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票數加三,全票通過
張居正一通分析,鞭辟入裡,在場的人紛紛點頭。
高拱冷哼道:「君子又如何,小人又如何,不過是個短視之人。奸黨霍亂超綱十餘年,天下百姓無不痛恨,只要浙江的百姓暫且忍耐一下,就能將那嚴黨如同倭寇一般,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剷除。」
「說不定就是他這道奏疏,給了皇上由頭,止住了倒嚴的勢頭。」
高拱這番話有些殺人誅心了,一時間眾人心裡都掀起了對李青雲的猜疑。
張居正聞言猶豫一二:「高閣老此言有些偏激,如今的狀況,倒嚴不成已是定局,我們此刻應該立馬商討三件大事。」
裕王開口:「張師傅所言甚是,不知是哪三件大事?」
張居正朗聲道:「這其一,就是確定這個李青雲的想法,他還聽不聽我們的話,有沒有倒向嚴黨,這對我們很重要,不然鄭泌昌何茂才就白殺了,浙江就還是一團亂麻,我們也不能徹底掌控他。」
高拱道:「這個好辦,叫趙孟靜去打探清楚,他是浙江巡撫,無論這個李青雲是背靠嚴黨還是手握聖旨,以一省巡撫的身份處理終究是方便的。」
張居正接著分析道:「那我們就要分清楚,是善意的試探,還是強硬的試探。」
徐階開口:「相信孟靜,他能處理妥當的,待會兒我就修書一封,叮囑他一番。」
張居正點頭,繼續說道:「其二,就是這聖旨怎麼擬定,皇上特地叫徐閣老來裕王府擬定票擬,必然是存了其他心思,讓我們商討,給出結果。」
裕王有些跟不上思路,但還是要開口彰顯一下存在感:「徐師傅,父皇那邊是怎麼說的?」
徐階琢磨了一下,開口道:「聖上的意思是讓孟靜在上監督,操刀之人交給李青雲,讓他總覽剩下的官員抓捕審訊和五十萬匹絲綢的訂單。」
高拱:「要我說,乾脆兩件事就一起做了,讓趙孟靜以巡撫的名義接管了李青雲的差事,他也不能說什麼,再讓那個海瑞去抓去審,將毀堤淹田追究到底,乾脆再亂起來,說不定還能再次形成倒嚴之勢。」
眾人心中一凜,皇上蓋棺定論,嚴黨偃旗息鼓,司禮監自割一刀,如果再把事情挑起,那必然引起大亂,浙江百姓將再次不得安寧。
這是要以民生為代價倒嚴。
這般做法稍有不慎,便是名譽掃地。
張居正思量一二,剛想開口說不可,誰知被人搶先一步。
「不可!」
從外走進來的是裕王妃嬪,李妃,也是後世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生母。
李妃面容端正,給人感覺如沐春風,此刻眉目間卻是夾著一絲肅穆。
堂內幾人不敢怠慢,一是君臣之別,二是素來也知道李妃是個識大體,見識過人的。
幾人幾乎是同時:「王妃。」
「徐師傅,高師傅,張師傅,剛才我也聽到你們的話,」李妃的臉上依舊是帶著溫婉的笑,「浙江從年前亂到現在,已經七月了,現在好不容易安定下去,不能再生亂子。」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將來是王爺的天下,再來是世子的天下,你們不能只盯著一個嚴黨不放,再過幾十載不知還有多少嚴黨又再起勢,咱們一言一行,都要為了百姓著想。」
「也是為了王爺和世子著想,終究是要給王爺和世子留一個得民心的天下,而不是一個混亂不堪的浙江。」
這番話說的高拱臉有些發燙。
但李妃所言也是言辭懇切,道理清晰。
高拱也就此打消了心思。
徐階聲音幽幽,補上一句:「聖上不會再讓浙江亂起來了,無論孟靜和海瑞再掀起什麼風浪。有一人不倒,嚴黨就倒不了,此人不僅是東南的柱石,還是嚴黨的柱石。」
眾人對視一眼,相顧無言。
大家都知道徐階說的是誰,對那個人的印象也是五味雜陳。
裕王開口定了性子:「那就按照父皇所想,幾位師傅寫好票擬,再下旨到浙江,那李青雲就暫且不針對,試著拉攏一二,也不要阻他的事了。」
李妃點點頭,然後又回到臥室帶孩子去了。
兩件事議論下來,大堂內氣氛有些沮喪。
只因這兩件事,他們在其中都沒法有任何作為,感覺到深深的無力。
裕王:「張師傅,這第三件事又是什麼?」
張居正調整好心態:「這第三件事就是接下來如何應對嚴黨的反擊。」
「明眼人都看得出,我們此次針對嚴嵩嚴世蕃的行為,他們之前陷入改稻為桑的泥沼里騰不出手,現在大局落定,他們必然會對我們出手反擊,無論是鄢懋卿巡鹽,還是羅龍文巡道,我們都要多加小心,做好準備。」
「羅龍文,一個妓院裡出來的制墨販子。」高拱說話也當真辛辣:「平生所為,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勾當。」
張居正:「就是因為上不台面,所以最是難防,這段時間我們也要吩咐下去,儘量安分些,不要被抓住把柄。」
他補了一句:「尤其是浙江,鄭泌昌何茂才的職位空出來,必然是我們的人去補缺,羅龍文也一定會盯上浙江這塊地,他們不會這麼容易放棄。」
裕王眉間也多了一絲愁緒:「若是如此,浙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位子就要安排妥當的人去坐,才能扛住羅龍文,還有一個打秋風的鄢懋卿。」
「讓譚綸去吧,他與孟靜,海瑞也相識,意氣相投,也能相互做個照應。」
徐階:「那就先這樣吧,肅卿,太岳,你們兩個與我一起擬一道票擬,我們再遞到司禮監批紅。」
三人都是經世大才,對著李青雲的奏本,加上揣摩嘉靖心意,很快就擬好了一道票擬。
司禮監中。
黃錦拿著票擬遞給了呂芳。
呂芳看了一眼,吩咐道:「以內閣廷寄的名義發下去。」
黃錦好奇問道:「不用來作聖旨嗎?」
呂芳:「萬歲爺自有旨意,司禮監特發上諭給趙貞吉,內閣就廷寄發下去就行。」
黃錦立即心領神會。
京城,兩匹快馬帶著旨意趕往浙江。
浙江貪墨一案似乎走到了尾聲……
高拱冷哼道:「君子又如何,小人又如何,不過是個短視之人。奸黨霍亂超綱十餘年,天下百姓無不痛恨,只要浙江的百姓暫且忍耐一下,就能將那嚴黨如同倭寇一般,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剷除。」
「說不定就是他這道奏疏,給了皇上由頭,止住了倒嚴的勢頭。」
高拱這番話有些殺人誅心了,一時間眾人心裡都掀起了對李青雲的猜疑。
張居正聞言猶豫一二:「高閣老此言有些偏激,如今的狀況,倒嚴不成已是定局,我們此刻應該立馬商討三件大事。」
裕王開口:「張師傅所言甚是,不知是哪三件大事?」
張居正朗聲道:「這其一,就是確定這個李青雲的想法,他還聽不聽我們的話,有沒有倒向嚴黨,這對我們很重要,不然鄭泌昌何茂才就白殺了,浙江就還是一團亂麻,我們也不能徹底掌控他。」
高拱道:「這個好辦,叫趙孟靜去打探清楚,他是浙江巡撫,無論這個李青雲是背靠嚴黨還是手握聖旨,以一省巡撫的身份處理終究是方便的。」
張居正接著分析道:「那我們就要分清楚,是善意的試探,還是強硬的試探。」
徐階開口:「相信孟靜,他能處理妥當的,待會兒我就修書一封,叮囑他一番。」
張居正點頭,繼續說道:「其二,就是這聖旨怎麼擬定,皇上特地叫徐閣老來裕王府擬定票擬,必然是存了其他心思,讓我們商討,給出結果。」
裕王有些跟不上思路,但還是要開口彰顯一下存在感:「徐師傅,父皇那邊是怎麼說的?」
徐階琢磨了一下,開口道:「聖上的意思是讓孟靜在上監督,操刀之人交給李青雲,讓他總覽剩下的官員抓捕審訊和五十萬匹絲綢的訂單。」
高拱:「要我說,乾脆兩件事就一起做了,讓趙孟靜以巡撫的名義接管了李青雲的差事,他也不能說什麼,再讓那個海瑞去抓去審,將毀堤淹田追究到底,乾脆再亂起來,說不定還能再次形成倒嚴之勢。」
眾人心中一凜,皇上蓋棺定論,嚴黨偃旗息鼓,司禮監自割一刀,如果再把事情挑起,那必然引起大亂,浙江百姓將再次不得安寧。
這是要以民生為代價倒嚴。
這般做法稍有不慎,便是名譽掃地。
張居正思量一二,剛想開口說不可,誰知被人搶先一步。
「不可!」
從外走進來的是裕王妃嬪,李妃,也是後世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生母。
李妃面容端正,給人感覺如沐春風,此刻眉目間卻是夾著一絲肅穆。
堂內幾人不敢怠慢,一是君臣之別,二是素來也知道李妃是個識大體,見識過人的。
幾人幾乎是同時:「王妃。」
「徐師傅,高師傅,張師傅,剛才我也聽到你們的話,」李妃的臉上依舊是帶著溫婉的笑,「浙江從年前亂到現在,已經七月了,現在好不容易安定下去,不能再生亂子。」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將來是王爺的天下,再來是世子的天下,你們不能只盯著一個嚴黨不放,再過幾十載不知還有多少嚴黨又再起勢,咱們一言一行,都要為了百姓著想。」
「也是為了王爺和世子著想,終究是要給王爺和世子留一個得民心的天下,而不是一個混亂不堪的浙江。」
這番話說的高拱臉有些發燙。
但李妃所言也是言辭懇切,道理清晰。
高拱也就此打消了心思。
徐階聲音幽幽,補上一句:「聖上不會再讓浙江亂起來了,無論孟靜和海瑞再掀起什麼風浪。有一人不倒,嚴黨就倒不了,此人不僅是東南的柱石,還是嚴黨的柱石。」
眾人對視一眼,相顧無言。
大家都知道徐階說的是誰,對那個人的印象也是五味雜陳。
裕王開口定了性子:「那就按照父皇所想,幾位師傅寫好票擬,再下旨到浙江,那李青雲就暫且不針對,試著拉攏一二,也不要阻他的事了。」
李妃點點頭,然後又回到臥室帶孩子去了。
兩件事議論下來,大堂內氣氛有些沮喪。
只因這兩件事,他們在其中都沒法有任何作為,感覺到深深的無力。
裕王:「張師傅,這第三件事又是什麼?」
張居正調整好心態:「這第三件事就是接下來如何應對嚴黨的反擊。」
「明眼人都看得出,我們此次針對嚴嵩嚴世蕃的行為,他們之前陷入改稻為桑的泥沼里騰不出手,現在大局落定,他們必然會對我們出手反擊,無論是鄢懋卿巡鹽,還是羅龍文巡道,我們都要多加小心,做好準備。」
「羅龍文,一個妓院裡出來的制墨販子。」高拱說話也當真辛辣:「平生所為,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勾當。」
張居正:「就是因為上不台面,所以最是難防,這段時間我們也要吩咐下去,儘量安分些,不要被抓住把柄。」
他補了一句:「尤其是浙江,鄭泌昌何茂才的職位空出來,必然是我們的人去補缺,羅龍文也一定會盯上浙江這塊地,他們不會這麼容易放棄。」
裕王眉間也多了一絲愁緒:「若是如此,浙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位子就要安排妥當的人去坐,才能扛住羅龍文,還有一個打秋風的鄢懋卿。」
「讓譚綸去吧,他與孟靜,海瑞也相識,意氣相投,也能相互做個照應。」
徐階:「那就先這樣吧,肅卿,太岳,你們兩個與我一起擬一道票擬,我們再遞到司禮監批紅。」
三人都是經世大才,對著李青雲的奏本,加上揣摩嘉靖心意,很快就擬好了一道票擬。
司禮監中。
黃錦拿著票擬遞給了呂芳。
呂芳看了一眼,吩咐道:「以內閣廷寄的名義發下去。」
黃錦好奇問道:「不用來作聖旨嗎?」
呂芳:「萬歲爺自有旨意,司禮監特發上諭給趙貞吉,內閣就廷寄發下去就行。」
黃錦立即心領神會。
京城,兩匹快馬帶著旨意趕往浙江。
浙江貪墨一案似乎走到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