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完成任務的第一個提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老師的工作室,是一間寬敞的畫室。他把帶姜哲一行人請到這裡後,簡單做了開場白,就讓自己的研究生做講解交流。

  然後,就和胡老師坐在畫室角落裡聊天。

  一位胡茬發青的男生,向遠道而來的濱海藝術學院的學生們介紹學校的課程。

  姜哲和一幫同學圍成半圓,聽這位研究生介紹學校的情況,發現他重點介紹的不是本科學習,而是研究生學習的。大概明白,這種交流介紹也是一種宣傳。

  忽然感覺肩頭被人碰了碰,轉頭看是胡老師。

  侯老師示意他到後面來。

  姜哲站起身,跟著胡老師走出了畫室。

  馬老師已經在外面等待。

  「姜哲,我可一直期待這個次交流。」他主動和姜哲握手。

  「我和老秦是朋友,今天你們來交流學習,可不能只是看看就結束。我們學校出面介紹經驗,展示學生作品,你是不是代表你們學校也給我們展示一下?」

  姜哲聽到馬老師的話,有了一些猜測。「馬老師,需要我做什麼?」

  馬已經和胡老師交流過,所以很直接的對姜哲說道:「我想請你給我的學生們,談一談創作,或者給他們做一次示範。」

  「不敢班門弄斧。」姜哲急忙推辭,然後看向胡老師

  胡老師象徵性的推辭。

  馬老師說道:「你就別客氣了,我看過你的作品。你的繪畫水準絕對沒有問題。

  我聽說過,你可是在列賓美術學院做過寫生示範。」

  姜哲一直在琢磨,如何完成系統任務的要求,既竊喜這個機會送上門來,同時考慮,如果在這裡留下一幅作品,要不要跟畫廊還有拍賣行那邊打招呼。

  他客套兩句,發現馬老師的邀請並不是說說而已,胡老師也有答應的意思,就把自己的顧慮,告訴馬老師。

  「沒問題,我馬上向學校申請,把你的作品,收藏在展覽館。」馬老師明白,姜哲想要什麼。

  姜哲給汪真打電話的時間裡,馬老師對胡老師說:「作品售價高的畫家,就是不一樣,有的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胡老師以為馬老師有些不太高興,就急忙解釋。

  馬老師擺了擺手:「你不用解釋,我理解,其實很多畫家也想要有這種身不由己,可以,做不到而已。我向學校申請,不能讓姜哲白忙活。」

  他也去打電話。

  汪真聽到姜哲說的消息,很高興,同時讓他留下資料,作為宣傳。

  馬老師也徵得學校同意,以交流的名義,把姜哲的寫生作品,收藏在學院的展覽館裡。

  姜哲現在惟一的問題就是,還沒帶順手的工具。

  馬老師立刻表示,自己工作室里各種工具都有,隨便用。

  他領著姜哲挑選畫具,同時詢問:「你是做人物寫生呢,還是風景寫生、靜物寫生?我立刻安排。」

  姜哲一邊挑選工具,一邊說道:「風景寫生。」

  這是系統的提示。

  另外,他還考慮到,參觀過程中看到了不少師生作品。這所美院名不虛傳。

  師生們的作品,呈現風格多樣化。

  既要完成系統任務,還要給一群業內人留下好印象,就要動動腦筋。

  他對馬老師說道:「今天,我一進校園,看到這裡的美景,就想動筆畫一畫,只是不太好意思,既然有這個機會,我想試著畫一幅風景寫生就畫咱們的花園。」

  「可以,咱們直接去庭院。」馬老師看過姜哲的肖像畫以及獲獎作品,本以為姜哲會選擅長的人物寫生,但沒想到他會畫風景寫生。

  既然如此,看看姜哲的風景寫生也不錯。

  希望自己朋友的這位學生,千萬別栽跟頭,否則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畢竟是自己向學校匯報了這件事。

  因為馬老師的安排,交流活動分為兩場。

  濱海藝術學院的學生,聽美院研究生的講解。

  馬老師召集部分自己的學生,看姜哲寫生,兩個交流活動同時進行。

  姜哲選好了畫具,幾人一起來到學校庭院。

  庭院中人來人往。有學生路過,見到馬老師會打招呼,同時以好奇的觀察正在支開畫架的姜哲。


  馬老師的一批學生,陸續聚集。

  聽馬老師介紹姜哲之後,大部分人聽說過姜哲的名字,對姜哲報以掌聲。

  姜哲一邊準備工具,一邊做開場白。

  主要是客氣一下,自己水平不足大家多提寶貴意見等等。

  他往調色板上擠顏料的時候,已經考慮好,準備綜合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部分色彩技巧,在色調與畫面氣氛上,做一些文章。

  雖然有難度,但他不怕挑戰。

  他面對一張60×40cm的畫布,屏氣凝神,等心神平靜下來,直接用馬毛畫筆,蘸半透明的生褐色,開始起稿。

  姜哲選擇花園中的水塘,和樹木,作為主要刻畫內容。打算用水面倒映,擴大視覺空間。花園中的植物,道路作為中景,教學樓與天空,作為背景。

  這些景色在現實中看很好,但是放入面中,需要對色彩進行調整。

  他想讓整幅畫的色調明快,就要對形象的固有色,做出改變。

  姜哲在起稿之後,鋪底色的時候,把天空,水面的深色畫好,在樹木和水面倒影的暗部,畫出幾筆十分純淨的藍色,紫色。

  在姜哲開始起稿時,嫻熟的構圖以及概括生動的造型筆法,讓觀眾們暗自讚許。

  從起稿階段就能看出水準高低。

  一些路過的師生,看到有人在校園寫生,被吸引過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看到姜哲在鋪色階段,把一些對比強烈的顏色,還有一些不知所謂的色彩放到了畫面上,很多人不解其意,還想到這人是不是徒有其名?

  姜哲不知道此時觀眾們的想法,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對物像進行提煉,刻畫。

  時間有限,他選擇在畫面上先畫純度高的色彩,然後在調色的過程中,進行深入刻畫。刻畫與調色幾乎同步進行。有些調色過程,是直接在畫面上進行。

  眾人看到姜哲刻畫的過程中,偶爾會停下來觀察,審視畫面,其餘時間,都在有節奏的鋪色,過調整,所以,進度非常快。

  這種刻畫速度,需要很強的把控能力。

  隨著刻畫的深入,原本一些看不明白的,過於跳躍的色彩漸漸顯示出作用。

  馬老師看到,姜哲刻畫時,對湖面以及樹蔭當中的部分綠色略做調整,就讓原本過於明艷的幾筆藍、紫色彩,變得非常合適。

  這種通過調整其他色彩,營造豐富色階的方法,讓馬老師非常佩服。

  他明白了姜哲的想法。

  把暗部處理的相對透明,也讓畫面整體色調變得明快。

  這種技法好接近在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畫家的方法,但又有差異。

  他見姜哲只畫不講,便主動幫姜哲,對學生們進行講解。

  「……姜哲的用筆技法,非常放鬆,有印象派畫家的影子,近看朦朧概括,放遠看,形體結構、質感很真實,甚至有一種雕塑般的質感,這就是油畫的語言,也是他的處理技巧。

  寫生受時間限制,不能畫的太畫膩,但是要求表達精準,畫面要達到和諧。

  姜哲在處理造型與色彩時,發揮了材質表現力,把一瞬的感受,展現出來。

  這需要把感受與繪畫技能融合,特別要有自己的主觀情感表達。

  繪畫作品能打動觀眾,來自於畫家的筆下的藝術感染力。

  當然,如果你們想看到畫家技巧的精妙,必須看原作,最好能看到創作過程,才能看明白一些細節只看畫冊與印刷品,完全不能體會到繪畫語言的魅力。

  所以,我們請姜哲來為大家做示範。」

  馬老師對姜哲的這幅寫生作品越來越滿意,有些得意的告訴眾人,自己請姜哲做交流示範,是多么正確。

  這時姜哲開始調整,收尾。

  馬老師停止講解,回到原本的位置。

  他注意自己的一位同事也來了,就笑著點頭示意。

  他的同事小聲說道:「我在樓上看到有人寫生,就下來看看,沒想到,年輕人畫的真不錯。名不虛傳。」

  馬老師點頭:「姜哲不止能畫好肖像,創作的風景畫也很好。說明他已經在建立自己的繪畫語言。」


  他的同事表示贊同:「畫家真正能夠立身的東西,是自己的繪畫語言。」

  姜哲審視畫面效果,果斷的停筆。

  低頭看看手錶,大約用了一個小時,算上準備時間,大約一個半小時。

  他自我評價,創作這幅畫的時間並不長,大膽的突破現實的限制,對一些景物位置進行挪移,並且改變部分原有色彩,塑造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美景。

  馬老師讓姜哲說說創作心得。

  姜哲謙虛,請馬老師點評。

  馬老師看到姜哲確實不太想說,就開口做點評:「水池,倒影,樹木,草地,行人,這些最常見的元素,可能大家都熟悉的視若無睹了。

  但是,姜哲能把這些元素重新營造,還能讓人感覺身臨其境,整體色調清澈,瑩潤,襯托校園美景的韻味。

  大家要注意,觀察欣賞作品,要用感性的方式去感受畫作,然後理性分析方法……」

  馬老師結合姜哲的作品,講出許多道理。

  講解完畢,他再次向姜哲表示感謝。

  觀眾們送上掌聲。

  姜哲回應的時候,聽到系統的提示音。寫生完成,請前往下一處景觀。

  他悄悄鬆了一口氣,完成任務就好。

  (本章完)

章節目錄