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學期結束,畢業創作的準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墅畫室。

  姜哲調製好上光油,用軟毛的板刷蘸油,往一幅新作品上刷。

  現成的上光油雖然方便使用,但是在長期保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發黃,暗沉等等。

  姜哲根據系統給出的技能經驗,經過比較之後選擇了一種既能保護畫面,又儘可能避開缺陷的配方。

  當然,這種光油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說按照合理的保存方式,出問題的機率大大縮小。

  一層光油讓這畫面變得更加鮮亮。他把畫作調整好角度,等待乾燥,又給另一幅作品刷光油。

  完成這項工作,他邊收拾工具,邊琢磨接下來的安排。

  元旦假期很短,過完元旦,學期的期末就已經臨近了。

  這段時間,他把大部分時間用來創作新的作品。兩幅表現過年時普通市民生活的作品,還有一幅冬天的街景已經完成。

  這三幅作品中有兩幅精品,一幅普品,沒有出現傳世級別的作品。

  他拿出大剪刀,毫不猶豫的將被評價為普品的畫作剪碎。碎片收起來,扔進廢紙桶銷毀。

  這類作品,他不打算留下。

  姜哲與很多從事藝術評論的人交流過。

  評價一位畫家的藝術成就,主要參考其代表作和高水平的創作,同時也要參考其創作水準的下限。

  如果出現水平太差的作品,對於畫家的名聲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姜哲走出畫室,正準備去洗手,聽到父母正在廚房討論反季節水果,究竟好是好不好。

  當下,各種反季節的水果在市面上陸續出現。相較於傳統的應季水果,反季節水果在年關將近的時候,很受歡迎。

  姜哲見過20年後市面上的水果種類極大豐富的場景,不覺得當下的水果有多麼希罕。

  徐麗看到姜哲從畫室出來,說道:「休息一會兒吧,正好吃點兒水果。這些水果要不少錢吧?」

  「不知道。」姜哲別墅中的好多水果是畫廊,還有一些朋友送來的禮物。

  一家三口圍坐在茶几前,品嘗水果,商量著今年過年要準備的年貨。

  「爸,媽,今年過年期間,就住在我這兒吧,好多親戚來家裡玩兒。你們住處也招待不開,到時候,我請個人來幫忙。」

  聽到姜哲提議在別墅過年。老兩口沒有猶豫,痛快的答應。兩人的心思一致,考慮到兒子會去國外讀書,未來的幾年裡,見面的時間會減少。

  「明年,你如果出去讀書,過年能不能回來?」徐麗問道。

  姜哲知道父母在想什麼。「爸,媽。我出去讀書,但是不會一直待在國外。有事或者想家了,隨時可以回來。想辦法賺錢,不就是為了活的更舒服嗎?你們如果在家待的膩了,就去我讀書的地方遊玩兒,還可以住一段時間。乘坐飛機往來,很方便的。」

  聽兒子說起往來國外的經歷,姜益夫婦有些心動,打聽到國外遊玩的費用和機票。

  成功的把父母的注意力轉移,姜哲順勢聊起了不同國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最後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束,意味著大四上學期完結。

  姜哲等老師收卷子後,開始收拾自己的物品。

  考場中,沒有了以往考完試的歡快和放鬆。

  大家默默的收拾文具,三三兩兩的往外走,即便有人聚在一起聊天,也把聲音控制的很低。

  大學四年,已經過了三年半。

  學生們可以享受大學期間的最後一個寒假。對於準備踏入社會的學生來說,過完這個假期,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沒辦法享受為期一月的寒假。

  不管是考研還是找工作,這些現實的問題給學生們的壓力越來越大。

  當下,大家還不接受啃老和躺平的概念。即便是喜歡玩兒的學生,也覺得應該找一份兒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難免會埋怨幾聲就業環境,甚至調侃一下藝術類專業如何就業困難。

  在美術學科的學生中,講的最多的一個笑話就是,在某某某地方賣光碟的那個人,是某某美院畢業的。

  姜哲走出考場,看到自己班的班長已經在走廊上,招呼同學們回班開會。

  回到班級,同學們陸續回來。


  胡老師看學生們到齊,就開始布置寒假要求。

  除了常規要求,下學期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畢業創作和論文。

  「各位同學所屬工作室的老師,也就是你們畢業創作和論文的導師。會後,你們的導師,會提具體要求。此外,有一件事情務必重視。

  無論你準備考研或準備找工作,務必注意,大學期間所有學科的成績,務必保證通過,特別是外語,必須達到四級才能夠拿到畢業證和學士學位。大家找時間,到教務處查詢自己的成績,如果有沒通過的學科,要在下學期畢業之前,補考通過……」

  胡老師講述一項又一項的事情,繁雜而瑣碎。事關自己能否畢業,學生們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細的記錄,回想檢視自己的成績。

  四年的課程,分散學習,看起來並不難,但如果積累的問題多了,就會很麻煩。胡老師看到幾個同學臉上愁雲不展,就知道肯定是面對眾多問題,麻爪了。

  有些問題自己能幫著解決,有些問題只能自己……

  班級開完會,姜哲和幾位同學,來到秦教授的辦公室。

  秦教授讓幾人找位置坐下,然後開門見山:「下學期的畢業創作,是對你們四年學習的一次總結,每一個人都要拿出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

  畢業創作和畢業論文,從選題開始的每一個步驟,都由我和幾位老師幫助大家審核,通過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每一步,都要留底子,形成文件,向學校匯報……」

  聽了秦教授的介紹。姜哲幾人才知道。畢業創作和論文,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等學生們記下過程,秦教授繼續說道:「我不是給大家施加壓力,只是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選素材。

  我給你們提的第一個建議是,選擇你們最擅長的方向去創作。」

  他拿出兩本畫冊,說道:「你們先看一下這兩本畫冊。

  學生們翻看畫冊的時候,秦教授拿起水杯,邊喝水邊耐心等待。

  他看畫冊暫時沒傳到姜哲手中,就詢問他是否有了選擇。

  姜哲說了自己最近考慮的幾個選題方向。

  秦教授聽了之後,說道:「你畫肖像畫,已經很成熟。如果選肖像畫作為畢業創作,肯定沒問題,但是對於你來說,沒有任何挑戰。你的情況特殊,不能求穩,應該求突破。」

  兩人聊了一會,畫冊已經傳過來。

  秦教授示意姜哲先看畫冊。

  姜哲看到其中一本畫冊,收集了後印象派畫家普伊高多的作品,另一本是圖伊曼斯的作品集。

  秦教授等到所有學生看過畫冊,說道:「這兩本畫冊里,有我最近正在研究的作品,不是讓你們都去學習,而是給你們開闊思路。

  先說普伊高多的作品。

  這位畫家被稱為光影詩人,他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用畫筆捕捉的那些轉瞬即逝的光與色,在他的筆下,雲層,海面,斜陽,月色等等都被色彩賦予了浪漫的情感。

  他的繪畫語言,取法自印象派的畫家,把色彩作為獨立的形式語言。同樣以光影和色彩作為主要的表達方式,普伊高多和莫奈等畫家不同的是,莫奈不主動往他的畫裡添加情緒,他的色彩相對客觀,主要是遵循物理光學的色彩原理,並加以適度的強化來表現光的感受。普伊高多的色彩就比較主觀,甚至帶有一點象徵性的意味,能帶動觀眾的情緒。所以,一些評論家把他歸到後印象派系列。」

  秦教授打開畫冊,翻到一幅風景畫,展示給學生們:「大家看這幅畫,有點像米國印象派的畫作,但是色彩更濃郁,飽和度更高,裝飾性強,偏甜美。」

  付敏看秦教授停頓,就說道:「老師,我們以前沒學習過這位畫家的作品,是要注意他的色彩語言嗎?」

  秦教授解釋:「比起那些印象派大家,普伊高多的名氣不夠。

  他專注於畫畫,不熱衷於社交,展覽機會不多,知道他的人也少。

  據說,他曾經獲得一個在紐約辦個人的機會吧,籌備了四年,結果由於各種原因取消了。這是運氣。

  我學畫的時候,壓根兒就不知道這個人。

  我給你們看這些作品,是希望你們能理解,不管用什麼手法進行創作,最終都是要用作品的效果,去調動觀眾情緒。不能只有你一個人感動。」

  他翻開一頁,指著一幅人物畫,說道:「給你們看這位畫家的作品,還有一個目的。


  你們的作品,想要獲得所有人的認可,只是一種理想。實際,但是不可能獲得所有人的讚譽。

  那麼,你在構思創作的時候,究竟選擇什麼樣的題材,搭配什麼表現手法?你要在畫面中突出什麼?是突出色彩還是突出造型,還是創作敘事?

  不管選什麼,一定要有重點。

  選題材的過程,我們會幫你們,但重要的是你個人的想法,選定之後,就要堅定的去完成。」

  他有意停頓半晌,等學生消化了前面的信息後,才繼續說道:「我曾經聽一個老畫家跟我說過一個學習方法。

  這個方法被他稱為捷徑,我不太願意講這個辦法。現在,你們面臨畢業創作,我說一說這個方法,但是你們聽後,要分析要謹慎的使用。

  這位老畫家的說,學習繪畫的人,想要快速的形成自己的風格,可以選一位廣為人知的畫家的作品,作為學習的範本,然後再學習一位特別冷門兒但是比較成功的畫家的作品,慢慢融合你自己的性格之後,也許就能有所突破。

  這個辦法我試過,不是那麼好用,你們可以在創作前,多看看一些可供學習的創作思路。

  我說這個方法,可不是讓你們去抄襲,也不能讓作品風格貼近一些名氣很大的畫家。」

  秦教授暫停話題,詢問幾位學生,在本學期學習了哪位畫家的作品。

  學生一一回答秦教授的問題。姜哲告訴秦教授,以及著重學習了魯本斯的作品。

  秦教授看過幾位學生的臨摹作品,在學生回答之後,還會與其交流臨摹的心得體會。

  聊完這些內容,他拿起圖伊曼斯的作品集。

  「我看這本書,是關注作品的描繪內容。

  這位畫家的創作,看起來很簡單,甚至初看會覺得型不准。但是,仔細品味,會發現他是用再現歷史的記憶,來講故事。

  有人評價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和隱喻性。

  你們看這幅畫。」

  秦教授指著一幅表現人物背影的作品。

  「就像畫老照片,或者一段記憶,或許看出來這些記憶中有他對歷史的一些思考和追問,作為具象繪畫,這些內容固然重要。

  但是,我們都是學習繪畫的人,應該關注這位畫家繪畫語言的特質,也是他的作品的價值。

  他的繪畫的形式,語言和他描繪的內容非常貼合,這一點也相當重要。

  你們在這幾年的學習當中,已經有了一些自己擅長的方法。

  看這位畫家的畫,就是要你們明白,選題和表現手法,一定要契合。」

  幾個學生紛紛向秦教授提出自己的疑問。

  秦教授解釋了他的意圖之後,再次強調:「絕對不能抄襲。作為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某位畫家,是可以的,但如果作為創作表達,太像某位畫家是大忌。」

  付敏非常大膽的提問:「老師,如果我的創作,造型過於誇張,能通過嗎?會不會影響我的畢業成績。」

  她很直白的說出自己的擔憂。如果創作具象寫實的作品,無法超過姜哲。

  其他幾個同學,也有類似的想法。

  秦教授說道:「畢業創作的時間很緊張,不必強行做改變。

  我給你們看這些例子,只是參考。

  你們的基礎都很好,可以試著在原有基礎上,做一些突破。」

  秦教授覺得有些心累,鼓勵學生創新,怕他們畫的完全不成體統,不鼓勵創新,又擔心他們的創作太油滑。

  他看向姜哲,猜測姜哲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