的檄文已經不可考,但是記錄在詩經與尚書之上的檄文比比皆是。

  例如夏啟篡奪禪讓制即位之後,討伐有扈氏所書《甘誓》,再到商湯代夏的《湯誓》,以及武王伐紂所應《牧誓》。

  檄文輕易不可出,一出則不死不滅。

  嗯,也可能是與檄文書寫的格式有所關聯,畢竟……

  前半段不是謾罵就是揭人短處,被討伐者有的沒的一些罪責全都抖落個遍,既是宣告自身所行之正義,提振全軍士氣,也是給所有有志之士的一次徵召與動員令。

  本質上以孟煥現在的身份,不太適合發出這樣一篇討伐匈奴的檄文,畢竟此時的匈奴從勢力與軍隊戰鬥力來說,相較於整個大漢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一個小小的征西將軍,還是大漢一個新設郡縣的太守,有什麼資格對草原上的王者發起檄文?

  身份、實力、聲望、口碑,哪一樣能有軍臣單于那般偉岸?

  故而在很多人眼中,這份檄文不但沒有激起同仇敵愾的憤懣,反倒是成為了攻訐他的理由。

  然而此時的未央宮內,便是因為這種身份的問題吵作了一團。

  「陛下,張掖太守孟煥為人狂悖,屢次越俎代庖,擅自輕啟戰端,此人是個禍患啊,請陛下嚴懲!」

  台下群臣激憤,隨著八百里加急身後,各路邊塞的郡縣也傳回了各種版本的消息。

  有誇耀征西將軍威武,揚我大漢國威的讚美之聲,也有彈劾張掖太守不守民生之道,窮兵黷武,擅自招惹匈奴,給予邊塞戰亂。

  就連以前一直都站在孟煥這邊為他發聲的主父偃,也是一臉陰鬱的彈劾道:「陛下,當日博望侯歸城,我曾遠觀過孟煥此人,其腦後生有反骨,不服管教,不曉王化,不通禮儀,此乃天罰之人,不可不察也!」

  劉徹一雙如猛虎凝望的眸子四下望去,先是看了看讚揚經貿區設立之說的薛澤,此刻也在極力攻訐孟煥,只是他所說的角度與主父偃截然不同。

  丞相在體恤民力,擔憂軍費與糧秣的供應問題,而主父偃……

  劉徹的視線定格在主父偃的身上,沉聲提醒道:「朕記得中大夫你當日最是推崇孟煥之功績,怎麼?設立經貿區讓你獲利變少,讓你心頭不快,所以又怪罪起這個讓你欣賞的後生?」

  如今的劉徹,已非初登大寶的孩子,三十歲的年紀,無論是從權勢還是殺伐之意都已經來到了人生中的頂端。

  或許在成熟穩重,運籌帷幄之間,相較景帝還需要歲月的沉澱,但是在雄姿英發,俾睨天下的氣勢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主父偃頓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呼不敢。

  「陛下明鑑,主父偃所言所行皆為大漢,絕無私心啊!」

  「當年陛下所言,要與匈奴攻守易形,我可是第一個附議陛下舉措的人,陛下您是知道我的,臣之一生,對事不對人,為人最是公正無私,絕無詆毀之意。」

  如今的朝堂還沒有因言獲罪,能因為一句彈劾就將人治罪的風氣。

  或許也正是劉徹這種高坐天子位上,坐看群臣互相攻訐的習慣,才會讓漢武一朝的前期充斥著各種潑髒水,詆毀、誣告、誹謗的故事情節。

  若是臣子們不如此,好像這樣就會讓他人覺得會有人結黨營私,聯起手來坑害他這位天子一般。

  隨著主父偃話音剛落,人群中傳來噗嗤一聲輕笑,惹得周圍的群臣微微暗惱,下意識離這個不修邊幅的人遠一點。

  可發笑之人這一聲輕笑結束,不僅不趕緊止住笑聲,結果反倒是再也忍不住一樣,在大殿之上半蹲在地上哈哈大笑起來。

  本來心情就不甚美麗的主父偃大怒:「東方朔,你在笑什麼?你一個俳優難不成膽敢嘲笑於我?」

  群臣中有人厭棄的看著東方朔,也有人面帶笑意的閉上了紛紛擾擾的嘴,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互撕。

  東方朔可不是什麼俳優,人家官拜常侍郎,屬於天子近臣,雖然每年都要換一個老婆的做法讓不少人都為之鄙夷,可人家畢竟是為數不多能逗得天子開心的近臣。

  朝中有不少人,特別是司馬一族對著東方朔從不擺出什麼好臉色,常常私下裡將其稱為俳優。

  可如今是朝議,如此以俳優的身份來公開攻訐一位同僚,這樣同等於得罪人的悖逆之言,歷數群臣之中,恐怕也就只有主父偃膽敢如此肆無忌憚的編排同僚吧。


  只見東方朔也不惱怒,反而笑嘻嘻的看著主父偃,露出一副滑稽的表情說道。

  「哈哈哈,抱歉,抱歉!中大夫千萬抱歉!」

  「讓尊貴的您,與我這樣一個俳優同堂為臣,並列而稱,一個俳優,一個小人,倒也應景般配,哈哈哈!」

  「我一般不會在陛下面前失儀大笑,只是聽到中大夫說自己最是公正無私,東方朔這才抑制不住,哈哈哈,抱歉,中大夫這逗人開心的本事,您可是一點不比在下差多少啊!」

  「你……」

  劉徹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讓主父偃先行退下,隨即面向東方朔厲聲斥問道:「好了,此為朝議,你二人在此失儀,成何體統?」

  「東方朔,你有何見解直說便是,休要行那饒舌之事!」

  「誒,陛下英明,慧眼如炬,臣便是真如俳優,能讓陛下心情愉悅幾分,那也是臣修來的福氣啊!」

  「只是臣不明白,攻略河西本就是朝議之時定下的事情,不論是征西將軍煥反抗與否,單于出兵回應這都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其結果無非兩種,要麼撤軍,讓河西拱手讓人,要麼反抗,與匈奴死戰到底。」

  「我觀群臣皆為攻訐孟將軍的反抗不合時宜,東方朔不禁想要問上一句,諸位可是要放棄河西,放棄絲綢之路,放棄西域三十六國不成?」

  「要知道,得來容易,失而復得可就沒那麼容易,拋棄過三十六國一次,未來還想建立我大漢天威,可就難上加難了!」

  東方朔風輕雲淡的掃視著群臣,而剛剛還在叫囂著孟煥者,罪人也的群臣頓時啞火。

  也不知道他們是在心疼投入絲綢之路經商貿易的家商私隊,還是真的在考慮國之威儀。

  大殿內為之一靜,劉徹轉頭問向陸恢:「可有雲中、北地二郡傳來的信函?」

  「雲中太守衛青有信函傳來,言明馬政之事尚未見有成效,如今馬駒才二三歲之齡,且未訓練,難以承受戰陣衝鋒。」

  「倒是輕騎突擊的戰法,今歲與左賢王部互有交鋒,已能見得其功!」

  眾臣心中一凜,旋即就又有人站出來立刻應聲附和:「陛下您看,就連衛青將軍都說了,這戰馬都沒成年,新的戰法也還需要磨合,貿貿然出擊,恐有不測啊!」

  劉徹沒有理會勸諫之聲,反而是繼續看向陸恢,後者頓了頓繼續說道。

  「北地太守程不識言明,河西四郡之失,對匈奴影響甚遠,得之河西,則匈奴鹽鐵無憂,三十六國給養斷絕,右賢王部今歲戰馬都少了三成,所聚兵士也相較以往少了一份銳氣。」

  「然,匈奴歌之事確為屬實,程不識請命,願來年春分,若張掖出兵,北地請命相隨,為張掖方面掠陣側翼,牽扯右賢王分兵防守!」

  「自雲中北地而起,上谷、代郡、右北平等地皆有將軍回函,春分之時,願與張掖共進軍!」

  說到這裡,陸恢臉上也有一絲艷羨,好幾次都想脫口而出,參與這一場武將的盛宴。

  只不過他是羽林軍的將令,是護衛天子的近軍,真要是輪到讓羽林軍都要上陣的時候,不是亡國就是皇帝的威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怎麼算也輪不到他上前線。

  劉徹顯示看了一眼身側激動不已的霍去病,不知怎地總有一種拳頭打被褥上的感覺,自己自登基以來就一直在憧憬著能夠反攻匈奴,建立不世之功,可是一身的謀劃還未開始奏效,怎麼就因為一個人,突然有了一種……原來打匈奴這麼簡單的錯覺。

  戰機已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若是此時不出戰,那他這些年來的謀劃,豈不是顯得格外的荒謬?

  念頭想罷,隨即掃視著群臣,一雙明亮的眼眸散發出駭人的威勢,讓台下眾人無一人敢與天子對視。

  「古有兵家至聖所言,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如今匈奴膽喪,我軍士氣日盛,敢問丞相,汝為之如何?」

  在劉徹問及陸恢之時,薛澤就恢復了眼觀鼻,鼻觀心的養氣模樣。

  此時聽到天子問詢,丞相站出身來,語氣不急不緩的說道。

  「馬政未成,新法未全,不可輕起大戰!」

  主父偃眼前一亮,正要上前附和,卻聽薛澤又繼續說道。

  「但是,將士們敢用性命,此為國之福報,豈能自滅威風,掣肘將士拳拳報國之心?」

  「故而臣以為,可打,但不可全面開戰,請陛下下令,准許張掖太守孟煥所請,北伐匈奴,提振我大漢國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